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寻找失去的文明(十八)——吟诵

                              寻找失去的文明(十八)——吟诵

                 

   吟诵,是我国文人读书的独特方式。

   吟诵不是当今的那种阴阳顿挫的朗读,更不是明星们那种故作风情的朗诵。

   吟诵是以约定的韵律或是旋律,低声或是高声唱读经典古籍。这种阅读方式往往使人在繁重的阅读中得到愉悦,或是得以情绪的调节,更重要的是能够加强对典籍的记忆和理解。在古代,吟诵不但成了文人的读书方式,更是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讲究的文人,读书前,将书房焚香洁净,推窗幔帐。若有三两个挚友前来,那更是雅兴大发,兴之所至,琴瑟相鸣,洞箫相伴,吟哦之声此起彼伏。一时墨香四溢,诗文激涌,唱和不竭,好一个今古相融,天地神会也!

   可惜,当今很少有人能够听到完整的,或是正宗的吟诵了。

   由于中华民族的语言属于单音节发音语系,相对应的汉字也是由单个符号组成,而由这些符号组成的文章或是诗词,节奏明显,韵律悠扬,很适合吟唱或是击节而歌,随歌而舞。所以以吟诵这种方式来品读典籍,传承文化就不难理解了。

   吟诵起源于何时,无法考证,行者想,在我国古代文法制度开始,前人的思想和智慧得以重视,典籍需要熟记运用时,照道理就有类似吟诵是阅读方式了。其时间的开启应该不晚于商周,流行于春秋,初盛于汉唐,鼎盛于宋明,衰败与清末民初。

   五十岁以上的人,如果你家的祖上有几个读书人的话,或许还聆听过他们这种拉着低沉的腔调品读文章的声音,或许还看见他们摇头晃脑投入的情形。行者在孩提时代,就亲眼看到祖父,嗓音低沉地扯着家乡方言吟诵古诗词或是经史简句,因为他拿到书本,只会吟诵,不会别的阅读方式,除非默读。记得文革开始,国人几乎人手一本红宝书,他老人家戴着老花镜,虔诚地捧着伟人著作或是语录,读出声来的,还是那种古怪的腔调。

    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一种难得的的组合啊。

   古时孩童启蒙,被送到蒙馆(专门给族人子弟开设的私塾),在先生的带领下,开始了漫长的灌输式教育,课文一般从《三字经》《弟子规》再到《四书》、《五经》。先背诵后理解,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普遍方式,也是最实用的方式。背诵的方式就是吟诵,一种既浪漫又枯燥的读书方式。

   吟诵以地理环境划分,其风格大致分为南北两大派,北派以西安吟诵腔调为主,粗狂低沉,简短有力;南派以江南行腔为主,委婉柔和,低吟绵绵,其韵味类似昆曲。

   吟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正面临失传的危机。目前已经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列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假如你身边还有某个垂垂老者,还能够吟诵那么几句古典诗词或是章句,你赶快用DV,或是录音设备将其录下来,这可是不可再生了的国粹啊。

   但愿延续了千年吟诵还能够后续有人,连绵不断。



          现代祭拜黄帝大仪的吟诵表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學
送你术数典籍43本
茶文化的来源
史前文明研磨器
孟華、薛海燕:“漢文化的復興”爲什麼繞不開漢字問題
典籍之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