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记住乡愁》解说词录记:归州镇





第二十五集

归州镇——舍小家为大家

《记住乡愁》主题曲《乡愁》词:

多少年的追寻,

多少次的叩问,

乡愁是一碗水,

你可记得,

土地的芳香;

妈妈,

你可知道,

儿女的心肠。

一碗水,

一杯酒,

一朵云,

一生情。

 

归州镇——舍小家为大家

(央视中文国际频道20170208《记住乡愁》第三季第二十五集)

 



   “太阳出来一条线,照得归州红艳艳……”三峡的清晨,太阳还没有钻出云层,两岸的果园已经热闹起来,伴随庆祝丰收的薅草锣鼓声,归州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即将到来。

记者韩佳:“秋日的归州古镇迎来了收获的季节,满眼橙黄橘绿的橘园,把这三峡边的小镇装点得格外美丽。千年间,归州人在这里世代繁衍生息,在时光的长河中,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历史和传说。”

素有“西峡明珠”之称的归州镇,地处巫峡和西陵峡之间,紧靠三峡最舒缓的江面,因为独特的峡江小气候,这里出产的脐橙,皮薄汁多,香甜可口,三十多个品种,一年四季轮流上市,号称“中国脐橙第一镇”。

归州历史源远流长,殷商时期,归国在此建都,春秋时期,楚国从这里兴起,发展成日后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唐代开始,归州设立州府,一直延续至今。九部《归州志》,记载着千百年里这个峡江古镇的辉煌与变迁。

记者韩佳:“滔滔不绝的长江滋养了这方秀丽的山水,历史上无数归州人从这里出发,带着家乡的文化远行,留下了一段段功载史册的动人故事。其中就包括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归州是屈原的故乡,在这里,至今还保留着很多跟他有关的民俗活动。”

 



   “屈原大夫,听我讲哦,你的魂魄,回故乡哦……”每年端午节前后,归州的江面上都会响起这首招魂曲。千百年来,屈原故里的人们就是用这样的方式,表达着他们无尽的哀思。归州镇居民向恒清:“我们归州与其他全国各地,都不一样的地方,是举行招魂仪式,手拿招魂幡,招一代爱国主义的忠魂回归故里。因为我们屈原故乡的人民想念屈原,怀念屈原。”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出生于古代归州的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名士大夫,他忧国忧民,心怀天下,写下了流芳百世的不朽诗篇,《离骚》、《天问》和《九歌》,字里行间倾诉着对楚国命运与人民生活的担忧。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被秦军攻破,屈原悲痛欲绝,怀抱石头,走向江中,以身殉国。归州人听闻此事,十分悲伤。



   为了纪念屈原舍身为国的精神,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忌日,他们都会设祭坛,划龙舟,游江招魂,呼唤他的忠魂回归故里。这样的习俗逐渐演变,成为了如今全世界华人共同的端午节。归州镇居民郑祥龙:“宁荒一年田,不荒一季船,必须要划龙船的,每年必须要划。”伴随着悲怆的招魂曲,屈原的风骨在归州人的血脉中代代相传,而他的故事也在古镇人中流传了千余年。



   少年时代的屈原成长在归州的山水间,炊烟袅袅,诗书耕读的生活,让他从小与田间地头的农夫十分亲近,也了解到了百姓们在乱世中生活的艰难。相传,有一年归州大旱,刚入冬,许多家庭就没了存粮,生活难以为继。正在人们为此苦恼时,有人发现一个山洞里流出了粮食,闻讯而来的百姓纷纷把米取回家中,饱餐了一顿。没想到,第二天在洞中又发现了更多的粮食,大家觉得很神奇,没人知道粮食是从哪里来的,直到第三天,终于揭开了谜底。中国屈原学会会员郑承志:“发现居然是小屈原把家里的粮食,通过夜里偷偷地藏在了山洞里,这样老百姓就有了充饥。于是大家把它叫‘米仓口’。”小屈原“藏米救人”的故事,在归州百姓中传开,而这种“哀民生之多艰”的情怀,也从此伴随着屈原走过了他的一生。



