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脉诊(三)

中医切脉基础(七)

从今天开始(2018-02-14)把常见病脉的脉象特征、脉象机理、生理病理脉及应用浅析:

一、浮脉

1、脉象特征:如按水中木,轻搭即得,手指腹轻搭在脉位之上,守候感觉,轻搭有,重按稍减但不空,有重按沉了之感觉。

2、脉象机理:浮脉的形成,因肌表受外邪(如风、寒)入侵,体内调动阳气至外加强卫气,或因阴盛而阳不得入阴而浮越于外,致使气血鼓于表而使脉浮。秋天肺本脉为浮不是病脉。

3、生理病理脉及应用:

①瘦人肌肉薄易见浮脉不一定是病脉;

②浮脉主表,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滑风湿,浮虚伤暑,浮洪虚热,浮芤失血等;

③应用举例:

A、《伤寒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可见外感脉浮需解表为先。常见风寒外感肺脉浮而紧,膀光脉紧,左尺有根,用郑卢门桂枝法随证加减见效快不伤正。

B、无外感无不舒服的浮脉,常出现在老人、阴盛格阳之人或高血血患者,如尺脉尚有力用桂枝法,如尺脉弱用附桂法加潜阳药砂仁、淫羊藿、黄柏、龟板、肉桂、龙牡等。

C、邪闭而咳喘,表邪闭塞,寒饮迫肺,肺失宣降,肺热蒸越,咳喘无汗,多见脉浮,麻黄(炙)散表邪,杏仁止喘,石膏宣肺热,鲜竹沥化痰为水。

 

中医切脉基础(八)

D、浮肿、脉浮:

a、腰以上龙其头面浮肿、脉浮,并有恶寒、发热、无汗,这是肺受风邪入侵,肺气失宣,不能输布津液,调通水道,致水湿蓄溢肌表,法中加麻杏竹甘汤加桔梗等;

b、浮肿、脉浮有汗、恶寒,表虚不固也,如尺脉有根桂枝法加茯苓(行行化水)或防己(稍寒)利湿,黄芪固表;

c、脉浮、骨节烦痛、恶风,或是因风邪挟有水湿,郁于肌表的急性肾炎症,法中加防己黄芪汤。

E、危重病人也多见浮脉,或是脉浮无力,或是浮数无力,或是浮虚大脉,此种不可误为表证论治。

总之,脉浮是因阳气鼓在表,或者调集卫气在表抗邪,或是阳郁在表不得宣泄,或是阳浮在表不得潜藏,或是危病阴阳决离等,肺主皮毛,浮脉多察查肺的状况。

 

中医切脉基础(九)

二、沉脉

1、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其脉管搏动的部位在皮肉之下靠近筋骨之外,用轻指力(轻取)触不到,用中取(中等力度)脉搏也不明显,只有重指力柔进不才能感觉脉搏明显的跳动。

2、脉象机理:沉脉形成,一是邪实内郁,正气尚存,因气滞血瘀,致阳气被遏,不能鼓动脉气于外,故脉沉而有力;二是气血不足,或阳虚气滞,无力鼓脉,故脉沉而无力。沉脉主里证,邪郁于里,气血内困,脉沉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心血不足为沉细无力,水肿使表皮和脉管间增厚脉位而沉,气候寒冷或肥胖肉厚也见脉沉。

3、生理病理脉及应用

①左尺按沉至骨沉而有力有神有缓为肾气足,女人为水寸脉较沉,冬天阳藏脉沉,均为正常脉,但标准仍为缓力神。

②正虚脉沉。阳虚脉沉迟无力,伴畏寒肢冷、舌淡苔滑;气虚脉沉无力,伴有气短、无力;血虚脉沉细无力,面色无华、心悸、舌淡嫩;阴虚脉沉细而数,伴虚热、舌红少苔。

③邪阻而脉沉。内外邪气阻遏阳气外达而脉沉。

A、正虚外感正气无力抗邪而脉沉;

B、寒邪寒凝收引,腠理闭郁,经脉不畅,气血不能外达鼓脉而沉;

C、情志郁滞或逆气,气机不畅,气血不能畅达而脉沉;

D、痰饮、湿浊、瘀血、食滞、水蓄、积聚、腑实、火郁等有形之邪,皆可阻滞气机而致气血不畅,脉道不利而脉沉。

脉沉无力用四逆法扶正,脉沉有力扶正祛邪,脉沉兼症,在法中随证加减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中医诊断学脉诊二十八脉_好运
沉脉
如何把脉
医门推敲(二)脉学篇:六纲脉
中医脉诊 中集 每日一课脉象,是指...
《中医脉学辅导》赵绍琴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