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商圣陶朱公范蠡墓亟待保护
续接商业历史 传承春秋文明
商圣陶朱公范蠡墓亟待保护
▲陵墓周边荒草丛生,一片荒凉。 张建群 摄
▲墓前碑楼上书有“越名臣”三个大字。 张建群 摄
晨报讯(记者 张建群)运城市传统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陈照明先生近日投书本报,吁请对位于盐湖区陶村的商圣、陶朱公范蠡之墓进行保护。1月22日,记者前往陶村采访发现,陶朱公墓四周,垃圾成堆,民宅迫近,荒草丛生,一片凄凉,1986年立的运城市文物保护单位石碑倒卧于荒草之中,破坏损毁极其严重,亟待保护。
陶朱公范蠡是春秋时越国名臣,他与文种辅佐越王勾践灭掉吴王夫差,实现了楚国称雄天下的梦想。范蠡多谋善断,他知道勾践可共贫贱而不可共富贵,因而散财辞官,归隐齐国海边,与儿子戮力农耕,积得万贯家财,被齐王拜为国相。他又深知以布衣之身居高位,享盛名,不祥,因而再次散财辞官归隐陶山,以养殖业再次致富。后来他的次子在楚国犯法,他派长子用一牛车黄金去营救,是为第三次散财。人称他一生三迁,三聚三散。忠保国,智保身,商生财,颇具传奇色彩。他留给后世的生意经,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陶朱公范蠡与河东关系密切的是,相传猗顿是他的徒弟,猗顿在河东闻得陶朱公在齐之富名,遂前往拜访。在陶朱公的指导下,猗顿回到河东后,以畜牧业积得巨富,留下了猗氏县(今临猗),流传数千年。
据《安邑县志》及陶村陶朱公墓上的碑文记载,当年,陶朱公第三次散去家财后,因追慕晋国介子推功高不受禄的高风亮节,老年时从齐地前往河东,行至官道旁的今陶村时因病去世,家人遂将他埋于此,其后人以陶为姓,历年奉祀,后人繁衍生息,形成了一个村庄,便是今天的陶村。至今陶村有一多半村民姓陶。
据陈照明先生文章介绍,陶朱公自认尧帝之后,根在河东,因而心向河东,百年后归葬河东。另外,陶村的陶朱公墓前有立于康熙年间的墓碑,碑文详细记载了自汉武帝元狩二年起河东便有陶朱公墓的历史,足见陶村陶朱公墓之历史确凿。
两千多年中,尤其是清康熙年间,陶朱公墓重修,历年有祭祀。可惜因为十年浩劫,陶朱公墓失于保护。近年来,陶村一位陶姓老人曾经在墓侧栽植柏树,以示敬仰,只因年事已高,无力管护,他当年栽植的两株柏树均已干枯。加之,有村民紧邻墓地盖房,使得陶朱公墓周围更加逼仄,如今成了垃圾场、荒草地,景象凄凉。
据陶村村民陶登高先生介绍,陶村地处古官道旁,陶朱公墓建于此正是当年从齐国来河东出行途中去世,就地安葬。现存的清康熙年间的陶村陶朱公墓碑,砖体结构,碑上书“越名臣”三个大字,有详细的碑文记载陶朱公葬于此地的历史,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是河东地面上重要的文化遗存,非常值得记忆和传承。
陶朱公是古中国重要的贤达,他身上承载着重要的商业文化与做人做事的智慧,有商圣之称,民间尊其为文财神。他的墓地在河东,是河东的骄傲。作为后来者我们应该尊重历史、敬畏历史并传承续接好厚重辉煌的文明,应该将真实、完整的历史遗产交于明天的后来者。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护好陶村陶朱公墓是有关部门与有识之士义不容辞的责任。
与陶朱公墓一墙之隔的是陶村中学的操场。记者探访陶朱公墓时,墙外操场上不时传来学子们欢快的笑声。他们——我们这个时代明天的主人,离河东的文明历史是如此之近,却又是如此之远。
http://epaper.sxycrb.com/hhcb/html/2015-01/24/content_49716.htm
抱愧陶朱公
▲遗弃在地的文物保护碑
张建群 摄
陈照明
去年五月,笔者陪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文宣部刘汉祺部长在运考察文化古迹,刘先生特别提出此行一定要去拜谒心仪已久的陶朱公墓。我过去仅知道其墓在盐湖区陶村镇,却一直没去看过。
陶朱公范蠡——商圣,文财神
陶朱公范蠡(公元前536~前448)在商界的名气最大,从商古语“陶朱(范蠡)事业、端木(子贡)生涯”,便是将其与孔圣人大弟子子贡相提并论,堪称“货殖双杰”。司马迁更称范蠡为“富好行其德者”。范蠡被后世誉为“商圣”,被奉为“文财神”,受到世界华商的崇拜和历代中华儿女的敬仰。
刘先生认为,范蠡实际上经营的不是生意,而是政治、军事、经济和人生,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个修行者或修道者,倾其一生之力,他都在感悟人间正“道”。
范蠡从政,官至上大夫、上将军、相国,位极人臣,却能在功成之后,看破放下,全身而退。而同样杰出的同代人伍子胥和文种却被君王赐死。
范蠡用兵,以弱胜强,兴一国灭一国,帮助囚徒勾践成为春秋霸主。从事功上说,历代被兵家尊崇的孙武和诸葛亮都没有做到。
范蠡经商,白手起家,富甲天下,仗义疏财,三聚三散,从一无所有到天下首富,再到一无所有,不为物所累,他的胸怀和视野真正体现了对“道”的追求。就连现在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才裸捐过一次。
范蠡为人,集老子、孔子、孙子思想之大成,儒道互补,足智多谋,善知进退,是学以致用的体现者和民间公益事业的开创者。乃至后来传入中国的佛家文化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都可以从陶朱公的行持中找到。范蠡既怀揣着儒家士大夫平天下的济世情怀,又贯通了道家隐逸之士随顺自然的不争风范,更兼具佛家忍辱精进舍得的慈悲精神,圆融无碍,可谓中国传统文化的践行者,集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企业家于一身。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名垂天下。
古人云:“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陶朱公范蠡是得道者,在中国文化坐标系中是个永远闪耀着璀璨光芒的巨星。愿中华儿女都能从古圣先贤身上汲取民族复兴的力量!