   为了纪念屈原,每逢端午,归州人都要包粽子,唱粽子歌,在百姓心里,粽子“有棱有角”,代表着屈原刚直不阿;粽子“绿叶白米”,意味着屈原一生清白。包粽子时特意在白米中放上一颗红枣,寓意屈原一颗火热的爱国心。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王玉德:“划龙舟、包粽子、过端午,这种千年传承的节日背后,其文化的核心,就是屈原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屈原就成了中国文人敬仰与倾慕的对象。他不仅开创了一代浪漫主义的文风,更是忠君爱民,心系家国的典范。他眼里有百姓,常‘哀民生之多艰’;他一心为国家,‘虽九死其犹未悔’。可以说,屈原的这种家国情怀,奠定了我们中国文人的风骨。这种对祖国坚定不移、至死不渝的热爱,历经千年传承,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色。”



   如今,在归州镇中心,有一条横穿全镇的屈子街,沿着山势攀爬而上的石阶,象征着屈原上下求索的道路。千百年里,屈原的家国情怀滋养着归州这方水土,融入了归州人的日常生活,成为了他们心中的信念。



   记者杨阳:“屈原他的精神,在小镇中世代传承,人们把他供奉在庙宇之中,千百年来香火不断。‘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从此化作古镇的灵魂,扎根在每一个人心中。”



   白墙青瓦,飞檐翘立的屈原庙,是归州人祭祀屈原的地方,历经300多个春秋的黄桷树,为门口的屈原铜像遮风挡雨。





   农历冬月初八是徐正端老人的生日,一大早,他就开始准备,从屈原届下山回家,和子女们吃顿团圆饭。还没出门,徐正端就接到镇里打来的电话,说一会儿有客人要参拜屈原庙,请他做好现场讲解的准备。屈原村退休教师徐正端:“远方来的客人来一趟也不容易,不能让远方来的客人空手而归。”今年87岁的徐正端,是屈原村的一名义务讲解员,上小学时,老师在课余时间常常会讲起屈原的故事,悲壮的家国情怀,深深地震撼着他幼小的心灵,从此,屈原就成为了他心中的偶像。退休之后,本可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的徐正端,毅然放弃了闲适的生活,每天坚持到屈原庙,为前来参观的人做义务讲解,讲着讲着,他发现空荡荡的屈原庙,似乎还缺少些东西。屈原村退休教师徐正端:“当时我退休的时候,手里有四万块钱左右,我四个子女,我想给他们一个人还分不到一万块钱,分了都不起作用,我就把这个钱拿来,请人买了石头,我把屈原的25篇著作,用毛笔写在石头上,请刻字的工人把字刻好了,安在屈原庙内。”

四万元钱是徐正端老人辛劳一生的积蓄,但是为了屈原庙,他却毫不犹豫地捐了出去,屈原在山上,与徐正端老人的家相隔四公里,山路难走,每天往返一趟不容易,后来,他干脆搬到庙里住了下来,每天焚香,除尘,一心守护屈原,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38年。屈原村退休教师徐正端:“38年,我守这个庙,不是守别的,就是守屈原精神。”徐正端老人在大山深处38年,坚持讲述屈原故事,他坚信,无论时代变迁,光阴荏苒,屈原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当年听老人讲故事的年轻后生,现在也像老人一样,给他们的孩子讲述着屈原的故事。无论历史的洪流如何激荡,归州人总能坚定不移地将屈原精神传承下来。为了国家民族的大义,归州人甚至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记者杨阳:“归州古镇中有两排青石板浮雕,上面雕刻的,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杰出人物,除了爱国诗人屈原,还有这位手拿毛笔的书生,在他的旁边有一首《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短短20个字,铿锵有力,彰显了革命者舍生取义的铮铮铁骨。”



