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东名医彭力平临床医案汇总(二)

彭力平 广东省名中医,1982年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现湖南中医药大学),深圳市中医院骨伤科主任中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获“广东省名中医”“深圳名医”“深圳市名中医”称号。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运动系统伤病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骨折手法复位、伤病中药治疗等有深入研究,主张“能中医不西医,重外治少服药,先手法慎手术”。


治疗附骨疽(硬化性骨髓炎)经验

【基本资料】


张某,男性,时年40岁。

因右小腿红肿热痛、跛行反复发作20年,加重3天,于2009年7月4日来诊。患者20年前因外伤导致右胫骨开放性骨折,经手术治疗,骨折愈合,但此后经常伤处发热、红肿疼痛,跛行,无破溃流脓及死骨排除,头孢类抗生素治疗2周左右病情缓解,但数次复发后抗生素治疗逐渐失效,此次前症复发,注射头孢唑林钠后症状仍无好转。
首诊证候

体查:体温36.8℃,右小腿下段前侧有15厘米长、3~7厘米宽瘢痕,瘢痕下段及足背红热、中度肿胀、无瘘道、无波动感,轻度压痛,轻度跛行。舌红,苔薄黄,脉稍数。X线照片显示右胫骨下段皮质增厚、硬化,有多个小死腔,无死骨。血液检验白细胞11.3×109/L,中性细胞0.76,血沉22mm/1h,血细菌培养阴性。
诊断:附骨疽(硬化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期)。

治疗方法
该患者的病灶清除手术指征不太明显,在病灶处取病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也难以完成,因此,考虑中西结合治疗。遂为患者制定了治疗方案:中药仙方活命饮合黄连解毒汤口服,每日1副、分2次服;局部外敷解毒散蜂蜜调敷,每日2次。同时仍使用头孢唑林钠抗感染,每次1g,每天3次,静脉滴注。要求患者绝对卧床、抬高患肢,饮食清淡。

疗效随访

经上述治疗5天后,左小腿红热疼痛、跛行明显好转,上述检验均基本恢复正常。巩固治疗5天后顺利出院,患者说,这次缓解比以往都快,是抗生素用得最少、最短的一次。

心得体会:

骨髓炎的感染病灶较深,药物到达病灶较为困难,炎性物质的引流也非易事,是公认的疑难病。中医认为,此病源于开放性骨折,外伤染毒,脓毒入骨,正不胜邪,邪毒内蕴,转变为附骨疽,正虚邪盛时往往复发。

该患者以往的治疗都只是单一地注射抗生素,初期有明显效果,但久后产生耐药性或骨皮质增厚影响药物吸收,故疗效不佳。当无机会获取病灶组织,并且血液培养又为阴性时,只能依靠临床经验来遴选及调整抗生素,如果加用中药治疗,经常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中医治疗不论细菌种类,依靠的是辨证施治,与西药治疗双管齐下,常能相得益彰。

中药治疗附骨疽常常是内外兼治,更能体现其优势。此例采用中西结合治疗、中药内外兼治,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取效的关键。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

【基本资料】


王某,男性,时年28岁。

因双足趾红热肿痛、跛行反复发作5年,发作加重3天来诊。患者以往多次出现以上症状,化验检查血尿酸升高明显,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每次发病口服秋水仙碱都能迅速控制症状,但腹泻严重,难以忍受。平时口服降尿酸药非布司他,有明显效果,但尿酸正常难以持久。2天前检查血尿酸为564μmol/L,患者非常担心出现药物副作用,希望中药治疗而来诊。
首诊证候

