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品牌汽车能不能买?

最近忙于琐碎的杂事,已经很久没有在公众号上写文章了。想来想去,写什么好呢?写这篇文章时恰逢广州车展,中国汽车厂商推出的新车令人眼花缭乱:长安CS15、观致5、奇瑞艾瑞泽5 好吧,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一个买车人回避不了的话题:中国品牌汽车到底能不能买?

还记得几年前,在参加一个同事的婚礼时,同桌的一个女生问我:“预算15万,不要日系、不要韩系、不要国产,买什么车比较好?”

我想,她的想法代表了大多数购车人的心态:“不买日本车是出于民族情结(不过,在广东等华南地区日本车比较畅销),不买韩国车是认为韩国车‘低人一等’(貌似韩系在中国被认为是二线品牌),不买国产车是因为质量差。”总之,这三类车总能找到不买的理由。

广义上讲,所有在中国生产的汽车,都叫“国产车”。我知道这位女生的意思,她不想买的,是中国品牌的汽车。那么,我们就来讨论一下中国品牌的汽车,看一看到底能不能买。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弄明白,到底有中国都有哪些自主品牌的汽车?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作了以下的归类:

第一类:

有合资生产背景的大厂成立的自主品牌

这一类以长安汽车、一汽奔腾、东风风神、广汽传祺为代表。这一类自主品牌有一共同特点:它们都隶属于某一个大的汽车集团,在这一集团下,有合资品牌。

长安汽车是近年崛起的自主品牌之一

比如,长安有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长安铃木三家合资厂。一汽下有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一汽马自达,东风集团下有东风日产、东风本田、东风雷诺。广汽下属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和广汽菲克(菲亚特和克莱斯勒)

有合资厂的好处是,大家都是同一个集团的兄弟嘛,可以共用合资品牌的技术。比如说,广汽传祺旗下多款车型,用的就是阿尔法罗密欧的底盘、保时捷的调教(听上去是不是很高大上?)

广汽传祺的中型车GA6,底盘是阿尔法罗密欧的

当然,合资背景既可以为自主品牌“授之以渔”,也可以成为自主品牌的包袱。一汽集团与大众、丰田两大国际巨头合资,生产出的产品不愁卖(南北大众一年的销售量高达110万辆),自然没有把精力放在奔腾这样的自主品牌上。反观长安汽车,除了福特算是国际一流品牌外,与其合资的马自达、铃木都是小众品牌。赚不到钱的长安集团只能自力更生,发展长安品牌。如今,长安汽车已是自主品牌中的“佼佼者”。

第二类:

民营资本的汽车品牌

中国汽车工业诞生于1958年,但与国际汽车工业接轨却是在1985年(上海大众成立为标志)。三十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的“玩家”绝大多数是“国营厂”,但也有少数不甘心的企业家,加入到这一高门槛,却极具竞争力的行业中来。

中国的民营汽车企业,以吉利、比亚迪、长城为代表。这类企业都有一共同特征,企业的发展都打上了老板鲜明的烙印。

吉利汽车的老板李书福,农村小青年出身。开过照相馆、也开过冰箱厂、摩托车厂(反正什么赚钱做什么),最终他选择了汽车这一高门槛行业。不懂汽车,他就买奔驰拆散了研究;没有生产资质,就收购四川的一家生产囚车(装监狱犯人)的工厂。而现在,玩大了的李书福,已经把欧洲豪车沃尔沃收归门下。

吉利汽车老板李书福,已将瑞典豪车沃尔沃收归门下

比亚迪的老板王传福,同样也是传奇人物。王传福本身是中科院一个研究所的电池领域专家,如果不下海经商,他本可以做到电池领域顶级的科学家。可他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跑到深圳创办了一家叫“比亚迪”的公司。起初,比亚迪和汽车没一毛钱关系,只是一家为诺基亚(呵呵,倒闭了喔)、摩托罗拉(呵呵,被联想收购了喔)生产电池的代工厂(有点像富士康)。后来,王传福敏锐意识到,以后的汽车将会是电动汽车时代,于是在2003 年的时候收购了西安的秦川汽车公司,正式进军汽车领域。

