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看待“返乡体”写作

  “返乡体”写作,其实就是城市知识阶层关怀天下的优点和不接地气的毛病在当下的综合体现。对待这种写作,既不要一味相信,也不要一棍子打死。它只是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起点,也只可能是起点。

  近年来,每到春节前后,微博、微信上就布满了各种各样的城里人回乡笔记,这类被称为“返乡体”的文章传播范围广,社会影响大,成为春节期间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与此同时,这些“返乡体”文章中所反映的农村现实也引起很大争议,它们对农村的描写是真实客观的吗?我们又该如何看待愈演愈烈的“返乡体”写作?

  最近两年,返乡笔记颇为流行,已经成为春节前后微信刷屏的主要内容。返乡笔记在表达乡愁的同时,揭示了农村的诸多问题,引起社会和舆论的广泛关注。其中热度最高的是去年春节期间上海博士生王磊光描写鄂东农村的《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和今年春节前夕湖北媳妇黄灯博士的《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两篇返乡笔记有着共同的特点,即揭示农村家庭的困顿现状,揭露农村社会的种种问题,表达对乡村未来的迷茫情绪。大量的返乡笔记都有类似的内容和情绪,只是文笔和表达手法上逊色一些。

  这种状况引发了一些批评。有人认为,返乡笔记中的唱衰论并没有真实反映农村现况,农村社会其实一直在进步,返乡笔记戴着有色眼镜看农村,没有看到农村发展的积极面向。甚至有人以“返乡体”来指称返乡笔记的这种消极的内容和情绪倾向。媒体则从不同方面切入,寻找“返乡体”的原因。有人认为,“返乡体”的作者大多是通过高考走出农村的高学历者,在城市辛苦打拼而又不能安身立命,故乡便成为心底寄托,他们实际上对农村十分生疏,却又将过去的农村当成黄金时代,因此一旦看到现实存在问题时便慨叹今不如昔。也有人说,农村过去崇拜知识,其实是崇拜知识所带来的权力,村里出了知识分子,大家以为他将来会飞黄腾达,于是前呼后拥,如今读书未必能腾达,腾达也不只靠读书,于是博士回乡也就遭受冷落,从而写出了“返乡体”文章。

  目前,返乡笔记的作者主要有三个群体。一是文学和文化研究者,王磊光博士和黄灯博士都属于这一群体。二是乡村研究者,以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即“华中乡土派”)为典型代表。三是记者群体,散见于不同媒体。

  不同作者群体所写的返乡笔记针对的都是乡村社会能够引起关注和思考的现象或问题,但由于不同群体的知识储备和兴奋点不同,还是有较大差异。乡村研究者较多从学术视角去关注社会变迁及其机理,在描述能够调动人们兴趣的现象后,力图解释这种现象。如果现象涉及政策的,往往还会对当前政策作出评论,甚至探讨相关政策的改进。当然,既然是返乡随笔,也会考虑受众,力图浅显而贴近读者,而不会完全在学理层面讨论。

  文学和文化研究者的笔触往往更加细腻,饱含人文主义情怀,关注点大多放在农民的生存处境,以及作者对这一处境的理解。其写作方式和关怀比较契合都市中产阶层的思维偏好,加上文笔细腻,因此往往更具有传播效果,成为市民消费文学的新题材。

  记者群体多少受到了这种市民消费文学的影响,其写作方式其实有些文学化。不过,与文化研究者相比,其写作又不够细腻。而且,受记者工作思维的影响,他们的返乡笔记写作往往带有更强的价值性判断,更加容易作出“问题化”的判断。

  一篇好的返乡随笔,当然是既能描述现象,又能分析问题,还能有一些延伸,比如提出对策性想法,但这是比较高的要求。大多数随笔,往往只是随想的记录,是一些观感和发挥。如果这些观感契合了人们心理上的某根弦,就可能取得广泛的传播效果,而那些既有现象描述又有深刻分析的返乡笔记传播未必广泛。举个例子,记者张晓波先生今年的返乡笔记《浙江海宁,一个县城的地产困局》对问题分析极好,不但描述了现象,还通过广泛搜集数据分析了现象。这篇返乡随笔的核心观点甚至得到了当地政府官员的普遍认可,他本人也受当地官员拜访探讨。不过,与那些能广泛触及城市市民心理的随笔相比,这篇随笔的传播终究是非常有限的。

