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罗马人的故事》第5/15集:恺撒时代(下)|为什么说恺撒不论生于哪个国度,他都将是领导者
userphoto

2022.12.30 北京

关注

核心书摘

《罗马人的故事5:恺撒时代(下)》将告诉你如何带领一个企业走向成功,以现代的观点,充分展示了凯撒大帝的理性和领导力,让每一个企业管理者都可以从凯撒身上学到如何成为一个优秀领导人。

适合谁读

· 大型企业管理者

· 想为企业选择接班人的领导者

· 面临重大转折点的人

关于作者

盐野七生,1937年出生于日本,后定居意大利,终生研究罗马史。《罗马人的故事》系列丛书的出版后,引起日本、韩国商界、政、学界巨大震荡,她经常被日韩企业界及媒体邀请讲学,日本企业界领袖及政府高层都曾与她有过多次高端对谈。

学什么?通过领袖力成为优秀的领导者

俗话说“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所以领导者的素质往往决定了一家企业的成败兴衰。企业在发展的时候难免会遇到战略调整、人才管理、资金短缺等一系列问题,那么,作为企业管理者,面临这些问题时你该做什么?古罗马帝国的恺撒大帝给出了完美的解决方案。

恺撒是一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更是一名优秀的领导者。他善于利用人性,招揽了一大批随时愿意为他出生入死的部下,在战场上粮草断绝的逆境下反败为胜。

今天的文章从管理学角度为你讲解,恺撒大帝在进攻马赛、控制罗马的过程中,是如何运用领袖力取得权利的;在失利时,又怎样利用人性特点安抚将士并迅速稳定军心。提升领导力、学会洞察人性是优秀领导者的必修课。这不仅能为你提供管理员工的新视角,更能帮你从容地把控企业。

你还将发现:

· 为什么恺撒胜利后没有杀戮俘虏;

· 恺撒如何没费一兵一卒攻下了城池;

· 为什么恺撒战败后士气依然高涨。

领袖是团队的精神象征,遇到困境要第一时间站出解决问题

世界上的将领大体可以分作两类:一类是等全军整装完备后再展开决定性行动;另一类则是自己先动,等追随的士兵到齐后马上进入决战。庞培属于前者,恺撒则是后者的典型代表。在追击庞培派残余分子的战斗中,向来身先士卒的恺撒又是比大部队提前进了北非。跟随恺撒的先头部队只有600名骑兵,步兵连一个军团都没到。

在两千多年前的冷兵器时代,统兵大将的战斗力和在战场上的表现常常是左右战局胜败的关键,勇猛的、身先士卒的将军就像狼群中的头狼,当他无所畏惧地冲锋在最前方时,对士气的激励是无与伦比的。这就像我们曾经讲过的岳家军名将杨再兴,统率300背嵬精兵,面对蒙古十万大军仍奋勇冲杀,绝战小商河的故事,可以说将军的勇气就是军队的士气。

恺撒的影响力同样是通过永远冲在最前方的气概逐渐在军队中建立起来的。当士兵并不了解恺撒作战部署的战略意图而有所不安时,恺撒快乐和不知疲倦的行动,总能恢复士兵们的自信。事实上,士兵们每次看到恺撒,都能感受到他伟大的精神和无比的自信,内心就会渐渐安定下来,勇气也日益恢复。因为恺撒给予了他们希望和信心,他们坚信只要凭借恺撒的智慧和力量,那么任何事情最终都可以获得好结果。事实上,恺撒也从没有辜负过这些追随者的信任!

