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梁武帝:叹无知音的悲剧天子(二)

3、绝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诚如大家所知道的,南北朝时期可谓是我国一段大分裂、大动荡的历史时期,所以萧衍家出点变故也就再正常不过了。连很多皇帝都是朝不保夕,芸芸众生也只能多祈求佛祖保佑了。
  永明八年(490),荆州刺史萧子响与朝廷叫板,当时的齐武帝便派出了萧衍的父亲萧顺之前往收服。结果由于萧顺之处理不当便惹怒了皇帝,萧顺之因此于永明十年忧惧而死。由此,少了父亲这座大靠山的萧衍也越发的不得志。就在此时,他便开始对齐皇室生出了仇恨之心,并发誓要雪心耻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萧衍自来就是个性淳孝的人。还在他六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死了,他水浆不入口三日,哭泣有过成人,所以到他老爹死时他更是销毁骨立,亲表士友,皆不复识,伤心得都变了模样了。而且,望宅奉讳,气绝久之。每哭,辄欧血数升。服内,日惟食麦二溢。拜扫山陵,涕泪所洒,松草变色,其至真至诚的痛苦之情连天地都被感动了……
  永明十一年七月齐武帝病逝,皇太孙萧昭业继位,而齐武帝的堂弟、野心勃勃的萧鸾却逐渐掌握了实权。于是,正愁无法出头的萧衍便把宝压在了萧鸾身上,他勾结萧鸾并协助其将齐宗室杀戮一尽。看来这萧衍确乎有些阴谋家、野心家的潜质,绝非那文质彬彬的文人可比伦;萧鸾后篡位,是为齐明帝。而萧衍则因定策勋而受封建阳县男(爵),食邑三百户。不管怎么说,总算是在新政权分到了一杯羹,尤其这一时期也是他和新皇帝的蜜月时期,颇受重用。倒是他也很争气,有乃父之风。
  齐建武二年初(495),北魏军队南侵,齐明帝急命江州刺史王广之主持抗击,随即又委任了萧衍为冠军将军、军主,作为副帅、钦差大臣协助王广之。当时北魏军队已经严密地包围了义阳城(在今河南),齐援军畏惧魏军,不敢上前,而萧衍则主动请缨,遂带领着一支精锐部队乘夜靠近了魏军。当时,他悄悄地登上了距离魏军只有几里远的贤首山(占据了有利地形),魏军不知他们的底细,没敢轻易进攻;萧衍也没敢和敌人硬拼,而是写了一封书信送到了敌营,这其实是一招挑拨魏军内部矛盾的狠计。第二天,城里被围的齐军见到有援军来到,士气大振,纷纷杀出城来,萧衍也乘机进攻,内部不合、犹豫观望的魏军见腹背受敌,只得慌忙退走。而萧衍乘胜追击,斩获千计,流血绛野,最终齐军取得了大胜。
  建武二年七月,萧衍又奉命诛杀了当时的齐宗室、司州刺史萧诞,而他则以冠军将军号接任了司州(在淮南)刺史,成为了方镇大员。不过到了第二年底,他却又被任命为太子中庶子,领羽林监,出镇石头,也就是成了京畿卫戍司令——可是此职并非表达了皇帝对他的信任,而是让他容易受到监视和束缚。
  如此一来,自视甚高的萧衍想不郁闷都难,而命苦只能怨政府。今存其诗《直石头》(22句)和谢朓的和诗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点当时的他的心理状况。萧衍的诗写得还不够隐晦,其中便流露出了他内心的某种不平:笼鸟易为恩顿辔从闲放,似乎是不大满意他眼前的处境。谢诗和得更明白:功存汉册书,是肯定萧衍有功于皇室;专城空坐啸,是同情他无法施展才干;帝阍良可叫,则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直接为他鸣不平了。
  显然,在他和皇帝之间已出现了某种不和谐的气氛,而且齐明帝本就是个好猜忌的人,也是个六亲不认的人。为防不测,这时的萧衍便开始有点想法了,有一次他就跟自己的从舅张弘策做了一次深入的交谈。他当时说道:如今汉水以北有失地的征兆,江东则有起兵谋反的迹象。今年冬初,(北)魏必然会有所行动,而他们一动则我汉水以北必然不保。而今皇上又病了很久了,人心浮动,万一江东的王敬则部起兵造反,他虽然成不了什么气候,但我们也得跟着辛苦一番。近来我上观天文,下察人事,料定明年京城必有大乱,死人如麻,看来齐国的国运就要到此终结了。而梁地、楚地、汉地则有英雄崛起的苗头……”
  张弘策似乎有点不解,于是问外甥道:哪里有英雄呢?他现在是已经富贵了,还是身上草莽之中呢?萧衍很自负地笑了,遂道:汉光武帝有云:你怎么知道就不是我呢看来这个外甥野心不小,好在他的能力是没得说,的确是又一支不凡的潜力股。最后,张弘策便向外甥表了忠心。
  乱世英雄大约都是这么来的,再加上南北朝的统治基础都大有问题,所以大逆不道的言论、行事都处于高发状态。
  
