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宁乡一中2022届高三语文周测(十一)

命题人:王星    审题人:廖波文

时长: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文言文部分(42分)

(一)文言文阅读

     (唐高宗仪凤元年)大理奏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左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斫昭陵柏,罪当除名;上特命杀之。大理丞太原狄仁杰奏:“二人罪不当死。”上曰:“善才等斫陵柏,我不杀则为不孝。”仁杰固执不已,上作色,令出,仁杰曰:“犯颜直谏,自古以为难。臣以为遇桀、纣则难,遇尧、舜则易。今法不至死而陛下特杀之,是法不信于人也,人何所措其手足!且张释之有言:'设有盗长陵一杯土,陛下何以处之?’今以一株柏杀二将军,后代谓陛下为何如矣!臣不敢奉诏者,恐陷陛下于不道,且羞见释之于地下故也。”上怒稍解。初,仁杰为并州法曹,同僚郑崇质当使绝域。崇质母老且病,仁杰曰:“彼母如此,岂可使之有万里之忧!”诣长史蔺仁基,请代之行。调露元年,左司郎中王本立恃恩用事,朝廷畏之。仁杰奏其奸,请付法司,上特原之,仁杰曰:“国家虽乏英才,岂少本立辈!陛下何惜罪人,以亏王法。必欲曲赦本立,请弃臣于无人之境,为忠贞将来之戒!”本立竟得罪,由是朝廷肃然。以文昌左丞狄仁杰为豫州刺史。时治越王贞党与,当坐者六七百家,籍没者五千口,司刑趣使行刑。仁杰密奏:“彼皆诖误,臣欲显奏,似为逆人申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仁恤之旨。”太后特原之,皆流丰州。太后信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尝从太后游幸遇风吹仁杰巾坠而马惊不能止太后命太子追执其鞚而系之仁杰屡以老疾乞骸骨,太后不许。入见,常止其拜,曰:“每见公拜,朕亦身痛。”仍免其宿直,戒其同僚曰:“自非军国大事,勿以烦公。”辛丑,薨,太后泣曰:“朝堂空矣!”自是朝廷有大事,众或不能决,太后辄叹曰:“天夺吾国老何太早邪!”太后尝问仁杰:“朕欲得一佳士用之,谁可者?”仁杰对曰:“文学蕴藉,则苏味道、李峤固其选矣。必欲取卓荦奇才,则有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宰相才也。”太后擢柬之为洛州司马。久之,卒用为相。仁杰又尝荐夏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仁杰曰:“荐贤为国,非为私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1.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太后信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尝从太后游幸遇风吹/仁杰巾坠/而马惊不能止/太后命太子追执其鞚而系之

B.太后信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尝从太后游幸/遇风吹/仁杰巾坠/而马惊不能止/太后命太子追执其鞚而系之

C.太后信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尝从太后游幸/遇风吹/仁杰巾坠/而马惊不能止/太后命太子追执其鞚而系之

D.太后信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尝从太后游幸遇风吹/仁杰巾坠/而马惊不能止/太后命太子追执其鞚而系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大理丞,是大理寺的重要官员,大理寺是我国古代掌管审核刑狱的官署,大理寺与刑部、都察院合称三法司。

B.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纪大了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

C.宿直,就是值班。古代官署为了应对突发事变、守护机关和处理紧急公文,多有一套轮流值班工作制度。

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其所育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唐代三品以上的官死也叫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狄仁杰秉性耿直,敢于据理力争,甚至有时当面顶撞高宗和武则天,武则天也常常能接受他的意见,甚至迁就他。

B.狄仁杰的同僚郑崇质要出使远方,但他的母亲年老病弱,狄仁杰就向长使蔺仁基提出请求,要求自己代替他去。

C.狄仁杰断案公正严谨,权善才、范怀义误伐昭陵柏树,高宗要杀了他们,狄仁杰上奏说他们罪不该死,然而皇帝仍然盛怒。

D.狄仁杰做官的时候,十分重视提拔人才,可谓不拘一格,他所举荐的张柬之、姚元崇、桓彦范、敬晖等人,都成了有唐一代著名臣子。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必欲曲赦本立,请弃臣于无人之境,为忠贞将来之戒!

