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症状性颈动脉疾病

症状性颈动脉疾病的治疗

首先,要知晓定义。

症状性颈动脉疾病指在过去的4~6个月内出现过突发的局灶性神经症状,且这些症状和相应动脉分布区域有关

这些症状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单眼盲”“轻微的(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

治疗方法有颈动脉内膜剥脱,颈动脉支架植入药物治疗。

在欧美的指南里,特别推崇颈动脉内膜剥脱

例如,指南认为,对于近期症状性的“狭窄程度70~99%的、至少还能活5年的患者建议“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而且,假如满足下列条件的患者,还首选的是剥脱术。例如:

狭窄处外科手术可及临床上没有严重的心脏、肺部或其它疾患严重增加麻醉或手术危险的既往没有同侧颈动脉剥脱术的

欧美指南还强调:年龄≥70岁的患者,如果强行给予“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则“围手术期”患者发生的“卒中或死亡”的可能性是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的2倍。

指南认为,假如满足下述的条件,例如,狭窄处外科手术不可及放疗过后出现的颈动脉狭窄;临床上存在严重的心脏、“肺部”或“其它疾病”影响“麻醉和手术”则可以优先考虑支架置入,而不是剥脱术。

但是又强调:针对此类病人,尚不清楚“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是否一定优于“药物治疗”。而且,所有的 70岁的,处于上述亚群的“症状性颈动脉疾病”患者,接受“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风险-收益比”尚不得而知

另外,男女患者的治疗对策竟然还有差异,请看:对于近期症状性的、“狭窄程度”在50~69%的“预期寿命”超过5年的“男性”颈动脉疾病患者,我们建议“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而不是“药物治疗”

对于近期症状性的“狭窄程度50~69%的、的“女性”颈动脉疾病患者,我们建议“药物治疗”而不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Grade 2B)

指南最后强调:

所有“狭窄程度”<50%的“症状性颈动脉疾病”患者一律吃药!

新指南上次症状发生之后2周之内施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手术(但不在发病后2天内)而不是迟些时候

另外,许多额外因素会影响“症状性颈动脉疾病患者”“风险和收益”:

 相比于年轻患者,“年长患者”能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获得更多的好处;

相比于“短暂性视网膜缺血”的患者,“半球性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能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获得更多的好处;

同时并发严重的对侧“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施行手术可能会增加“围手术期风险”但不会抵消“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获得的益处

最后,指南特别强调:“近乎闭塞”的“颈内动脉疾病”患者给予剥脱术,没有好处。即已经快要闭掉了,再去开通,就是缘木求鱼!

还有,中度到重度缺血性卒中患者,也不可能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获得好处。

医学生请看专业版

症状性颈动脉疾病的治疗

症状性颈动脉疾病是指过去4~6个月内出现过的局灶性神经症状,且这些症状相应的颈动脉分布区域有关。这些症状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单眼盲”“轻微的(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

症状性颈动脉疾病的治疗选择,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和“药物治疗”。

对于近期症状性的“狭窄程度70~99%的、“预期寿命”至少为5年的颈动脉疾病患者我们建议“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而不是单纯“药物治疗”(Grade 1A)

对于近期症状性的“狭窄程度70~99%的、“预期寿命”至少为5年颈动脉疾病患者我们建议在“如下条件”满足时,首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而不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Grade 2A)

狭窄处外科手术可及

临床上没有严重的心脏、肺部或其它疾患严重增加麻醉或手术危险的

既往没有同侧颈动脉剥脱术的

年龄≥70岁的、症状性颈动脉疾病患者,如果接受“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则“围手术期”患者发生“卒中或死亡”的可能性是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的2倍。

对于近期症状性的、狭窄程度”在70~99%的“颈动脉疾病”的患者,我们建议在如下条件满足后“优先”选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Grade 2C):

狭窄处外科手术不可及

放疗过后出现的颈动脉狭窄;

临床上存在严重的心脏、“肺部”或“其它疾病”影响“麻醉和手术”然而针对此类病人,我们尚不清楚“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是否一定优于“药物治疗”。

针对所有的 70岁的,处于上述亚群的“症状性颈动脉疾病”患者,接受“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风险-收益比”尚不得而知

对于近期症状性的、“狭窄程度”在50~69%的“预期寿命”超过5年的“男性”颈动脉疾病患者,我们建议“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而不是“药物治疗”(Grade 2A)。对于近期症状性的“狭窄程度50~69%的、的“女性”颈动脉疾病患者,我们建议“药物治疗”而不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Grade 2B)

 我们建议“狭窄程度”<50%的“症状性颈动脉疾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而不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Grade 1A)。

对于罹患了“非致残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颈动脉狭窄患者,我们建议在上次症状发生之后2周之内施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手术(但不在发病后2天内)而不是迟些时候(Grade 2B)。观察性研究的证据表明,在“症状发生后48小时内”手术,相比于“3~14天内手术”有更高的危险

许多额外因素会影响“症状性颈动脉疾病患者”“风险和收益”:

 相比于年轻患者,年长患者”能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获得更多的好处;

相比于“短暂性视网膜缺血”的患者,“半球性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能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获得更多的好处;

同时并发严重的对侧“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施行手术可能会增加“围手术期风险”但不会抵消“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获得的益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于症状性的、患侧的、“近乎闭塞”的“颈内动脉疾病”患者没有好处

“颈内动脉近乎闭塞(Near occlusion)”被定义为颈部血管造影上出现的、颈内动脉狭窄处以远的、处于萎陷状态的颈内动脉,同时伴随快速充盈的颈外动脉,且同侧的颅内血流侧支循环优先充填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或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对于“中度到重度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好处”尚没有被“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证实。同侧“卒中”后遗留的“持续的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不可能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获得好处。

索引

症状性颈动脉疾病Symptomatic carotid disease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 CEA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CAS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宝刀未老”
Lancet N:支架再狭窄率明显高于内膜剥脱
发现颈动脉狭窄必须做手术吗?支架好还是手术好?看完你就懂了!
颈动脉斑块与脑卒中
颈部大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关注丨颈动脉狭窄的综合治疗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