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任何公司都能上市,但时间会证明一切:对注册制抢跑最精确的解读


为何一定要推注册制?


市场有很多解释,官方也有很多解释,但最根本原因,还是让钱流向公司——让尽量多的上市公司拿到钱。有关方面是想明白了,证券市场核心功能就是让企业能拿到钱。企业没有钱,经济发展、中国梦都是空中楼阁。现在的发行制度,估值高高在上,看起来很美,但只是肥了上市公司大股东,上市公司并没有钱。


何时实施?


这次不是等候《证券法》修改,而是通过国务院提请人大常委会特别授权的变通方式,抢跑意味明显,因此实施速度一定不会慢。人大常委会日常会议2个月一次,正好12月底就有一次。理论上,国务院在12月中旬快马加鞭出台文件,如果赶12月底这次常委会的授权,明年1月证监会即可出台细则征求意见,快的话3月即可实施。


如何实施?


不会直接新老划断,而是扶上马,送一程,有一个可长可短的缓冲过渡期。这一点看证监会网站昨晚挂出的《积极稳妥推进股票注册制改革》一文就能明白。这篇文章花了很大的篇幅讲注册制改革的意义和落实改革的措施 ,最重要的其实是倒数第二段的最后一句话:“注册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会一步到位,对新股发行节奏和价格不会一下子放开,不会造成新股大规模扩容。


还审不审?


审!


“注册制”一词实际是我国学者的“发明”,因为注册制在美国、香港这些实行注册制的地方本无定义,美国人一般称其为以信息披露为中心(Disclosure Based)的公开发行制度。美国IPO的注册是针对豁免来说的,凡不能豁免的就要注册,即除非得到豁免,证券公开发行须经SEC的审核。因此,“注册”一词清晰地带有“审核”的标签,只是是一种法定的、非典型的行政许可。


无论何种审核制度,都需要经历一定的审核程序,差异只在于“谁审”、“审什么”以及“怎么审”。


谁审?


证券交易所。


取消证监会的发行审核委员会,交易所内部可以设置上市委员会对交易所审核部门提出的审核报告进行审议。由证券交易所负责对发行申请依法进行审核,通过集体讨论形成合议意见,不再实行票决制。证监会给予注册以交易所同意注册的意见为前提。


这里要注意的是:交易所是竞争性的,这很类似银行,为了争夺优质客户资源,上市门槛降低是大概率,这对投资者意味着确定的供给增加,扩容速度会加快,当然:他们也需要忌惮坏账率,不能阿猫阿狗,是个人就放贷。


审什么?


注册审核重点关注的是信息披露文件的齐备性、一致性与可理解性。


审核的原则是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的信息披露规则,不再保留持续盈利等条件,也不对价值和风险进行判断。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划分的很清晰,对证券的风险价值进行判断是市场的事,政府不应该也没有能力替市场做出判断。任何发行人,不管何种风险、风险多高,只要充分披露,就可以发行证券,至于发不发的出去,能卖多少价钱,市场给答案。


任何公司都能上市,但时间会证明一切。


审核真实性吗?


不审。


这是尤其要注意的一点。官方机构在发行端并不对信息披露的真假进行专门核查,事实上受限于财力和人力,监管层也没有能力对注册材料的真伪一一辨别。整个发行过程中,中介机构对发行人的情况最为熟悉,最可能发现欺诈情形,最终信息的真实性,可能更多依靠信用度高的中介体系。


注册制能单兵突进吗?


“注册制”是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中的一部分,它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定需要其它相关配套制度的支持,否则,以A股目前节操,“老千股”比香港会只多不少,甚至沦为柠檬市场(The Market for Lemons)——次品市场,是指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即在市场中,产品的卖方对产品的质量拥有比买方更多的信息。在极端情况下,市场会止步萎缩和不存在,这就是信息经济学中的逆向选择。


以注册制执行得最成功的美国看,严格严厉的执法与事后追责、信用度高的中介体系,以及完善的退市制度,是注册制不变味的几大核心搭配要素。


实行“注册制”必须有正常的退市机制,否则只进不出后果严重。“注册制”下风险较高的企业也能获得上市发行的资格,其中有的公司确实能成长为像苹果、谷歌这样伟大的公司,但也会有公司经营困难濒临破产,因此健全的新陈代谢体系十分重要。纽约证券交易所每年大约有6%的公司退市,纳斯达克的退市率为8%,可谓新陈代谢健康。如果在退市制度缺位的情况下就采用“注册制”,将有更多的平庸公司上市圈钱、卖壳,市场或将更为不堪。


何急至此?


