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处不在的摆拍
无处不在的摆拍

无处不在的摆拍

文/李行

假的、虚的即使掩盖一时,经过实践,总是会被揭露出来的。

——华罗庚(数学家)

近段时间,一篇名为《人民日报老记者:哪里是拍新闻照片,简直就是在演戏》的文章在摄影人的微信朋友圈里转得火热。原《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学术部副主任许林对自己展开“公开清算和自我批评”—“那些年流行摄影为政治服务,记者们把主观加工、导演摆布、重现事实(事件)看作是很正常的并且是应该的工作。”“这些违反新闻传播规律的观念和做法,严重地伤害了受众的知情权,严重地冲击了新闻的公信力,严重地破坏了新闻媒体的权威性。那时的文字新闻和新闻摄影报道整体走偏了。”“我也不能独善其身,中了摆拍的邪。”其实,早在2008年3月,许林就在自己的博客上自曝了当年的摆拍历史,当年3月22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周刊·人物》“本周新闻人物”专栏,以《许林:可贵的反思》为题,报道了他参与新闻摄影打假以及批判自己的过程与事实。其实,与许林差不多同时,李振盛、石宝琇等老摄影记者也都在各自的博客里公开了自己当年摆拍、作假的老照片。八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大家对于那些自导自拍的照片有了更多的认识,对于摆拍这种行为也越来越唾弃,可今天我们再次看到这篇文章,尤其是看到许林“总结摆拍经验和技巧”的笔记时,还是不得不惊讶:这真的不是在拍照片,这是在拍电影!

无独有偶,微信朋友圈中还有一篇《中国式摄影摆拍胜地排行榜》也备受关注。如果说,许林的自我批评是针对于新闻摄影和摄影记者的,那么充满调侃的“排行榜”则是针对更为广泛的摄影爱好者群体和所谓的“人文摄影”。福建霞浦的渔网、桂林漓江的鱼鹰、三峡岸边的纤夫、福建杨家溪的水牛、云南东川的老农、大凉山的教室,以及尼泊尔的苦行僧、斯里兰卡的海钓等光荣入榜。在足够的费用、组织拍摄的“导演”,以及对讲机的协助下,只消不停地按下快门,总会有一张“人文气息”十足的照片到手。虽说相比新闻摄影,这种摆拍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无伤大雅,或者只是关乎个人的审美和爱好,但对此还是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只是一张好看的照片,因为记录的都不是生活中最真实的存在,达不到人文关怀的目的,所以,千万不要被误导。

不仅仅新闻摄影、人文摄影题材有摆拍的,生态摄影也有。比如,一些印尼摄影师们,他们总能“拍到”很多小动物做出各种不可思议的动作,当然在生物学家眼中,这些都是摆拍的结果,因为已经违背了大自然的正常规律。还有,把食物钉在木头上等鸟禽来捕食;不停地轰赶鸟类,让它们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地展翅高飞……这些精心设计的照片还在各类摄影比赛中频繁获奖,导致了生态摄影的恶性循环。

常言道,“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无论摆拍什么,经过了怎样的编排策划,在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明眼人看来,都是雕虫小技,一但被揭穿,在社交网络几何级的传播速度下,真相终究不会被掩盖。

许林的摆拍总结笔记

中国式摆拍入榜地的部分典型照片

责任编辑/刘欣

Posed Photography Everywher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拍一张好照片?(七)
《挟尸要价》摄影记者张轶因患肝癌去世
2012全球新闻摄影记者合力奉献——最美的剪影
2012全球新闻摄影记者合力奉献
我的人文旅行摄影
用手机怎么拍出好照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