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葛荣晋:儒家论情感

所发文章不代表本号的意见,仅作陈列,便于大家批判阅读

北京东博文化研究院欢迎社会各界朋友来稿!

投稿邮箱 :dongbowhyjy@126.com

东博书院网站网址:www.dongboshuyuan.com

东博书院网店小说《星陨全套1,2》荣获2015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现《星陨3,4》也已全线出版,点击页面底部蓝色字“阅读原文”,访问东博书院网店购买签名版,作者将利润全部捐献本公益账号

免责声明:东博文化研究院所发部分文章转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作者尽快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儒家论情感

文/葛荣晋


“情”的内涵 



所谓“情”,是指人的本性与外物相接触而产生的多种感情、心情、情绪。它的内涵十分丰富。中国古代儒家哲学有“四情”、“六情”和“七情之说。  



1
“四情”之说



《中庸》从人的自然情感出发,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皆中节,谓之和”。肯定喜、怒、哀、乐是人类最常见的四种基本情感。郭店竹简《性自命出》一文作者认为:“喜、怒、哀、悲之气,性也。”以人的喜、怒、哀、悲之气论性,将《中庸》的“喜、怒、哀、乐”改成“喜、怒、哀、悲”,二者略有差别。孟子虽讲“四端”之情,但他是从道德情感的角度讲的,指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是人生来皆有的情感。恻隐之心是人先天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同情心、爱心;羞恶之心和辞让之心是从“人禽之辨”上肯定它既是人类德性的内在基础,也是人类最本质的情感。“是非之心”并非只是一个认知问题,而是指美丑、善恶之类的是非。美的、善的即是“是”,丑的、恶的即是“非”,认知与情感是密不可分的。



2
“六情”之说



战国末年儒学大师荀子根据“由性而情”的思路,认为:“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荀子·正名》)。后四者,是人生而具有的,前两者则是在人进入社会生活并有了复杂的心理体验后才有的。这较之《中庸》的“四情”之说,又增加了“好、恶”二情,对人情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礼记·乐记》作者在阐述音乐的同时,指出感于物而动于中者谓之情,并且举出哀、乐、喜、怒、敬、爱六种人的基本情感,将荀子的“好、恶”改成“敬、爱”。



3
“七情”之说



《礼记·礼运》作者指出:“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即认为“七情”是人生而具有的自然情感,而不是通过人的后天学习而得到的。荀子虽也讲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但与《礼运》相比,他以“乐”代替“惧”,只有一字之差。清代王夫之从动态角度对人情的发生过程分析说:“情之始有者,则甘食、悦色。到后来蕃变流转,则有喜、怒、哀、乐、爱、恶、欲之种种者”(《读四书大全说·孟子·告子上》)。


除上述三种人情说之外,郭店竹简《性自命出》作者认为内在的喜、怒、哀、悲之气是“发于外”的喜、怒、哀、悲之情的内在根据。《丛语二》进一步指出“爱生于性”,“欲生于性,“恶生于性,怒生于恶。喜生于性,乐生于喜。愠生于性,忧生于愠。惧生于性”。人的喜、怒、哀、乐、愠、忧、惧、爱、恶、欲等情感,皆生于性。《黄帝内经》作者还从人的生理与心理互动的角度,认为肝病“令人善怒”。“虚则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素问·藏气法时论》)“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灵枢·本神》)。不管是郭店竹简还是《黄帝内经》,都在不同程度上扩大了对人情形式的认识。



中和之情



儒家认为,不管是人的“四情”、“六情”还是“七情”,只有处于无过无不及的中和境界才是有益之情。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指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讲的就是无过无不及的“中和”之情。《中庸》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讲的也是“接于物而动于中”的中和之情。


唐代韩愈在《原性》一文中已不再讨论《中庸》所谓的“未发已发”之说,而是根据“中和”原则,把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分成三品,即“动而处其中”者为上品;“有所甚者有所亡,然而求合其中者”为中品;“亡与甚,直情而行者”为下品。在韩愈看来“接于物而生”的人情,未必都是“动而处其中”即恰到好处的上品之情。有些人,于七情之中有的过度,有的不及,但皆“求合其中”,称为中品之情;有的人,或亡(无)七情或甚(纵)七情,“直情而行”,称为下品之情。


宋代朱熹从“人心、道心”相统一的角度,指出:“如喜怒,人心也。然无故而喜,喜至于过而不能禁;无故而怒,怒至于甚而不能遏,是皆人心所使也。须是喜其所当喜,怒其所当怒,乃是道心”(《朱子语类》卷七十八)。即认为发于人身的自然之情,不是过度就是不及,只有发于义理的道心,才是中和之情,“喜其所当喜,怒其所当怒”。


人如何才能达到“中和之情”的思想境界呢?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儒家提出了“以理(性)制情(以礼节情)”或“以道心制人心”的原则。在儒家看来,情感与理智(性)之间,既有相统一的一面,也有相矛盾的一面。唐代哲学家李翱,一方面认为“情不自情,因性而情;性不自性,由情以明”《复性书》上);另一方面也认为性与情的关系如同水与沙、火与烟的关系一样,“沙不浑,流斯清矣;烟不郁,光斯明矣;情不作,性斯充矣”(《复性书》上)。用俗话说,就是“情令智昏”,即在情感面前一旦丧失理智,那是十分危险的。“气(怒)令智昏”、“爱令智昏”、“怕令智昏”等,都属于“情令智昏”的范畴。只有在人的自然情感流露之时,清醒地学会以理智控制情感,避免它流向不及与过度之弊,方可保持“中和之情”,做到“欲恶度理,动静顺性,喜怒止于中,忧惧反之正,此中和常在乎其身”(《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葛荣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国学院教授,中国哲学和中国管理哲学博士生导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釋道始于情 湯一介 WORD
【自语堂编藏】杜维明等:“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座谈会
赵法生; | 先秦儒家人性论谱系的历史重构
涂可国 | 儒家性情的内涵、义理与当代转化——兼与余治平先生商榷
论有为与无为
荀子价值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