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罗马人的故事》第8/15集:危机与克服|人事任命很重要。用对了人不一定成功,但是用错了人一定失败
userphoto

2022.12.30 北京

关注

核心书摘

《罗马人的故事8》讲述了罗马帝国从公元68年到公元97年这30年来面临的危机故事。罗马皇帝尼禄自杀后,帝国进入了“危机与克服”时期。危机虽只有短短的一年半,期间却有3位皇帝走马而过。之后,整个帝国用了漫长的二十七年才克服这样一场因权力之争引发的动荡与混乱。

适合谁读

1.想更好把控复杂局势的人

2.想掌握应对危机的思路的人

3.不想被员工讨厌的领导者

关于作者

盐野七生,日本女作家,年轻时心仪罗马,为此远赴意大利,一住至今,终生研究罗马史。1992年开始,她以每年一册的速度写作《罗马人的故事》,历时15年。出版后,引起日本、韩国商界、政届、学界巨大震荡。另著有《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文艺复兴的女人们》等以罗马为题材的作品,获得意大利国家勋章及日本紫绶勋章等大奖。

学什么?当好领导应该避开哪些坑

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大爆发,滚滚岩浆埋葬了罗马帝国的庞培古城。天灾突如其来,但人为的祸乱从10年就开始酝酿。

十年前,罗马皇帝尼禄自杀,帝国陷入混乱。一年之内,有三个人轮番上台做皇帝又轮番死亡。直到一位出身并不高贵的将领韦斯帕芗执政,帝国才重新步入正轨。

今天的文章将以几位皇帝的执政经历告诉你如何避开领导与管理的陷阱。从第一位登台的皇帝身上,你将知道一个资质平常的人做领导,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任用比自己优秀的人;从一位亲力亲为救灾的皇帝身上,你将知道好领导的品格不止是勤勉。

你还会发现:

· 新皇帝为什么死于没有给士兵发“红包”;

· 罗马皇帝为什么向市民征收“小便税”;

· 为何只有犹太民族不接受罗马的怀柔政策。

血统能保证政权的正当性但不能保证政权的稳定性

如果从罗马帝国的王朝更迭角度来看,自第一代皇帝奥古斯都起到第五代皇帝尼禄为止的近一个世纪可以被称为罗马帝国的“尤里乌斯—克劳狄乌斯王朝”时代。尤里乌斯和克劳狄乌斯是罗马建国以来的两个名门望族,这两大家族通过政治婚姻的方式建立血缘关系,以保持彼此之间高贵的血统。罗马帝国这个漫长的一百年之所以能被归结为一个时代,一个重要的原因源自于它以血统为根据的皇位继承模式,这种皇位继承的模式是由奥古斯都一手创立,其目的就在于保证罗马帝国政权的延续及其正当性。

我们在此前《罗马人的故事》系列丛书中第六本和第七本中对这一时代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在《罗马人的故事7:臭名昭著的皇帝》中更是以重墨讲述了继承奥古斯都血统的四位罗马皇帝:不受欢迎而有作为的皇帝提比略、散财童子皇帝卡利古拉、历史学家皇帝克劳狄乌斯以及不靠谱的歌手皇帝尼禄的生平经历。而这种以血统作为皇位继承基本条件的继承模式在经历了一个世纪之后最终以皇帝尼禄的自杀宣告终结,本书作者盐野七生也写到:“尼禄之死并非单纯意义上的奥古斯都血统的断绝,而是象征着奥古斯都一手创立的'精致的虚构’的帝国政权至此终结。”

尼禄死后,罗马帝国开始进入到一个混乱的时代。我们今天要拆的这本《罗马人的故事8:危机与克服》则对这个短暂的时代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再现。这本书的时间跨度并不大、书中囊括的故事也并不复杂,讲述了罗马帝国从公元68年到公元97年这短短30年来面临危机、克服危机、并最终在精神健全的皇帝韦斯帕芗的引导下步入正轨的故事。

这一段故事从尤里乌斯—克劳狄乌斯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尼禄开始说起,尼禄死后,罗马帝国开始陷入危机,内部是加尔巴、奥托、维特里乌斯三位皇帝的争权夺位以及同胞间的战乱,而外部还面临着高卢帝国以及犹太战争等棘手的问题,在短短的一年半时间里,罗马帝国的政权三次易手。继三皇帝时代之后,韦斯帕芗接过了帝国的接力棒,至此、罗马帝国进入了弗拉维王朝时代,在弗拉维王朝三位皇帝韦斯帕芗、提图斯和图密善的治理下,处在危机边缘的罗马帝国转危为安,以饱满的状态迎接着辉煌的“五贤帝时代”的到来。