恺撒是当之无愧的领袖。领袖就像头狼,是团队的优秀代表和象征,更是核心所在,在整个团队遇到困境和挑战时,必须挺身而出,用自己勇猛、智慧和气势振奋军威,率领团队冲出困境、赢得挑战的胜利。

懂管理不如懂心理,了解员工的心才能更好地把握他们的人

从渡过卢比孔河以来,恺撒不费一兵一卒在两个月内就掌握了整个意大利半岛。然而恺撒知道,是否真正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安全,二是粮食 。

第一个安全问题,恺撒公开宣布不会对反对派进行清洗,反而下令严禁虐待留在罗马的庞培派们,以及严禁士兵们掠夺等的暴力行为。只要士兵们严格遵守命令,“安全”问题就算解决了。

第二个是粮食问题。虽然罗马本国的范围,涵盖了从卢比孔河到墨西拿海峡的意大利半岛,但从200年前开始,罗马本土的粮食就不能满足本国需要了。要想确保首都的粮食供应,就必须控制小麦的主要供应地——撒丁岛、西西里岛和北非行省,而这些地方都与罗马隔着地中海,地中海的控制权当时都在庞培手里。恺撒并没有亲往三地,而是派兵西西里岛和撒丁岛。

部将兵不血刃控制了西西里岛和撒丁岛,恺撒不用担心本国的粮食问题了,民心也得以稳定。

西班牙战役时,西班牙全境都在庞培的掌控之内。赛格里河边,恺撒面对着眼前三倍于自己的敌军,一边对将士说着“攻打无将之师”这样的豪言壮语,另外一边却在做着借钱发奖金这样的事。兵力处于弱势,天公也不作美。那年冬天的雪特别大,春天又连绵多雨。赛格里河的水流量只下了一天雨便大涨。裹夹着泥沙的急流冲毁了恺撒这边架起的两座渡桥,而泥沙浊流并没有冲毁对方所属的莱里达近郊的石桥,这使敌方在军队补给方面占据了明显的优势。恺撒从高卢送补给的运输车队无法渡过敌军控制下的石桥,如果不能改变现状,军队面临着迟早都要陷入饥馑而死的绝境。

比起肠胃空空来,士气的衰竭将成为更可怕的灾难。暴雨连绵不断,完全不见好转,军中存粮不多了。恺撒没有只是袖手而立地巴望天气好转。他借鉴自己在以往战役中的经验,在赛格里河上游30公里处用小船连缀架起了一座浮桥。这座桥虽然无法渡运骑兵和全部重装步兵,但是足以帮助他送来有限的粮食供应,暂解燃眉之急,令士兵们士气高涨起来。

但架浮桥只是权宜之计。恺撒面对连日卷夹着浊流的大河,转念一想,与其旷日持久地架桥与自然苦斗,不如顺应和利用大自然的神猛威力。于是,他们开始发掘运河。挖运河的目的,一个是让河水变浅缓,好让士兵渡河;另一个更重要的目的是,改变河流走向困住敌方。庞培方听闻此事,立刻醒悟到他们的补给线将被切断了,军心动摇,将领遂决定撤退.恺撒一路追而不击,敌方却是闻风丧胆,最终,恺撒兵不血刃取得了胜利。

高卢战中,恺撒军就以闪电般的行军速度数次反转局势,变被动为主动,进而取得胜利。在与庞培之间进行的内战中,恺撒的迅速和庞培的迟缓形成了鲜明对比,且有着不同的结果。依然是在西班牙战役中,庞培军在形势逆转为不利后南撤,恺撒对庞培军穷追猛打。恺撒的目的是不让敌军渡过埃布罗河,以免将战争变成持久战。恺撒日夜不停的急行军终于奏效,他们在抵达埃布罗河前追上了敌人。敌方将领决定舍弃营地在夜色掩映中撤退。恺撒军与庞培军都派人勘察了地形,两边得到的地形报告如出一辙:谁最早到达7.5公里外的那片崇山峻岭,谁就掌握了翻山越岭的主导权,谁也就能取得胜利。如果引用恺撒的原话来说,那就是:“事情已经演变成了行军速度的较量。”恺撒军又是一番神速行军,首先到达决胜点。他们一抵达此处,这场战事就一锤定音了。