体查:双足趾发红、发热、中度肿胀、压痛明显,跛行明显,舌红,苔稍黄,脉稍数。

治疗方法
口服“清痹汤”:秦艽10g、泽泻10g、苍术5g、川牛膝10g、赤芍5g、甘草5g,以清热祛湿、舒筋止痛,每日1副,分2次服。同时外敷“解毒散”,嘱咐禁食高嘌呤食物。3天后红热肿痛基本消失,5天后完全消失,行走正常,但血尿酸无明显降低,停敷中药。休息1周后,开始服用“降浊汤”利湿化浊:萆薢15g、土茯苓30g、车前子10g、白术10g、桑寄生10g、泽泻5g,每日1副(1次服用),2周为一疗程。

疗效随访

1个疗程后检查血尿酸明显降低。此后每月服用2周,共3个月,无不适,复查血尿酸降至正常,此间未出现足趾红热肿痛。

心得体会:

痛风不但是慢性病,而且可以称为“终身性疾病”。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病机,在急性期主要是湿热内蕴,在缓解期主要是湿浊内停。湿邪的特点是缠绵难愈,湿浊则是指不正常的代谢产物,也称“浊气”,多责之于脾气不足。因此,在治疗上应当分阶段予以清热利湿及利湿去浊,可以根据兼症加减化裁,本例使用的清痹汤、化浊汤,是彭力平教授根据经验体会形成的经验方,疗效显著。急性期当用中药内外兼治,本例使用的解毒散,源自明代《外科正宗》的金黄散,彭教授对其剂量做了较大幅度的优化调整,提高了性价比;缓解期的服药应有系统性,常以健脾化湿利浊为治法,以巩固疗效、预防复发。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症状非常明显,给患者生活、工作影响很大,中药治疗讲究内外兼治,方可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肿痛。而缓解期局部无明显症状,外治的必要性则不大。

中药对急性期症状见效快,与西药无明显差别,对发作间期降尿酸的时间可能要慢一点,但是中药的副作用与西药相比则少很多,优势明显。秋水仙碱的副作用除了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肌肉及周围神经病变、骨髓抑制、休克、致畸、肝损害等;非布司他除了可能导致皮肤、肝损害之外,新近的研究还认为可能增加心脏相关死亡等风险,对此,医患都要有全面的认识。作为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医生,应当发挥中医药特长,“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结合”。

因为缓解期需要服药的时间比较长,用常规方法煎药和携带都不太方便,可以采用中药打粉后装袋代茶饮的方式服药,这样的依从性要好很多。打粉后服用的剂量通常只需要原剂量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小。

痛风的发生主要源于饮食习惯,如《内经》云:“高粱之变,足生大疔”,王冰的理解就是足部生疔,因为四肢为诸阳之本。所以,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在于严格禁食高嘌呤食物。对每位患者,都应仔细交代食戒事项,而且在病历上仔细注明;对于有侥幸心理、餐桌上恋恋不舍的患者都要耐心地解释疾病的发展过程,分析厉害,告诫患者万不可大意。


治疗膝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经验

【基本资料】


陈某,女性,时年30岁。

因右膝扭伤后酸痛、活动受限、弹响,交锁1个月就诊。来诊前磁共振检查显示右膝内侧半月板后角Ⅲ度损伤,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1个月症状无好转,多家医院建议手术治疗,患者非常惧怕手术,希望尝试非手术疗法。
首诊证候

体查:右膝关节轻度肿胀,无发红发热,膝关节两侧轻度压痛,浮髌试验阴性,侧位运动试验阴性,麦氏试验弱阳性。舌淡红,苔稍白,脉弱。
诊断:膝痹(气虚血瘀)、右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治疗方法
口服通迪胶囊、硫酸氨基葡萄糖,膝关节外敷消瘀散2周,症状缓解不明显,舌淡,舌边有齿痕,脉弱。改口服六味骨痹丸(淫羊藿10g,龟甲20g,怀牛膝15g,骨碎补10g,五加皮10,生甘草5g)以补益肝肾、强筋壮骨,每日2次,每次6克,连续服3个月,并行牛膝醇中医定向透药仪治疗(每日1次,每次25分钟)、超声关节炎治疗仪治疗(每次4个治疗头,保健模式,每次5分钟,连续60天)。嘱佩戴护膝,避免过度运动。

