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术研究|中国书画“心手”自由论(二)

实现“心手”自由的两个前提及其超越

由于哲学的影响和书画实践的经验积累,书画理论在探讨“心手”关系上也形成了比较系统而深刻的认识。这种认识首先集中地体现为对“心手”实现自由两个前提的把握上。

第一个前提,“心”对“手”的统摄。从理论上讲,上述哲学中的“心身”关系在这里已浓缩为“心手”关系,“心”对“身”的主宰已转化为“心”对“手”的统摄。南朝王僧虔在《书赋》中说:“手以心麾,毫以手从,风摇挺气,妍靡深功。”所谓“心麾”、“手从”,就是指心对手的统摄。对比王羲之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心意者,将军也”,“笔者,刀鞘也”。这与哲学中心身关系的君臣比喻含义完全相同。从根本上讲,“心”通过“手”依然对“笔”、“管”、“毫”发挥统摄作用。由此来看,“心”对“手”(笔、管、毫)的统摄关系是不能颠倒的。清人宋曹说,书法要“在乎一心”,“而以心运”,不能“任笔为体,恣意挥运”,否则就会造成“心手”(笔)的“颠错”。这种颠倒(“颠错”)正是对实现“心运”自由前提的否定。

第二个前提,“心”与“手”的相互贯通。唐人孙过庭在《书谱》曾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心手双畅”。这是对心手贯通状态的一个很好的概括。心手之间的相互贯通,表明“心”的涵量可以充分地体现为“手”的妙用,而“手”的运使也能自然地应合“心”的意向,这是“心”对“手”统摄的必然结果,也是心手实现自由又一个重要前提。这种贯通不仅是实现“心手”自由的前提,而且还是中国画写意(“写胸中灵和之气”)的精神基础。正是这样,所以中国书画理论一再强调不能“手不从心”,“心手不应”。更不能“心手相违”,“心手相戾”。唐人张怀瓘说“心不能授之于手,手不能受之于心”,“困于钝滞”、“败于脱略”。可见一旦心手贯通(授、受)这个前提被否定了,审美创造就会陷于不自由(钝滞)的困境。


[明]徐渭 花竹图轴 337.6cm×103.5cm 纸本水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但对这两个前提不能绝对、机械地理解,在审美创造中,心手关系还有一个超越的向度。这就是所谓的“心手两忘”。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达乎情,书不忘想,是谓求之不得,考之即彰。”同样,在书画创作中,心不再执着手,而手也不执着于笔。这才达到了更高的自由的“忘”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正是“忘”打破了心手之间固定的统摄关系,甚至也不满足于“心手”贯通的人为状态—这不是对上述两个前提的否定,而是对前提的一种超越,从而使创造的自由频添一脉自然、自适的意趣。唐人张彦远说:“运思挥毫,意不在画,故得于画矣。不滞于手,不凝于心,不知然而然。”所谓“意不在画”,“不知然而然”,这也是“忘”。明人解缙说:“忘情笔墨之间,和调心手之用,不知物我之有间,体合造化而生成之也,而后为能学书之至尔。”这同样也是“忘”。这种“忘”消解了“心手”的“滞”、“凝”状态,调和了“物我”的人为间阻,从而使“自由”释放出自在自为的自然本性,从而达到创造的至境。

【节选自《中国书画》2015年11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关于哲学
马克思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政治解放
生命的特色---之孤独
一日禅 :你不是太直,你只是自私
浅谈宋明理学的哲学内涵
“破门而入”学中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