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洋为中用”百余年

    当今,中国戏曲的主要创作模式有四种:第一种,整理、改编传统戏;第二种,新编历史剧;第三种,现代戏;第四种,外国题材戏。

    对于改编外国文学题材,中国戏曲有着百余年的探索历史,所创演的剧目多达100余部。据史料记载,从剧作方面看,最早的探索是1903年改编的外国文学《经国美谈》,该剧“据描写希腊英雄复国故事的同名翻译小说改编,‘讴歌变俗人’编剧,剧本刊190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绣像小说》,民国初年曾有演出。”从导表演实践方面看,最早搬上戏曲舞台的是1904年由汪笑侬根据波兰与土耳其战争史实改编的《瓜种兰因》(一名《波兰亡国惨》)连台本戏,于1904年8月5日在上海春仙茶园首演。

    归纳起来,中国戏曲演绎外国文学的历程可划分为初探、低潮、停滞和高潮四个历史时期。

    第一阶段,1903年至1931年是中国戏曲改编外国文学的初探期。由于晚清王朝腐败不堪和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深入,闭关锁国的中华民族“被迫开放”。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动,戏曲传统的娱乐功能开始让位于助力民族救亡运动的使命。在“外因冲击”与“内因图存”的相互作用下,爱国知识分子和戏曲界有识之士共同提出了进步的理论主张,组织戏曲团体排演新戏,引进和移植外国文学,掀起了改编的热潮,许多西方国家的文学名著和戏剧演剧方法登上了中国戏曲的舞台,诞生了所谓的“时事新戏”,例如欧阳予倩、汪笑侬、王钟声等艺术家改编搬演的《新茶花》、《玫瑰花》、《黑奴吁天录》等时装京剧。

    第二阶段,1931年至1965年是戏曲改编外国文学的低潮期,这一阶段包括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被孤立等几个艰难时期。

    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中国戏曲面临有史以来最为艰难的寒冬。在此时期,戏曲从业者数量锐减,部分地方剧种因战乱而濒临失传。

    1945年至1949年间,民族歌剧有显著的发展,戏曲的艺术特征在其中得到展现,采用现代题材,反映当代人物和生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戏曲创作由政府主导,文学、艺术创作的政治性要求被放在首要位置。由于特殊的国内外环境,这一时期对外国文化的引进基本停止。

    第三阶段,1966年至1976年是戏曲改编外国文学的停滞期。在这些年的戏曲创作中,革命题材、现代题材成为主角。这一时期的中国戏曲舞台上出现了一批革命现代戏——《龙江颂》、《智取威虎山》等。其间,此前已经公演的改编自外国文学的剧目没有演出机会,戏曲演绎外国文学的探索陷入停滞。

    第四阶段,从1978年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至今,中国戏曲改编外国作品的创作逐渐恢复并日渐活跃,直至发展到当今的编演高潮阶段。中国戏曲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教学单位和全国各戏曲院团都有探索和创演。例如国家京剧院的《坂本龙马》、《浮士德》,中国戏曲学院的《樱桃园》、《悲惨世界》、《仲夏夜之梦》等。

    值得关注的还有中国台湾当代传奇剧场,1986年至今推出了7部改编之作,其中《李尔在此》的演出大获肯定,台湾当代传奇剧场负责人吴兴国在《李尔在此》一剧中,一人饰演10个角色,整场演出120分钟,独力挑战戏曲舞台表演极限。《李尔在此》也成为中国戏曲改编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一朵奇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清时期文化上对近代化的迎应
用另一种方式了解拉美文学
清初至清中叶文学概说
中国历代帝王之最
汉朝时期法律制度开始走上
秦国耗时百余年能统一华夏的原因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