陶朱公墓确系运城陶村
公元前592年,范蠡先祖士会仕晋有功,封邑于范,以邑为姓,又名范会,为晋国中军元帅,兼任太傅,执掌国政。范氏为六卿之首,声威最大,权势最高,对晋国之贡献亦居首位,范氏由此发祥。春秋末期,由于六卿互相倾轧,范氏被智伯赶出晋国,三家分晋后,范氏采地入魏。从此范蠡祖辈流寓楚国,但其先祖是晋国人无疑。刘先生认为,范蠡从越国人臣之极位,断然弃官而隐,改姓埋名,回到祖先的故乡也是有道理的,圆了其返本报始、叶落归根之梦。
再者为何自号陶朱公?陶者陶唐氏,尧也;朱者丹朱也,说我范蠡是尧帝和丹朱的后裔,不正是以陶朱公之号提醒后人不能忘本,要知恩报恩。所谓天下之中,就是指尧舜禹汤故都之所在,最早称“中国”的地方。史载:“陶,睢阳亦一都会也。昔尧作于成阳,舜渔于雷泽,汤止于亳。其俗犹有先王遗风,重厚多君子,好稼穑(《史记·货殖列传》)”。由此看来,上古时代河东亦属陶地,这些历史故都全在河东。
三者范蠡的老师——计然,为晋国公子,是晋文公重耳的后人,本姓辛,字文子,著有《文子》一书(乃《群书治要》66部原典之一)。相传此人是老子最得意的弟子,无所不通,尤善治国之策,可谓冠绝当代。中国文化尊师重道!另外范蠡还对助晋公子重耳复国的介子推功成身退、不言禄隐绵上甚为钦羡敬仰,介公隐居的古绵山亦在河东。至于山东定陶的范蠡墓,刘先生说,我北京的朋友张毓华在定陶当过市委书记,他告诉我:“定陶古迹因为黄河改道早被埋在地底10米以下,范蠡西施墓是根据旅游需要后来建的。”刘先生继续分析道:“史载越大夫蠡,功成身退,泛舟五湖,之齐为陶朱公,后不知所终。定陶和运城古均称陶。定陶属齐国应是陶朱公生前经商的地方,运城陶村的陶朱公墓从各方面看应确凿无疑,你们一个村几千人的陶姓后裔本身就是一个证明。”
刘先生言之凿凿,头头是道,我们一行人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文化遗存陶朱公墓亟待复修
经乡民指点,我们在村西口一所学校旁找到了范蠡墓。墓前有一座3米高的碑楼,上书“越名臣”三个大字,额为《重修陶朱公墓碑记》,乃康熙三十三年(1694)由安邑县(运城)知县邵锡荫撰文立石。碑文先赞颂曰“公深得老子之旨。介子已先得,公殆乐踵其迹,适晋以终……千载后善退保身如公者,惟张子房一人”。然后说因范蠡墓岁久倾圮,其后裔请求他捐俸助修等等。特别是碑文中记载范蠡“扁舟五湖”后,“之齐为陶朱公”,“遂适晋以终欤。今其后裔所居之地称陶村且于汉元狩二年公后人奉祀。官陶瑶同陶克己立石志始祖,陶朱公墓遗碣从土中得之,是足据也”。碑文充分印证了刘先生的分析是正确的。三百多年前的清康熙年间,当时的当地县长立这块碑,并说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陶朱公后裔就在祭祀,有当时重修从土中发掘出来的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的断碑为证据。读罢碑文,我等一行无任欣慰!
碑楼前还有一小块刻着“运城市文物保护单位·陶朱公墓”的方形石碑(一九六二年县人委公布,一九八六年市政府重立),上面写着:“墓前直径十八米,四周十五米内为保护范围,严禁兴土动工和存放易燃品,违者依法严惩。”然而紧挨墓碑的一米处却是一户新建的灰砖高院墙的二层楼房。墓已渐平,杂草丛生,墓顶部被车碾压成了土路,碑楼被人倒车撞裂开缝,墓地垃圾遍地,一片狼藉,甚是脏乱……
刘先生说:“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一个自断文化之根的民族复兴是没有希望的!陶公不仅是陶姓的先祖,更是中华文化的载道者。修复陶朱公墓,是续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根本的德行善举,有此之士当戮力为之!”
之后,我们一起又打听并拜访了陶朱公后裔中的长老陶志和先生,老人家非常感动和惭愧,特别感激刘部长的考证,一直拿不准与定陶墓比孰真孰假,表示为祖宗修墓后代子孙义不容辞!并提出了加建祠堂的好建议,按时祭祀,缅怀祖德,一定不能再对不起祖宗了!
临上飞机前,刘部长仍语重心长地叮嘱道:“运城有武财神,不要忘了还有个文财神啊!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千万不能再对不起陶朱公了,期盼早日双星辉耀!”
http://epaper.sxycrb.com/hhcb/html/2015-01/24/content_49717.ht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肥城陶山范蠡古迹略考
石厂村,消失在阴阳对决中
西考村任氏家族墓
狄仁杰墓最大可能性在孟津区翟泉村北
唐兀公碑解读
古中国新运城之——商圣范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