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武兼备的女钗裙——沈云英

明朝女将。她出身武职世家,文武全才,青年随父征战。父亲战死,她有胆有识,守卫父营,组织父亲旧部解除道州之危。因功敕封游击将军。清军入关,她耐守清贫,抑郁而终,乡民八方举哀。曾在家乡办塾讲学。故里长巷有“云英将军讲学处”,长巷沈氏宗祠内留存“将军讲学处”石匾。为名垂青史的巾帼英雄。

文武兼备的女钗裙  

沈云英(1624—1660),明代女将,萧山昭东瓜沥镇长巷村人。出身武职世家,其父沈至绪,武进士出身。沈云英虽是裙钗女,却与众不同,资兼文武。自幼喜爱习武,擅长骑马射击,耽于书籍,强于记忆,饱读经史,对宋朝胡安国的《春秋传》颇有研究。

有胆有识的女将军  

沈至绪客游京师,她随从前往。崇祯十六年(1643),沈至绪任湖南道州守备,她侍父左右。时值张献忠兴兵起义,率领农民军部队进攻道州,攻势猛烈,兵临城下。沈至绪领兵守卫,两军相争阵前,战亡。沈云英闻讯后束发披甲,率领十余骑,出其不意,奋勇拼杀,直趋农民军营寨,拼力夺回父尸,并大败起义军,奋勇不减男子,带领其父旧部继续与张献忠部坚持作战,遂解道州之危。郡守上奏其功,湖抚王聚奎把此事上奏朝延,为其请功,朝延发诏降敕,赠沈至绪昭武将军,建祠麻滩驿,加封沈云英为游击将军,明令坐父营,率父旧部守卫道州。

办塾讲学的女教师

  不久,由于张献忠、李自成联合,农民起义军兵势强盛,战争更加激烈。当时其夫贾万策任荆州都司,农民起义军攻陷荆州,贾万策战死阵前,沈云英悲痛欲绝,受诏扶父夫两灵柩回乡安葬,料理后事。回乡后在长巷家祠内办起了私塾,亲自讲学,训练族中子女,习武学文,激励后人爱国,培养有用之人。

  二十四孝_忠孝双全

 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沉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围,取得了胜利。沈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继续守卫道州府。后来人们为她建了一座忠孝双全的纪念祠。有诗颂曰:异军攻城围义兵,娥眉汗马解围城;父仇围难两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巾帼英雄名留青史

  后明朝自张献忠、李白成一闹一闯后元气大伤,加上洪承畴吴三桂叛明投清,引清兵入三海关,兵进如潮,势如破竹。时隔不久明清大战,最后决战于钱塘江两岸,再由于胸怀二心的马士英方国安二奸作梗,成败在此一举的划江之战,以清胜明败而告终。终使女将军报国无门。

  后清兵南渡钱塘江,她欲投水自杀,幸其母力救,才免于死。晚年家境贫寒。清顺治十七年(1660)秋忧郁而卒,乡民八方举哀,后葬于今衙前境内水搬山上(长巷村属地)。故里长巷有“云英将军讲学处”,“将军讲学处”石匾今还留存于长巷沈氏宗祠内。乡人为纪念这位巾帼先烈,解放前后昭东一带曾以云英乡命名。

  为了保护文物,让更多的后人知晓沈云英的英雄事迹,更好地传承历史,激励后人传承发扬爱国、敬业的精神,现长巷村委己同区文物部门取得联系,准备修建将军坟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沈云英
沈云英
第二章 孔子的孝悌观以及对孝悌的论述
中华美德:修炼德行请从孝敬父母开始!(值得一读)
程砚秋《沈云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