(2)时治越王贞党与,当坐者六七百家,籍没者五千口,司刑趣使行刑。

5.范仲淹评价狄仁杰:“岩岩乎克当其任者,唯梁公之伟欤!”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说明。(4分)

(二)文言综合

6.下列各句中“其”字意义判定正确的一组是(        )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③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④则或咎其欲出者

⑤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⑦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⑧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⑨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A.①⑧相同,②⑤相同               B.③④相同,⑥⑨不同

C.⑥⑦相同,⑧⑨相同               D.②⑤不同,④⑥相同

7.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用法不同于其他句的一项是(     )(4分)

A.人皆得以使之

B.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蔽沛公

C.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闻邻国

D.群臣吏民,能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8.下列加粗词不是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一组是(     )(4分)

A.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天南

B.七十者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妪,先大母婢也,二世

C.今王与百姓同乐,则

愿为鞍马,从此替爷征

D.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鱼虾而友麇鹿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9.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4分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刘备天下枭雄

C.《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妪,先大母婢也

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二、语言文字运用(4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1题。

在经济不断发展、科技          的当下,有一种文化现象受人关注。借文物为话题讲述历史故事,这类文艺作品穿越时空,          ,受到人们的喜爱;同时,保护历史文物、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社会共识。历史文物浓缩着时间的厚重,承载着集体的记忆,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文物将历史记忆沉淀其中,使得后人可以睹物思人、透物见史。文物的存在不是静止的,从中可以听见争鸣鼓角,看见波澜壮阔,感受文化与历史的脉动。而这样一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回望,可以带来文化的认同、思想的启迪、精神的激励,引导我们走好今天的路。

红色文物记录着英勇牺牲、顽强斗争的红色故事,每每让          于前的人感受到精神的震撼。从一件件红色文物里,可以发掘百年奋斗征程中的闪光故事,可以真实触摸何谓牺牲、何谓坚守,可以真切感受一个百年大党的不变初心。

历史和文化关乎过去,          关乎现在与未来。从五千年文明中走来,从文化传承中汲取奋进力量,我们必将再创断的辉煌。

1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日新月异     横亘古今     伫立     还

B.日新月异     连缀古今     伫立     更

C.蒸蒸日上     连缀古今     站立     还

D.蒸蒸日上     横亘古今     站立     更

11.文中加粗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文物不是静止的存在,从中可以听见鼓角争鸣,看见波澜壮阔,感受历史与文化的脉动。

B.文物的存在不是静止的,从中可以听见争鸣鼓角,看见壮阔波澜,感受文化与历史的脉动。

C.文物的存在不是静止的,从中可以听见鼓角争鸣,看见壮阔波澜,感受历史与文化的脉动。

D.文物不是静止的存在,从中可以听见争鸣鼓角,看见波澜壮阔,感受文化与历史的脉动。

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3题。

当下,各种各样的美妆主播争妍斗艳已(        )。然而当美妆之风(        )地闯入未成年人的生活之中,却引发了不少人的担忧。成人的某类审美取向,出现在儿童美妆直播中,让人顿感“违和”。“违和”的原因不仅是种种矫饰妆容与儿童面貌之“纯”相反;①还因为美妆商家的(        )与儿童心理之“纯”相悖。尽管美妆直播的(        )给行业带来机遇,但商家的不良行为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正确审美观的形成。

一些平台之所以热衷于制造“全网最小美妆博主”等噱头,说到底是利益作崇。近几年,儿童化妆品的销量持续增长。在巨大商业利益的诱惑下,一些不良商家为躲避市场监管,给劣质的儿童化妆品“穿上马甲”②,当成儿童化妆玩具进行销售。一些所谓的儿童彩妆品牌对儿童美妆主播的不当行为采取放任的态度,更有甚者还“再添一把火”。涉及儿童的行业应当严格规范,容不得利益熏心。广告法明确规定,不得利用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在针对未成年人的大众传播媒体上,不得发布医疗啊,药品啊,化妆品啊,③美容广告啊以及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游戏广告……。④那些只见“利益”、不见“责任”的行为,触碰了法律红线,甚至违背了社会道德和市场秩序,亟待纠偏。

