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当山的“寄死窑”:满60岁被送洞中,一天减一顿饭,直至饿死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没人能够置身事外,不过丧葬习俗却随着历史进程不断变化,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普遍认知。

今天我要介绍的就是曾盛行于湖北武当山一带的古老的丧葬习俗——寄死窑,一种极不人道甚至可以说是残忍的送终方式,绝对会颠覆一般人的认知。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先贤孔子德育内容之精髓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孝”字排在第一位,孟子也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老爱亲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让老人的晚年生活过得充实快乐,有病能够得到及时的医治,经常探望问候,即便到了生命弥留之际,也能够陪伴在老人身边,送老人最后一程,这是每个为人子女的本分。至于是不是要葬在墓地,或是海葬、供奉庙宇等其他形式,则是根据各自的经济条件或者老人的遗嘱酌情安排。

寄死窑则完全与我们习以为常的主流价值观相悖,它非但不是“尊老敬老”,反而是“弃老贱老”的一种突出体现。

长久以来,有关寄死窑的研究一直被学术界忽视,直到本世纪初一个偶然的机会,有心人才阴差阳错地揭开了“寄死窑”的神秘面纱。

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刘守华偶然看到了一本印度佛经《弃老国缘》,其中写道,古印度有一个“弃老国”,在这个国家,只要人上了岁数,就会被丢弃到偏远的地方,任其自生自灭。

刘守华感觉,这个古印度文献中的“弃老国”,很可能与我国湖北民间传说中的“寄死窑”有着某种关系。

于是,他决定对湖北省现存的“寄死窑”进行一番实地调查,解开自己心中的困惑。

2001年5月20日,刘守华等人来到武当山下,在西河村党支部书记胡世勇的陪同下,沿河谷步行一个多小时后,来到一处山坡上。胡书记向距离地面两人多高的山壁一指,对众人说这里就是寄死窑所在地。

刘守华顺着胡书记手指的方向看去,除了一大片灌木丛之外,什么都没看到。随行的几个汽车工业学院学生自告奋勇爬上山壁,拨开灌木丛,洞口这才暴露出来。

胡书记介绍说,武当山一带有一种由砖石垒成的,掩藏于灌木草丛中的“小墓”,目前被考古学家发现的有40余处遗址。

眼前这座算是比较大的,高80厘米,宽50厘米,长约2米,打个比方来说,就跟火车硬卧车厢的上铺空间差不多,刚好够一个成年人躺进去。

刘守华发现,窑洞是由平整的砖石砌成,内侧石壁上都有一个小洞,应该是放油灯的地方。众所周知,死人是不需要照明的,由此推断墓中应该住过活人。

洞穴不大,一目了然,里面空空如也,并没有想象中的尸骨和随葬品。

胡书记解释说,他也是听父辈们说的,在唐朝以前,老人60岁之后会被送到“寄死窑”,然后送三天的饭,待老人死后,会把遗体取出来另寻他处安葬。

这样看来,“寄死窑”是作为老人死亡之前过渡的临时居所,而非真正的葬身之地。

由于年代久远,胡书记和当地居民能提供的信息非常有限,刘守华的考察也因此被迫中断。直到4年后,关于“寄死窑”的研究,才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

2005年,一位武汉大学宗教学系的老师去武当山镇采风,发现镇子外有一座怪石山,靠近山顶的地方并列着几个黑黝黝的洞口,看着就让人不寒而栗,心生惧意。

“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寄死窑?”老师有些好奇,便准备靠近些一探究竟。

他先是趟过一条冰冷刺骨的小河,走出去不远,眼前赫然出现了一片竹林,竹林中还有一缕炊烟升起。

老师穿过竹林,走进了林中小屋,这里居住着方永海一家七口。已经78岁的方永海很热情,招呼老师进屋歇脚品茶,也许是平时很少人经过此地,老人话匣子一开就收不住了。

“你要找寄死窑?那你算来对地方了,我身后这座山上就有”,方永海边倒茶边说。

老师用手指轻扣茶桌表示感谢,同时兴奋地说道:“真的吗?那我太幸运了,您快给我说说,我还想上去看看呢。”

