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鱼鹰社】二战意大利黑衫军

 鱼鹰社Warrior系列第144号:意大利黑衫军(1935-45)-Italian Blackshirt 1935-45,P Crociani 和P P BattistelliEd Gilbert著,绘图G Rava。

A:下士,第5“2月18日”黑衫军师,1935年

这是与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中的一名意属东非黑衫军部队的下士(图A),他隶属于来自维切里的第128“兰达乔”军团,该部队使用雪绒花作为非正式的部队徽章(图4)。该军团是第5“2月18日”黑衫军师的一部分(图3为该师的臂章)。第5师的军官们拥有一种刻有墨索里尼格言“用铁和心面对目标”的匕首(图5)。黑衫军们穿的是M1935式制服,它拥有特殊的袖口设计和领章(图2,这是和平时期的一个版本)。军用遮阳帽上的帽徽(图1)是和平时期版本的一个变体,黑衫军部队最早使用了它们。这名士兵装备了一支Carcano91型步枪,它使用的6.5毫米口径子弹装在固定在腰带上的弹药包(图8)里。配有刀架和刀鞘的刺刀也挂在腰带上,腰带上还可以挂黑衫军部队标志性的“pugnale”匕首。士兵的装备还包括一只绝不能少的水壶(图10)、一只背包(图6)以及餐具(图7)和新的1935年版防毒面具(图11),防毒面具装在新式的防毒面具包(图12)里,这种包后来成为一种得到广泛使用的物品。值得注意的是,在1935年,黑衫军的整体外观和装备似乎比5年之后二战期间的情况要好得多。

B:第1“3月23日”黑衫军师,利比亚,1940年春

1939年年底部署在利比亚的4个黑衫军师(1940年5月减为3个)是1935年因为与埃塞俄比亚作战而成立的黑衫军部队的遗存。直到1940年夏天,欧洲大陆使用的灰绿色制服(通常还包括新的衬衫,它们取代的是不适合当地环境的原来的黑衬衫)仍被普遍使用,尤其在利比亚的某些地区更是如此,因为冬天穿这种制服更为舒适。热带制服的版型与1940年欧洲大陆战时版本的制服的版型相同,但面料变成了轻便的黄绿色棉布。“撒哈拉式热带制服”也广受欢迎,但仍然主要由军官使用;这种制服的1940年以前版和1940年版同时在使用,两只之间只有微小的差别。本图中,位于最右边和最左边的穿“撒哈拉式热带制服”的少尉和一名“一级班长”(相当于军士长)正一起观看一队执行任务归来的黑衫军们制作他们的临时晚餐。黑衫军部队和其他意大利军队一样都不会为普通士兵安排单独的食堂,那些食堂只对军官和士官们开放。在1940年的利比亚,木芯遮阳帽是最常见的帽具(钢盔很少被使用),而黑衫军在非执勤状态时更喜欢戴他们的黑毡帽。

C:加尔维亚蒂集群,希腊/阿尔巴尼亚边境,1940年年末-1941年年初

1940年10月意大利人对希腊的糟糕进攻是对黑衫军的一次关键性考验,它的挑战性甚至超过了北非战役的第一阶段。与友军们一样,黑衫军的各个军团和营也都是匆忙投入战斗的,他们缺乏训练以及适当的服装和装备,通常也缺少补给。不过在这次战役中第一次尝试了将各支黑衫军部队组合成规模更大的部队单位,这也为未来他们在东线部署埋下了伏笔。第一支这样的部队,也就是加尔维亚蒂集群(Raggruppamento Galbiati)在1940年12月成立,和其他部队一样,这支部队也是以指挥官的名字命名的,它下辖第8、第16和第29营。1941年3月至4月间,又有两支这样的黑衫军部队被组织起来加入对南斯拉夫的进攻,它们分别是下辖第80和第109军团以及第93营的比斯卡希安蒂集群和下辖第28、第108、第115、第136和第152军团的迪亚曼蒂集群。1941年2、3月间的Maritzai战役中,加尔维亚蒂集群脱颖而出,1941年10月1日,它的几个营与第15莱昂内萨军团所属的几个营成为第一批精锐的“M”营。与希腊的作战中,意大利人深受缺乏合适冬装之苦。本图展示了一支官兵混合前进的黑衫军部队的情况,这其中包括了图右侧的一支贝雷塔37型重机枪的机枪小队;所有人穿的都是完全不适应环境的M1934式大衣。图中间的军官拿着一枚OTO 35型手雷,它的有效杀伤半径只有10码(约9米)。