疗效随访

首诊1个月后膝关节酸痛开始好转;2个月后复查磁共振,半月板损伤级别降低为Ⅱ度;3个月后膝关节疼痛基本消失,偶有弹响;10个月后膝关节疼痛、弹响、交锁完全消失,活动完全恢复正常。

心得体会:

彭教授认为,关节软骨与关节盘都属于中医“筋”的范围,而且“膝为筋之府”,其病损都属于“膝痹”的范畴。现代医学也认为两者的的结构、代谢、功能有许多类似之处。因此,在此例治疗中借鉴了骨关节炎的一些治疗方法。其中,超声关节炎治疗仪非普通的超声治疗仪,属聚焦超声波,治疗深度大,能作用于关节内软骨及滑液(直接针对原发病灶)而能消肿止痛和促进软骨修复。

关节软骨的结构与代谢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病损修复难度很大,这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彭教授的经验方六味骨痹丸对关节软骨病损有明显的疗效,经动物实验对比,修复软骨的效果与硫酸氨基葡萄糖相当,而临床观察中缓解症状具有一定优势,因此,要提高疗效,内外兼治是一个可行的途径。中药外敷对骨痹的急性期病证(血瘀与瘀热)有明显疗效,但对于缓解期的治疗(肝肾亏虚)效果不佳,应借助于现代仪器设备进行深部治疗,定向透药、聚焦超声就是不错的选择。

牛膝自古以来是治疗膝痹最为常用的中药,善补肝肾,有标本兼治的特性,还是常用的引经之药。彭教授对牛膝治疗骨痹开展了广泛的运用和研究,将牛膝醇提后在临床上进行局部外治,尤其是借助现代设备进行透药,已经使用多年,收到了良好的疗效,在半月板病损治疗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态势。

修复关节软骨的治疗周期和疗效评价节点是与其代谢周期相配适的,一般需要2~3月,因此,需要向患者充分说明,保证治疗质量是获得预期疗效的前提。

值得反思的是,半月板的影像学检查与病情的关联度是有限的,并不是决定手术与否的唯一依据和标准。临床上许多病例证实,手术(包括非手术)治疗前后的影像分级常常没有变化,但症状已经改善。因此,在非紧急情况下,实施手术治疗之前进行系统的非手术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手术只应安排在梯级治疗的顶端。

治疗膝痹(骨关节炎)经验

【基本资料】


杨某,男性,时年50岁。

因双膝冷痛、肿胀,晨僵,上下楼困难2年,加重半年来诊。曾系统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双氯芬酸钠无效。
首诊证候

体查:双膝前侧轻度肿胀但无发红发热及明显压痛,无膝关节弹响和交锁,侧位运动试验及麦氏试验均为阴性,舌边有齿痕,苔稍白,脉细。照片示双膝间隙稍窄,关节周边有少量骨赘。
诊断:膝痹(肝肾亏虚)、骨关节炎。

治疗方法
采用中药内外兼治的治疗方案,口服彭教授的经验方“六味骨痹丸”(淫羊藿10g,龟甲20g,怀牛膝15g,骨碎补10g,五加皮10,生甘草5g)以补益肝肾、强壮筋骨。膝关节肿胀处外敷彭教授经验方“消瘀散”。嘱咐患者不做爬山、爬楼、深蹲、跑跳等运动。

疗效随访

半月后步行疼痛缓解,肿胀消失,遂停用外敷药,继续口服六味骨痹丸(共3个月);3个月后复查,患者膝关节冷痛完全消失,平地步行正常。经1年随访,未再出现膝关节疼痛,上下楼功能也明显改善。

心得体会: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云:“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筋不能动”应该包括了膝关节活动困难,膝关节是全身最大的关节,故“膝为筋之府”。患者年已50,肝肾始衰,好发退行性关节病变,当补益肝肾,尤其重在补肝。

