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0备考|考前20天,考场作文技法(1)助力高考!

2020年又会有很多省市启用高中统编教材,关于“整本书阅读”,关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等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关于语文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成为教学难题。为帮助广大教师突破教学困境,《学习方法报》社有幸邀请到统编教材整本书阅读单元《红楼梦》的编写者吴泓老师国内“思辨读写”教学专家余党绪老师复旦附中名师王召强老师,三位专家名师将分别就“整本书阅读”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分析课标要求、列举教学方法与策略、指明教学路径,及语文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等进行线上公益讲座,欢迎老师们扫码入群,观看讲座。

扫码即可观看讲座
扫码进群观看

亲爱的小伙伴们,高考在即,为帮助广大师生高效备考,有效提分,小编在考前二十多天拟推出2020高考考前系列推文,如高频作文主题、文本答题模板、考前押题等,2020高考小编陪你一起努力备战高考!

考场作文技法之审题
误区警示

考场上写作文,审题是关键,常见误区有:

1.审读题目不够全面。有的同学在审题时,对题目的相关材料或提示语不能认真而全面地审读,对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了解得不够清楚,而是凭借其中的一两个词语或句子确定文章的立意。这样,文章的中心就会显得有所偏颇,没有真正地紧扣题意。

2.分析题目不中要害。有的同学通过题目中的材料或提示语提炼观点时,对其中的人物的品质或事件的原因没有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从而抓不住要害,写作时无法做到有的放矢,导致主题偏离。

3.认识题目趋于表面。有的同学对作文题目认识不够深入,趋于表面化,甚至是过于肤浅,结果导致文章的立意不深刻。另外,对自己所选取的材料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最终导致立意肤浅,或者是缺乏明确的中心。




考场技法



一、抓住关键语句或词语。大部分材料,都有相应的关键句或关键词。所谓的关键句,也就是材料的中心句。关键句(中心句)往往暗示了材料的中心,所以我们可以从关键句中找到立意的突破口。

二、提炼材料的中心。如果材料没有明确的中心句,我们就应该认真审读材料,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把它作为作文的主旨。这样,写出的文章不但切题,且又有深度,是考场作文最为稳妥的审题方法。

三、因果追溯法。现实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有一定关联的,有的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此,审题时,我们可以由材料中所描述的事物或者所列举的现象中,推测出其内在的本质原因,往往就能够确定最佳的立意。

四、运用联想,由物及人。对于一些蕴含寓意的材料,抑或是写物的材料,我们不能仅仅把眼光停留在材料的表面,要学会进行横向联想,由物及人,也就是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生活中的人,进而联想到和材料内容相吻合的社会现象或人生哲理,从而准确提炼出文章的中心。

五、舍末求本,舍次求主。有的材料常常会写到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所以,我们审题时要能准确把握这些人和事中,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然后,抓住其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从中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或观点。

考场作文技法之扣题切题
误区警示

写作文最怕“跑题”“离题”,常见以下误区:

1.不知所云,缺少中心。虽然文字写了一些事情,但作者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写这些事情,或者说通过这些事情要表现什么。

2.主题分散,意多乱文。因为缺乏整体的构思,写作的时候,一会想表现这个主题,一会又要表现那个主题,导致主题分散而模糊。

3.时隐时现,中心模糊。表现为过于笼统,过于抽象。通篇文章中找不到点题的话,甚至连暗示主题的句子都没有。

4.不着边际,主题过大。表现为动不动就往重大主题上扯,也不管这种联系是否自然贴切。比如看到农村的新房就感谢党的改革开放的政策,看到什么新事物都说是时代的进步,写农民工就要表达他们需要关爱,等等。

5.牵强联系,东扯西拉。表现为以乱贴标签来显示主题,不看对象,行文极不自然。




考场技法



一、明确立意,防止跑题

动笔之前先明确立意,思考一下所要选择的材料,材料呈现的先后顺序及详略处理,开头、结尾怎样写等等,最好列出写作提纲。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思维和写作的随意性。

二、多处点题,防止离题

点题,是指写文章在关键的地方,用最简明扼要的话交代、提示或点明文章的意旨,以便阅卷者了解你所要写的文章的中心是什么,你写此文的意图何在。

1.开篇点题:首句标其目

这种方法又称之为“入手拎题”,这种方法可以起到开宗明义的效果,行文不至于迷失方向,而离题偏轨。请看习作《还有诗和远方》:

顾少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十字辞职信,使我想起高晓松的名言:“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想:是的,我们应该还有诗和远方。

还有诗和远方,意即追求诗意生活与理想。顾少强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其含意正是对诗意生活与理想的追求。十余年的中学教师生活,令她那颗追求诗意生活与理想的心灵渐生“苟且”的厌倦感,于是她随性辞职,“说走就走”,去潇洒看世界。

开头简括材料,援引名言,顺势提出“我们应该还有诗和远方”的观点,审题准确,立意鲜明且易为读者接受。第二段结合观点分析材料,使得主题更加突出。

2末尾点题:卒章显其志

即用一两句议论性的话画龙点睛,揭示文章的主题。比如习作《明德以修身,笃志而行知》:

我们生来恰似璞玉,只有不断地磨砺,才能变得圆润、华美。正如古诗所云:“玉藏璞内少人知,识者难逢叹数奇。有日琢磨成大器,唯期卞氏献丹墀。”凡欲成为国之栋梁者,务必谨记:明德以修身,笃志而行知。

结尾由古诗归结出“明德以修身,笃志而行知”主题,自然贴切,水到渠成。

3.篇中点题:中流砥其柱

在文章的主体部分特别是文章重点描写的部分,要巧妙地点题。对于记叙文来说,要学会在叙述和描写后,紧扣关键词来议论,用字面相同的句子重复标题或者中心,段首中心句和小标题都是让题旨突出的好方法。对于议论文来说,要用简洁精炼的语句来设置分论点,分论点句式要相同。请看习作《让大地开满鲜花》:

让大地开满鲜花,首先是源于对大地的热爱……

让大地开满鲜花,其次是基于对大地的坚守……

让大地开满鲜花,最重要的是在大地上劳作……

这里设置了三个分论点,多次点出文章的题旨。

4.照应点题:前后通其声

     一般情况是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后在结尾时再次强调,照应开头,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比如《走近中国,遇见更好的自己》:

开头:我是来自中国一个普通城市的高中生,即将步入大学,近日听闻你们对中国十分关注,我倍感荣幸。若你们仍对中国有些小小的困惑,不如坐下来,听一听我为你们讲述的我眼中的中国。

结尾: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若你们愿走近中国,一定会遇见更好的自己,我在这里等你。

开头对材料进行呼应,表达欢迎的同时,自然过渡到对中国的介绍,结尾回应“若你们愿走近中国”,并点出“一定会遇见更好的自己,我在这里等你”之题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未考地区考生福利!中考作文审题立意技巧,附18年已考地区真题
2014年广州小升初语文作文备考攻略
中考写作立意小课堂
考场作文锦囊妙计
关于记叙文写作的几点建议,要参加教师招聘的你必须要看!
亚凌的中考课堂:《考场细节不放过: 锦上添花,完美收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