D:少校,“M”营,1942年

1941年10月1日正式成立的“M”(代表墨索里尼)营是黑衫军的精锐,这样的营只建立了22支。图中这名少校(图A)佩戴战时版领章(特征是比和平时期的版本短),这种“M”营的领章上展示红色的字母“M”(样式取自墨索里尼的签名)和与之交叉的罗马权杖图案(图3),黑色船形帽上佩戴着黑衫军的军官版帽徽(图1),它的使用时间仅限于1941年至1942年间。这名军官同时也是Squadrista(字面意思是行动小队,意大利法西斯下属的一支民兵组织,译者注)的成员,这支部队是黑衫军的组成部分,它们在墨索里尼掌权的1922年10月成立,如图所示代表这一组织的民用徽章(图2)佩戴在少校的胸前,红色的条纹章佩戴在袖口;其他的黑衫军部队成员会佩戴一枚红色罗马权杖图案的领章(图4)。本图所示的其他物品包括一支刻字的匕首(图5)、敢死队(Arditi)臂章(图6)、地图包(图7)、贝雷塔34型手枪(图8)及其手枪套(图9)。这名军官在服役期间获得的几枚勋章的略章(图10)从右上方到左下方依次为银质奖章、战争十字奖章、圣毛里奇奥和拉扎洛奖章、意大利王冠奖章、代表两年服役期的一战服役奖章、1935年-1936年意大利东非战争奖章、西班牙内战服役奖章和代表在黑衫军长期服役的十字章以及代表在二战期间两年服役的服役章。其他的徽章(图11)从上到下依次为黑衫军登陆营的胸徽、第82“贝尼托·墨索里尼”黑衫军营的胸徽,第92和第93军团的胸徽、第113“德勒尔布”军团的胸徽以及对希腊战争中组成的加尔维亚蒂黑衫军集群所使用的胸徽。

E:“M”登陆营,接受马耳他突击作战的训练,1942年春

四支“M”登陆营在1940年组建,并在之后被编入“'M’登陆集团”,目的是参与计划中对马耳他的进攻,也就是C-3号行动(或德国人所知的“大力神行动”),当然这一行动从未实施过。1942年春天,意大利人为这次计划中的行动进行了密集训练,训练内容包括了在艰困的地形,比如岩石悬崖的底部登陆。他们需要克服的一个重要障碍是合适的登陆艇的缺乏,登陆部队要被迫使用渔船和驳船。总的来说,登陆营的武器装备要高于平均水平,同时配备数量更多重机枪(图中队列第3个人扛着一挺8毫米口径的贝雷塔37型重机枪)和9毫米口径的贝雷塔30型自动步枪(图中队列第4人肩头扛的那种武器)。这支部队也是第一批装备新的9毫米口径贝雷塔38型“自动步枪”(这实际上是一种冲锋枪)和独特的“日本武士”式弹药携行背心的部队。图中队列中的第一个人使用了这种携行背心,它可以装多达12支冲锋枪的弹匣(5个在前面,7个在背面),前面的袋子里还可以装6枚手雷。日后,亲德的意大利社会共和国(1943年-1945年)的武装力量将更多地使用这类武器装备,尽管它们的数量相当有限。

F:莱奥内萨“M”营集团,东线,1942年夏

22支“M”营中有11支被部署在了东线,其余6支在南斯拉夫,4支组建为登陆营,1支部署在突尼斯。这种分配清楚地表明对苏战争对墨索里尼的重要性。最先与“意大利远征俄罗斯军团”一起派往东方的是第63军团(下辖第63营和第79营,后来更名为“塔利亚门托'M’营集团”),时间是1941年6月。之后该军团与蒙特贝洛“M”营集团(下辖第6、第12和第30营)合并成立了新的“1月3日”黑衫军集群,他们与第23“马尔佐”黑衫军集群(包括由第14、第15和第38营组成的莱昂内萨“M”营集群和由第5、第34和第41营组成的斯克里维亚河谷营集群)一起在1942年夏天被再次派往东线。他们的训练、武器和装备都得到了改进,这也让他们成为唯一一支有一定摩托化程度的黑衫军部队。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群莱奥内萨“M”营集团的黑衫军们正在检查缴获的苏军武器,其中包括了14.5毫米口径的M1941式PTRD型反坦克步枪和常见的7.62毫米口径M1941式PPSh冲锋枪。另外一名军医官正在照顾一名手臂受伤的同志。军医的领章和军衔徽章都采用红色底衬(1943年7月,新配发的领章采用的是矩形的红色底衬),同时拥有特殊款式的帽徽。由于医疗服务单位的缺乏,黑衫军部队和意大利陆军一样都只能在前线处置轻伤,重伤则必须送到师或军团一级的军医部门去接受治疗。