13.依次填入文中括号中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不足为奇     肆意     唯利是图     蓬勃发展

B.见怪不怪     恣意     利欲熏心     蓬勃发展

C.不足为奇     肆意     利欲熏心     蔚然成风

D.见怪不怪     恣意     唯利是图     蔚然成风

14.文中划横线处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文中加粗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4分)

16.【2018年高考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       。      ,     ,      ,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

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

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

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

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

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

A.③⑥⑤①④②  B.③⑥⑤④②①  

C.⑤⑥③①④②  D.⑤⑥③④②①

17.依次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组是(  )(4分)

时常想起鲁迅,想起胡适,想起钱穆——一个已经逝去的铁三角。他们与时代一同呼吸,以独立的姿态成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界的柱梁;如今,正凝视着这个轻佻的当下,沉默不语。我们是喋喋不休地重复梁实秋的雅舍、________、________,还是老老实实地告诉我们的学生,我们曾经有过________、________与钱穆的严谨学业?

A.周作人的平和 林语堂的幽默 鲁迅的自由思想 胡适的社会批判

B.周作人的苦茶 林语堂的菜谱 鲁迅的社会批判 胡适的自由思想

C.林语堂的幽默 周作人的平和 胡适的思想自由 鲁迅的批判社会

D.林语堂的菜谱 周作人的苦茶 鲁迅的思想自由 胡适的批判社会

18.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绝大多数人几乎天生怕蛇,科学家认为这可能与人类早期的穴居生活有关,________,有“恐惧”基因的人,会本能地躲开毒蛇的伤害。这意味着有“恐惧”基因的人生存能力更强。

A.因为穴居人类慢慢形成了对蛇的“恐惧”基因,极易遭到毒蛇的攻击

B.因为毒蛇极易攻击穴居的人类,便慢慢形成了对蛇的“恐惧”基因

C.因为穴居的人类极易遭到毒蛇的攻击,便慢慢形成了对蛇的“恐惧”基因

D.即使穴居的人类极易遭到毒蛇的攻击,对蛇的“恐惧”基因也形成了

19.【2017年高考课标Ⅰ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①                         。以口服药为例,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逐渐被吸收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②                          。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然而,③                           ,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

三、默写(16分)

1.《泊秦淮》一诗中,诗人借“商女”而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的一句诗是:                           ,                           。

2.“梦境虚渺,理想难托”,李商隐在《锦瑟》的“                     ,                  。”两句中用凄迷哀婉的笔触委婉地写出了人生的理想与幻灭、相聚与分离的悲戚难言之情。

3. 《夜雨寄北》中思念之情,亘古不变,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潇潇夜雨中,李商隐客居寂寞,倚窗伫立,将相思之情转化为了重逢的希冀:                      ,                       。

4.李商隐的《无题》中写女子离别后的担心,含有两人要各自珍重的意思的句子是:                      ,                       。

5.李煜《相见欢》中以丝的千头万绪比喻离愁的纷乱和难解的诗句是:                       ,                       ,                           ,                           。

6.李商隐的《无题》中通过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                      ,                       。

7.“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我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大话西游》中这段台词已成为经典,然而早在唐时,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就用“                           ?                            。”表达了这种追悔莫及的心情。

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部分

1.B句意:武则天十分信任和器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众大臣没有哪一个可以与他相比的,她时常称狄仁杰为国老,而不是直呼其名。狄仁杰也习惯于当堂直言强谏,而武则天也经常采纳他的建议,尽管这样做违背了自己的本意时也从不在意。有一次,狄仁杰随从武则天巡游,途中忽然遇到大风,将狄仁杰的头巾吹落在地,他的坐骑也因此受惊而飞奔不止,武则天于是命令太子李显追上惊马,抓住马的笼头并将它拴好。

“常”修饰“谓”,状中关系不能断开,排除CD;“常谓之国老而不名”表意完整;“仁杰好面引廷争”表意和结构都完整,其后断开;“仁杰”作下一句的主语,其前断开,排除A;故选B。

