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种新拳感,或是你未曾遇见的太极拳。拳感再造检验功夫有多深

《再造我的太极拳》003。本文首发于今日头条之允升园

时光荏苒,武道年轮又长出一圈,允升园轻轻作别2021年。

这一年,吾重点研悟了陈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和杨氏太极拳,专攻了形意拳、大成拳等内家拳的一些特殊拳法和桩功,重点研读了《苌氏武技书》《陈氏太极拳图说》《孙禄堂武学集注》等武学著作,让吾在武术理论和实践上又有新的斩获。

之于太极拳的练习,我的时间几乎都浇灌在“太极拳五层拳艺论”之第四层功夫的体悟上,“以太极为体、以阴阳为用”渐渐功夫上身。

在此期间,随着身体愈加松柔,“六种新拳感”随之而来,非先前的拳感所能表述。

究其原因,或许先前的拳感比较浅显,或许有些拳感本来即是错误的,但是不管哪种原因,这些曾经的拳感都已不能表述自己目前的太极拳功夫境界,必须“拳感再造”。

拳感是很重要的。这是内家拳者应非常重视的一种内在素质。

新拳感之一:以太极为体、以阴阳为用,即是一圈一点的相互转换。

2021年下半年,我对“太极拳五层拳艺论”之“以太极为体、以阴阳为用”的第四层功夫,有了新的体悟和突破。

那是一个晚上,我自己在客厅里练拳,突然间一种新拳感冒出。我每天练拳的时间,至少2个小时。我练拳,不是打套路,而是单练式。

我所练的太极拳法,都是左右式对称的拳架,每个拳架对应一经脉、一手型、一步法。

第四层功夫,简言之,就是一圈(O)一点(·)的相互转换。圈即其大无外,点即其小无内,两者之统一体就是双螺旋浑圆劲。王芗斋的“点劲身松”秘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掌握第四层功夫的关键,是每个招式都要走出双螺旋缠丝拳架。做不到这一点,拳架就无法形成二争力,就容易出现“双重”之病。

一拳(O)一点(·)的相互转化,之于推手非常好用,此时拳者会真正体悟到“用意不用力”的妙处。之于技击,拳者须胆大心细,有“太极打死不退步”的勇气,便会心不慌、神不散,就会发挥出一点一圈的技击能力。

新拳感之二:太极拳真正的上下相随,手脚相合是基础,手法带动经络是关键。

之于太极拳的上下相随,我以前的文章专门介绍过,拳者须清楚上下相随的前提和“假相随”。

其一。人体万向轴须松开,此处不松开,腿脚之相随都是“假相随”。

其二。肩胛骨和锁骨须松开,此处不松开,手臂之相随都是“假相随”。

其三。人体“三才”的中段,即大腿以上、脖子以下的部分,须松活,其中脊椎特别是腰部须松空。中断不活,则上下相随亦是“假相随”。

其四。拳者须自然形成虚领顶劲,否则四肢运行的双螺旋难以形成,则上下之相随亦是“假相随”。

我这样说,拳友们不容易明白。最近,我一直在研究薛颠武学,就以薛颠形意拳的太极图式为例,大家一看便知。

太极图式

太极图式:左足不动,右足向外斜横进步。两手攥上拳,左手阳拳停在左胯,右手随足进时,向里劲,拧成阴拳,如托物之势,顺胸上起,往前伸出。头项,身拗,目视右拳大指根节——谓之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鸡腿者,独立之势。龙身者,三曲之形。熊膀者,项直竖之劲。虎抱者,两手相抱,似猛虎离穴之意。总而言之,即《中庸》不偏不倚之谓也。

说明一下,阳拳即拳背相上,阴拳即拳心向上。

我的体悟,阳拳和阴拳稍微侧一点角度,合得更好。因为,身法斜进,拳心和拳背不可能正上、正下对应。

在太极拳的拳架中,真正上下相随的拳架极少,而形意拳和八卦掌的拳架多一些。

新拳感之三:如果你能体悟到我的第三个收获,你的“松”已基本合格。

这段时间,我对太极拳的“松”有了新的认识,与拳友分享如下:

