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有爱!有的辞职来贵州支教,有的还想扎根山村

    又是一年开学季,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山村学校常因师资不足,教学难以正常开展。今秋开学前,多年来一直为贵州山村学校提供支教助学的贵州爱心之家志愿者支教团(简称“爱心之家”),正式在其官方网站发布2016年秋季支教志愿者招募令,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支教的行列中来(本报曾作连续报道)。

    9月2日,13名支教志愿者在省城贵阳接受完最后的培训,第二天便分赴我省多个县市的11个教学点,开启了新一学期的支教征程,为部分山村学校解除了师资紧缺的困扰。

    这些支教志愿者,来自省内外的天南海北,最大的48岁,最小的只有20岁;有的是第一次来,有的已持续多年;有的是辞掉工作而来,有的是特意请假来支教……本期,让我们走近部分支教志愿,了解一下他们的支教心灵故事。



1连续支教3年,想要扎根贵州山村

     这是杜懿连续三年第六个学期的支教,但她的精神面貌却越来越好,支教信念也越来越坚定。

    今年48岁的杜懿是四川绵阳人,早年毕业于师范学校,除了教书之外,她还做过其他工作。

    缘何支教? 她说主要是三次特别的经历让她最终坚定了信念。

    事实上,杜懿平常也热衷于公益活动,但是都是一时的捐资捐物参与活动等。2003年,当她第一次与一个公益团队到泸沽湖的一所山村学校看望师生时,破烂的土坯房学校,以及同样身着破烂的学生让她为之一惊。

    彼时,她觉得应该为学校做点什么,但只是想着为学校及师生尽力多捐赠物资就好了,也没有想着用其他形式帮助学校。

    从2008年起,杜懿常一个人外出旅行,走过国内外的许多地方。2009年,当她徒步川藏线,得知沿途有许多贫困落后的山村学校,每到一个地方,她就多带一些学习的文化用品,分发给需要的学生。

    从那时起,她对山村学校的认识更近了一步。真正让她深有感触并下定决心要支教的,是在一次国外旅行中。

    2012年,杜懿到柬埔寨旅行,途中得到过许多人的帮助,让她深受感动。另外在途中结识了一位来自台湾的公益志愿者,该志愿者边旅行边做公益,而且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在柬埔寨的一所慈善学校开展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其中就有支教环节。

    当时杜懿也到这所学校呆了两天,帮忙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此次旅行回来,杜懿“感觉差不多了,应该付诸行动,只是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机缘”。

    2014年3月,在朋友的介绍下,杜懿成了爱心之家的一员,到铜仁思南县的尖峰小学支教。

    “那时自己只是想来体验一个学期,都不确定自己能否坚持下来。”杜懿说,而且身边的亲朋好友,除了不理解,也不相信她能坚持一个学期。

    然而,杜懿坚持了下来,在学校主教英语和语文。

    暑期,杜懿回到了老家休养,当时自己也是认为结束了支教生涯。不过,当她闲暇时回看自己支教时留下的点滴影像与文字,她都会禁不住流下眼泪,而且想再回去的念头日增月益。

    临近开学时,杜懿再也按捺不住,急忙打包又来到曾经的学校继续支教。“当做出决定后,整个人就轻松了。”杜懿说。

    而后的每一个新学期开始,杜懿就会准时出现在支教的学校,就像正式的老师一样。“在山村学校我是快乐的,心态与身体都特别好,未来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就准备扎根在贵州山村了。”

290后小男生,想为家乡做一份奉献

    在此次的支教队伍中,绝大部分都是男生,这也是爱心之家历届支教中,男生人数首次超过女生。

    同样,这一次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本省的支教队员为历届最多,有4人。“以前基本都是外省的,而且几乎每个学期都有山东省的,或许是受徐本禹支教影响。”爱心之家的负责人王远贵说。

    苏鑫是地道的贵阳人,1996年出生的他是支教团里年龄最小的成员之一。他就读于中国民航大学,今年大四,本来学校安排他在南航贵阳分公司实习,但是看到新闻报道山村学校缺少老师,他便递交了延期实习的申请,转而投递了支教的简历。