2.C“值班”错误,宿直,是夜间值班的意思。

3.C“皇上仍然盛怒”错误。根据原文“上怒稍解”,皇帝没有那么生气了,故选C。

4.(1)如果一定要曲意宽赦王本立,那就请先将我流放到荒无人烟的边远地带,给忠贞的人作为将来的警戒。

(2)当时朝廷正在惩治越王李贞的党羽,按照法令应当被判罪的有六七百家,登记没收家产入官府充当奴婢的有五千人,司刑寺督促豫州方面执行判决。

(1)得分点:“曲赦”,曲意宽赦;“弃”,这里是流放;忠贞,忠贞的人。

(2)得分点:“治”,惩治;“党与”,同党、党羽;“坐”,判罪;“籍”,登记;“没”,没收;“趣”,通“促”,督促。

5.①不徇私枉法,为了维护公理,敢于犯上直谏。

②忠于职守,爱惜百姓。

③为国举贤,不存私心。

首先理解范仲淹对狄仁杰的评价语,“岩岩乎克当其任者,唯梁公之伟欤!”意思是,像岩石那样高峻伟岸、而能担当其重任的人,只有狄梁公这样的伟人。然后从文本中筛选信息。

“仁杰固执不已,上作色,令出”“犯颜直谏,自古以为难。臣以为……”权善才、范怀义误伐昭陵柏树,高宗要杀了他们,狄仁杰上奏说二人罪不该死,皇帝生气,狄仁杰又以汉文帝和张释之的典故劝说皇帝。“左司郎中王本立恃恩用事,朝廷畏之。仁杰奏其奸,请付法司”上奏揭发王本立的罪行,王本立最终被治罪。可见其不徇私枉法,为了维护公理,敢于犯上直谏。

“时治越王贞党与,当坐者六七百家,籍没者五千口,司刑趣使行刑”“仁杰密奏”“太后特原之,皆流丰州”可见其忠于职守,爱惜百姓。

“必欲取卓荦奇才,则有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宰相才也”“仁杰又尝荐夏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率为名臣”可见其为国举贤,不存私心。