三皇帝之死:人必须为自己的怠惰买单

尼禄死后的一年半是罗马帝国历史上的“三皇帝时代”。这一时期,加尔巴、奥托和维特里乌斯相继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公民”,这三个皇帝除了都是短命皇帝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最终的命运结局某种程度上都是性格上的缺陷造成的。

盲目自信的加尔巴

罗马在步入帝政时期之后,统治者想要被元老院承认,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名门贵族的头衔,即要有“权威”;而另一个则是要有担任国家要职的经验,也就是要有治国理政的“力量”,只有当这两者同时具备的时候,才有可能被元老院和罗马公民赋予“正当性”。

加尔巴出身于罗马的名门望族,他的祖父曾担任过罗马的大法官,并且还是一名历史学家;他的父亲更担任过显赫的罗马执政官,所以加尔巴血统纯正而高贵,符合“权威”这一要求。

同时,加尔巴在36岁时就担任了执政官,后来卡利古拉皇帝又任命他为上日耳曼行省总督;公元60年,他被尼禄调任到西班牙行省做总督,在这里他又干了八年,加尔巴不仅官居要职,而且他在任上的政绩也做得很漂亮。所以说在担任国家要职的经验上加尔巴也是胜任有余。

公元68年初夏,尼禄彻底丧失了民心和元老院的支持,高卢行省总督维恩德克斯首先发难反抗尼禄,之后在下属军团的拥护下72岁高龄的加尔巴被推上了帝位。因为元老院早就对尼禄不满,所以一听说加尔巴继位的消息,就立马承认了他为罗马“第一公民”即皇帝这一身份。

但遗憾的是,新皇帝加尔巴在帝位上只坐了不足六个月就被奥托派人从轿子上拉下来刺死了。而关于加尔巴被刺杀的本质原因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因为加尔巴的盲目自信,使得他丧失了基本的决断力、从而激起了罗马公民的众怒。具体来说、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过分自信帝位的“正当性”。加尔巴认为他既拥有高贵的血统、又有着丰富的担任国家要职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他深受元老院的支持。因此在加尔巴被元老院正式承认后,他没有当即回到罗马收拾残局,而是在从西班牙到罗马的路途中悠哉悠哉的旅行了近三个月,甚至于在这段时间内他也没有处理过任何国事,而只是自信地将罗马帝国置于权力真空状态下长达三个月之久。

第二、过分自信自己的个人魅力。在罗马帝国时期一直以来有一项传统,就是每当新皇帝登基或者有举国同庆的事情时,皇帝都要向首都的公民和各行省的军团士兵发放奖金,这个做法名义上是与民共享喜乐,但本质上就是笼络民心,从奥古斯都开始罗马帝国的每一任皇帝都保持着这个传统。但是加尔巴继位后不仅没有发放“红包”,而且还极度自信地辩解说:“对我而言士兵不是花钱买的,而是以自由意识追随我的人”。或许他所言不虚,但是政治有时候不是光靠理论就能顺利执行的,至少在这件事情上,他的做法引起了罗马公民的不满。

第三、人事任命上的错误判断。首先,在次席执政官的人事任命上,加尔巴没有把控好局势,他并没有选择元老院阶级出身、政绩优异而且极力支持他称帝的奥托,而是选择了曾经在他麾下任职的名不见经传的军团长威尼亚斯,关键的问题是这个威尼亚斯还是个中饱私囊的小人;其次,在日耳曼军团司令官的任命上,加尔巴也没有考虑局势和军心,他撤掉了深得民心的上日耳曼军团司令官鲁夫斯,换上了年迈消极的夫拉克斯;在其它重要岗位的任命上,加尔巴也都犯主主观主义的错误,最致命的是,在确立继承人的问题上,加尔巴又选择了既没有高贵血统又没有军务经验的皮索,而再次将出身、能力和贡献都超同辈的奥托排除在外,这更增加了了奥托的怨恨。