领导一个团队走向胜利,靠的是实力

在许多场战役中,敌方一听恺撒来了,就溃逃的溃逃,投降的投降,战争还没正式开始,恺撒已兵不血刃地成为胜利者。先说庞培吧。听说了恺撒率军渡过卢比孔河,并陆续占领多座城市,毫无防备的庞培甚至都没想过调兵遣将就放弃首都罗马出逃了。再看之后的阿波罗尼亚战役。阿波罗尼亚是罗马在希腊西岸重要的基地,正处于庞培军的控制下。但是,在知道恺撒的军队正在靠近后,当地居民拒绝协助庞培手下的守备军进行防守。守备军队长既得不到居民们的协助,又认定与恺撒为敌是自取灭亡,便带着守备军逃走了。当地居民派代表前往恺撒营中,传达了友好投降的意愿。就这样,不费一刀一剑,恺撒从庞培手中夺得了阿波罗尼亚。之前的奥西莫、科菲尼昂都是如此拿下的。

气势,取决于实力。当你的实力足以威慑四方之时,你的名字就是最有力的武器。

面对失败,睿智的领导要给团队冷静和信心

面对失败,人们通常有两种反应:一种人会努力收拾残局,挽回由于失败带来的不利形势;另一种人会将既有情况置之不理,转而另觅蹊径继续努力,最后一举成功地挽回败局。恺撒就是第二种人。都拉斯战役,庞培成为最大的赢家,而恺撒对庞培施行包围网作战的办法,很明显是功败垂成了。恺撒坦然面对失败,并进行下一步部署。

首先是改变战略。恺撒命令士兵们尽早从包围网上全部撤下,竭尽全力躲开庞培军的追击。

其次,在军队撤退到安全地带后,恺撒将全军整队集合起来,发表演讲。他表示,要冷静地接受今天发生的事,没必要对此事顾虑过多,或将这种顾虑上升到恐惧的程度。今天的损失,在此前浩如烟海的胜仗面前,不过是无足轻重的轻伤。恺撒又说:“但是不能把责任归咎于我”,然后简单总结了失败的原因,最后告诉大家,不要因为被恐惧驱使而缺乏战斗的勇气,如果全军全力以赴的话,是极有可能反转局势的。

恺撒之所以没有像其他将领一样,将战败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是因为如果那样说的话,士兵机会认为这确时不是他们的责任。如此一来,要他们从自己内心萌发出重新振作的能量,就会变得颇不容易了。恺撒对士兵们明说“这是你们的责任”,令士兵心中产生耻辱感,同时诱导了士兵重新激发自己的战斗活力。

恺撒在庞培军因胜利而士气高涨时,开始了诱敌战。都拉斯战役的失败,令恺撒原本处于劣势的兵力又有所减少,再加上恺撒失败的消息在希腊境内传播,对恺撒更为不利了。因此,在平原地区布阵进行正面对阵的战争,对希望一次决胜负的恺撒来说是有利的。于是恺撒军队翻山越岭向希腊中部挺进,庞培不出恺撒意料地随后也南行。恺撒在与另一只军队汇合后,一步也没有停留,他不但把庞培从补给基地都拉斯引出来,还想把庞培从希腊西岸引开,引到海军优势无法施展的地方,用恺撒自己的“在同等条件下战斗”战略与庞培一决雌雄。恺撒成功地达到了目的,将决战战场带到了法萨卢斯平原。而正是这一战略,为大决战的胜利创造了决定性的有利条件。

恺撒主张精锐论,很大程度上是想确保军粮的供应,令自己不用为此劳力费心。战争并不只是依靠意志和气概的战斗。战争的决定要素中,首屈一指的,无论如何都是士兵的数量和素质。恺撒在北非战场,以官兵数量的绝对劣势和质量的绝对优势取得胜利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可以说,恺撒的大部分战役都是这么打下来的。那么想想,我们经营一家企业,必然会涉及到员工问题,根据实际需求,少而精的员工队伍、得力的管理者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节约人工成本。

