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池子起诉笑果文化,中信银行怎么成了最大输家?

文/拆台

执笔/倚栏听风雨

5月6日,被笑果文化“移出群聊”近4个月的池子,再度登顶微博热搜。

还是一如既往地撕逼,不过这次却动了真辙。

虽然热搜伊始的关键词是#池子起诉笑果文化#,但这场风波之所以能够愈演愈烈,进而迅速发酵。

我以为,绝不仅仅是个普通的网络撕逼那么简单。

而更因为这起事件的背后,跟我们每个人紧密相关。

池子和笑果文化间的撕逼,可以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据@池子池子大池子 在微博控诉,他和笑果文化间的裂痕,起源于笑果文化的违约。

笑果文化不仅违规拖欠了很多应付的演艺报酬,而且没有按照合同给到账单明细。

不仅如此,在他就此事提出异议后,笑果文化立即刻意停止了他的一切工作,并且拒绝了他的和平解约。

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提出劳动仲裁,让笑果文化付清其报酬。


而笑果文化则在其官微@笑果工厂 辩称,是池子未经公司允许擅自参加商业活动。

以及,在池子提出解约以后,他们也就此事“在双方合同的框架内”,依法进行解约事宜。


如果,我是说如果,这两方的撕逼仅止于此,顶多就是个合同纠纷的问题,也还闹不到这种程度。

毕竟,在娱乐圈,这种撕逼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大家早就见怪不怪了。

虽然免不了利益相关方和粉丝等就此事进行站队,但具体怎么判,还得看法院。

至于大众,也就是个看热闹的心态。


《弱传播》里讲,“舆论世界是在争夺关注、争取认同与争抢表层中建构的世界。”

毫无疑问的是,在争夺关注这件事上,池子很是轻车熟路,撕逼就是了。

况且微博本身的流量重点,很大程度上向娱乐圈倾斜。

所以这俩一撕逼,本身又跟微博就扯不上什么关系,流量自然而然就上来了。

至于争夺舆论认同这件事儿,池子也有了很大改观。

他不再把目光只聚焦到自己和笑果文化的那点事儿上,而是在不经意间把自己的部分利益和大众绑定在一起,使得舆论朝着弱者的方向前进,进而成功实现了关注聚集的最大化。

用池子的话说就是:

……难道笑果文化可以随时调取公司上百名员工的个人隐私吗。难道中信银行就可以这么随便地给出成千上万的用户的个人隐私吗。这一切,让我们打上一个问号。


而我刚刚又翻了下池子和笑果文化的微博转发,发现大多数质问也确实朝着这个既定的方向进展。



说起来,在昨天的这场撕逼伊始,我就敏锐地注意到了问题的根本:

“这件事情能够发酵,无关乎当事人弱势与否的问题,而更在于,银行配合大客户抽调私人流水,如果我们遇到了,该咋整?

笑果文化的这个声明,说真的不咋地,太片汤话了,池子戳的最痛点,硬是没敢回应。

当然最懵逼的可能是中信银行——你两家开撕,把我扯出来干嘛?

但舆论恰恰要求中信银行赶紧回应,不仅仅是对池子,更是对大众。”

结果就在今天凌晨,该起舆论事件的第三方@中信银行 就此事做出了回应。

没有否认,而是直接承认,事情就是他们做的,而且他们已经“按制度规定对相关员工予以处分,并对支行行长予以撤职。”


看上去倒有些敢作敢当的样子,但舆论的质问至此显然没有结束。

为什么到了半夜三更才发声明?

被撤职的支行行长会不会挪到他处再谋高就?

以及最最关键的,这难道只是员工个人的问题吗?



P.s.商业银行法第七十三条规定,非法查询个人储蓄存款的,对存款人或其他客户造成财产损害的,依法承担相应民事责任,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万元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本条既涉及民事责任,又涉及行政处罚,民事责任且不说,银保监会是时候下场了。

又P.s.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涉事的银行工作人员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单位也要被判处罚金,这是涉嫌犯罪的行为,执法机关应当对其罪行立刻展开侦查。

再P.s.《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8条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很显然不是的。

一次两次可能是意外,但三次四次就是放纵了。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9月,中信银行太原分行因存在未经同意查询个人或企业信贷信息的违法行为,而被中国人民银行泰元中心支行罚款50万元,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也被处以9万元罚款,直接责任人则被移送公安处理。

图片源自中国人民银行  

2016年,中信银行青岛分行因违规向第三方提供用户信用信息,被中国人民银行青岛中心支行处以17.5万元的罚款。

同一年,中信银行天津分行未事先获得信息主体书面同意,而查询企业信贷信息,被监管部门处以5万元罚款。

图片源自中信银行公告

更早以前,中信银行石家庄分行和厦门分行则因未取得信息主题书面同意查询个人信息,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被监管部门处罚。


……

海恩法则告诉我们,“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而很显然的是,作为出卖客户信息的行业惯犯,中信银行明面上被曝光的就有这么多,那么背地里的呢?

细思极恐。

不仅如此,@一本黑 还指出,“曾经,只要你在中信网银输入任一电话号码,就能查看机主姓名,就算不充值都能看。这种赤裸裸出卖用户隐私的行为被曝光后,中信银行的回应居然是,‘没什么大碍,不就是个名字。’”


由此不难看出,中信银行对客户信息有多不重视。


综上所述,池子和笑果文化间的撕逼,之所以能够迅速蔓延,绝不只是因为双方皆身处娱乐圈。

最大的爆点其实就在于出了圈的中信银行上。(没有谁能保证自己以后不跟银行打交道

当然啦,先前舆论的蛰伏,在事件的发酵当中也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中信银行乱给“大客户”信息,公然侵犯用户隐私导致的。

至于舆情的后发酵,一方面是因为中信银行的声明不彻底,留下的空白加剧了公众的质疑;一方面是因为中信银行的黑历史被扒,在情感上让公众更难接受。

总而言之一句话,虽然池子和笑果文化间的撕逼,至此还未能见分晓。

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最大的输家都是中信银行。

五月七日。

参考消息:
[1]一本黑:池子和笑果撕逼搭上了中信,我们在银行还有隐私吗?
[2]微博@法山叔、@巍岳钦禹 等



☑ 质疑了几句方方,就被请去喝茶?什么世道!
☑ 为帮人渣洗地,财新网写了篇特稿
☑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人民选择了毛泽东!



我用一天的时间思考与写作
请你花一秒的时间点个“在看”
如有启发,欢迎打赏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信银行泄露个人信息,“个别员工”惹的祸?
被池子控诉的中信银行,坏事还不止这一桩…… || 深度
如果前支行经理丢了大客户,他会被开除吗?
中信银行道歉:大客户再大大不过法律,小客户再小也没有小到卑微
裸奔
池子起诉笑果文化:违约、欠薪、侵犯个人隐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