没有通盘考虑整体局势,而是从自我意识出发的加尔巴丧失了正确的决断力,以致在位几个月就被心怀不满和怨恨的奥托派人刺杀了。

性格脆弱的奥托

如果说加尔巴输在盲目自信上的话,那么奥托就败在他脆弱的性格上。年轻时的奥托就是一个混迹在首都罗马的花花公子,直到他27岁时被尼禄调任到罗马帝国最西边的卢吉塔尼亚行省担任总督以后,他的生活状态才得以改变。

奥托在遥远的西部边境呆了整整十年,这十年时间里他的政绩非常漂亮,在当地百姓中和首都罗马都有了不错的口碑。加尔巴起兵称帝时,奥托是最早表态支持的行省总督,因此不管是次席执政官还是皇帝继承人都本应有奥托一个席位,但是加尔巴并没有重用奥托,这让奥托感觉自己被出卖了,再加上加尔巴的执政举措不得民心,奥托最终买通禁卫军刺杀了加尔巴,并自己继位当了皇帝。但遗憾的是,三个月后,性格脆弱的奥托就在和维特里乌斯争夺帝位的过程中因兵败自杀了。

精神怠惰的维特里乌斯

和加尔巴、奥托一样,维特里乌斯最终也败在他的精神缺陷上。靠着运气当上罗马帝国皇帝的维特里乌斯可能觉得帝位来得太容易了,所以即位之后他就以一种消极的精神状态享受着这个皇帝果实,对国政不闻不问,甚至于当东方拥立韦斯帕芗为帝的消息传到罗马时,维特里乌斯也只是一笑置之,认为这不足以构成威胁。

维特里乌斯的背后有号称罗马最强悍的“莱茵河军团”的支持,有元老院的信任,而他本人也有着高贵的贵族血统,如果他懂得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完全有可能扭转帝国的现有局面。但是他没有这么做,他一直在做的只是享受皇帝舒适的生活,说白了,他基本上就是在混日子。所以韦斯帕芗的队伍轻而易举地打到了罗马,并最终将维特里乌斯丢进了台伯河。

盐野七生说:“一个人如果条件充足却不追求理念,则是他精神怠惰”,而维特里乌斯就是这样的人,他不懂得如何去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力量,所以他必须要为自己的怠惰买单。

危机的起源:内部一乱外患叠生

尼禄自杀后的一年半时间里,罗马帝国面临着内乱外患的危机。因为争夺帝位罗马人之间爆发了两次贝德里亚克会战,而在内乱的影响下,罗马帝国的边境也出现了棘手的问题。

内忧:两次贝德里亚克会战

两次贝德里亚克会战说到底不过是奥托、维特里乌斯和韦斯帕芗之间争夺帝位发生的内战而已。这两次战争都是发生在号称罗马最强悍的“莱茵河军团”和“多瑙河军团”之间的对决,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支持和效忠的皇帝换了人。

第一次贝德里亚克会战是维特里乌斯带领的莱茵河军团向奥托带领的多瑙河军团发起进攻,取胜后的维特里乌斯称帝;第二次则是韦斯帕芗的多瑙河军团向维特里乌斯的莱茵河军团发起进攻,战胜的韦斯帕芗当了皇帝进攻。两次会战的战场都是在贝德里亚克,前后的时间间隔也才6个月,但是这两场发生在同胞间的内战却让罗马帝国的帝位易手了三次,给罗马帝国带来的创伤也是无法言喻的。

外患:高卢帝国的建立和犹太战役

在国内三个皇帝内战不断,轮流做庄的同时,罗马也面临着外患的威胁。

首先是从凯撒时代开始就和罗马缔结了同盟关系的巴达维族叛乱。

公元69年,罗马帝国出现内乱,巴达维族也趁机催生了摆脱罗马帝国的想法。巴达维族的部队指挥官朱利斯·奇维里斯利用帝国内乱,无暇兼顾的机会快速掌控了莱茵河两岸的日耳曼各部族,并正式建立了所谓的“高卢帝国”,开始和罗马帝国正面对抗。但不幸的是,高卢帝国只存在了半年时间,就被韦斯帕芗的大军给灭掉了。