【参考译文】

唐高宗仪凤元年(公元676年),大理寺上奏说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左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砍昭陵上的柏树,按照罪责法令应当被除去官吏名籍;唐高宗却特意命令将他们处死。大理丞太原人狄仁杰上奏道:“这两个人的罪责不应当被处死。”唐高宗说:“权善才等砍昭陵柏树,我不杀了他们就是我的不孝。”狄仁杰一再坚持自己的意见,唐高宗满脸怒色,命令他出去,狄仁杰说:“冒犯陛下的威严,直言强谏,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很难做到的。但我认为如果遇到桀、纣固然会很困难,而如果遇到尧、舜这样的仁君却很容易做到。如今依照法令不应当被处死的人,而陛下却执意要处死,这样一来,就会让法律失去取信于人的根本,那么人们以后将何所依从呢?汉朝张释之曾对隋文帝说过:'假如有人盗取高祖长陵一抔土,那么陛下将如何处分他呢?’如今因误砍一棵柏树而将两位将军处死,那么后代会怎么看待陛下?我之所以不奉诏执行陛下的命令,是唯恐让陛下陷落到无道的境地,也是因为害怕无颜去九泉之下见张释之的缘故。”听他这样一说,唐高宗的怒气才稍微消了一点。起初,狄仁杰担任并州法曹一职,同僚郑崇质本应出使遥远的地方。可是郑崇质的母亲年迈多病,狄仁杰说:“他母亲的情况如此不妙,怎能再让她有万里离别的忧愁呢!”随即找到长史蔺仁基,请求他代替郑崇质担当出使的任务。调露元年,左司郎中王本立仗恃皇帝的恩宠而滥用权力,朝中文武百官因此都对他畏惧有加。唯独狄仁杰上奏揭发他的奸恶行径,并请求将他移交司法部门查办,唐高宗特地将他赦免。狄仁杰说:“尽管国家缺乏优秀人才,可是难道缺少像王本立这样的人吗!陛下为什么要爱惜罪人,从而使王法得到损害?如果一定要曲意宽赦王本立,那就请先将我流放到荒无人烟的边远地带,给忠贞的人作为将来的警戒。”王本立最终被治罪。朝廷上下从此严肃而有法度。以文昌左丞狄仁杰为豫州刺史。当时朝廷正在惩治越王李贞的党羽,按照法令应当被判罪的有六七百家,登记没收家产入官府充当奴婢的有五千人,司刑寺督促豫州方面执行判决。狄仁杰为太后上密奏道:“他们都是受牵连的,我本打算奏明皇上,可是似乎有为叛逆的人申辩的嫌疑;可是知而不言,又深恐违背陛下仁爱怜悯的本意。”太后因此特地原谅了他们,将他们全都流放丰州。武则天十分信任和器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众大臣没有哪一个可以与他相比的,她时常称狄仁杰为国老,而不是直呼其名。狄仁杰也习惯于当堂直言强谏,而武则天也经常采纳他的建议,尽管这样做违背了自己的本意时也从不在意。有一次,狄仁杰随从武则天巡游,途中忽然遇到大风,将狄仁杰的头巾吹落在地,他的坐骑也因此受惊而飞奔不止,武则天于是命令太子李显追上惊马,抓住马的笼头并将它拴好。狄仁杰曾经多次以年老多病为缘由向太后提出回家养老的请求,武则天每次都拒绝了。每当狄仁杰入朝参见的时候,武则天还时常阻止他行跪拜礼,她说:“每当看见爱卿行跪拜大礼的时候,朕的身体都会隐隐作痛。”武则天还免除了狄仁杰晚上在宫中值宿的义务,并告诫他的同僚们说:“如果不是什么军国大事,就不要去烦扰狄公。”公元700年,狄仁杰去世,武则天痛哭流涕,说:“朝堂空了!”从此以后,朝廷一遇到大事,如果百官决断不了,武则天就会叹息道:“老天为什么要把我的国老这么早夺走呢?”武则天先前曾经询问狄仁杰道:“朕想要得到一位贤士委以重任,您认为谁最合适呢?”狄仁杰问道:“不知道陛下打算委以他什么重任?”武则天说:“我准备让他出任宰相。”狄仁杰回答道:“如果陛下想要的是学识渊博的才俊,那么苏味道、李峤本来就是最佳人选。如果陛下一定要找卓尔不群的奇才,那就非荆州长史张柬之莫属了,此人虽然年迈,但的确是块当宰相的料。”武则天随即擢升张柬之为洛州司马。过了很久,终于将他升任为宰相。狄仁杰还曾经向武则天举荐了夏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随后这些人都成了唐代的名臣。于是就有人对狄仁杰说道:“治理天下的贤能良将,全都出自您狄公的门下啊。”狄仁杰回答道:“引荐贤良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并非为了我的一己私利啊。”

6.B(①他的 ②其中的 ③那,那些 ④那,那些 ⑤其中的 ⑥他,他们 ⑦自己 ⑧他,他们) ⑨大概)

7.C.(名词,作主语;其余名词活用作状语。)

8.D.(“侣”,意动用法;“草”“露”,名词作状语。余为名词作一般动词。)

9.D.(“屈平”句为陈述句,其余为判断句。)

二、语言文字运用

10.B①“日新月异”适用于进步很快,而“蒸蒸日上”强调向上的形势,语境是说科技发展势头一天比一天好,故用“日新月异”。

②“横亘古今”,即横跨古今;“连缀古今”,即连接古今。后文有“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故用“连缀古今”。

③“伫立”,指长时间地站立,是饱含情思的神态;与“站立”相比,这里形容人们站再红色文物前受到震撼,应用“伫立”。

④“还”表示某个范围之外有所补充,“更”表示程度上的加深。这里是比较“过去”与“现在、未来”,应该用“更”。

11.A①前文陈述对象是文物,而不是“文物的存在”,排除BD;②“鼓角争鸣”“波澜壮阔”不仅结构一致,而且符合事理,据此排除BCD。③先感受“历史”再感受“文化”,符合事理,据此排除BD。

12.构成:①三个语句字数相等,形式整齐,同为动宾结构。②强调了历史文物的价值。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浓缩着时间的厚重,承载着集体的记忆。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三句话构成排比,其中,每个句子都有8个字,“浓缩着”“时间的厚重”与“承载着”“集体的记忆”以及“连接着”“过去与未来”都是动宾词组,并且宾语都是“定语+中心语”的结构。