彭力平教授遣用六味骨痹丸治疗该病,意在补益肝肾、强壮筋骨,此方经系统的动物实验和初步的临床观察,对骨关节炎的软骨病损修复有比较明显的效果,彭教授正在开展的中药修复关节软骨退变的增效研究,为提高此疾病的疗效带来了希望。

补益肝肾的中药大多辛温,以肝肾阳虚的患者服用最为适宜,如果以阴虚突出的患者,长期服用则恐“上火”。因膝痹病多为本虚标实,补虚又需长期治疗,每天使用煎剂也不太方便,因此,宜制成丸剂,以图便利。

此方治疗骨关节炎虽然有明显的疗效,但仍然只适合于轻中度(≤3级)的骨关节炎患者,而对重度患者的疗效有限(此例患者的放射线分级为2级)。

骨关节炎的发病大多与生活及运动习惯有关,健康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对有些患者,甚至还要开出运动处方。

治疗腰痹经验

【基本资料】


康某,女,时年61岁。

近3年腰腿胀痛无力反复发作,逐渐加重,每步行几分钟就因症状加重被迫坐下休息,十分苦恼。CT检查后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多家医院建议椎管减压椎体融合内固定手术。患者考虑年龄偏大,手术规模较大,不想手术,遂来就诊。
首诊证候

体查:腰椎板直、活动中度受限,腰骶椎无明显压痛及放射痛,下肢腱反射、肌力、活动基本正常,双腿轻度肿胀,舌胖,苔稍白腻,脉细弦。
诊断:腰痹。
证属:肝肾亏虚、夹瘀夹湿之证。

治疗方法
采用彭力平教授经验方“腰痹汤”加味,以补益肝肾,化瘀利湿:独活10g、秦艽10g、泽兰10g、桑寄生10g、怀牛膝10g、熟地黄10g、杜仲10g、鸡血藤10g、乌梢蛇20g,甘草5g,增加海马1g(打粉)、全蝎1g(打粉)、海风藤10g、海桐皮10g,每日1副,久煎服。

疗效随访

服用上方1周后腰痛腿胀明显减轻,继续服用原方1周后去全蝎,再服药1周后去海马、海风藤,每服药1周后停服3天;服药4周后无明显不适,下肢肿胀消失,已能外出散步半个多小时,患者感到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

心得体会:

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难度大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顽痹”范畴。彭力平教授针对此病以肝肾亏虚为主,常又夹湿、夹瘀的特点,根据经验,制定了“腰痹汤”。腰痹汤的立意主要是针对年老、久病体虚,经络气血不荣(下肢麻木无力),兼夹痰瘀(病久)而在独活寄生汤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加减,主要增加的药味为虫类药、藤类药,以增加搜风通络的效果。

此两类药物中有些具有一定毒性,应谨慎、短期使用,在取效并稍加巩固后就宜撤出,使用量应尽量控制,久煎不但是减少毒副反应,还考虑到海马需久煎。如此,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毒风险、节约费用(打粉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既然开处了毒性药物,就应让患者知情,并嘱咐注意毒副反应的发生及其应对。虚症的调补需要长时间服药,方能巩固疗效。随访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该患者每隔几个月就会有所反复,需要如此重复服药2~3周,方能保持不出现重度间歇性跛行症状。

服用中药虽难根治此病,局部中药外治(如中医定向透药等)还可提高疗效。即便是几个月、几年的症状缓解,患者都会感到非常满意。毕竟该病的手术治疗规模较大,属于终极疗法,先行非手术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治疗足跟痹经验

【基本资料】


朱某,女性,时年52岁。

因左足跟底疼痛、跛行半年到医院就医,照片后诊断为跟骨骨刺,行跟骨骨刺及跖筋膜(部分)切除术。手术后跟底疼痛向前足蔓延并加重,呈刺痛,跛行加重。行按摩、针灸等治疗3个月后仍无任何好转,不能上班工作,心情焦急,遂来院就诊。
首诊证候