  目前传播甚广的那些返乡笔记,大多数似乎是“负能量”的,都是唱衰乡村的,描写农民的困境,揭示乡村存在的问题。这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受众心理和传播规律的作用。在传播上,负面的信息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如果一篇回乡随笔讲述村里路修好了,人们的打工收入增加了,生活质量有了提高,这几乎不会在自媒体上得以广泛传播,除非在表达方式上有重要创新,而表达方式的创新比内容的创新更加困难,因此从整体而言,返乡随笔中揭示消极面的篇章更多,“负能量”更多。

  “负能量”随笔写作也受写作者知识结构的影响。在城市工作的中产阶层大量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他们往往自以为自己了解农村。常常可以听到有人说,我老家是农村的,我了解农村;也有人说,我在农村插过队,我了解农村。其实这些人真的不一定了解农村。老家在农村的,虽然村里人他都认识,但他们的人生经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未能深入到农村生活内部,他们对于农村而言常常是浮在水面的油。而且,当前农村正在发生着全方位的变化,与几十年前的情况大不相同,甚至与十年前相比都大不相同了。他们所认识的农村,往往是自己的农村印象基础上不断想象的产物,这种想象可能是媒体强化的,也可能是从类似《乡土中国》这种描写农村理想型的著作中得来的。一旦返乡,发现农村现实与自己想象的理想型不同,他们就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进而认为农村病了,需要改造治疗。而且,这种治疗论的写作颇为符合城市小资阶层对农村的想象,因此格外容易得到他们的认同和点赞,从而在这个阶层中得到广泛传播。

  其实,在既有的返乡随笔写作中,也有大量不属于“负能量”的写作。例如“华中乡土派”的返乡随笔中,大量篇章都是对农村现状的客观描述,其中有讲述农村一般性现状的,如描写农民婚丧习俗的,刻画农村土地现状的;也有描述如何改良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如2015年杨华就在其春节返乡随笔中记叙了他带领村民集中处理垃圾的故事;当然,也有揭示问题的,这些问题既有政策不当导致的,也有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例如外出务工常态化后农村老年人的照料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自杀问题。

  可以说,在传播因素和作者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人们熟知的“返乡体”写作并没有客观全面反映当前农村社会现实。但这并不是说,返乡随笔的写作就没有意义,而只是说,我们对返乡随笔应该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返乡体”写作即使有其偏颇之处,仍然非常值得肯定,它确实揭露了农村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最近两年传播最广的两篇随笔,其实都映衬了城乡二元结构中存在的深层次社会民生问题。以中国之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阶层分化之广泛,这两篇随笔所揭示的问题在当地都不一定是全面的、准确的。然而,即使这些问题是个别性的、片面的、区域性的,仍然非常值得重视,而“返乡体”写作的广泛传播无疑为人们重视这些问题提供了民意基础和经验基础。更多的人对问题有了初步了解,就可以引发更多的严肃思考,导致更全面的调研,进而让这些问题进入公共政策议程。

  中国的知识分子向来有关怀天下的传统和志向,而随着社会进步和知识传播的全民化,可以说如今已经迎来了知识分子全民化的时代。城市中产阶级返乡,关心家乡,关心农民,关注乡村问题,这种态度本身就是积极的,而且总会有其积极作用。不过,知识分子向来也有不接地气、爱好空谈的毛病,随着社会复杂化,人们对自身工作之外的广泛领域越来越陌生,这种空谈倾向甚至越来越严重,因此难免有人自以为是,基于错误经验对农村指手画脚、发表偏颇意见。对此,应该有理性的认识。“返乡体”写作,其实就是城市知识阶层关怀天下的优点和不接地气的毛病在当下的综合体现。对待这种写作,既不要一味相信,也不要一棍子打死。它只是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起点,也只可能是起点。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写副刊稿
如何写教育教学随笔
【我眼中的教育】数学学科培训笔记(2)
开学收心篇:如何写教育随笔
尘烟内外的寂冷乡村
“手游围村”透支农村未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