方永海把他知道有关寄死窑的故事和盘托出,原来很久以前,“糜国”朝廷下了命令,人过了60岁还不死就要活埋。

糜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国家,《左传·文公十一年》中有这样一段话;“春,楚子伐糜”,湖北武当山就在古糜国境内。

那个时代,人的普遍寿命都不高,也就活个三四十岁,皇帝不希望民间有人比自己的寿命长,所以琢磨了这么个馊主意。

有一位大臣不忍心年迈的父亲被活埋,为了躲避官兵的搜查,就在山上挖了一个洞,让父亲住了进去,委托专人日日送饭,这便是寄死窑的最初形态。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效仿这位大臣的做法,条件好的把洞挖的舒适一些,条件差的就随便挖个能容人的小洞,有良心的一天给送三顿饭,不肖子孙则干脆把垂死的老人送进去,然后将洞口用砖石砌上,任老人饿死。

刀在厨师手里是烹饪佳肴的工具,到了恶人手里就是嗜血的杀器,“寄死窑”也是一样,在好人看来是留给老人避祸的“生门”,在某些人看来却是逃避责任的“死穴”。

对于那个时代的很多人来说,“寄死窑”虽然看上去残忍,却能让自己名正言顺地罔顾父母之恩,不尽赡养义务,即便明知是陋习,仍沿用了很长时间。

“寄死窑”的形态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最开始就是简单开挖的土洞,非常原始简陋,随着汉代砖石结构建筑的普及,才演进成如今人们看到的模样。

一直到唐朝,“寄死窑”才在当权者的一纸禁令后,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武则天做女皇的时候,曾经把庐陵王流放到房县,也就是湖北省十堰市一带。

庐陵王虽然是戴罪之身,却没有选择躺平,而是在当地进行经济文化开发,推行移风易俗运动,全面禁止修建“寄死窑”。

关于废除“寄死窑”,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比较盛行。唐朝是中国与外国交流最频繁的时代,相传有一个外国人带了一只西洋老鼠入境,这只“西鼠”硕大如牛,不管是人还是牲畜,见什么吃什么,没人能够制服它。

皇帝很生气,召集大臣将他们一顿数落,说他们领着朝廷的俸禄,却不能替朝廷分忧。

朝会结束后,一位大臣去给住在“寄死窑”的父亲送饭,提起了这件事。

老父亲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让他去找一只重9斤半的大猫藏进袖口里,只要看到那只西鼠就放出大猫,一定会有效果。

大臣去集市买猫,从东市走到西市,南市逛到北市,所有卖猫的地方都问遍了,最大的猫也就9斤。无奈之下,他只好把9斤的猫买了去,然后回到“寄死窑”,问父亲少半斤行不行。

父亲听完哈哈大笑,说:“你太笨了,给它喂半斤鱼肉不就好了吗。”

大臣恍然大悟,如法炮制,猫吃了食物后,称重恰好9斤半。他把猫放进袖口,顺着惨叫声寻到了西鼠的踪迹,站到了怪物身前。

西鼠面露凶光,两眼发红,张开血盆大口朝大臣冲了过来,大臣赶忙从袖口里掏出大猫放在地上。

大猫看到体型比自己大出数倍的西鼠毫无惧意,张嘴嘘了一声,凶神恶煞一般的西鼠突然止住了脚步,体型也瞬间变小了一半。

大猫伸了个懒腰,又嘘了几声,西鼠就像中了仙术一般,身形越来越小,最后变得跟普通老鼠一样,被大猫一口吞下。

皇帝听说大臣设计消灭了西鼠,龙心大悦,问他想要什么赏赐,大臣说:“这是我父亲教我的计谋,因为国家要求60不死活埋,我不忍心,一直将父亲安置在寄死窑内。我请求皇帝能够废除这条法律,让我父亲回家颐养天年。”

