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际交往中过于敏感怎么破?

人际交往中过于敏感怎么破


/段好宁

   

    一、人际敏感说的是怎么回事?

生活中总有一类人,在跟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显得有些拘谨,很客气,很礼貌,也很小心翼翼。他可能很用心地听对方说出的每一句话,很用心地观察对方的一举一动, 并且会细心揣摩对方的言行背后的含义,但他可能很少谈自己的看法,始终低调而内敛。我们中国古代人所形容的“谦谦君子”大概就是这样,用现在的话说,这样的人会让人觉得——有一点“装”。

还有一类人,在和别人的交往中总是很挑剔,总会轻易地捕捉对方的缺点,并对这些缺点保持着警惕甚至是排斥。他会有些难相处,可能因为一点小事莫名其妙地冲你发脾气,比如你不小心弄乱了他桌子,或者一屁股坐在了他的床上,又或者借了他的东西没有及时归还,等等。总之,这样的人给人的感觉“规矩”很多,你的任何一点无拘无束都可能会让他觉得放肆,要么他可能会无厘头地对你横加指责,要么他可能会对你敬而远之,不冷不热。

假如你也有同样的经历,你会发现,上面这两种人,其实也很可能是一类人,而这样的一些表现,在心理学里面,我们称之为人际敏感。

人际敏感本身并不意味着好坏,在跟别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保持适度的敏感当然是必要的,试想一下,假如跟你交往的对方对你的意思毫不敏感,完全不能理解你的需求和愿望,那场面一定也会很尴尬。和很多心理问题一样,人际敏感只有超过了一定的程度,对一个人的心情和生活产生了干扰,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大学生中间,人际敏感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我们在心理普测中最常用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就有一项人际敏感因子,从我们近几年的测试结果来看,大学生中间的人际敏感问题在总共10个项目中排名是很靠前的。那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这个人际敏感的问题。

二、人际敏感是如何形成的?

    心理学里面说,一个人对世界的体验最终形成一种叫做心理现实的东西。也就是说,世界客观上是一回事——我们暂且称为客观现实,而人的内心感受到的世界其实是另外一回事,我们叫心理现实或者主观现实,这两者之间其实存在着不小的差异。举例来说,这个客观世界里每天都发生这战争、车祸、打架斗殴等等随时可能夺取我们生命的意外,我们每个人都有遭遇的可能性,毫无疑问,这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假如不是我这样提醒各位,也许你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你也从来不会担心下一秒钟你的生命可能受到威胁,也就是说,你的心理现实里面这样的危险不存在,或者极少存在。

由于心理现实更多地由一个人的经历和体验决定,那么当面对同一件事情的时候,每个人的感受是很不一样的。有的人天生就有安全感,跟人见面即熟,有的人缺乏安全感,对别人总是慎之又慎,这些都和一个人从一开始对我们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里的人所产生的体验有关。

在心理学里面认为,这些最初的体验形成于很早以前,我们通常认为一个人的这些基本体验在出生后的2-3年里就会形成,而且一旦形成就会牢固,不容易改变。在这些基础体验的影响下,形成一个人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就是我们说的性格。我们中国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人际交往中的这基本体验,说的具体一些,就是一个人对“他人”的基本体验:别人对我来说是不是足够安全,他会不会伤害我?他能不能理解我要表达的意思?他会不会因为我的某个缺点讨厌我,等等。这些对“他人”的基本体验来源于我们在与我们的“重要他人”互动中获得的经验,这里的重要他人是指主要的养育者(大部分情况是父母亲)。

简单来说,一个人在幼年时期和整个成长过程中与父母亲之间的关系影响着他的人际敏感性和人际交往的模式。

一位爱挑剔、苛刻的母亲,习惯于动辄指出小孩子的错误并加以批评,反复多次以后,这个小孩子可能就会变得小心翼翼,因为他必须学会时刻保持警惕,避免犯错误,避免被训斥,避免被母亲讨厌——对一个幼儿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糟糕的惩罚了。

这种时刻谨慎小心翼翼的体验时间久了,便会固着下来,焦虑和敏感形成了习惯,察言观色、不断地检视自己也成为习惯,以至于在任何接触到别人的时刻,这些习惯便自动被激活了,潜意识的功能是要以这样的方式时刻避免内心里那个糟糕的结果发生。

三、如何才能从过去的阴影和习惯中逃脱?

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说出来总是很简单:相信自己是很有价值的人,相信自己是很可爱的人,相信周围人对你的善意和喜欢,相信大家不会轻易地因为你的某个小缺点就讨厌你,抛弃你——相信你是被接纳的。

心理问题的解决从来不是只停留在一个“道理”上面去要求一个人相信什么,从来不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式的彻悟,还是要回到体验上面来,体验和道理从来不是一回事。道理上讲得通的事情,体验不到等于白搭。就像前面说的,我也知道我这样敏感不好,我也知道大家可能并不会因此讨厌我,我也知道我的那些敏感和焦虑在很多时候有些多余,可是就是停不下来。

人的体验就是这样奇妙。假如你的一位亲人或朋友正在向你哭诉,你看着他痛苦的表情,坚持了一会之后你开始试着劝慰她,你能讲出一连串连你自己都惊奇的人生哲理,然而对方也许感受到的只是——你希望他尽快停下来放弃那些糟糕的念头和情绪——你不能理解他的感受,你有些不耐烦甚至讨厌他了。

真正的接纳和理解或许是:你听他说完,不要急于劝说他什么,因为你相信该懂的道理他都懂,他只是需要情感的支持和回应,你可以替他递过纸巾,耐心地等他差不多说完的时候告诉他,你也能体会他的痛苦,也许你此刻也没有什么足够好的方法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帮他免除痛苦,但是当他需要你的时候,你会愿意和他一起面对,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试想一下,谁会不希望人生之中能够遇见这样的一位朋友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变形
解析:“情人眼里出西施”背后,隐藏的危害
人际关系四种模式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克服8种不良心理 人际交往更加顺利
关于人际交往的铁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