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脾热、胃热、胃中湿热、脾胃湿热

我们常常说到脾虚,似乎脾无实证,而《小儿药证直诀》的泻黄散却是泻脾的,临床确有此证。脾热是在脾胃运化不及甚至脾胃虚弱的情况下,脾气不能升清,加之湿邪阻滞,郁而化热而成。所以脾热的人其实脾胃功能一般。脾主肌肉、在窍为口、其华在唇,脾热多表现为口腔溃疡、口干口臭、唇干唇红。这时候如果按胃热用清热的药症状虽可好转,但会出现拉肚子、容易复发。泻黄散由藿香、防风、石膏、栀子、甘草,其中甘草、防风、藿香的量较大,有顾护脾胃、升发阳气、散湿的作用,达到脾胃健运而热除。如果脾胃虚弱较明显,可以配合四君子汤。

胃也在中焦,主腐熟水谷,饮食辛辣食物时很容易出现胃火,也可以出现口腔溃疡、口臭等,甚至牙龈肿痛、头痛,而且胃以降为顺,失调可出现嗳气酸腐、大便臭秽甚至便秘。这是一个实证,胃多气多血,胃火可波及血分,出现牙龈出血、胃出血等。常用的方有清胃散,黄连、生地、升麻、丹皮、当归,以黄连泻胃火为主,生地、丹皮清血分热,佐当归引入血分和血,升麻清热解毒。热甚伤津液,口渴明显可加入石膏、知母;出血可加入牛膝引血下行。

脾热、胃火都可出现口臭、口腔溃疡,此外,还有胃中湿热也常常出现。胃喜润恶燥,主降主腐熟水谷,而当我们饮酒过食辛辣时,虽然平时脾胃功能也会运化不了,积而化生湿热,表现为便秘或者泄泻粘腻臭秽不畅,舌红苔黄微腻。这时候常用的是甘露饮,方中除用枇杷叶、茵陈、黄芩清热祛湿外,因胃喜润,尚大量用生地、熟地、麦冬、天冬、石斛这些养阴药,滋胃肠而顺降,湿热随之从大便而去。但需注意中病即止。胃中湿热以胃热为主,若湿热都重,应按脾胃湿热治疗,不能过用滋阴药,不利于湿邪祛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幽门螺旋杆菌克星
一个妙方:甘露饮!
常喝半枝莲和蛇舌草有什么用?
干吃不胖?胃强脾弱,讲4味中药,抑胃扶脾,让你长长肉,消化好
中医:烧心 反酸 胃脘痛?送你一方,清热化湿、理气和胃,老胃病不用愁
養護胃氣的重要性 -- 治{胃病} 就是 治{未病} 下半生的幸福全靠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