比亚迪老板王传福,在新能源领域越走越远

长城汽车的老板魏建军,是个老牌“富二代”,80年代的时候就有私家车(俄罗斯的拉达)。车玩久了,就想造车。起初,长城只是造皮卡,后来进入乘用车领域,玩起了SUV,一发不可收拾,如今已经是“中国SUV的领军者”。

长城老板魏建军,执着地做着SUV

聊完了三家公司的老板,再来谈谈公司本身。我认为,吉利、比亚迪、长城各有特色,也各有隐忧。

吉利汽车在将沃尔沃收购后,已实现了与沃尔沃技术共享。被网友誉为“最美中国车”的吉利博瑞就是代表作,该车由原沃尔沃的设计师彼得 霍布里操刀,并且吉利后续的车型如博越、新帝豪、新帝豪RS 也将延续博瑞的造型设计,形成家族化的设计风格。

吉利最大的问题在于品牌(这也是制约很多中国汽车品牌的主要因素)。2010 年,在吉利收购了沃尔沃后,汪涵说过一句话:“买沃尔沃的亏了,因为他们买的是吉利;买吉利车的人赚了,因为他们买的是沃尔沃。”

吉利博瑞,被誉为“最美中国车”,由沃尔沃设计师操刀

比亚迪应该是中国唯一一家以“新能源”起家的汽车厂商(没办法,老板就是做电池的嘛)。比亚迪自2003 年收购秦川汽车后,就开始着手造电动汽车。只可惜,当时的电动车的市场环境不成熟(造出来也没人买啊),比亚迪只好逆向开发传统燃油车度日,不过一直没有放弃研究电动车(一直在做技术储备)。所以,当2010 年特斯拉成立后,我能称特斯拉为美国的“比亚迪”吗?

比亚迪最大的问题,在于“BYD”这三个字母。其实,BYD 是Build Your Dream 的缩写,如果硬要说BYD 是某三个字的谐音的话,那么香港的Beyond 的乐队算什么?

比亚迪唐,百公里加速4.9秒

眼下,SUV 在中国如日中天,长城的日子也越发红火。前不久,上市仅三年的哈弗H6 第100 万辆在天津工厂下线,旗下的H2 也轻轻松松月销过万。可是当SUV 这阵风吹过之后,长城还能向市场提供什么产品?

其实,长城汽车旗下有三个品牌:风骏(皮卡品牌)、长城(轿车品牌)和哈弗(SUV 品牌)。如今,长城只靠哈弗这一根支柱,风骏和长城的销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我认为,轿车业务不仅不能砍,还要加强(毕竟乘用车领域,SUV 只占30%的市场份额)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MPV 是一片蓝海。长城可以把精力适当投入到研发MPV 中来。

哈弗H6 coupe,近年长城设计的最好看的SUV

第三类:

国有大厂收购的国外濒临倒闭的品牌

这一类的汽车品牌,以上海汽车的MG 、荣威为主。也就是说,这些品牌原先是国外品牌,后来被中国企业收购了,如今成了中国品牌。

上汽荣威550

荣威原先是英国的罗孚品牌,后被上汽收购。MG 最早被南汽(南京汽车)收购,我上大学时还在校园里看到过南汽MG 的车(那是遥远的2007 年),后来不争气的南汽被上汽收购了,于是MG 就成了上汽旗下的品牌,和荣威成了同门兄弟。(话说南汽当年还与菲亚特合资,成立南汽菲亚特,后来菲亚特撤资,又跟广汽“结婚”,成立广汽菲亚特,现在更名广汽菲克)

上汽MG6,与荣威550同平台

荣威、MG 旗下的车型不多,但大多平台通用。比方说,荣威550 和MG6 共用的一个平台,可以看成是一款车。最近,MG 新上了首款SUV--锐腾卖的不错。

第四类:

合资品牌成立的自主品牌

什么叫合资品牌成立的自主品牌呢?简而言之,就是合资品牌自己另成立了一个品牌,这个品牌与合资品牌共用技术、共用车型(有些是合资品牌淘汰的车型,换标生产)

你可能会问了,合资品牌淘汰的车型,换一个标,我为什么要买呢?答案当然是,便宜啊。一辆合资车,可能卖到十几万元,换一个标,七八万就卖,你买么?

