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大暑期班】Prof. Rudi Theophiel访谈录

714下午1730 Rudi教授接受学生访问

问:教授您如何看待鲁汶工学院从2016年开始将收取6000欧的学费而不再是500多欧?

答:首先,initialmaster是政府规定统一学费,对于advancedmaster,国家给予了学校更多的权利来征收学费。学校自己收取的学费会有以下用途,一是一些专业有技术性研究和器材的需要,资金便被投到这些地方。二是工作实习关系的建立,高额学费因此被用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当然高额的学费并不能代表该专业就好,倒是作为学生的你们有权利了解这高额的学费是用来做什么的。

问:您在演讲中说记忆与遗忘是等同的。那么为什么人们普遍倾向于更关注记忆甚于遗忘呢?比如说现在如火如荼的遗产保护现象。

答:在档案馆,我们总是会不断地丢弃那些我们不需要或者对我们不利的档案,人类也一样。尤其是对于创伤性记忆,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议题,但不论国家还是人民都会尽量避免去谈论它,回忆它。这些被遗忘的通常都是对我们无用的,或是不利的。

问:所以遗忘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答:对的,就是自我保护。

问:那么是否可以推测,由于人类趋利避害的天性,我们将永远不可能将记忆与遗忘置于同等位置?

答:记忆和遗忘是同时发生的,当我们选择记忆某些事物的时候,我们就已经选择性地遗忘了另外一些。这个世界的信息量太大,我们不可能什么都记住,为了不被信息淹没,我们只能选择性地去记取某些信息。有一种说法是,人的视域之所以有局限性,就是为了不被周围大量的信息淹没。过多的信息就没有了重点。所以我们必须选择性地放弃一些无用或有害的东西。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可能确实没办法等同对待记忆与遗忘。

问:如何看待如下观点,即一方面认为互联网是去中心化的,解构了传统的权利系统;而另一方面又有理论强调科技的非中立性?

答:我首先承认自己的科技宿命论倾向,并且认为网络有内生的非等级性,除非是屏蔽掉一部分,否则无法改变其非等级性的特点。其次,关于科技的非中立性。因为大部分人是无法真正理解程序之类的科技知识的,这是科技黑暗的一面。实际上对不同的人,科技的可得性是不同的。即使数据的开放程度很高,那其实大部分人依旧是不懂编程的。

问:教授可以给我们学习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生一些建议么?

答:我只能根据我所在的环境,就是欧洲,谈谈我们那里的状况。我们有一句话说的是“either you publish or you vanish”(要么发表要么隐退)。所以在我们的系统中,特别是对于年轻的学者而言,你必须要有论文发表,至少一年两篇,而且需要发表在有价值的国际期刊上。这也就意味着在学术生涯的前10年不要出书,因为写一本书需要五六年的时间,那么你将少去八到十篇的论文。所以等你评上教授了,再开始写书吧!这是我给的第一个建议。第二点我想说的是,你必须做一个选择,即你是想在发展成熟的领域做研究,还是发明一些新东西,如新概念、新的研究方法、新的研究课题。当然,在发展成熟的领域展开研究会更安全一些,因为如果你提出一些新概念或新课题,那是必须要有人接受和认可的,也是需要耗费很长时间的。有90%的学生会选择前者,他们可以在发展成熟的领域中选择很专业很小的突破口入手,慢慢扩散开来,同时也就能发表很多的文章。最后还有一点,在我所处的环境中,我见到很多人做完博士后大概34岁左右,那么问题来了,他们想要生小孩么?要买房么?可是这时他们还没有一个固定的职位。没有固定的职位就意味着买不了房子。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3740岁的人还在做博士后,而没有评上教授的,这就非常困难了。特别如果等到40岁,如果还不是教授的话,那么可以说游戏就结束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花了高额的学费,就一定要物超所值
为什么幼儿园收着高额的学费,给老师的工资却那么低?
快让孩子来!上大学不用花钱还给钱
耶鲁教授揭常春藤学校“富贵病”:自恋 高额学费|常春藤|公立大学
由清华教授谈“审美”,以此引申当代书法令人担忧的现状
宣布破产、限制高额消费、被批捕,中国科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