体查:左足底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无发红发热,瘢痕不明显,足跟及足底轻度肿胀,并有广泛皮下硬结、压痛,舌暗红,苔稍黄,脉弦。X线照片显示跟骨前下方原有骨刺已经完全切除,跖筋膜部分缺如。
诊断为:跟痹,瘀血积聚证;跟骨骨刺、跖筋膜切除术后。

治疗方法
即为患者开处院内制剂“活血温经散”(艾叶、三棱、莪术、威灵仙等),以活血散瘀、温经通络,每日2次煎水,煮沸后改小火再煎15分钟,药量以在小盆中能浸泡到足背为宜,每次泡足20分钟,保持药液温度42℃左右,每泡足7天休息3天,并教会患者自行足底理筋按摩手法(捋顺法)。

疗效随访

上述治疗4周后疼痛基本消失,行走基本正常,返岗上班;继续原方泡足半个月后,疼痛完全消失,步态完全恢复正常。

心得体会:

跟痹(跟痛症)的病位多在跟骨底软组织,有时照片会发现有跟骨骨刺,但骨刺的发现常常会产生误导。大量的此类病例告诉我们,即便是治疗后症状彻底消失了,但是照片上的骨刺却依然故我,显然,病源并不在骨刺。此例患者手术切除的范围也够大,效果却不达预期,值得商榷。

疾病的治疗一般都应采用“阶梯疗法”,也就是逐步增加或调整治疗手段,手术疗法一般都不是首选,而多是一种“终极疗法”。跟痛症的治疗一定是优先非手术疗法,包括理疗、按摩、针灸、针刀、中药、封闭等等。以往遇到的此类初诊患者,大多数经中药泡洗就能生效,其余患者则在封闭、针刀治疗后取效,只有极个别的患者因症状严重、非手术治疗无效而需要手术治疗。因此,切不可随意将手术疗法作为常规疗法。

此例跟底病灶未能解除,加上手术后瘀血留滞,故疼痛及跛行加重。此类手术,如果切除了病灶,一般6周内症状都能消失,3个月后还无任何改善,则应予以重视、积极治疗。

院内制剂“活血温经散”能够温经通络、消肿止痛,使用面非常广。选用泡洗足部的方法,能够兼顾足底前后,也能兼顾手术前后的病损,再配合理筋手法松解、整理挛缩的软组织,因而获得了满意的疗效。需要注意的是,煎药的时间要恰当,药液量及其温度要适宜,泡洗的时间要充足,方能获得预期的疗效。

为了节约药源、保证药液的有效浓度和浸泡范围,采用大小适宜的塑料袋等替代泡脚盆,也是不错的浸泡器具。

治疗双侧拇屈肌腱腱鞘炎经验

【基本资料】


罗某,男性,时年1岁4个月。

家长诉出生后几个月即发现双拇指屈曲畸形,不能伸直,几家医院都建议手术治疗。家长觉得小孩年幼,难以接受手术,遂来院寻求非手术治疗。
首诊证候

体查:家长称,患儿常将双拇放口中吸吮含咬,检查见患儿双手拇指指间关节肤色、肤温正常,掌侧皮下有硬结,指间关节弹性固定在半屈曲位,当掌拇关节伸直时指间关节无法掰直,而当掌拇关节屈曲时,拇间被动活动轻度受限。照片排除骨性疾患,诊断为双侧拇屈肌腱腱鞘炎。

治疗方法
开处院内制剂“活血温经散” (艾叶、三棱、莪术、威灵仙等)煎煮后滤汁浸泡手指,每日1副,分2次煎泡,每次浸泡20分钟,保持药水温度38~40度,每泡7天停药3天。同时施行理筋手法——缓慢并轻柔地推揉拇指关节掌侧,将掌指关节固定于屈曲位将指间关节被动屈伸,当场教会家长按摩,嘱每次10分钟,每天3~5次;给患儿使用安慰奶嘴。

