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品孔子之二十九:人生之道

   勇者,不必有仁。(《宪问》)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述而》)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

   勇敢,可能是人类在动物兽群野蛮争斗时代就拥有的现象,并作为一种精神基因继承到人类时代。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在哪一种文化中,勇敢都是最为让人热血澎湃的人生品质和精神力量,无论是自己,还是敌方,不管是善良之人,还是邪恶小人,都对勇敢和勇敢者尊崇、赞赏有加。然而,勇敢在所有人群中的普适性,却使这种精神品质稍有不慎,就会误入歧途,成为莽撞的代名词,变为争斗、伤害甚至祸乱的源头。孔子关于勇敢的智慧,其深刻性在于告诫人们勇敢的复杂性。

   在人类的内心中,其实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勇敢崇拜,很多黑帮电影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其中的人物不少都具有勇敢的品质。所以,孔子提醒人们首先要认清勇敢的正义与否,勇者,不必有仁。那些所谓的勇敢者,并不一定是正义的、道德的,有可能是黑暗有害的。

   孔子认为,真正的勇敢是见义而为,而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非常推崇勇敢的精神品质,他认为勇者不惧,乃是与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并为人生三种支柱性的品质,即所谓仁、智、勇。

   孔子自己首先就是一个勇敢的人,他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样听了会让人怦然心动的慷慨陈词,也讲过朝闻道,夕死足矣如此大义凛然的话。现实中,孔子曾遭受宋国军队首领的恐吓却坦然相对;被武装人员围困七日,却弦歌不断;当还亲自面对齐国君主,据理力争,不费一兵一卒,要回了鲁国曾经被侵占的土地。

   尽管孔子推崇勇敢,却不是一意孤行的莽汉,他反对那种匹夫之勇,主张人们要在谋的前提下勇。

   有一天,孔子曾经对他的学生颜回说:有用武之地的时候就干,没有机会就把本事藏起来,只有我与你才能做到这一点。一旁以好勇力闻名的学生子路看见老师夸颜回,便问孔子:您如果率领三军,找谁同事呢?意思是勇敢、打仗之事肯定离不开我。

   没想到,孔子给子路泼了冷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去渡河,这样死了还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会与他们共事的。我所希望,一定是面临重大任务便恐惧谨慎,善于以谋略而能完成的人。

   在孔子看来,徒手斗虎,无舟涉河,并不是勇敢,而是鲁莽;凡事不可莽撞,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也许,在子路那种好勇力的人来看,那种深思熟虑、恐惧慎重,乃是胆怯的表现,孔子正是要点拨子路,不要拿勇力和莽撞当勇敢。也就是说,勇力并意味着勇敢,无畏、毫无胆怯也不等于勇敢,它们只有与好谋结合起来,才算是真正的勇敢。

   其实,子路类似三国中的张飞。张飞心直口快,勇猛无比,但是多次请战,却被诸葛亮屡屡驳回,正是因为他缺乏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智慧。子路、张飞的勇力,也只有在江湖单挑或者西方式的决斗中有效,遇到稍微复杂的事件,他们的无畏就变成了于事无补的鲁莽。

   所以,孔子曾经对子路说:理想实现不了,我就要乘着木筏远走海外。跟我一起的,只有子路吧。子路听说后很是兴奋,但是孔子却又说:子路在好勇方面大大超过了我,可他此外没什么可取的了。

   孔子提醒人们的是,要与相结合,真正的应该是融合了在内的,可称之智勇。而且,有时候还要适当忍让权变,因为小不忍,则乱大谋。

   在今天的社会,见义而为乃是值得称道的勇敢之举,但是,如果孔子再世,也不会莽撞见义勇为,同样会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让勇敢和智慧结合起来。孔子的看似不够勇敢的智勇,值得对于现代人借鉴。

勇需要智的充实。更重要的是,勇敢很容易越界,成为一种邪恶的力量,它必须要正义、道德的关照和约束。

   如果子路、张飞或者水浒中的李逵,他们的勇力和无畏虽然透露着急躁和莽撞,却还不会出现大的祸害。那么,对于那些心生邪念的人,或者有地位的人,一旦勇敢起来,就意味着对他人的伤害甚至大的社会灾祸。

   子路曾问孔子:有地位的人推崇勇敢吗?是的,《论语》中关于勇敢的言语,多数与子路相关,他的其他同学从来不涉及这个话题。孔子的回答让人警醒:有权力、地位的人只推崇义。否则,只有勇敢而无义,就会捣乱、造反,以致出现动乱;没有地位的普通人只有勇而无义,就会成土匪或者强盗。

   孔子的判断可谓切中肯綮。历史上,那些拥有权力的人,如果没有明确的社会道德和正义观,勇敢起来的结果就是造反、割据一方,造成生灵涂炭;而那些勇猛有余的普通人,没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勇敢起来的结果,自然会走上偷盗、危害社会的道路。

   对于今人来说,普通人的的勇敢尤其需要的指引,很多年轻人很容易受到那种黑社会中的勇敢者的吸引,例如古惑仔的形象,挥舞着刀片闯荡江湖,觉得这就是勇敢。孰不知,这种无义的勇敢,伤害他人和社会,最终导致自我毁灭。

   因此,孔子所谓君子有三戒其中之一就是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不少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很容易冲动,例如,
   孟子曾举过这样的例子,有一种人,只会手按着剑柄瞪着眼睛说:谁敢抵挡我?!’”结果,勇敢就成了无的争斗。本来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却因为所谓的勇敢,酿成大的冲突和灾祸。

   同样,孔子谨慎的指出,如果一个人好勇,却憎恶贫困,那么也很容易生祸害。今天,一些人出于自身经济的原因,便勇敢起来,没有法律、正义观念,走上了偷盗、抢劫等违法犯罪道路,伤害他人,也祸及自身,就是因为好勇疾贫的缘故。

   正是出于的考虑,孔子认为人们好勇的同时,还要重视学习,这样才能明白什么是,勇敢才不会偏向误入歧途,好勇不好学的弊端是容易捣乱闯祸。

   真正的勇敢,应该经得起正义和道德的考验,也就是说它是义勇。否则,勇敢只是一种原始的生命冲动,越是勇敢,越是灾祸和不幸。

    此外,孔子希望人们勇敢的同时,要注意,也就是谦虚谨慎,按照规定、规章说话办事。人勇敢起来,特别其勇敢的品质受到社会的尊崇时,所谓的勇敢,往往会成为言行的放肆,导致不可预知的后果。历史中,勇猛如岳飞,就是因为勇而无礼,过问自己不应涉及的皇储之事,招致宋高宗的反感和猜忌。

   其实,在孔子看来,所谓勇敢,就是仁、智、勇的结合,也即智勇义勇。智慧会最大程度的提升勇敢成功的希望,而在通过的关照和约束,勇敢才能从不少人并不缺乏的原始性生命冲动能量,充分文明化,变为一种善的人性力量。勇敢,也不可不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东:害怕也是一种勇敢
论语7.11
朱东:临事而惧真英雄
《论语》: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论语》没有那么难
【共读】《论语》述而篇第十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