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该不该重视文言文的教育,你怎么看?
个人倾向于加大文言文教育力度。
从个人的教育经历讲,文言文的教学与考察在“现在的初高中教育”并没有“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文言文只是在语文科目中有所考察。从一份语文卷子的题型构成来看,涉及到文言文的地方只有,默写,诗词赏析,古文阅读。且占的分数不大,30-40分/150总分(且诗词和默写并不考察古文运用的能力),要去重视文言文的教育吗?——个人看法是,文言文教学绝对必要!文言文承载了我们的过去。文言文最为书面记录语言是古代文化仅存不多的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如果从一个民族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倘若文言文教育式微,那么我们渐渐会沦为没有记忆、没有历史的民族。从当下现实的环境来看,即使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中能够阅读文言文的人也是少数,能够掌握文言文的人更是凤毛麟角。我们已经处在失去历史环境的危险边缘。
我觉得有必要。理由如下:
第一,我们中华民族最引以自豪的是什么?就是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像我们的民族这样,将自己的文明史毫不间断的绵延几千年。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重视文化的传承。时至今日,春秋历史,孔孟学说,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一直营养着我们为人的思想心境,启迪着我们看世界过日子的智慧,这不是口口相传、白话说教所能替代的,必须真正去读原文,品原意,得趣旨才有熏陶之效的。
第二,经典文言文是几千年来先贤们思想智慧的结晶与崇高人品的写照。深入学习,潜移默化的吸收佳作的博大深厚的意蕴,体验作者出类拔萃的人品、高人一等的视野胸襟,从而培养我们高雅情趣和高尚人格、非凡素质。通过学习文言文,可以激发我们对自然山水的雅赏,对家国情怀的重视,对人生理想的憧憬等等,这些都是大有裨益的。如果不读原汁原味的文言文,如何真切体验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情操,如何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句中受到警醒和指引,又如何感受到《赤壁赋》的哲理深刻与意境精妙。
第三,人生与世界就是这样,既要与时俱进,又要不忘根本。只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方能不丢失本源,知道自己的出处与一路轨迹,又能背倚历史,眼瞻未来,知道自己的目标与方向,信心百倍,厚积薄发,乘帆远航。
第四,我们应该记住,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无根的浮萍,终会迷失自己;丢弃了优秀传统的人,则一定是不懂珍惜与感恩的糊涂虫。
文言文的教育一直存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是冠以重视的帽子,感觉有点不好怎么评述。
语言是个一直随着社会人际流动与交往而在变化的符号。
远古人类的信息交流,普通人已经无法知悉,即或是术业有专攻的行家也只是猜测一个皮毛。
人类的信息来源对于个人可谓宏大到无边无际,穷其一生不过知道一点点尘埃说不上的东西。
文言文对于古人来说,也只是存在于上层的一种交流格式,普通古人的日常土话可不是那种满口之乎者也的子曰子云之类。
明朝嘉靖皇帝希望长生不老,与老天交流的方式就是写青词,而能驾驭青词,让皇帝首肯的人物也就了了那几个人。
在目前这个大谈科技,科技占了当先位置的时代,文言文与科技信息挂靠有点远。
我们先祖的文言文传下来的,多是为君做人的说教,大不了是个人的情绪发泄。
继承传统,当然是能领会传统,能够亲自翻阅先贤哲人的原创,可以直接有我们自己的解读感受。
关于文言文是否应该重视,这个程度不易把握,就目前这种局面,感觉就不错。有兴趣可以大看特看;没兴趣,可以看看白话翻译。
大张旗鼓怎么搞,有点劳师动众,容易让人疲劳。
谢邀。您好,我是<诸葛亮在襄阳>头条号,如果对您有帮助,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了解更多教育知识!
古人读书人文章都是文言文,也有很多经典文章流传千古。平时看诗歌,还是觉得古诗更优美,文字言简意赅,表意深刻,令人无限想象空间。说实话,现代诗我欣赏不来。现在电脑普及,不小心多点了几个回车键,也许有些写客就觉得是现代诗了。
文言文,诸葛亮的《出师表》可谓千古一绝,你可以好好学习一下,感人肺腑,言语深刻。
也许说了这么多,你还是不能理解,给你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白话文:长得帅重要吗,还是要看气质
文言文:请君莫羡解语花,腹有诗书气自华
白话文:秀恩爱,死的快
文言文:爱而不藏,自取其亡
白话文:帅的人已经醒了,丑的人还在睡
文言文:玉树立风前,驴骡正酣眠
白话文:有钱,任性
文言文:家有千金,行止由心
白话文:你这么厉害,家里人知道么
文言文:腰中雄剑长三尺,君家严慈知不知
白话文: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
文言文:君莫欺我不识字,人间安得有此事
白话文:每天都被自己帅醒
文言文:玉树临风美少年,揽镜自顾夜不眠
例子太多了,文言文是不是应该重视起来!一句话说出来,就知道你有没有文化!哈哈!
如果你喜欢,欢迎关注头条号<诸葛亮在襄阳>!
分享
举报
苏州龙之纹 苏州市龙之纹店主4小时前
中国的文化精髓都在古籍里,都是文言文,虽然有白话文翻译,但是每个人的理解不尽相同,翻译也多有脱离作者本意的时候。
理解不了原创的时候,当然要看翻译,但是往往翻译版本挺多,众说纷纭,你听谁的?所以,就像吃东西,当然自己嚼最好,别人嚼过的,就不一定是原来的味道了。
自己国家有宝贝却不看也看不懂,有些老外拿过去,掰点碎屑下来,倒是看得懂,觉得很流弊,对人家五体投地,却不知道好像是抱着金饭碗乞食似的。
中国真正的经典可不是人们常说的西游红楼那些四大名著,也不是唐诗宋词元曲,而是那些先秦古籍,那些书虽然很难懂,但是已经把道理都说透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图解三十六计,白话文文言文双译
读诵经典有何作用?
之乎者也,古人说话真的用文言文吗
古代人平时说话都是文言文嘛?会不会很难理解?-E_而归的回答
文言文那么难懂,为什么古人不使用白话文
《山海经》中一段离奇记载,一旦被证实,人类历史将被改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