其一。

吞天之气,是“松”的必要条件。太极拳的松如同充盈的棉絮,充满空气便是松空,压光空气便是坚实。

有人把太极拳的松空,象形取意为气球,不是很妥帖。棉絮更有意义。

其二。

太极拳之松空,按部位松是一种练法,按经脉松也是一种练法。

按部位松的关键,必须松开尾闾。一旦尾闾松开,其他关节都会慢慢松开。

按经脉松的关键,是手法带动走出双螺旋。十二经对应十二种手法,一个手法一个手法的练。

最近,我一直在练习癸水式,此式对应肾经。打了20多天,我能明显感受到腿和脚有了新的变化。

一是,脚和手的呼应越来越敏感,手指微微一动,脚趾便有呼应。

二是,尾闾和髋骨的旋转感越来越明显,特别是腹股沟部位的开合感也越来越明显。

三是,脚底似乎多了一层软软的棉垫,但实际上脚依然如故。

四是,腿法越来越稳,但又感觉腿好像没有骨头,如同两条水袋。

新拳感之四:此拳理会用之日,便是太极功夫上身之时。我的第四个拳感,或许改变你的太极拳认知。

太极拳的阴阳转换和阴阳互根,是我今年体悟“太极拳五层拳艺论”之第四层的重中之重。

我的第四个拳感,就是对太极拳阴阳关系的新体悟,或许改变你的太极拳认知。此拳理会用之日,便是太极功夫上身之时。

其一。太极拳必须两人打?

宇宙一大太极,人体一小太极。

假若我方和敌方正面对立,是什么关系?两人接手后又是什么关系?也是太极体吗?

当然是太极体!

我的体悟,真正的太极拳是由敌我双方构成的统一体。易理,主为阳、客为阴。拳架,我方为阳,敌方为阴。

所以说,真正的太极拳,不是一个人打的,而是两个人打的;一个人打的太极拳,若没有假想敌,只是打了一半。

武谚说:“练时无人似有人,打时有人似无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一句,假想敌为阳,我方为阴,练的是太极拳的“阴”。

第二句,把敌方假想成不存在,即敌方为阴,我方为阳,练得是太极拳的“阳”。打时有人似无人,推手尤为好用,一旦意念对方不存在,自己就会立即感到松柔,就不会顶,而对方就会立即感到不舒服。这句拳谚,就是练习行拳松空的不传之秘,今天就作为新年礼物送给拳友们吧。

从自己身上找松,站桩可以,但必须找到一个关键点,以前文章说过,有缘的拳友或许看到记得。之于行拳和实战,从自己身上找松,那是万万行不通的。

为何一些拳者自己练时感到很松柔,但是和别人一接手就感到僵硬?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这个环节的练习。

其二。太极拳的敌我双方是怎么运行的?

未动之前:

我方为阳,敌方为阴。此为静态之太极图。为何我方为阳呢?本文前面已经说过。

未动之前,我方神意须轻轻敷盖住敌方,且心意上让敌方位于自己的拳势之“圈”之外。这个“圈”有多大?直径一丈左右即可。

动之后:

敌方静极生动,依据来氏太极图走双螺旋之阳螺旋,依据阴阳鱼太极图走少阳—太阳。此为真正的以阳克柔。

我方动极生静,依据来氏太极图走双螺旋之阴螺旋,依据阴阳鱼太极图走少阴—太阴。此为真正的以柔克刚。

为何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而不是“以刚克柔”?

这是阴阳五行相克的原理所决定的,即同样能量下,阳克阴不毁,阴克阳不存。

这就是内家拳为什么注重练习阴劲的根本原因所在。

注意,以柔克刚,不是以慢打快。柔不是慢,刚不是快。

蛇为柔,其进攻速度慢吗?

重物坠落水中,是太极拳以刚克柔比较形象的一个象形取意。

看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没有讲过“以慢打快”。看武禹襄的《太极拳解》,也没有讲过“以慢打快”。

谁讲过?我不是很清楚!

真正的“以慢打快”,讲的是自己的意念和出手速度之间的关系,不是指敌我双方出手速度之间的关系。改日再聊这个问题吧。

其三。太极拳怎么接手?

两人接手,必须在接手之前就知道对方的阳重心所在,同时意念已经拿住对方的阳重心。

怎么拿?

必须先找准拿“点”,然后再用“圈”敷盖住,一发即出。前几天讲拿劲时,我讲过这个问题,这里不再赘述。

怎么找这个“点”?

我的体悟,太极拳的奥妙,实际上就是一“点”和一“圈”的转换。我懂我也会,但是我暂时不想告诉大家。这毕竟关系到太极拳的核心问题。

因为,之于许多美好东西,其奥妙是不能揭开的,就像魔术,它的神秘感即是让人开心的源泉,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揭秘它而毁掉它的开心呢?