   19
世纪初,夏明翰出生在归州的一个书香门第。小时候,夏明翰爱吃橘子,母亲就给他诵读屈原的《橘颂》,带他到屈原沱祭拜,屈原的故事在他年幼的心中,撒下了难以忘怀的种子,在夏明翰八岁那年,有一天,他跟随母亲坐船出远门,途中遇到一艘冒着黑烟的洋船,横冲直撞地向他们驶来,洋船激起的大浪,差点儿掀翻了他们的木船,乘客们都受到了不小的惊吓。秭归县文化学者张新玲:“一问才知道,这个船是外国人开的,当时他的妈妈就告诉他,外国人之所以在中国如此嚣张,就是因为我们还不够强大,当时他就意识到,想要不被别人欺负,首先自己要强大。”那时,中国内忧外患,为了拯救危难中的祖国,夏明翰毅然放弃家中舒适宝贵的生活,投身革命,协助毛泽东举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直到1928年在汉口被捕。在狱中,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夏明翰始终一字不吐,他知道自己生命行将结束,忍着剧烈伤痛,用敌人扔给他写“自首书”的半截铅笔,给家人写下了最后的书信。在给母亲的信里,他写道:“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在给妻子郑家钧的信中,他说:“同志们曾说世上唯有家钧好,今日里才觉得你是巾帼贤。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你切莫悲悲凄凄泪涟涟。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一个月后,年仅28岁的夏明翰在汉口遇难,牺牲前,他写下了千古绝唱《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湖北大学教授徐方平:“这个‘主义’就是为民族解放大业,舍生取义的爱国主义。夏明翰放弃宝贵的家庭生活,一腔热血投身革命,在敌人严刑拷打面前坚贞不屈,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慷慨就义,可以说,中国人生生不息的爱国传统,就是从他们身上代代相传的。正是屈原、夏明翰这样的仁人志士,为了国家而做出的牺牲,才奠定了我们中国人为今天的幸福生活。”为了纪念这位英雄,2007年,归州中学改名为夏明翰中学。舍身为国的精神在这里薪火相传。

记者杨阳:“20世纪90年代,为了支援三峡大坝建设,五万归州人民面临着一次重大抉择,‘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再次在古镇中闪烁出耀眼的光芒,在当今社会写就了一段新的传奇。”

万里长江是哺育中华文明的母亲河,但是千百年来,沿江两岸也饱受洪水之害。为了彻底根除长江水患,修建三峡工程势在必行,但是,大坝的蓄水需要搬迁沿江277个乡镇,离库区距离最近的归州,就成为了三峡移民整体搬迁的第一镇。归州镇的向家店是最早搬迁的村庄,老向是当时的村支书,那时,村里家家户户的脐橙刚开始挂果,每年都有两万元的收成,如果搬迁将造成不小的损失。但是,向家店如果不搬迁,整个三峡移民工程就无法推进,关键时刻,老向第一个站了出来。向培洪女儿向红玉:“我爸就说那怎么办呢?就跟我们商量,他说自己家的工作做不下去的话,我还能做别人的工作?”都说故土难离,面对这片祖辈世代耕耘的土地,向家人心中也万分的不舍,但为了三峡大坝的建设,老向下了决心。



   当时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辛辛苦苦十多年种下的果树,全部砍倒。因为一旦大坝建成,果树被淹很容易腐烂,影响水质,为了子孙后代的用水安全,向家人先带头砍掉了自家的柑橘树,又一锤一锤地拆掉了自家的房子。向培洪女儿向红玉:“当时拆房子的时候,都是含着泪来拆的。他说开始肯定下去有困难,年轻嘛,你们去奋斗,以后肯定比上面要好。”最终,老向带着全家23口人,分三批外迁到四个地方,紧接着,全村1000多人也进行了搬迁,没有一个人拖延犹豫。向培洪女儿向红玉:“他自己一直说,这辈子最荣幸的就是赶上了这个时代,让他来完成这个移民工作。这么大的工程,这一辈了的话,他说他也值了。”如今,老向已年过花甲,儿女家庭幸福,孙子也考上了公务员。现在,虽说患病不能说话,但是,每当回忆起那段往事,他的精气神依旧不减当年。



   在三峡移民中,异地搬迁不容易,就地靠后搬迁困难更多。归州官庄坪村在移民过程中,先后两次就地搬迁,原来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的橘园,全部被淹在水下。归州镇居民王刚:“我们过去都是在河滩、河边上,都是平地,可以说在秭归全县都是一流的。”三峡库区人多地少,耕地严重不足,就地后靠的移民,只有把新家建在瘠薄的山梁台地上。:“是荒山,基本上挖不下去,改田改不动,只有打窝子,再移栽大树。”虽然政府给了很多补贴,也出台了扶持当地产业转型的政策,但是,王刚夫妻俩却很怀念曾经橘园飘香的田园生活。搬迁时,夫妻俩亲手砍光了自己的果树,如今,他们还是要用这双手,为家乡再造一片青山沃野,荒山无法开辟田地,他们就用铁钎在石头缝里,一个一个挖坑,一点点填土,一棵一棵地移栽柑橘树。:“我们开始上来搞的时候,两天做一个窝子,现在基本上要说有经验了,可以一天搞一个,全靠一錾一錾把它钉出来的。”三年开荒,三年培育,王刚夫妻俩的双手长满了老茧,他们在坚硬的石头缝里,种下了三百多棵脐橙树,硬是把一片荒山变为了翠绿的果园。归州镇居民王刚:“现在基本上都好,现在基本上每棵树可以有个五六十年斤。因为它的价值很高。我有一棵树摘了212斤,我卖三块二一斤,卖了678块钱,我觉得通过这几年的努力,从2013年,基本上觉得是个有钱了。过去确实收入一家人一起万把多块钱,现在可以说,我们两个人合一起三四万块钱,还是过得很舒适的。”

