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朝状元出身的帝师为何遭学生记恨发配一辈子?(3)

朝会后,在何孟春的倡议下,京城各大衙门共有129名官员聚集在左顺门,伏跪请愿。杨慎与何孟春同气相求,对聚合的众官员慷慨陈词:“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话虽不多,但字字金石,掷地有声!这些官员中有内阁大臣、六部尚书,也有给事中、翰林学士,都是朝廷栋梁。他们从早上七点跪到下午一点,不肯散去。嘉靖皇帝派锦衣卫前来镇压,捕捉了领头的8个人。杨慎拍着左顺门大哭,不肯退去的官员也跟着一起哭,声震内廷。到这地步,嘉靖皇帝绝不肯退却,他下令将所有伏跪请愿的官员共134人下锦衣卫大狱。两日后,下旨廷杖杨慎等160余人。10天后,余怒未消的嘉靖下令将杨慎等7人二次廷杖。这次大礼之争,共有18名官员死于酷刑之下,180多人被贬职废黜,8人永远充军,不可赦回,杨慎即其中之一。

凡事不怕忘记,就怕惦记

关于这场大礼之争,当时北京城中传出一首童谣:

太庙香炉跳,午门石狮叫。

好群黑头虫,一半变蛤蚧,一半变人龙。

无疑,桂萼、张璁都是蛤蚧之类;而杨慎则是受人敬重的人龙。但是,蛤蚧之流从此居庙堂之高,而人龙则只能处江湖之远。

八月份,正当杨慎在缇骑兵的押解下,离京前往谪戍地云南永昌之时,张璁骤升为二品大臣,入阁参赞机务。兹后不过三年,张璁便荣膺首辅之职,桂萼也沐猴而冠当上内阁辅臣。这两人在大礼案中狼狈为奸,兹后却分道扬镳,为争权夺利斗得驴嘶马喘。但有一点两人永远一致,那就是对待大礼案被贬黜的官员,始终采取高压手段,决不给予平反。

嘉靖三年,杨慎未过中秋,便带着妻小离开京城,踏上了前往云南的谪戍之路。一路跋涉近五个月,于嘉靖四年正月来到永昌。一到军营报到,换上罪卒的衣服后,杨慎立刻感到失去了尊严。孤苦无助中,他写了《军次书感》这首诗:

凭高一望倍凄然,日暮乌啼生野烟。

天地侧身孤旅外,江湖短发乱兵前。

屈平憔悴渔翁问,韩信栖迟漂母怜。

何事穷愁无伴侣,东风独坐感流年!

出身官宦世家的杨慎,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突然变成囚徒,物质与精神两种优越感顷刻间丧失净尽。但是事情并没有终结,记恨的嘉靖皇帝,在处分了杨慎之后,又于嘉靖七年褫夺了致仕在家的杨廷和所有封赠与爵秩,将其削职为民。第二年,这位有功于社稷的大政治家,便含愤罹疾,死于家中。

杨慎初谪的那几年,朝中君子几乎损失殆尽。张璁、桂萼之类的小人当政,即便不肯同流合污者,也决不敢抗命为杨慎等谪官说话。到了嘉靖十六年,在大礼案中得到好处的官员,几乎都已致仕。这时候,有些官员便开始委婉地劝说嘉靖皇帝给受贬者一个出路。嘉靖皇帝部分采纳了建议,对大部分受贬官员作了不同程度的改正。但对丰熙、杨慎等领头闹事的8人,则坚持原来的处罚一一在各自的充军地永不赦回。

明代以孝治天下,孝子在社会上受到普遍尊重。从某种意义上说,嘉靖与杨慎,都是堪称楷模的孝子。嘉靖不惜大兴冤狱,也要为其父兴献王弄一个皇帝称号,杨慎不惜以身殉国,也要坚持父亲杨廷和议定的大礼。世上事怕就怕“认真”二字,遗憾的是,嘉靖与杨慎都认真过了头。

时至嘉靖二十七年,因大礼案谪戍的140多人在吏部的一再提请下,赦还归田的有136人。丰熙、杨慎等八人,属于永不赦还之列。嘉靖对杨慎的仇恨太深了,他深居大内,几十年中,总不会忘记杨慎,经常问:“杨慎云何?”常言道,凡事不怕忘记,就怕惦记。有嘉靖皇帝这么“牵肠挂肚”,杨慎就不会有出头之日。

关于戍边充军,按律,凡年满60岁者,可以返回家乡。但杨慎满了60岁后,主动申请却没人敢受理。这样捱到68岁,他才以垂老之年请假返乡,在泸州住了将近三年。但是,由于嘉靖皇帝的又一次询问,流戍地与借居地的官员都十分惊恐。两地派出枪兵,将年近72岁且体弱多病的老人重新押解到永昌。返回戍所后,杨慎悲愤交加,写了《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这首诗。

尽管杨慎内心痛恨嘉靖皇帝,但到死也不敢公开指骂,只是说:“迁谪本非明主意”,而将自己一生的悲剧,归结到“网罗巧中细人谋”。这细人,就是桂萼、张璁之流。皇帝与状元谁能坚持到最后

嘉靖与杨慎,一个是皇帝,一个是状元;一个是学生,一个是老师;一个代表政统,一个代表道统。两人都拒绝和解,拒绝屈服,都在与时间拔河,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不幸的是,杨慎比嘉靖大了17岁,年龄上不占优势。他病死戍所后,嘉靖还当了7年皇帝才离开人世。

1566年,嘉靖的儿子朱载厘继承皇位,是为隆庆皇帝。他登基当年,便给杨慎平反,追赠光禄寺少卿。平反书中载明是“奉遗诏”。意思是说给杨慎平反是嘉靖的遗旨。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政治策略,明眼人一看便知。

杨慎在晚年写过一首诗《毕节见滇老妓》: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白首话青春。

不须更奏琵琶曲,司马青衫泪满巾。

作为后代文人的我,看到这首诗心情创痛。一个文章盖世的状元,却只能在穷乡僻壤与一个花容不再的老妓女一起叹息命运的无常。这说明了什么呢?感慨唏嘘,感慨唏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慎与嘉靖皇帝为何斗了一辈子?杨慎家族为何离开了大明的权力?
三百年间最博学的那个才子,死了
对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吟出此等豪迈之句的杨慎到底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杨慎黄峨的千古情:无情征雁,飞不到滇南
是非成败转头空:大才子杨慎多舛人生(上)
胡文辉|首辅,状元之父,“大礼议”制造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