这一时期罗马帝国最重要的一场大战是犹太战役。

和巴达维族叛变建立高卢帝国一样,犹太战役也是一场行省民众争取独立寻求摆脱罗马霸权的运动。一直以来,犹太民族都是罗马帝国统治之下的一个行省,作为征服者的罗马人虽然总是以包容的姿态对待和同化被征服的民族,虽然这种怀柔的政策在希腊、西班牙、高卢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唯有犹太民族不买罗马帝国的账。犹太民族始终信奉一神教,不仅拒绝罗马帝国的同化,更是固执于建立神权政体,而在这一点上罗马人是难以忍受的,所以犹太族和罗马帝国之间从始至终都处在一种表面和谐、内在尖锐对抗的矛盾状态中,而这种关系的最终破裂只是需要一个导火索。

公元66年6月,犹太民族和罗马帝国的关系终于破裂,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罗马巡抚弗洛鲁斯为了征收犹太人欠缴的行省税金,从耶路撒冷圣殿没收了17泰连的金币。这17泰连金币以当时平民的生活水准来说,大约相当于560个人一年的收入,对于有近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来说根本不算什么,重要的是钱是从犹太人的圣殿中收走的,这引起了犹太人的暴动,而巡抚弗洛鲁斯不是采用安抚策略,而是强行镇压,结果愈演愈烈,最终以十七泰连金币为导火索的犹太战役彻底打响了。

战役爆发后,犹太人中的激进势力掌控了局势,他们杀光了躲到王宫后又投降的罗马护卫队,暗杀了大祭司和他的弟弟,驻扎在叙利亚的罗马军团前来救援,也被打败,5300名步兵和480名骑兵阵亡。

当时的罗马皇帝尼禄当即命令韦斯帕芗率领三个军团进攻犹太人,罗马大军从东西北三个方向牢牢包围了耶路撒冷,正当准备最后一击的时候,罗马的内乱开始了,直到一年半之后韦斯帕芗被推举为罗马的皇帝,犹太战役才再次打响,在韦斯帕芗的长子提图斯的指挥下,罗马军队苦战了五个多月,并最终攻陷了耶路撒冷,这一战不但犹太人的圣殿被烧毁,犹太俘虏和死者至少有60万,也有史学家估算耶路撒冷的死亡人数多达110万。从公元66年延续到公元73年的犹太战役以罗马帝国的全胜而告终,但犹太人与罗马人的世仇也就此结下,此后只要有机会,犹太人就会发动起义,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了数百年。

至此,罗马帝国面临的外患危机基本得到了解决。

收拾烂摊子需要有务实的作风

如果说加尔巴、奥托和维特里乌斯都存在精神缺陷的话,那么韦斯帕芗就是一个精神健全的人,他能够冷静洞察现有局势、并且积极制定未来方针。而经历了一年多战乱的罗马帝国正需要这样一个精神健全的人,所以韦斯帕芗顺理成章地成了符合时代要求的领导者。

我们在前文中说过,想要成为罗马帝国的皇帝,出身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虽然这个条件在尼禄死后被弱化了,但是他的约束力仍然存在,即使是身份最差劲的奥托皇帝好歹也是元老院阶级。但是韦斯帕芗的出身实在算不上高贵,他的父亲只是一个身世不详的退伍兵,韦斯帕芗本人也是一个小地方出身的普通人,所以韦斯帕芗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当上罗马帝国的皇帝。

公元66年犹太人爆发叛乱,在经过第一次平叛失败后,尼禄任命只是大队长职务的韦斯帕芗担任犹太战役负责人,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韦斯帕芗才正式登上罗马历史的舞台。尼禄死后,短短的一年半时间里,罗马帝国换了三个皇帝,即使在这个时候韦斯帕芗都不敢去想他能成为罗马的皇帝,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实在是太普通了。

但命运有时候就是出人意料,维特里乌斯登基后不得民心,多瑙河军团顺势推举韦斯帕芗为帝,就这样,出身不高的韦斯帕芗摇身一变成了罗马帝国的皇帝。即位后的韦斯帕芗以恢复和维持和平为施政的最高目标,并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完成这了一目标。

虽然韦斯帕芗出身不高,政治经验也不是很多,但是他更务实,所提出的施政方案目的明确,操作简单,收效明显。他的主要做法包括四项,稳固皇权、重整财政、笼络民心、俭朴随和。

