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教版必修二《诗经·氓》教学设计

《诗经·氓》教学设计

(本教学设计参考了网络媒体等不少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道不明的“情”——谁懂得了我的痴心

《诗经》中有很多描写爱情的诗句,到现在都广为流传,大家不妨读读下面的句子,体味一下 分别写出了什么情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对意中人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对美丽姑娘的恋歌,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国风·郑风·子衿》)(等候恋人,望穿秋水,不见人影,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

二、理得清的“藤”——谁挖出了我的渊源

1.《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又称为《诗》《诗三百》。共收入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国风”,民间歌谣;“雅”——“大雅”“小雅”,宫廷乐歌;“颂”——“周颂”“鲁颂”“商颂”,宗庙祭祀的乐歌。

表现手法主要为:“赋”“比”“兴”:赋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2.《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复唱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

3.《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和屈原浪漫主义的“骚体”作品交相辉映,并称“风骚 ”。

三、读得懂的“文”——谁读出了我的意义

1.自由诵读诗歌。

要求:读准字音,特别注意生字、古今读音不同的字、音近字、通假字。

重点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愆期    将子无怒   徂尔      淇水汤汤

2.学生齐读课文。

诵读提示: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即读二字后稍作延长或停顿。

3.疏通诗义。

对照注释,给重要字词字解释,重点句子翻译。具体见课件提示。

检测重点字词:

⑴将子无怒      将,愿,请。

⑵泣涕涟涟      涕,泪。   古今异义

⑶于嗟鸠兮      于,通“吁”。

⑷犹可说也      说,通“脱”。

⑸女也不爽      爽,过错。

⑹言既遂矣      言,助词。

⑺隰则有泮      言,助词。

⑻总角之宴      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

4.分组朗读课文,请同学概述每一节的内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5.小结:这是一首叙事诗,它以一个女子自述的口吻,讲述了自己的婚恋悲剧。全诗六章,每章十句。

 ⑴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一个女子的婚恋悲剧。

情节线索:“恋爱” ——“婚变” ——“决绝”

 ⑵概括主要内容。

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             

第三、四、五章:追述婚后生活。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⑶从诗中可看出女主人公对于往事是一种什么心情?

女子在回忆往事时,心情是很复杂的。

从一二两章详写他们恋爱时的幸福可看出她对“氓”仍怀有一些感情。

从三四五章写他们婚后的痛苦可看出她对“氓”非常怨愤。思前想后,对“氓”反感到极点,断绝关系。

6、检测填空:《氓》这首诗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叙述了一位女子(   ) ,回忆当初(   )(   )的经过以及婚后的 (   ),诉说了自己对不幸婚姻的 (   )(   )之情。

四、感得到的“人”——谁探究了我的本质

爱情,古共谈!它充满了酸甜苦辣。它酸如陈醋,甜如蜂蜜,苦如黄连,辣如红椒。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诗经》之名篇《氓》,去领略女主人公爱情的酸甜苦辣。

全文可分为几个层次,每层次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如何?

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并选出代表在全班展示。别的同学发言时,认真听取,理解他发言的内容,辨别其正误,并做好补充评价的准备。后发言的同学,不要重复谈过的见解,可谈不同意见,也可进行补充、完善。

教师小结并形成板书:


五、摸不着的“法”——谁理解了我的规律

1.比兴手法。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采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具体分析。

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并选出代表在全班展示。别的同学发言时认真听取,理解其发言内容,做好补充评价准备。后发言的同学可谈不同意见,也可进行补充完善,但不要重复前面同学的见解。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比: 以桑比女子。以桑叶新鲜润泽比女子的青春年华、恋爱及新婚的甜美。以斑鸠比女子 ,以桑葚比爱情,用“鸠”“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要迷恋爱情。

兴:以兴起,引出自己得到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比: 以桑比女子。以桑叶枯黄凋零比女子年长色衰爱情的消逝。

兴:以兴起,引出男子的变心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2. 对比手法

问:这首诗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有何作用?



六、看不见的“手”——谁偷走了我的爱情

1.看不见的“手”——谁偷走了我的爱情?

《氓》中的女主人公为什么被遗弃呢?这对身处当代的我们有什么借鉴意义?

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并且写出来。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并选出代表在全班展示。别的同学发言时认真听取,理解其发言内容,做好补充评价准备。后发言的同学可谈不同意见,也可进行补充完善,但不要重复前面同学的见解。

小结:女子年老色衰;士之变心;社会制度,一夫多妻、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决定了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不平等地位。

总结:本文通过写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过程,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揭露批判了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现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平等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2.比较阅读。

致橡树(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吹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3.写作练习,提高能力:学完本文你想对女主人公或者“氓”说什么?以“女子(氓)我想对你说”开头写一段80字左右的文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氓教案
名师教学实录:《卫风·氓》教学案例
《氓》的备课资料(转载)
2.4 诗经《卫风·氓》教案
站在《诗经》的高度解读《氓》的主题思想
《诗经·卫风·氓》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