可能你还会说,我不买,毕竟是淘汰的车型,可就是有人会买。厂家的如意算盘是:市场的高端由合资品牌占据,低端由自家的自主品牌占领,高低通吃。

可中国汽车市场这么大,哪能容你一家占领呢?合资品牌成立的自主品牌,因为基本上是落后的技术、落后的车型,往往市场销量不太好。

启辰T70,启辰品牌旗下卖得最好的量产车

说了这么多,举个例子吧。东风日产旗下的启辰品牌、广汽本田旗下的理念品牌,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不过,貌似启辰能“苟延残喘”,各位有多少听说过理念的?

启辰旗下的多款轿车,用的是日产的旧车型。首款SUV--启辰T70 卖得还可以(对,没错,就是印在广州恒大球衣上的启辰T70 ,现在变成了恒大保险)

至于理念,推出一款理念S1 ,用的不知道是什么年代的本田City (锋范),有一天我在大街上看到原型车才想起来。有谁在大街上见过理念S1 吗?(貌似我只在车展上见过)

第五类:

不知道怎么归类

第五类中国品牌我实在不知道怎么将它归类。这一类我重点谈两个品牌--奇瑞汽车和“神车”品牌宝骏。

首先,奇瑞长久以来没有合资背景(最近新成立的奇瑞路虎不算),归不到第一类去;又因为是国营的身份,又不能算作民营企业。暂且算作“四不像”吧。

宝骏是上海通用五菱进军乘用车领域新成立的品牌。上海通用五菱本身就是一朵“奇葩”,合资品牌都是中外双方合资(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北京现代、广汽丰田等等太多不说了)。上海通用五菱是三方合资--上海汽车、通用汽车和五菱汽车。这朵“奇葩”,中国貌似只有这一朵。

宝骏730,10万以内的7座MPV,适合一家老小出行

宝骏品牌更是奇葩中的“奇葩”。它于2010年成立,成立之初,用通用的“中国特供车”凯越开发了630、610两款轿车,一看卖得不好。立马转换思路,不玩轿车了,先后推出7座版的宝骏730、5座版的SUV宝骏560。这两款车的销量目前月均在2万台、3万台。

宝骏和自家兄弟五菱,瞄准的其实都是“城乡结合部”市场,这部分人购买力不强,但对车的实用性提出了很高要求。五菱的很多用户,是做小生意的商人,他们需要一款车,既能拉货、又能载人,价格还要便宜。宝骏和五菱,就是根据市场需求造车的。

宝骏560空间,我想不用再说什么了吧

如果说五菱造的微面是面向小生意人的话,那么宝骏的定位也很明确--城市工薪阶层。宝骏560 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宝骏560 主打空间,轴距达到了2760mm 。要知道,这样的轴距的SUV ,合资品牌要卖到20 万元以上,而宝骏,成功把价格压到了顶配只要8 万多。

第六类:

二线的中国自主品牌

提到二线的自主品牌,你会想到什么?下面我提到的两个品牌,你可能都没听过。

众泰汽车、力帆汽车你听过吗?我提这两个品牌,是想说说极富争议的话题--抄袭。

众泰汽车,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浙江民企,自从推出T600 一炮而红后,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已上市的大迈X5 仿大众途观、即将上市的SR7 高仿奥迪Q3 ,甚至准备推出T700 照抄保时捷Macan 。网友:“这辈子开上保时捷就靠众泰了。”

左图是众泰T700,右图是保时捷Macan

力帆汽车,造摩托车起家,近年来也转型生产起了汽车。可是,你不觉得力帆320、330与Mini长得有点雷同吗?