这次推注册制,是在法规尚未修订的情况下绕道抢跑。之所以如此,几个最关键的原因是:


1、在财政、货币政策扩张空间都越来越受限,经济动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急需实体领域通过直接融资的注资来扩张经济;


2、将居民消费需求直接转换为法人消费需求;


3、继续给经济去杠杆,降风险;


对市场会有哪些确定的影响


1、供给增加,估值中枢下移


无论怎么解释,注册制后,供给增加是确定的事实。简单的供需理论告诉我们,如果需求不变,供给的增长导致的结果必然是价格水平的下移。因此注册制后,创业板今年上半年牛市中整体PB过10倍的估值水平,可能就是创业板的珠峰,今后再也难以突破。


这也是为何中概股不计成本,紧赶慢赶要赶在这个窗口期回归的原因:错过这个村,就没下个店了——我不要伤亡报告,我就要你在预定时间,赶到预定地点。


2、国内大概率出现老千股


由于未来企业上市、融资都更加便捷,融资时间与价格也更加灵活,以SA股节操,不排除企业会模拟香港老千股的做法,通过讲故事,供股,合股等手段来二级市场圈钱。


3、对新三板造成冲击


新三板当下十分火热,原因之一就是挂牌方便,现在很多满足主板上市条件的企业因为主板排不上,都会选择暂时挂牌新三板,等机会成熟再择机转板,所以未来新三板挂牌潮或许再也看不到了。


4、基本面越来越重要


现在的国内股市总的情况就是钱多货少,或者说盘子小的货少。目前A股主板1516只,中小板770只,创业板486只。因为小盘股供应有限,让资金有了集中炒作的空间。以后通过注册制上的更多的会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个股的数量将是几何倍多于大盘股,且这些中小公司的基本面将会差异极大。举个例子,从香港和美国这样注册制市场中上市公司盈亏比例来看,亏损企业占到所有上市公司的40%,而A股目前亏损企业只占到所有上市公司的20%。


5、蓝筹会更受欢迎,风格切换将是长期的


市场回归基本面,企业质量差异大,就将会使得投资者更加注重企业的价值,未来市场的主力资金投资风格将会是稳健型的,风险偏好会比现在小很多,成熟市场青睐蓝筹的风格会在A股市场也一样体现——当前的风格切换,不会是昙花一现,而是长期的。


目前高估值的公司应该利用目前短暂的几年时间,通过最快的、不计算价格(自己上百倍的PE,收谁其实都划算)的收购、并购的方式完成蜕化,否则公司目前的市值可能只能出现在历史书上了。


6、不再有壳价值


理由不展开。要卖身的抓紧当下这个黄金档期。


7、更多AH两地上市


港股以低估值而“闻名”,如果不是私有化远比美国困难,港股也肯定会出现大规模的回归潮。


目前可以看到的玩法,是港股通过分拆回归,被A股收购,港股资产置换A股股份等方法达到曲线救国的目的。而注册制的推出,将会加速这一过程,但这中间的套利空间肯定会慢慢消失直到基本抹平(A股估值下降,港股估值上升),因此未来大概率会出现更多AH两地上市公司。积极寻找和布局那些会曲线回归A股的港股公司会是未来的一条重要投资主线。


有哪些明显的投资方向


1、首选创投企业


IPO是创投企业最完美的退出方式,退出后可以回笼资金寻找下个目标,所以注册制有效提高创投企业资金利用效率。


2、其次券商


注册制推出对于券商投行业务有着积极的作用,首先就是对于IPO业务量的上升,其次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投行可以给企业提供更全面,更加定制化的服务,发挥投行应有的价值。



利益申明:本文为格隆汇会员文章,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作者本人未持有公司相关股票。格隆汇亦不持任何立场,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格隆汇声明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来源“港股那点事”及作者。

加入格隆汇

欢迎投稿给格隆汇,或加入格隆汇微信群组,分享投资理念,探讨、挖掘投资机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步快走更现实!“三+H”落地在即,服务挂牌企业,股转积极作为
易凯岁末报告:一级市场的新版图
香港开设创新板抢不了A股“饭碗” 却可以瞄着新三板这口“大锅”
转载:【海通策略】吐故方能纳新
【机构观察】昆仲资本王钧: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挑战与机遇
李小加:欢迎“新三板+H”模式,不存在特别通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