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朝的活文物,竟神奇的周游了整个建水文庙,却安然无恙!

两尊 '孔圣弦诵遗像赞碑'谁是真品

凡是去过建水旅游的朋友,或是旅居在建水的”侠客”,还是土生土长的建水人,只要进到文庙里面,经过棂星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孔子古时设为诵经讲学的地方一一杏坛。中间祭供着一尊石碑,四周有木制围栏保护着,他就是闻名中外的'孔圣弦诵遗像赞碑'。每天来往的人群,有上百人甚至过千人瞻仰讲诵之。

若继续往里面走,在圣集大成门先师庙右侧也同样祭供着一尊 '孔圣弦诵遗像赞碑',这座碑几乎无人介绍,也无人问津,这两座碑十分相似,不知哪块是古人原作,哪块是后人仿制、对此,我进行了一番考证。

杏坛供奉的孔圣弦诵遗像赞碑

我从三个方面考证,一是看碑的新老程度,二是看碑上精雕浮刻图像及镌刻赞文的神韵,三是看整个碑体的工艺精细度,非常明显的区分出先师庙前 '孔圣弦诵遗像赞碑'就远不如杏坛中央的那尊碑,可以肯定杏坛中央 '孔圣弦诵遗像赞碑'为古代的真品,先师庙右侧的为后人仿制。

先师庙右侧的孔圣弦诵遗像赞碑

建水文庙'孔圣弦诵遗像赞碑'由来

该石碑由碑础和碑体两部分组成,碑体设计为相框式样,突显遗像祭典端庄,碑体大体尺寸为高1.5米、宽0.8米。

该石碑其上刻有宋高宗御制孔子赞文:大哉宣圣,斯文在兹;帝王之式,古今之师; 志则春秋,道由忠恕;贤于尧舜,日月其誉;维时载雍,戢此武功;肃昭盛仪,海宇聿崇。字体为楷体,浑厚雍荣,雄健有力,具帝王之大乘气象,对孔子大加圣赞,尊崇之极。

其碑下精雕浮刻圣人弦诵遗像图,粤若游咏洙泗之间,坐于杏坛之上,弟子侍侧,圣人弦琴而歌,天下后世至今传诵之。

建水文庙

此碑由'圣人弦诵遗像'加上'孔子赞文',与天地浑然天成,完美至极,篆额尤显多余,故而至今仍无碑名。后者有称'孔圣弦诵图''孔圣弦诵图孔子赞'和'孔圣抚琴图'等名,第一名既缺了遗像又少了赞,实觉不妥;第二名虽有了赞但少了遗像,加之前后有点重复累赘,思量不够完美;第三名其弦诵、遗像及赞文都没提及,更无法代称。为传孔圣至教之庄严,懂王公佐殚虑之宏愿,故称该石碑为 '孔圣弦诵遗像赞碑',以便世人传诵讲解之。因为圣造像,故不能留作者时名,也就才有了今天的迷团和故事。

 '孔圣弦诵遗像赞碑'是何朝何人所作?

该碑其上镌刻宋高宗皇帝御制孔子赞文,碑文大意为: 伟大的孔子啊,历代尊崇您为宣王至圣,您是儒者的风范与始祖,乃帝王的榜样,古今的师表,您历尽心血编纂春秋鲁史,一生理想推行其忠恕之道,象尧舜一样贤明,获得日月般的光辉,倡导万邦及黎民要像自然四时一样和谐相生共处,天下就能藏兵息武,百姓就能安居乐业,幸福安康。世界就能和平大同,从而真正实现天下为公的太平盛世。因而庄重严肃地昭示全国乃至世界,都要用盛大的礼仪祭典和尊崇!

其下浮雕图像粤若游咏洙泗之间,孔子席地而坐,双手抚琴,似吟似唱,神态端庄,两旁有四位弟子拱手侍立,皆宽袍长袖,缠绕头巾,毕恭毕敬聆听圣人弦琴诵经。孔子浓髯垂胸,已显老态龙钟,但精神矍铄,有诲人不倦与语重心长的至教精神,最让人疑惑不解的是孔子额头上的一大凹窝,犹如一块小圆镜,光亮照人,不知是当时故意做成就这样,既倡导夫子的一日三省,又能以石(史)为镜,可以知更替;还是据传是游客为了沾好运和学生为了学业有成,这样都会去摸一摸,天长日久的摩擦,把孔圣原先前凸的额头逐渐变凹而且光亮能照出人影来。弟子中有白面书生,也有长髯老者,有点像四位配圣,由于年代久远,相貌特征无法考证,只能是推断而已,从而反映了活到老学到老的学而不厌的尊师重道学风。

但是整尊碑没有镌刻何朝何年何人所作?据清康熙二十九年临安知府黄明撰文的《移祀孔圣遗像碑记》所述,'见东庑颓檐侧壁之下,有夫子遗像在焉,不觉惕然。顾谓诸生:'是刻立自何时,何以圣人至此?'诸生曰:'但闻此碑移自西郊杏坛,有赞,无记岁时,不知为何朝遗刻。庙久失修,故至此。'