G:第1“M”装甲师,罗马,1943年夏

在斯大林格勒和突尼斯的失败让希特勒开始担心墨索里尼的统治可能受到意大利内部反对势力的威胁。他决定向意大利军队提供坦克、自行火炮和88毫米口径高射炮,这些武器都是通过希姆莱交运到意大利人手里的,从而成为组建第1黑衫军装甲师的资本。该师于1943年6月25日在丘西(Chiusi)成立,组成人员来自曾经部署在东线的残余部队。意大利人为这支装甲师设计了一种特殊的徽章,图中它出现在采用75毫米口径短身管主炮的三号M型坦克的炮塔侧挡板上,当然,徽章绘制在这一位置主要是为了遮住原来德军的铁十字徽章。本图画面中央,一名下士(右)和一名上尉(中)在一起开玩笑,而其他同为车辆乘员的黑衫军正在一旁围观。这些坦克乘员身穿1941年首次推出的坦克乘员工作服的一个变体,头戴他们特色的土耳其式毡帽。上尉穿“撒哈拉式开领上衣”以及非制式的热带裤子。现实中第1“M”装甲师并未扮演其墨索里尼保镖的预定角色——在1943年7月25日反对墨索里尼的政变中该部队并未做出反应。

H:黑衫军,“9月9日”营,意大利北部,1944年夏天

和意大利社会共和国的许多其他部队一样,“9月9日M营”也由不同的部队组合而成。意大利在1943年9月8日投降后,包括由Alberto Zardo上尉领导的第50“M”营第3连以及第42“M”营的士兵在内的约300人在法国土伦加入德军,其余的意大利人被解除武装,并被作为战俘送往德国。几个月后,这300人组成的部队归入了德国第2“勃兰登堡”团,并且被正式命名为“9月9日”营以纪念他们在投降日次日做出的反对投降的决定。1943年10月初,这支部队回到意大利,并在亚得里亚海沿岸与游击队进行作战,直到1944年夏天他们被转派到西阿尔卑斯山区。1944年11月,在德国的“勃兰登堡”师建立之后,这支部队又被派往普鲁士东部。最终,大约200名幸存者在1945年2月被送回意大利并部署在威尼斯地区,大多数人在1945年5月投降后被游击队处决。本图描绘了1944年夏天一名黑衫军(图A)在意大利北部的一处路障上巡逻。他的服装和武器是德意混合体。他戴一顶德国野战帽,身穿一件意大利上衣和当地制造的意大利迷彩裤,上衣的第二和第三颗纽扣之间别着“9月9日”营标志性的绶带式徽章(图4)。这名黑衫军装备了一支贝雷塔38型冲锋枪(配有意大利制造的新式弹匣包)、一枚德国24型手雷以及他保留使用的黑衫军的匕首。和这支部队的其他成员一样,他保留了自己的“M”徽章,而不是使用新成立的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国民卫队为它的其他“M”营新设计的徽章(图3)。请注意,“莱昂内萨”营(图1为其徽章)被重新组建为一支装甲营。1944年8月,在布雷西亚成立了共和国国民卫队第1“埃特纳”师,这支独立的国民卫队部队在其徽章上展示了“在烈火中锻炼”的座右铭(图2)。

二战,轴心国

二战德军12345

二战德国非洲军团

纳粹空军地面师

党卫军123、4、 

希特勒青年团

二战德军头盔  

二战德军战斗装备

二战德国水兵

二战意大利军队123

二战日军12  

二战日军坦克战术 

二战日本伞兵 

二战日本的盟军

二战芬兰军队  

二战罗马尼亚军队

二战德国东线盟军1 23

二战盟军指挥官  二战德军指挥官

更多作品请点击——鱼鹰社汉化工程总目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战·意大利军队军服图册(2)非洲战场
解密二战德国布制徽章
【鱼鹰社】二战德国山地兵
被迫的自愿者———党卫军伞兵惩戒者(2)
军人的代表性标志
赵亚力散文诗 ▏那年我们十八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