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通鉴》评论(四)

第四卷纪四

明太祖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

宪既诛,上方向用惟庸。基遂不安于其位,上赐之归。手书问天象,基条答甚悉而焚其草,大要言:“霜雷之后,必有阳春。今国成已立,宜少济以宽大。”时上厅法严峻,故基及之。

夏夑曰:……观大祖当日召对元臣,谓“以宽失天下,吾末之闻”,及手书问天象,则谓“元以宽失天下,朕救之以猛”,何其言之相反也……

居士曰:朱元璋的话并没有相反,因为两个“宽政”的含义不同。第一处的宽政指的是仁政,含义为待民以宽,朱元璋拒绝承认元王朝待民以宽,否则就否认了自己“救民于水火”、“吊民伐罪”的性质,起义就成了叛乱和夺权。第二处的宽政指的是放权,含义是待官以宽,朱元璋当然以此作为借鉴。

明太祖洪武五年(壬子,公元1372年)

当霭翠之归附也,先请讨其陇居部落,上不许,曰:“中国之兵,岂外夷报复之具?”会仁智入朝,谕以归而善抚之。

居士曰:建国初年,军力和民力都有待恢复,但也是鼓动民族情绪、加强政治宣传、进行对外争霸的最好时机,开国帝王一统天下,当然也有争霸的雄心,所以对外战争、宣示威权往往是不能避免的。但是朱元璋此刻却明智的选择停止谋求霸主地位,不参与周边国家的内政,保存了国家的实力,恢复民生,这一点比其后来的独裁领袖要值得敬重得多。

初,元旦孙密迪哩巴拉俘于京师,上遣使两致元嗣君书,皆不报。将欲送密迪北归,先遣使以诚意动之。

居士曰:朱元璋为了送回卖地里八喇,先后致信给爱猷识理达腊、刘仲德、朱彦德等人,实在可以说是搞错了对象。因为卖地里八喇只是皇族而并非特殊人才,如果他具有正统地位,对于皇帝来说是夺位的威胁,对于大臣来说,他的返回会影响政治的稳定;如果他的地位并不崇高,则皇帝会漠视他的死活,而大臣们也不会介意他是否回国。正确的做法是学习吕不韦,让他在明朝内立足,但是结交北元帝国中的宫廷人物如皇妃等,以及朝廷中的大臣,并派有足够监控能力和防卫能力的人把卖地里八喇送回北元,一方面帮助他夺位,扰乱元朝政权。另一方面有能力驾驭住卖地里八喇,使之不会杀掉这些监视者,并且落实明帝国的意见。

上偶览《孟子》,至“草芥寇雠”语,谓非臣子所宜言,命罢配享。时上怒甚.诏:“有谏者以大不敬论!”……逾年,诏曰:“孟子辟邪说,辨异端,发明先圣之道,其复之!”

夏夑曰:……若其修《孟子节文》则又失之。何者?使《孟子》之文而可节,则罢其配享,未为过也。盖太祖终不悦于孟子,而其复配享也,实出于一时之清议,故修《孟子节文》而自护其短也。

居士曰:明代王文禄《龙兴慈记》记载朱元璋少时在寺庙为僧时,看到佛前的蜡烛烫伤老鼠,于是责备伽蓝不能尽职,于是在伽蓝身后写道:“发去三千里。”当晚寺庙中的和尚都梦见伽蓝来辞行。事情虽然出于王文禄的杜撰(如果是由朱元璋本人或官方编纂出来的则在《明太祖实录》和《明史》中应该找到痕迹)但口气却像是朱元璋的。凡是独裁分子,大抵都愿意跟死人较真。朱元璋发配伽蓝与嬴政大帝惩罚湘水之神差不多。两者都是强调皇权高于神权。而朱元璋在罢黜孟轲吃冷猪肉的权利后,又恢复给他这样权利,则意在彰显皇权高于圣权。儒学从朱熹开始,经过元朝推动已经发展为儒教,宗师等于教主,历代圣人也在事实上被礼遇为神,而朱元璋凌驾在圣人之上,是将自己摆在儒家神祗的位置上,其宗师更不会在他的眼中。这是其在惩罚孔克坚(参考公元1368年)之后的另一项向儒学权威宣战的举动,并在根本上战胜了儒学。

第五卷纪五

明太祖洪武六年(癸丑,公元1373年)

二户,乙未,诏暂罢科举。谕中书省臣曰:“科举之设,务得经明行修……今有司所取,多后生少年,观其文辞,亦若可用,及试用之,不能措诸行事……别令有司察举贤才,必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

居士曰:集权的皇帝不会相信任何制度,一旦制度出现某些纰漏,他们不会反思制度本身有哪些漏洞并进行填补,而是认准这一漏洞,全盘否定该项制度,用人治代替法治。朱元璋废除科举不过是其中之一。但就技术层面而言,一方面朱元璋要求学生们按照四书五经学习,不许学习法家和纵横家的学说,把学生变为应试的考生,将灵性人物制造为酱缸蛆。另一方面又要求这些只接受一种思想,被灌输学说的酱缸蛆能具有行政能力,可谓是缘木求鱼。

(高)启之放归也,上以其尝赋诗有印讽所,嗛之而未发。启归,居青邱,观移其家至郡中,旦夕延见甚欢。观既获谴,上见启所作《上梁文》,因发怒。而(王)彝亦坐交通观,同及于祸。

居士曰:所谓株连,应该是围绕具体的政治事件,针对与被处罚者有政治利益往来或亲缘关系的人;或者在文化事件中,思想观点相互认同。株连已经十分可怕,而魏观先生不过因为兴修河道,触怒了皇帝,既没有前因,更找不到后果,且这事件与高启、王彝两位先生八竿子打不着,而朱元璋竟然把他们也纳入株连群,毫无踪迹可循,则在原有的恐怖中又将恐怖增添了十分。

丞相胡惟庸、参政冯冕等,不陪祀而受胙,上以为非礼,令各停俸一月。宁坐不举奏,亦停俸半月。自是不预祭者不颁胙,著为令。

居士曰:祭祀典礼带谁与否又朱元璋决定,但是将胙肉分给谁则取决于政治待遇,这也是皇权和廷臣权力分离的表现之一。但现在朱元璋将二者合一,目的在于宣示自己所不满的官员不存在政治待遇,连官员们最后一点象征性的权力也被剥夺,而各项典礼则成为朱元璋表达个人喜恶的工具,或进行政治清算前的敏感信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太祖洪武十六年是公元几年
《孟子节文》事件本末考辨——张佳佳
孟子缘何得罪了朱元璋,差点被赶出了孔庙
明朝太祖朱元璋的妃
明·洪武通宝背北平折五宫廷赏赐银钱
明太祖朱元璋麾下十大战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