除了翻阅大量史料书籍文献外,更是踏遍了建水大街小巷、古城与新城、市区与乡野,走进千家万户,走遍千山万水,见人就问,见人就说:'你觉得建水最值得挖掘的人和事是什么?''除了现在知道的,建水还有没有更值得挖掘的人和事',问了很多,说了很多,也听了很多,都不是如意。

直到有一天,与聿成轩的强广宇聊起来,他告诉那人是一位知府名叫王佐,经过不断查阅整个明史文献、临安府志、建水县州志等,耗时七年多,终于挖掘到大明景泰天顺年间不仅是大明朝历史发展的大变动时期,也是当时临安府关键历史阶段,时任知府王佐堪称临安府署灵魂人物,除精心修建建水文庙杏坛射圃外,并耗时四年多时间成功编撰了影响中外的《新增格古要论》学术专著,还大振文风、学风与书风,同时传授了不少书法绘画的至真大道,为后来的一榜半临阳与滇南邹鲁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其政绩功勋卓作,备受军民爱戴,还为他立了《临安德政碑》。

经多方严谨考证与严密推断,今天祭供于建水文庙杏坛中央的,受万人瞻仰的'孔圣弦诵遗像赞碑',竟是大明天顺六年临安知府吉水王佐的艺术之作。天顺五年至六年间,他很快就确定了重修文庙杏坛射圃的建筑方案,没多久杏坛和射圃就修好完工了,惟独要放置杏坛中的'孔圣像赞'让他思量很久,日思夜想,终不满意,有一天他想起了自己以往考证曲阜文庙的'孔门圣贤像赞'与仁和县学的' 圣贤像赞',再加上自己手上所得古人刻画的'圣人弦诵遗像',突然灵感闪现,这是他构思设计'孔圣弦诵遗像赞'的创作灵感来源。

临安府儒学新修杏坛记,他撰文提到:'孔子,天下之大圣人也。粤若游咏洙泗之间,坐于杏坛之上,弟子侍侧,圣人弦琴而歌,天下后世至今传诵之。仰止杏坛,犹可想见圣人浑然天地气象于千载之上也。'这是他创意制作'孔圣弦诵遗像赞'的艺术境界。

《万历吉安府志》卷十九记载:吉水王佐,天顺间出守临安,至则抚夷獠,戒军卫,以德济威,军民咸戴之。事载《临安德政碑》,这也许就是他殚精竭虑创作 '孔圣弦诵遗像赞'的理想愿望吧!

《临安府志卷之十一》秩官,临安知府王佐江西人,《临安府志卷之六》,天顺六年知府王佐筑杏坛射圃;建水文史资料研究专家,杨丰老前辈编纂的《建水文庙文史资料汇编》也提到:天顺六年(一四六二),知府王佐,同知刘文、知州徐景云、临安卫指挥万僖、镇抚柴庸等,重建杏坛,射圃。王佐将所得孔圣弦诵遗像图刻石,置杏坛内,供人赡仰。

不管怎么样,三百多年的'孔圣弦诵遗像赞'石碑迷团终于解开了,该遗像赞碑就是大明朝天顺六年时任临安知府的吉水王佐所作,终于水落石出了。

活文物的生命是鲜活的,神奇的

此'孔圣弦诵遗像赞碑',神奇的周游了整个建水文庙,而又完好的保存了下来,实在奇妙。由最初天顺间置于棂星门外的泮池之上的杏坛内,也就是知府王佐他们天顺六年所立,万历年间遭受大地震,整个文庙连同杏坛被毁,后来重修文庙,当时没设杏坛,遗像赞碑移于东庑。清康熙年间,东庑重建时移该碑于尊经阁中,雍正年间又改置于崇圣祠内,后又移置大成先师庙前,最后重修杏坛,才将该碑供置于当今的杏坛中央。

虽多经碾转周折,又历经将近六百个春秋,有地震大火兵灾还有人祸,将整个文庙神游了一遍,又神奇完好的保留了下来,现还安然无痒,而且更加庄重威严地贮立在世人面前,简直就是一尊鲜活的文物,举世无双、弥足珍贵!

后记

 在考证过程中,发现临安知府吉水王佐,不仅是位难得智慧的古代政治家,也是非常杰出的格古学家,关于他个人的生平事迹与学术成果,都非常值得挖掘和研究,于是成立了王佐格古学课题组,昆明善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作为发起单位之一,其团队也将和我们一起专门对历代关于王佐历史资料进行整理汇编,对历代关于王佐的文献文物进行发掘考证,对历代关于王佐学术传承与发扬的学术专著进行挖掘研究运用,并专注于巜新增格古要论》的挖掘与研究。。

朱思宇 文/图

责编:毛静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静逸先生谈"孔圣弦诵遗像赞碑"探密与考纪
观建水文庙祭孔[七律]
云南建水:游古城建水
云南红河州建水文庙景点介绍(附图)
全国文庙系列——建水文庙
建水古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