 如今,像王刚家里这样的果园,在库区两岸比比皆是,橙黄的果实挂满了人们生活的新希望。过去和现在的家园,隔着一片湖光,在阳光的照耀下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今年42岁的向群,是归州第二次搬迁的居民。为了修三峡,他的家族20多人全部外迁,只有他留在了家乡。新归州搬迁重建后,国家为改善当地的交通条件,投入巨资修建溪河大桥,新建的大桥正好要穿过他家的屋顶,为了给大桥让路,他将面临第三次搬迁。归州镇居民向群:“建房子建在这个地方,建了一个三间四层的房屋,当时2003年,花了12万多块钱,当时建这个房子,积蓄也花光了,不过房子还是建得蛮漂亮。”尽管舍不得拆掉自家的大房子,但是为了大桥建设,向群二话没说,很快搬到亲戚家过渡,接着又把山脚下的祖坟迁到山顶,再次叩别了家园。向群:“家里房子拆了,国家要搞建设,要修公路架桥,也是为了造福子孙后代,为子孙造福,自己牺牲点儿,我认为也还是值得。”

像向群这样的三峡移民还有很多,在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下,一座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终于建成。三峡工程创下多项世界之最,不仅把长江的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守护了长江中下游两千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了京广、京九铁路大动脉不现受洪水威胁。大坝的建成,大大改善上游航运,让万吨船队直达重庆。所发的清洁水电照亮了半个中国。而三峡移民们也在新的安置点,住上了更加宽敞明亮的房屋,享受着更为便利的现代设施和交通出行方式。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王玉德:“没有国家就没有小家,奉献国家也是造福自己。归州移民无私奉献,牺牲自己的小家,换来了国家的兴盛。同时,三峡工程也让库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移民本身也是工程的直接受益者。我们说,有国才有家,国好家才好。无论什么时候,我们个人的命运,总是与国家的发展与强盛息息相关,高度统一的。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个人家庭的生活才会幸福长久。”

从归州镇沿长江往上游三公里,是另一个归州。这个已经完全淹没到水下的地方,就是老归州城的所在地。故土难忘,乡愁依旧,移民们每次回到故乡,都会约上三五好友,到老归州城边走走看看。

宜昌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韩永强:“这是我们第二代屈原祠。”杨阳:“第二代?”韩永强:“第二代。当初叫‘清烈公祠’,建在江边的屈原沱那里。因为葛洲坝工程兴建要淹掉,就把它搬到了这个地方。那么修三峡大坝的时候,这里又要淹掉,于是,就把它搬到了现在离三峡大坝仅仅一公里的地方。那么按时间算起来,屈原应该是我们三峡工程中间,最最古老的移民,2100多年啦!”在归州人心里,屈原祠在哪里,家乡就在哪里。



   历经2000多年,屈原祠早已不止两次搬迁,尽管每次重建屈原祠的位置和规模,都不相同,但有一个地方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门楼上的四个大字“孤忠流芳”,因为忠于国家,所以流芳百世。不管风吹雨打,永远光争日月。

“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早已融入归州人民的血脉,代代相传,历久弥新,这是归州古镇延续千年的文化命脉,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变基因。

 

 

 

片尾曲《美丽乡愁》(第三季21-25集)

有一种期盼叫乡愁

像一幅画卷铭记心头

一抹春雨把梦想开启

一花一叶都是美丽乡愁

有一种力量叫乡愁

是一方故土滋养心头

一句乡音将游子呼唤

天涯海角也爱你天长地久

乡愁

记住乡愁

美丽乡愁

乡愁

记住乡愁

美丽乡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秭归篇
【作家专栏】甘茂华|​在归州过端午
所有的乡愁都是因为“馋”?我不信你的家乡菜没上榜
秭归县
组图:高峡出平湖
端午节,屈原故里走一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