1、稳固皇权:颁行《皇帝法》

韦斯帕芗即位后首先解决的就是未来的皇位继承人问题和皇帝权限的问题。韦斯帕芗认为,在尼禄死后,罗马帝国之所以会陷入混乱的危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继承人的不确定性。为了剪除帝国内哄的源头,韦斯帕芗明确提出建立皇位世袭的制度。为此他还颁行了明确皇帝权利的《皇帝法》,这项法律强化了皇帝的权利,使得元老院丧失了对皇帝的弹劾审批权、监督权等权利。

2、重整财政:税收开源

一年多的战乱使得罗马的损失颇为巨大,要想抚平内乱带来的创伤,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国家财政问题。韦斯帕芗即位后和儿子提图斯一同担任罗马的财务官,着手对罗马的财政进行整顿。

首先,韦斯帕芗父子二人亲自坐镇指挥对罗马进行了全方位的全国资源调查;其次,韦斯帕芗重新精密测量农地并征收租金。这两个动作使得罗马国库收入大增。韦斯帕芗的务实还表现在他很重视细节,比如他开征了“小便税”这项税收。没错,就是你理解的那种“小便”!在还没有化学工业的当时,羊毛加工业中普遍使用小便(实际上是利用尿液中尿素的弱碱性)来洗去羊毛中的油脂,这些羊毛加工业者会从罗马城镇的公共厕所中收集尿液,韦斯帕芗认为使用小便可以产生利润,所以需要征税。对于这项税收,他的儿子提图斯很不以为然,有一次韦斯帕芗拿出一枚金币,让他儿子闻,然后问他臭不臭。提图斯摇摇头说不臭,韦斯帕芗笑着说这可是来自小便的钱哦。

韦斯帕芗即便不是个好皇帝好统帅,至少是个尽职的财政大臣,正是他的“小便税”以及其他不起眼的小税保全了罗马帝国的财政,这种务实的举措,使得罗马的财政状况迅速开始好转。这一点我想应该会给我们身边许多“大钱挣不到,小钱看不上”的朋友们一点有益的启示吧。

3、笼络民心:建设和平广场和圆形竞技场

在稳固皇权、解决财政问题的同时,韦斯帕芗十分重视笼络民心,他首先在罗马兴建了“和平广场”,以此来强调恢复和平秩序的精神。与此同时,他还下令修建圆形竞技场,一方面为平民提高娱乐的场所,另一方面加强皇帝与平民之间的联系。韦斯帕芗时期修建的这座圆形竞技场我们现在通常把它称为“罗马斗兽场”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历经两千多年,仍是罗马广场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当今世界八大名胜之一。

4、俭朴随和:魅力十足的平民皇帝

应该来说,韦斯帕芗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这种魅力不仅表现在他的政治生活上,同样表现在他的性格和精神上。韦斯帕芗随和、幽默、俭朴。他虽然出身低下,但是却从来没有因此而感到自卑,反倒是这种出身背景使得他成了一个随和的皇帝,只要有人求见,他通常都不会拒绝,而且总是以一种幽默的口吻与人交流。即使在成为罗马帝国最尊贵的皇帝之后,韦斯帕芗依然保持着朴素的习惯,他不仅没有建设华丽的宫殿,甚至也从来没有参观过尼禄修建的豪华的黄金宫殿。可以说韦斯帕芗完全是一个保持着良好习惯的平民皇帝。

不管是为政举措、还是人物品性,韦斯帕芗都和我国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颇为相似。二人都出生在公元一世纪初期,且出身都不高,都是在动荡的时代中力挽狂澜,完成政局的统一。登基后,不管是韦斯帕芗还是光武帝刘秀,他们都能根据国内的局势制定出合理的措施,并一步步将帝国推向鼎盛。在个人性格上,二人也都是平和、宽容和俭朴的人。同一时期,现了两个相似的皇帝,一个掌舵着东方的文明古国,另一个则在驾驶西方的帝国的战车走向辉煌,所以我们常说,历史有时候会惊人的相似。

韦斯帕芗并不是能力特别突出的人,但他至少是一个理智健全的人,在罗马帝国经历了一年半的混乱之后,韦斯帕芗站出来接过了罗马帝国的烂摊子,凭借着自己健全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把罗马帝国从危机的泥沼中拉了出来,并将其引向了正途。公元79年6月24日,执政十年之久的韦斯帕芗病重而亡,享年七十岁。