疗效随访

经过2周的治疗,指间关节的屈曲度明显改善;继续使用上方浸泡、手法理筋,至3个月的治疗完成时,双手拇指活动完全恢复正常,硬结稍变小、变软。患儿家长非常高兴——不用手术就解决了困扰全家人的难题。

心得体会:

幼儿拇屈肌腱腱鞘炎不多见,是否为先天性尚难定论,症状体征与成年人有许多相同之处,只是成人的发病或因用手过度,或因局部摩擦,而幼儿多因吸咬(多属正常习惯)所致。

鉴别诊断主要是指间关节病损,检查的要点,一是X线照片,二是专科体查:只要掌拇、指间关节的被动活动正常,则考虑肌腱疾患。

西医疗法除了封闭注射(在儿童不太现实,中医的针刀治疗也是如此),多考虑手术,对比较顽固的病例尤其如此。其实,幼儿发育快、修复快,可塑性强,如果即时、积极的非手术治疗效果一般都比较好,以往已有十余例幼儿病例用相同方法治愈。如此年幼的患儿,手术疗法还是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应该是“能手法慎手术”。

中药煎洗疗法在清代的《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就有记载,中药局部透入以及热疗效是取效的关键,活血温经汤外洗的温经散寒、消瘀散结效果是非常突出的,但患儿皮肤娇嫩,长期泡洗中药容易染色,因此,泡药1周后要间隔休息3天,让皮肤得到适当休息。

手法按摩非常重要,难度也不算大,但需每日频繁地实施手法,家长按摩时患儿依从性也会比较好,因此,医生应教会家长按摩,需要强调的是,力度不用太大,不要急于求成。

此病既然是吸咬所致,当然还要从源头进行预防,用安慰奶嘴是最适宜的选择,既可以防止手指咬伤,又可以防止误食手指上残留的中药,同时,也是此年龄段幼儿口腔健康的需求。有的专家提出戴指套,因为患儿年龄太小,不容易配合,困难较大,必要性也不大。

治疗右胫腓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经验

【基本资料】


肖某,男性,时年36岁。

右小腿受伤后肿痛、不能站立1天来诊。
首诊证候

体查:右小腿重度肿胀,有骨擦音、假关节畸形、纵轴叩击痛阳性,活动重度受限,舌暗红,苔薄稍黄,脉弦数。X线照片示右胫腓骨中段骨折,有明显移位及骨碎片。
诊断:右胫腓骨中段粉碎性骨折。

治疗方法
经三级查房、病例讨论,决定开放手术内固定,但小腿软组织肿胀严重,需基本消除肿胀方能手术。以往消肿最有效方法是在口服或静脉注射活血化瘀类中药的同时配合外敷消瘀散或双柏散,但是大面积的中药外敷却难以实施,立即改涂消瘀散涂膜剂,并口服血府逐瘀汤以活血消肿,右小腿垫高,3天后肿胀明显减轻,达到了术前要求,皮肤无瘙痒及皮疹。次日,顺利实施了胫腓骨骨折开放复位、髓内钉固定术。手术后继续抬高小腿,切口以外区域继续涂抹消瘀散涂膜剂(直至5天后完全消肿)。


疗效随访

术后未无切口开裂、渗液等情况,术后3天照片胫腓骨骨折对位及内固定位置良好,开始小幅度活动膝、踝关节,扶双拐下地;2周后拆线,加大下肢关节活动范围,改服伤科接骨片3个月;3个月后下肢活动正常,照片胫腓骨已有骨痂,弃拐徒步行走,达到临床治愈。

心得体会:

创伤骨折手术前的软组织消肿似乎不是大问题,但却让医患双方都颇为纠结:如果术前不能有效控制患肢肿胀而即刻手术,恐导致手术切口张力过大而影响术野的显露、切口的缝合,还容易招致感染;如果消肿过慢,则担心耽误手术时机,影响治疗和愈合。