    苏鑫从高中时候起就在香港上学,而后考入天津的大学。“每次在外,得知我来自贵州,就会有问:贵州是不是骑着猪赶路?”苏鑫说,这样的问话让他很气愤。

    这是苏鑫的心结,虽然他在很小的时候也常和父母到过乡下农村,但是他觉得了解得还是太少。因而支教不是他一时的冲动,而是他内心深处一直以来的梦想。“中国有很多航线开往各大城市,但我希望有一条航线开往乡村。”苏鑫说,希望有朝一日可以为别人无知的问话找到一个圆满的答案。

    与苏鑫不同的是,来自贵州毕节的李雍已是第二次踏上支教的征程。去年从贵州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的他,在朋友的介绍下,于今年3月份到思南双峰小学支教。

    “以前父母是希望我教书,但我偏没有报考师范学校。”李雍说,他曾经也是留守儿童,深知留守儿童缺少的并不是物质,而更多是需要心灵上的陪伴,因而他选择了支教。“我很快和学生打成一片,原来我还是适合教书的,以前读大学看来是专业选择错误。”李雍说,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多陪陪学生,愿山村没有留守儿童。

3情侣志愿者,在贵州相遇相爱

    在此次的支教队伍中,有一对是恋人,这也是爱心之家支教团的第二对情侣。第一对情侣已成家有了孩子。

    苏惠惠是内蒙古人,典型的北方人性格,说话耿直豪爽。2012年从师范类大学汉语言专业毕业,后在老家三支一扶当过语文老师。

    从小热衷公益的她做事也是雷厉风行。2008年汶川大地震,苏惠惠还在读高中,当看到大多人都是捐款捐物,她觉得受灾的人们也需要精神上的鼓励支持。于是她买来10多米长横幅,一个人拉在广场上,请过往的人写祝福签名,并大声喊“不要钱,只要爱”。

    坚持三天后,她将收集到的上千人的祝福签名横幅,交到当地团委,请求团委邮寄到灾区。

    2016年,当她得知贵州山村缺少老师,她便报名了,3月份就到了思南的一所山村学校支教。也就是那时,她遇到了现在的恋人,同样是支教志愿者的江苏人赵晓宁。

    赵晓宁比苏惠惠支教还要早一期,2005年大学毕业的他,曾在军工企业工作10年,后来辞掉工作来到贵州支教。

    因为要早一期,赵晓宁作为“老人”,在新学期开学前接待“新人”,那时便认识了苏惠惠,一来二去,两人从相遇相知到相爱。这个暑假,两人都还到过各自的老家见过父母,已把结婚提上了议程。

    现在,赵晓宁作为爱心之家的专职人员,常在多个支教点奔波,而苏惠惠继续在支教点教书。


新闻延伸

山村学校还差老师 爱心招募仍在继续

     “爱心之家”是由华中农业大学06届王远贵等大学生于2008年4月15日自发组织成立的非营利性志愿者服务公益组织,主要开展支教和助学志愿服务公益行动。至今共向贵州山区派遣支教志愿者400多人次,支教助学帮扶点覆盖贵州七星关区、黔西县、金沙县、江口县、思南县、关岭县、黄平县等地共计36所乡村小学。

    截至发稿,爱心之家负责人王远贵又向记者说道,原本计划招募30位支教志愿者,虽然报名咨询的比较多,但是最终审核确定下来的就只有13位。而最近几天经过他们的走访发现,还是有好几所山村学校缺少老师。

    因此,爱心之家目前又紧急招募支教志愿者,希望充实到山村教师的队伍中。

报名要求

拖动

   1.学历:大专或同等学历以上;

    2.具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3.至少能完整支教满一个学期;

    4.得到家人的支持;

    5.身体素质良好,适应能力强、能吃苦耐劳;

    6.性格开朗,善于沟通,有一定的人际关系和处事能力,有爱心、责任心;

    7.能承担相应费用,学校提供食宿,支教组织为志愿者购买一份意外伤害保险;

    8.服从当地教育部门及支教组织的安排和管理;

    9.有教师或者相关工作经历优先考虑。

报名方式

   网站:www.gzaxzj.cn(【首页】→【贵州支教】→【支教报名】→【下载报名表】)

    联系电话:18652711333 赵老师

    微信:1331486117 1tinjnzx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是教师,但我不相信教育
山村支教10年,他遇到了灵魂伴侣
贵州夫妻为支教把耳聋女儿托付给志愿者
慕思公益行走进贵州盘县,浇灌孩子梦想的新芽
我们有新学校了,可老师您在哪?我们在等您!|山村支教
赵小亭:最美支教志愿者贵州化为天使(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