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法律深度介入家庭已是大势

  19日,南京浦口区检察院对涉嫌故意伤害罪的犯罪嫌疑人李某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持续近一个月的南京虐童事件暂告段落,但讨论与争议并未就此停息。

  “棍棒底下出孝子”乃中国家庭传统理念之一。在本案中,很多人依然坚持,孩子顽皮不听话,家长有责任严加管教,使用暴力也是别人的家务事。何况,人家母子感情“亲密”,家庭条件比老家好多了。从生活现实考量,批捕或解除收养关系都显得太过粗暴,有违情理。但落到法理上,伤情鉴定白纸黑字,养母显然已触犯未成年人保护法。而前不久的相关司法解释明确强调,重点保护未成年人。若大棒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岂不是与法律精神背道而驰?一时间,社会陷于情与法的纠葛中,传统人伦思维与现代法律观念冲突凸显。

  这恰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切片。复杂的舆情折射出,一个具有浓厚人情底色的千年古国在迈向现代法治社会、构建现代文明中,无法绕过一些观念冲突和必要的自我调适。今天的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家庭模式逐渐更迭,人际交往方式日趋多样,人们思想观念动荡分化。一方面,人们呼唤完善的法律体系与社保制度,希冀其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走上现代法治之路,另一方面又割舍不掉传统作于自身的惯性,在评判事物和进行选择时,都会留几分人情色彩,给法治打几分折扣。

  对于这类冲突,现阶段我们很难一下子完全界定孰对孰错,时间会说明一切。现在很多人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有些强硬措施不太理解,但多年之后恐怕会大转变。正如十年前,人们认为养老是家庭道德范畴的事儿,哪曾想到如今“常回家看看”已成法定义务?在这方面,一些国家的做法或可借鉴。比如新加坡国会便颁布了《赡养父母法令》,规定单身年轻人若愿与父母同住,则可优先租赁或购买组屋。而在美国,若发现儿童遭受虐待,监护人将受到严惩甚至可能失去监护权。当然,破解我们家庭关系中的情法冲突,必须要从自己的国情出发来找寻思路和办法。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我们的家庭关系、家庭成员权利和义务,必将更多地通过法律方式来认定、规范和约束。或者说,法律深度介入家庭已是大势,而整个社会对此交流、碰撞乃至激烈冲突才刚刚开始。在全面依法治国大背景下,这一环节恐怕是必经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人教新课标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
7年级下册 道德与法治知识梳理|对接考点,问答版,还不收藏!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填空
七下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2021年春最新版)
给家庭教育套上法治之缰势在必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