排比句式的特点形式整齐,节奏和谐,感情洋溢、气势强烈,强调了历史文物的价值。

13.A第一空,不足为奇:足,值得。不值得奇怪。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什么奇怪的;见怪不怪,看到怪异的现象不要大惊小怪。指遇到不常见的事物或意外情况,要沉着镇静。语境强调美妆主播争妍斗艳这一现象在当前很平常,应用“不足为奇”。

第二空,肆意,纵情任意,不受拘束。后多含贬意,谓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恣意:放纵,不加限制,任意。语境有贬义,应用“肆意”。

第三空,唯利是图:唯,只有;图:图谋,追求。只要有利可图,什么事都干。利欲熏心:贪财图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唯利是图”和“利欲熏心”都有只顾贪图财利的意思。但唯利是图偏重于图利,用来说明人的本质;“利欲熏心”偏重于被追求名利的欲望迷心窍,可用来说明人的一时的丑恶表现。语境强调商家贪图钱财的本质,应用“唯利是图”。

第四空,蓬勃发展:发展的势态很迅速,很积极,很向上。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语境形容美妆直播发展很快,应用“蓬勃发展”。

14.C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①处上下两句话是一个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连接“不仅是……”“还因为……”,应用逗号。④处没有表示列举未尽,应去掉省略号。

15.那些只见“利益”、不见“责任”的行为,违背了社会道德,破坏了市场秩序,甚至触碰了法律红线,亟待纠偏。

一是搭配不当,“违背了”和“市场秩序”不能搭配,应改为“破坏了市场秩序”;

二是语序不当,“触碰了法律红线”程度最深,应放在后面,应为“违背了社会道德,破坏了市场秩序,甚至触碰了法律红线”。

16.B【解析】此类题首先要读通语段,了解句意,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呼应衔接自然。本语段是谈分享经济的,语段第一句谈的是理性经济,追求的是个人经济最大化,是本文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是利己主义的假设,它要向分享经济转变必须有条件,且前面说到“利己”“假设”,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中“利己主义”“假设”与前面内容关联性很强,此处的“变化”相对于前面的内容,在语意上发生了转折,故与上文应该构成转折关系,但⑥中又没有表转折的关联词,这就找到③中的“但”,故③⑥应排在前面,所以排除C.D项。根据“不再……”“不再……”这两个相似的句式,可以推测②紧承④,这两句都是说人们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应是发生在“互联网平台上”。这就说明⑤应放在④②前面,而横线后面说“更……”,这在句式上与①“……更多地……”接近,故①应放在最后,所以排除A项,选B项。

17.B【解析】后两空,从前后文“鲁迅”“胡适”的呼应看,排除C项。从短语的结构看,与“严谨学业”结构一致的应为“社会批判”和“自由思想”,排除D项。从内容上看,与“雅舍”相应的应是“苦茶”和“菜谱”,而“平和”与“幽默”是作家的风格,排除A项。故选择B项。

18.C【解析】从整段文字来看,这是一个因果倒置的复句,先说结果“怕蛇”与穴居有关,然后用“因为”引出原因,排除D项。前文说的是“穴居生活”,B项转而说“毒蛇”,陈述对象不一致,可排除。再比较A项和C项,A项说法不合逻辑,应该先是“遭到毒蛇的攻击”,再形成对蛇的“恐惧”基因。故选择C项。

19.答案:①就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②药物浓度会渐渐上升;③药物浓度不是越高越好。

【解析】这段文字谈的是药品存在的危害.①处根据上文“使用不当”,可知本句写使用药品不当的后果,结合下文“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本句要写出对身体产生危害;②处前文“随着时间推移”,下文提到“药物浓度高于”,可知这里在说药物逐渐累积,浓度升高;③处根据上文“开始发挥疗效”,下文“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可确定这里写药品浓度应适量,注意前面“然而”的转折,据此作答即可。

三、默写

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6.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7.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谁经常打你的小报告
狄仁杰点醒武则天
不要迷信自己的雅量
狄仁杰圆梦保大唐
悟◎世事洞明,难得糊涂
狄仁杰当面让武则天戒色,面对这样的尴尬武则天是什么样的态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