其实,借鉴成熟车型的设计,是很多实力弱小的车企,成长过程中的必由之路。不仅很多中国一线品牌(长安、吉利、比亚迪、长城)这么干过,日韩的一线大品牌(丰田、本田、现代等)在成立之初,也借鉴过欧美成熟车型的设计。原因很简单,原创一款车型需要设计人才、需要投入巨资,在企业人才、资金都不具备的情况下,“拿来主义”可以转化为销量,为企业带来现金流,让企业先生存下来,站稳脚跟。

请注意,我说的是“借鉴”,并不是抄袭。借鉴,可以与某一大品牌的车型“神似”,但又不完全像。(各位可以百度一下,长安CS75 和路虎揽胜的设计风格)抄袭,完全把某一大品牌的车型照搬过来,套上自己的动力总成(各位可以百度一下,陆风X7 和路虎极光揽胜的设计风格)。

抄袭,于法律来说,这叫侵犯知识产权;于企业来说,并没有能培养自己的设计人才;于消费者来说,汽车某种程度上还是“面子”消费品,一辆贴着众泰牌的10 万元的保时捷Macan ,谁敢开出去相亲?

不过,说抄袭也好,说山寨也好,众泰汽车这几年也确确实实拿出了不少作品,一时也成为汽车界的“话题人物”。只希望众泰能够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设计作品,培养自己的人才。这样有朝一日才能跻身中国一流汽车品牌。

购车建议:

中国品牌汽车能不能买?

好了,洋洋洒洒写了4000 多字,中国汽车品牌实在太多,还有一些小品牌就不展开说了。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中国品牌的汽车到底能不能买?

我的建议是,看你的购车预算。

如果您的购车预算在10 万元以下,我的建议是,最好买中国品牌。因为,在这一价格区间,虽然也有很多合资品牌可选(例如上海大众桑塔纳、一汽大众捷达、广汽本田飞度、锋范等),但这一价格区间的合资品牌,大多是该品牌的入门级产品,我能想到的形容词是“简配”、“简配”、“再简配”(重要的事说三遍)你去看配置表,这个价格合资车型的低配版,几乎没有带ESP 的(车身稳定系统),气囊也少的可怜。反观中国品牌,这个价位性价比突出,7-8 万元就能买到合资品牌11-12 万元才能买到的配置。

长安悦翔V7,是7-8万元价格区间,最值得推荐的轿车

如果你的预算在10-20 万元之间,这个价格区间有很多产品力很强的合资车型可选。不过,这个价位的合资车,大多数是紧凑级别(A 级)车(少数韩系车除外),如果你想买到越级车(比如花15 万元,买到一辆B 级轿车),请考虑中国品牌(吉利博瑞强烈推荐,最美中国车,当然北京现代的名图、东风悦达起亚的K4 也是不错的越级车)

10-20万元,如果你想买越级车,吉利博瑞依然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你的预算在20-30 万元,这个价位已经可以买到合资品牌的高端产品,甚至是豪华品牌的入门级别产品。当然,在这个价格区间,也是有少数中国品牌产品存活的(比如长城哈弗H8 、哈弗H9 、吉利博瑞的高配)。我的看法是,在这个价格区间,你还是可以买到性价比不错的越级中国产品。比如哈弗H9 ,外观仿的丰田普拉多,同样是硬派SUV ,同样是非承载式车身,丰田普拉多要卖到30-40 万元,而一台哈弗H9 ,只要22-27 万元,你就可以开去越野。当然,那台2.0T 的发动机,相比于2.3 吨的车重,还是孱弱了些。

长城哈弗H9,20-30元就能买到的硬派SUV

如果你的预算在30 万元以上,请考虑进口车。

如果你的预算在100 万元以上,请允许我弱弱地叫你一声土豪,请自动忽略中国品牌,因为,没得选。

好了,已经写了5000 多字了。希望我的文章,能让你对中国品牌有些初步的了解,并对您的购车有所帮助。最后,我想引用某位车评人的“语录”结束本文:“如果我们中国人不支持自主品牌,难道指望歪果仁支持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除了模仿,众泰汽车成功的背后你不得不知的另一个真相
今非昔比,老外拿着皮尺来学习,这些中国品牌成了“国际网红”
自主轿车抢回话语权
封面-极度调查|“赖”上SUV,自主汽车何时真正杀出几个世界级品牌?
现在还有多少人买合资?日系进不了TOP5 这些中国品牌吊打合资?
造车进入下半场,自主品牌在淘汰赛中如何活下来?| 聚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