身先士卒当不了好皇帝,指挥官不能代替士兵职能

韦斯帕芗在位期间已经确立了罗马帝国的世袭制度,因此在他死后,他的两个儿子提图斯和图密善相继接过了罗马帝国的接力棒。

1、公仆皇帝提图斯

提图斯绝对称得上是古代历史中当之无愧的公仆皇帝,他完全继承了自己的父亲韦斯帕芗俭朴、务实的执政风格。他很早就开始协助父亲韦斯帕芗处理国家大事,所以对帝国国情非常了解,从政经验十分丰富。

然而不幸的是,在提图斯当皇帝的任内,罗马帝国接连发生了三次重大灾害。先是在他即位两个月后,维苏威火山爆发,庞贝、海尔科拉内姆(今埃尔科拉诺)等地区遭到掩埋,在这次灾害中丧生的平民达到五千多人。第二年春,首都罗马中心又发生了火灾。等到火山爆发和罗马火灾基本处理完毕,公元81年春,包括首都在内的罗马多地又爆发了大规模的流行疾病。

奔走在流行疾病前沿,只顾着处理赈灾工作的提图斯忽视了自己的身体,结果也被瘟疫感染,于公元81年9月13日病重而亡,享年四十岁。

2、出力不讨好的图密善

提图斯意外逝世后,小他11岁的弟弟图密善正式登基,此时图密善只有30岁,他既没有执政上的实务经验,更没有从军的经验,但因为父亲和哥哥的样板,图密善在任上也做出了几件大事。

在公共建设方面,他主要搞了三个大工程,第一项工程是修建图密善竞技场、第二项是继续完成他父亲韦斯帕芗时期就开始建设的圆形竞技场,第三个则是规划建设了涅尔瓦广场。

在军事改革方面,他先是调高了一百多年来未曾变化的士兵工资,将抚恤金制度化。另一个重大举措是开始修筑用来防御日耳曼人入侵的“日耳曼长城”,这项工程与我国的万里长城颇为相似,它根据罗马帝国边境的自然地势,因地制宜,分布在从英国、德国至黑海、红海,经北非至大西洋的广阔地区,长达数千公里,直到哈德良皇帝任内才正式竣工,如今残存在英国和德国境内的一部分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图密善任内的另一项重要贡献是在法制和文化方面,图密善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法律禁止雏妓、并严惩逼迫雏妓卖淫的人;他还重用教育家昆提利亚编著了古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论著《教育论大全》,而直到现在,仍有人将这本书当成拉丁文散文出版发行。

公元96年9月18日,四十五岁的图密善被他的皇后多密提亚派人暗杀,结束了自己十五年的执政生涯。

至此,罗马历史上第二个世袭皇朝弗拉维斯王朝也宣布告终,从韦斯帕芗登基到图密善逝世,历三帝共二十七年。应该来说,弗拉维斯王朝皇帝的最大功绩就是克服了由加尔巴、奥托和维特里乌斯制造的帝国危机,让帝国重新走上了正确轨道,恢复了活力,并为接下来的“五贤帝时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

通过对《罗马人的故事8:危机与克服》这本书的阅读,我们可以发现罗马帝国在这一段时期面对危机、克服危机、并最终走向繁盛的路径和一个企业成长的路径颇为相似。我们从罗马帝国面对危机的教训中、从罗马帝国克服危机的经验中可以提炼出这样几点有益的启示:

作为领袖人物要控制和克服自身性格上的弱点,不能被本能所驱使和左右,要努力成为一个理智健全的人。

人事任命很重要。用对了人不一定成功,但是用错了人一定失败。

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式有很多种,但是我们必须找到最有效的一种。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  597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拆书人:肖志朋)

《罗马人的故事8:危机与克服》金句:罗马帝国被埋没在苦恼和悲痛时期的历史。

今天的文章介绍的3个失败的皇帝,2个不好不坏的皇帝和1个功德圆满的皇帝。失败的皇帝各有各的缺陷,但成功的皇帝从不怠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罗马君王谱】罗马帝国(十):四帝之年2
皇帝不懂宽容,夺取罗马帝位仅8个月,他就兵败受辱而死
世界历史上换皇帝最频繁的国家
三位短命皇帝 : 加尔巴、奥托和维特里乌斯
犹太人血洒马萨达,罗马进入弗拉维王朝
尼禄之后的罗马乱局,来了解公元69年混乱的帝位争夺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