在外治疗法消肿方面,西药主要是外敷硫酸镁溶液,但疗效一般,还需根据病程辅以热敷或冷敷;中药外敷消肿取效迅速,但传统的散剂(软膏)剂型在敷药面积较大时难以操作,还容易导致皮肤过敏或因敷料(如绷带)固定药膏而加重肿胀、导致筋膜间室综合征。雪山金罗汉涂膜剂是理想的涂膜剂型,但起效较慢。彭教授经验方消瘀散的消肿止痛起效快、效果好,在立项科研项目时研制了多个新剂型,其中的涂膜剂型恰好适于解决这类难题,将其用于该患者的围手术期外治之后,消肿迅速,体现了彭教授守正创新的学术风格。

治疗髋关节后脱位、胫腓骨骨折经验

【基本资料】


李某,男性,时年35岁。

车祸受伤后右髋、右小腿疼痛、畸形、不能活动1小时来诊。
首诊证候

体查:接诊时生命指征正常,神清,右髋内收、内旋、短缩畸形,不能活动,右小腿中上段有肿胀、压痛、纵轴叩痛及假关节形成。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X线照片后诊断为右髋关节后脱位、右胫腓骨中上段骨折并有重叠移位。

治疗方法
急诊入院后立即进行手术治疗,计划先实施髋关节脱位手法整复,再行开放整复胫腓骨骨折并内固定。在全身麻醉下,医生按常规实施屈髋拔伸法整复髋关节脱位,但多次大力提拉不能纠正髋关节的短缩而未能完成整复。彭教授被请到手术室指导后,详细了解了病情,制定了新的髋关节脱位整复方案:立即实施右小腿护具保护、行右股骨髁上骨牵引,装好牵引弓后,大力顺向牵拉牵引弓,实施髋关节回旋手法复位。结果整复一举成功(有入臼感,髋关节畸形消失,髋关节活动度恢复),随后保持下肢伸髋外展位,实施胫腓骨骨折开放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术后口服血府逐瘀汤2周。

疗效随访

术后X线照片检查,髋关节及胫腓骨复位位置良好;继续髋关节外展位骨牵引4公斤,小腿护具固定,2周后去除牵引弓、小腿切口拆线,出院,改服接骨紫金丹3个月;骨折后3个月照片,腓骨骨折处骨痂明显;半年后照片胫骨骨折愈合,行走正常,达到临床治愈;后继续随访2年,照片无股骨头坏死。

心得体会:

全身麻醉下实施髋关节脱位的手法复位成功率非常高,而此例患者在全麻后肌肉松弛度良好,医生的力量也足够,但常规的屈髋拔伸法(骑跨下肢,提拉腘窝)却不能奏效。如果不能成功手法整复,就只能实施开放复位,而开放复位将增加患者的创伤和失血,延长患者康复时间,尤其对于多发性骨折脱位的病例是不得已之举。

彭教授在仔细观察、分析后,确定手法无效的原因是脱位侧还有胫腓骨骨折,已经形成假关节活动,整复医生的”骑跨”动作不能如常下压小腿、前提股骨,令手法整复的力学链中断(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支撑点)。因此,决定缩短力学链,嘱咐实施股骨髁上骨牵引(入针点较常规点稍偏上,钻入4.0mm大直径骨圆针),通过牵引弓直接在股骨干上施加牵引力,使髋关节顺利复位。这说明,手法复位不但要会“按图索骥”,更要理解复位的原理,做到“机触于内,巧生于外,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来源:深圳市中医院,指导专家:彭力平 主任中医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综述】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微创保头手术的疗效观察
股骨头坏死的6种保头手术
认识骨移植术治疗股骨头坏死?
国内股骨头坏死保留髋关节手术治疗的十年回顾
股骨头坏死没“保髋”就“换髋”,您答应吗?
文献精读|【综述】股骨头坏死保头手术的治疗进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