真正想研究这个问题的,可以从来氏太极图中去体悟,你一定和我一样,会找到答案。

新拳感之五:看内家拳之拳架水准,一看拳势之顺逆,二看两腕之分合,第三点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怎么评价内家拳拳架的水准?

半年来,我一直在思悟:内家拳包括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其拳架水准,应该以何标准来评价?

翻越有关拳论,结合自己的拳悟,我认为有三点至关重要:一看拳势之顺逆,二看两腕之分合,三看神意之松紧。

现在,看一个人拳打得怎么样,我一看就知道个八九不离十。

其一。怎么看拳势之顺逆?

薛颠武学非常重视拳势之顺逆。譬如炮拳,他说:

“炮拳性属火,是一气之开合,如迫击炮之忽然子弹突出,形最猛,性最烈。取诸身内属心,以拳中为炮拳。形似烈火炮弾,所谓属火者是也。拳势顺,则身体舒畅,心气虚灵。拳势逆,则四体若愚,心气亦乖,关窍昧闭矣。学者务宜深究此拳也。四步一组,步径斜曲。”

我的体悟,若炮拳打顺了,中丹田部位感到很开阔。

我看拳势之顺逆,主要看拳架是否形成双螺旋,不是标准双螺旋的拳架一定不完美,但基本形成双螺旋的拳架就算是完美的拳架。因为,有些拳架为了技击需要,不得已而取其次。

其二。怎么看两腕之分合?

两腕,即脚腕和手腕。两腕不松,劲力不通。两腕不合,劲力脱辙。

手腕和脚腕怎么才能合?很简单,手必须坐腕。手不坐腕,与脚腕即分,上下的劲路贯通就会不充分。

为何要必须坐腕?因为,人站在地上,脚腕是弯曲的。若手腕与脚腕相合,也必须是弯曲的,即坐腕。

怎么体悟坐腕之于劲力的影响?

我举两个例子。一是形意拳的三体式,可体悟坐腕和立腕变化时的劲力转换。二是八卦掌的踏掌,不坐腕是没有多少劲力可发出的。

郑曼青先生的美人手,即柳叶掌,练的是金木交合之劲,即左右横轴的双螺旋发劲,此手法带动经脉和拳架自动走出前翻浪劲,这个还是很厉害的。但是他追求不坐腕。对此,我是持质疑态度的。

你可能会说,郑曼青的拳难道不厉害吗?我会这样回答你,如果他用坐腕的美人手,会更厉害。

其三。怎么看神意之松紧?

看拳者之神意,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种看拳方式,正面能看,背面也能看。我的体悟,一旦神意紧了,拳架就会显得僵硬。

怎么看?

这是一种拳感。首先,你自己得知道何谓神意,何谓神意的松紧,特别是能走出神意松空的拳架。

在此基础上,自己才能去看别人拳架的神意如何。这种拳感,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新拳感之六:双螺旋拳架妙在何处?用5妙时间,中速出拳全力击空20次,有此拳感就基本对了。

拳主进,掌主退。

凡是双螺旋拳架,不管是太极拳还是形意拳,始终都是“拳主进、掌主退”。之于这一点,很多拳者都不明白,需要自己去慢慢体悟。

拳主进的拳架,拳架之下是阳螺旋,拳架之上是阴螺旋,故出拳时是吸气,越打越精神。

杨氏太极拳的进步搬拦捶定式,有点双螺旋拳架的味道,但不全是,拳息是依然呼气。

进步搬拦捶

我调整一下,见上图:右拳稍微抬高一点,拳心向左;左拳回撤到耳旁,拳心向右。此拳架即是吸气状态的双螺旋拳架。当你左拳回撤时,你会明显感觉到右拳的劲力和拳息的吸气。拳友们按此拳架一试即知。

杨氏太极拳的倒撵猴,是比较有代表性的退步双螺旋拳架,拳息是呼气。

怎么检验?

用5妙时间,中速出拳全力击空20次,打完后,呼吸基本没有变化,心速正常,有此拳感就基本对了。

我试过多次,拳感几乎都是这样。我知道,自己的功夫又进步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图是練太極拳的兵書
传统太极拳练法管见
怎样练拳身上才出功夫? 访太极拳名家马虹先生 - 双丰收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拳味009:此拳理会用之日,便是太极功夫上身之时。我的第四个收获,或许改变你的太极拳认知。
杨澄甫真传太极拳十要的行拳体悟(二)
假若不把来氏太极图的原理转化为太极拳的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