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1年最狠的社交潜规则,越早知道越好

作者:能量心然

《诗经》曰:“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小时候,总把重点放在投桃报琚的感恩回馈上,理所当然地认为一份付出,一份回报才是真性情。

人到中年,细细品味,才发现一投一报之间。

除了感激,更重要的是“匪报,永以为好”的归零智慧。

得到,及时感恩,不忘相助之情;付出,珍惜美好,不较得失之意。

于是,互不相欠,相处舒服两不厌;学会归零,胸襟豁达心不累。

01

你不欠人

知乎上有个很火的提问:以前同事介绍的工作,我拿工资需要请客吗?

网友的答案出其一致:“请!”

其中有个高赞回答更是一语中的:

“你今天心疼钱,明天没人心疼你。人家的帮忙,即使只是一两句话,那也是人情,而人情花的是时间,时间也是金钱。”

人生在世,人不可能不欠人情,而懂得还的人,才能拥有真正的人情。

因为成年人的世界,各有各的平行线,再好的朋友都不是免费劳动力,有来有往,情谊才能长久亲密。

单位刘姐和黄姐是有名的好闺蜜,两人从参加工作起至今20多年,一直没红过脸,感情比亲姐妹还亲。

尤其是结婚生孩子后,虽然各家都有烦心事,但生活的鸡毛蒜皮从未影响她们,甚至谁家有事,彼此都能鼎力相助。

去年,刘姐买房差首付,黄姐把自家房子抵押了80万给她周转。

单位同事听闻后诧异不已,问及她们友情坚不可摧的秘密时,黄姐笑而不语,晒出了刘姐还款记录:三个月,刘姐还了81万。

其实黄姐是无偿出借,连借条都没要,但刘姐却主动给了高于银行的利息,她说雪中送炭的友情不是钱能衡量的。

多收利息的黄姐也没有把它当作理所当然,而是像往常一样,把这份情换一种方式还给了刘姐,给她家孩子买衣、买鞋、买玩具。

正如作家李尚龙所说,“等价的交换,才有了等价的友谊。”

人到中年,必须懂得,社交的本质大多数都是等价交换。

不管是金玉换绸缎,还是粗麻换柴禾,必须有出有进,人与人的情感账户,才能用之不竭。

如果一直是单方面的付出、单方面的索取,再浓厚的感情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无疾而终。

所以,受人人情别忘,最不能欠的债,就是人情债。

02

人不欠我

为人处事,做到不欠人情或许不难。

但要做到“永以为好”,人不欠我的豁达却不容易。

曾经看过一期法律节目,节目中两个小伙子是同窗好友,胡一凡欣赏刘强的能力素质,放弃家人安排的城市大公司,到刘强家县城合伙创业。

胡一凡家境宽裕,从公司选址、装修、初期投资他全包办;而刘强是技术入股,负责产品设计、研发等工作。

经过两年打拼,刘强产品研发成功,公司运营步入正轨并不断营利,不料两人的矛盾却越来越大。

因为胡一凡不断提醒刘强,甚至当着客户的面说:“当年要不是我投资,就没有公司的今天,更没有刘强的成功。”

刘强想散伙,胡一凡却说:“我放弃好工作投资你,你怎么这么无情?要散伙可以,公司财产全归我,以后你所有的公司,我都占股10%。”

协商不成,刘强只能诉诸法律,两人也从朋友变成了仇敌。

其实,胡一凡忘了,当初是自己心甘情愿地合作,如今却非要套上亏欠的枷锁。

就像生活中常常把“全都是为了你”挂在嘴边的父母;

还有“我为你牺牲这么多,你为什么这么对我”的夫妻。

逼走朋友、孩子和爱人的,不是对方的无情,而是自己心中的计较。

时刻将自己的付出记在心里,挂在口头,却忘了情出自愿,哪来的相欠。

所以,给人的人情别念,要有清零的豁达。

就像《诗经》所说:“匪报也,永以为好矣。”

不是为了回报,而是因为愿意,所以付出;

因为喜欢,所以付出;

因为珍惜在乎,所以付出。

所有的付出没有亏欠,只为不负遇见。

03

相处两不厌,唯有不相欠

经营情感,包括友情、亲情、爱情,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人过中年才明白,人与人交往到最后,不纠缠、不相欠,就是最好的状态。

想起70岁老人齐白石卖画的故事。

齐白石卖画有“三不”:不赊帐、不还价、不以物代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在他家客厅的墙上,还贴着“友情提示”:

“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

“四尺12元、五尺18元,六尺24元,八尺30元,册页折扇每件6元。”

“花卉加虫鸟,每只加10元;藤萝加蜜蜂,每只加20元,题上款者加10元。”

人都说齐白石抠门,不讲情面,但这何尝不是一种聪明的处世智慧。

不管亲朋还是好友,明码标价,一清二楚,看似薄凉,实际却是最舒服的交往方式,省去了熟人的客套和人情的复杂。

虽说不是所有的人情都可以用钱一笔笔算清,也不可能用物品一件件等价替代,但多一点少一点没太大关系,关键是懂得两不相欠。

朋友兄弟,即使是夫妻、父母子女之间,一份小礼物、一个拥抱、一顿可口的饭菜,都是爱的回馈和表露。

就像《朱子家训》有言:“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不管是勿念,还是莫忘,最终都是为了互不相欠,相处两不厌。

04

有人说,孩子是父母前世欠下的债,爱人是前世埋了自己的那个人,因为前世相欠,今生才会相见。

其实,人与人的相遇不过是缘分使然。

只懂得索取,不懂得回报,欠得越多,行得越远,哪来的缘分再相见。

相反,你给一份情,我还一份爱,彼此付出却不计较得失的人,才能携手相伴到余生,才会在心中念念不忘,期待来生再见。

互不相欠,不是冷漠,而是成熟。

人生一世,不过百年,没有谁能陪谁一辈子,也没有谁会为谁永远停留,彼此都是行色匆匆的过客。

与其欠着下辈子纠缠不清,不如今生努力还清。

清清爽爽卸下债与怨,好好珍惜情与爱,来生才有一颗富余的心盛放更多的幸福。

接受每一次帮助,都心存一份感恩;

给予每一份付出,都心留一份美好;

学会清零两不欠,各自为安心不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情人是一份债
成年人的社交真相:你的付出,99%是没用的
欠什么,都不要欠人情
【Earls】人情大于债
人情是债 我不能欠太多
一日禅:人心如海,人情是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