胜利之后宽容对手,才能更好地赢得未来

恺撒在对外作战时对于是失败者就是宽容的,在与庞培之间发生的内战中自然是更宽容的。

从战争开始,恺撒总是将庞培方的俘虏如数释放,给他们自由选择去向,或留下效力,或解甲归田,即使再次选择回到庞培身边恺撒也不阻挡。这些事情在百姓心中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甚至与恺撒政治立场对立的西塞罗都在给朋友的信中这样说:“这是多么的不同,对敌人宽厚的恺撒和抛弃自己人的庞培。”

决定恺撒与庞培胜败的最后一役——法萨卢斯会战是历史上有名的战役,其结果是战败的庞培战死人数达到6000人,俘虏人数达到24000人。对于战俘和投降者,恺撒依旧选择了宽恕所有人,其中包括四年后成为“暗杀恺撒”事件主谋之一的马库斯·布鲁图。之后庞培在埃及的亚历山大港被少年埃及王属下杀害,面对埃及人送来的庞培的首级,“恺撒见此情景,禁不住地流下了眼泪”。恺撒和庞培曾经是盟友,后来庞培成了最强硬的反恺撒派。冷峻而不冷酷的恺撒,面对曾经的好友因为立场的改变而有了这样的结果,流下的眼泪是真诚的。

对于西塞罗,恺撒更是仁至义尽。西塞罗与恺撒的政治观点一直是明确对立的,并且在内战中一次次投靠庞培,这个恺撒很清楚,但恺撒一直对西塞罗敬重有加。当庞培在埃及身首异处,恺撒凯旋罗马,躲在人群中的西塞罗一直战战兢兢,而当恺撒在夹道欢迎的人群中,看到情绪与周围格格不入的西塞罗时,他特地下马朝他迎面走去。他不仅当街拥抱了西塞罗,还与西塞罗亲热交谈着走完了数百米的欢迎夹道。然而,西塞罗后来也成为暗杀恺撒的主谋之一。

恺撒对于失败者的宽容,虽然遭到被宽容方的暗算而失去性命,但是,也正是因为他的宽容,才在高卢战役、在与庞培的内战中轻而易举获得敌方城池居民信任,令其敢于并愿意接受恺撒的统治;因为宽容,恺撒在首都罗马赢得了民心,令恺撒治理模式在他死后仍然在罗马继续实施。

团队的领导者,永远冲在最前方

世界上的将领大体可以分作两类:一类是等全军整装完备后再展开决定性行动;另一类则是自己先动,等追随的士兵到齐后马上进入决战。庞培属于前者,恺撒则是后者的典型代表。在追击庞培派残余分子的战斗中,向来身先士卒的恺撒又是比大部队提前进了北非。跟随恺撒的先头部队只有600名骑兵,步兵连一个军团都没到,直到在持续备战的日子里迎来全部参战军团。

恺撒的影响力同样冲在最前方。当士兵并不了解恺撒的作战部署意图而有所不安时,恺撒快乐和不知疲倦的行动,总能恢复士兵们的自信。事实上,士兵们每次看到恺撒,都能感受到他伟大的精神和无比的自信,内心就会渐渐安定下来,勇气也日益恢复。因为恺撒给予了他们希望和信心:只要凭借恺撒的智慧和力量,那么任何事情最终都可以获得好结果。事实上,他们的猜测都应验了!

总结

让我们再回顾一下今天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恺撒之所以能够成为罗马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与他天生的领袖气质和天才的军事、政治才能是分不开的,他的领袖气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头狼永远冲在最前方

二、善于把握人心与局势

三、恺撒的速度和气势

四、面对失败,另辟蹊径

五、对失败者的宽容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595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拆书人:梁利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卫金桂:凯撒的魅力来自何处?
【名人简介】西塞罗——古罗马思想家、雄辩家
为什么今天我们还在谈论罗马
《古罗马千年史》罗马共和国之前三头同盟2
我来!我见!我征服!——读《罗马人的故事卷4&5-凯撒时代》
祖国之父,伟大的凯撒大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