皇帝也觉得前人制定的这条法律过于残忍,而且通过这件事他发现,老人非但不是社会的累赘,反而能够提供解决问题的宝贵经验。

于是皇帝当即下旨撤销60岁活埋的法条,大臣千恩万谢,立刻将寄死窑里的父亲接回了家,从此一家人其乐融融,尽享天伦之乐。

在古代,寄死窑尚且还是在得到老人允许后修建的,更多表现出的是一种不得不向现实低头的无奈,而到了清末民国时期,寄死窑就完全变了味道,肆无忌惮地展现着人性的丑陋和不堪。

湖北除了“寄死窑”,还有“己死窑”,它们发音差不多,窑洞内部结构也大同小异,唯一的区别就在于老人是否自愿入洞。

在丹江口市官山镇五龙庄村,就有两个己死窑,超过60岁的老人因为不想给子女增加负担,自愿进窑洞等死。

这一处己死窑位于五龙庄村头电站院内的石山上,洞口高1米,宽0.8米,洞口两侧都有石眼,当初应该安装了木门。洞内长2米,宽1.5米,高1米,比寄死窑的规模稍大一些。

据当地村民袁光辉介绍,老人自愿进入己死窑后,子女会在第一天送3顿饭,第二天送2顿饭,第三天送1顿饭,之后就锁上木门,不再送饭,任老人在窑中自生自灭。

一般10天左右,待洞中再无声息,子女们会将老人的尸骨抬出来下葬。

袁光辉说,清朝时候他们这里有规定,人过60岁就没用了,只能送去死窖或者地窨子里等死。

如果老人自愿赴死,子女们就会挖一个宽敞舒适的己死窑让老人度过最后的时光,如果不愿意,只能被扔进暗无天日的地窨子里,毫无尊严地死去。

袁光辉还说了一件让人细思极恐的事,战乱时期,他的姐姐就是在己死窑里死去的,因为重男轻女,袁的父亲把十几岁大的女儿丢进了电站的己死窑里,没过几天小姑娘就冻饿而死。

袁光辉那时候还很小,模糊的记忆里自己应该有个姐姐,可是突然有一天就不见了,父母只说姐姐走丢了,但却从来没有去寻找。

时隔多年之后,袁的母亲才说出了这个残酷的真相,作为“幸存者”的他根本无法接受,因为这事痛苦了一辈子。

不管是“寄死窑”或是“己死窑”,都深刻体现了人性恶的一面,对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非但没有送去温暖和关爱,反而用最残酷的手段将其快速消灭,即便是在遵循自然法则的动物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

“寄死窑”既然关乎人性,自然并非中国的专利,古代亚洲就曾有过日本的“弃老山”,日本明珠《老捨山》记载,16世纪后期日本战国时代,以织田信长为首的尾张国,因为食物短缺,下达了“弃老令”,要求儿女将60岁以上的老人遗弃荒山。

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弃老的民俗基本都出现在人类社会发展早期,因为生产力过于低下,人口增长速度又太快,导致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成了累赘。

人们发现,“寄死窑”大多分布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居住地和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地,人类最早的生存地必定会形成一套包括生老病死在内的古老民俗。

从自然进化法则来看,对于食物严重短缺,不能保证所有人存活的远古时期,人必然带有一定的动物性,会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于是,抛弃没有生产和战斗能力的老人,保存健康强壮的个体成了那时人们的共识。

时任十堰市政协文教卫委员会主任袁韶北曾说过:

“寄死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总会因为灾年的出现而不断死灰复燃。

而到了清末民国时期,因为汉水流域中游战乱不断,天灾人祸时有发生,当人们连基本的吃喝都无法满足的时候,这种不人道的“寄死窑”就会在某些人心中卷土重来。

“寄死窑”记录了一段灰暗残酷的历史,充分暴露了人的自私与残忍。

好在这段不堪的往事已经过去,现代人都知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道理,让我们一起善待为了社会、家庭奉献一辈子的老人,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幸福美满,充实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武当山寄死窑:老人60岁被送洞中,家人连送三天饭,随后撒手不管
武当山的“寄死窑”:满60岁被送洞中,送一餐砌一砖,直到堵死
武当山有很多神秘老人洞,年满六十岁老人,自己锁在洞中活活饿死
钓黄鳝
家有一老,犹如一宝
香口乡黄龙洞旅游景区景点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