  史书上说齐明帝萧鸾性格猜忌多虑,深居简出,居然没有去过南郊祭拜老天。他又对占卜一类深信不疑,每次外出都要找人先算上一卦。若去东边,就告人说是要去西边;去南边就说成是去北边,惟恐暴露了自己的行迹。有了病也不想让下面的人知道,结果就死撑着。

二、从发动革命到取得成功
  
  1、被昏庸的皇帝逼反
  
  果然不出萧衍的所料,齐国北面的敌国魏国此时正是年少有为的孝文帝元宏当政,所以内患不断的齐国就成了魏国觊觎的目标。而乱世也正是培育英雄的难得契机。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孝文帝元宏亲率20万大军南下,其政治意图是逼迫国内守旧势力赞同他迁都洛阳的方略,而军事目标便是打击沿淮部署的南齐驻军。不过,魏军也正如预料中的那样,其主攻方向首先确定在了西线,兵锋直指汉水上游的重镇雍州(今湖北襄阳一带)。
  当时魏军攻势凌厉,各处频繁告急。朝廷遂不得不起用了才干出众的萧衍,命他去监视雍州刺史曹虎并以密旨取而代之——就这样,笼鸟飞了出来,看来一只雍州虎就要出现了。当张弘策听到这个消息时,高兴之余便对外甥说道:你那天夜里说过的话看来要应验了。萧衍则笑答:且勿多言。老舅,你小心走露了风声啊!
  果然,邓城之战后曹虎被罢雍州刺史,而改由萧衍接任,这样才不过三十五岁的他便得以将南齐的西北军政操于一身,成了一位举足轻重的方镇大员。而这也正是他后来争雄天下的真正基础,是他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不久,魏军主力东向,雍州的压力得以减轻,看来他们在萧衍这里碰了钉子。
  而就在他接到刺史任命的时候,萧鸾病死了,儿子萧宝卷继位。当时六贵掌权,八要横行,政出多门,萧衍更是料定了国家将乱。幸好他及时地拥有了雍州这块安身立命之地,进可以逐鹿江东,退也可以做一做西伯侯(指周文王)。所以他便暗中加紧备战,以扩充实力;为了掩人耳目,又分期分批地将自己的在京亲人陆续迎接至雍州。
  不过当时萧衍的实力显然还不够,而且东晋以来还没有过方镇举兵成功的先例。他必须首先与新罢益州刺史、暂行郢州(今湖北武昌)府事的大哥萧懿相商再定。可惜的是,尽管老三磨破了嘴皮子,这做大哥的仍旧不从,看来是小心谨慎惯了的。因此,萧衍只好去拉京州方镇入伙,还好这次比较顺利,他的底气因此更足了。
  此时的萧衍只差受点精神刺激了,这样好帮助他坚定决心。永元二年(500),已将自己的辅臣诛杀殆尽的萧宝卷又无端地杀害了几位重要大臣,而他们不是别人,正是萧衍的大哥、时为尚书令的萧懿,及四弟、时为卫尉的萧畅,五弟、时为太子洗马的萧融。二十六天后,萧衍得到了噩耗,悲痛之余,他立即与亲信商议,并由此确定了举兵大计。
  此时他的麾下已有甲士万余人,马千余匹,还有船三百艘。为了把南齐的这滩水搅得更浑,他还先派出了两批人马去行刺皇帝,可惜都未能得手。
  看来要手下见真章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八、梁武帝萧衍)
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三十四:王敬则、萧宝卷、萧衍)
5南齐明帝萧鸾(南朝齐第五任皇帝,萧道生之子、萧道成之侄,494―498年在位,终年47岁)
齐朝皇帝简介 齐朝皇帝齐高宗萧鸾生平
以黄油浸裹天子首级,掌握江山近50年,三子两侄皆称帝夺位的枭雄
梁武帝本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