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建筑工程结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建筑工程结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建筑工程结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文/张林正 李毅录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商品房需求量虽然庞大,但其质量仍然良莠不齐。住房对于大部分国民来说可以算百年大计,结构方面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可提高建筑物的稳定、美观性,同时也是建筑装饰装修的根基,直接关系到其施工质量的好与坏。文章对混凝土柱、墙体等竖向结构底部“烂根儿”、梁墙节点错台以及楼板或其他部位铺设双层钢筋间距控制进行了相关调查及研究并结合各工程现场情况,对以上3种现象提出了通病防治的研究与措施。

【关键词】:结构;质量通病;防治

现阶段各项工程工期要求比较紧张,各施工单位为保证工程按时完工,存在以牺牲工程质量为代价来追赶工期的现象,甚至在工程的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也存在此种现象。质量通病的发生虽然是常见现象,但也属于可控项目。

1 “烂根儿”

1.1 造成“烂根儿”的原因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现浇柱、墙等竖向构件的底部,混凝土出现浇注质量问题如蜂窝、空隙、露筋、混凝土新老接茬不密实等弊病,出现烂根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钢筋密集,难以振捣或振捣不到位。从竖向钢筋看,此处钢筋比较密集,尤其是在柱子根部,是钢筋加密区,给混凝土浇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所以严重导致混凝土浇筑难度大。

2)模板底部与混凝土楼板处接缝。

3)混凝土浇筑高度过高,易造成模板底部侧压力,在振捣过程中易造成跑浆、蜂窝麻面等现象。

4)振捣的不利因素。如因层高过高振捣棒过长,不易控制振捣棒端部,因振捣棒的软轴过长易造成振捣棒“脱键”,从而造成振捣终止,后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使得墙或柱底部混凝土得不到充分振捣。

5)在新老混凝土接槎处(模板底部)清理不干净,如浮土、木屑和老混凝土脱离的碎渣等。

1.2 预防和治理“烂根儿”现象的措施

1.2.1 墙体基底要平整

1)预防措施。保证剪力墙根部楼板表面平整。在浇筑楼板混凝土时,严格按照图纸要求控制混凝土楼板的标高、厚度和平整度,将墙边外侧25 cm宽度范围内用2 m以上长度的扩杠按标高刮平。在支模前沿墙边线粘贴单面胶海绵条,保证墙侧模安装校正后,与现浇板面严密无缝隙。杜绝浇筑混凝土时出现漏浆现象,从而保证了墙体浇筑后不出现“烂根儿”的情况发生。

2)治理措施。如果局部出现了此类现象,应探明“烂根儿”的深度。若属于浅表性(深度<2 cm)烂根儿时,可采用比墙体混凝土强度高一等级的去石砂浆进行人工填补缝隙。如果属于烂根儿深度较大,需采用凿除无浆混凝土至密实部位,再用比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混凝土进行补强浇筑。浇筑时在烂根儿处支设模板,模板高度应高出凿除上边缘标高20 cm并做成喇叭口形状,保证新浇补强混凝土能浇筑顺利、烂根儿处浇筑密实。待新浇混凝土强度达到C15时方可去除突出墙面的喇叭口混凝土。

1.2.2 墙体底部模板不能跑摸

1)预防措施。在编写模板施工方案时应考虑到墙体模板的侧压力,应在做方案时进行计算并提出可靠的固定措施。施工过程中可采用钢筋、木方或脚手架管对墙体底部的模板进行加固约束。施工前应严格按照方案和规范要求进行模板验收,确保支模质量合格。浇筑混凝土时必须留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旁站,若发现异常应立即终止浇筑并及时采取有效的约束措施后方可继续浇筑。

2)治理措施。若浇筑完后应及时对模板进行全面检查,若存在跑模现象,对于变形较大的跑摸烂根儿处理时,应在其强度达到C15时,将跑模部位多余的混凝土清除并将表面凿铣平整;对于变形较小的浅性烂根儿处理时,可用比原混凝土高一等级的去石砂浆进行人工抹压填补。

1.2.3 入模高度不能过大

预防措施:在浇筑时采用以下3种方式共同进行;

1)使用串桶浇筑法;

2)可在高度过高的墙体或柱子浇筑前先灌入底部同等级的去石砂浆5~10 cm;

3)相对固定混凝土入摸的位置,用振动棒边振动边将混凝土向前引进,自然向前流淌的混凝土可避免浆石分离。

2 梁墙节点处错台

对于大部分工程来说,梁与墙节点交接处非常容易出现错台现象,即梁侧面与墙面不在同一个平面上。形成错台后,后续抹灰等工作难以控制抹灰厚度达到两边一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物内部的观感质量,见图1。

图1 梁墙节点错台

形成错台的原因很简单,传统施工中,梁墙节点处剪力墙竖向背楞木方伸直板底,梁侧水平木方在梁墙节点处截断,造成梁墙拼缝处不能有效的加固,易形成错台。

预防措施:剪力墙边的竖向木方向梁的一侧外漏15 mm,使木方同时支撑剪力墙侧模及梁侧模。

3 楼板或基础底板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差

3.1 形成保护层厚度偏差的原因

1)设计考虑不周。使用计算软件进行绘图,使得图纸过于简化,很少考虑到钢筋位置的布置形式及保护层厚度的问题。

2)在施工下料时,制作尺寸不准、钢筋布置关系考虑不周全、垫块或马凳筋布置不到位、浇筑标高控制不到位和成品保护意识差,均会引起双层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大。

3.2 楼板或基础底板双层钢筋间距过小的危害

当楼板或基础底板双层钢筋遭到严重踩踏或堆料积压时,双层钢筋的间距会严重减小,造成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厚,会严重削弱构件的承载能力。除了在构件表面易出现较大的收缩裂缝和温度裂缝外,轻则会直接削弱构件的承载力,重则会引发重大质量事故。比如在商品房住宅楼建设中现浇板负弯矩筋的保护层厚度过大及现浇框架结构中主次梁交接处主梁的上部负弯矩筋保护层厚度过大。

3.3 预防措施

1)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制定严格的混凝土施工方案并做好技术交底,规范工人操作。在浇筑时必须设置马道,建筑时操作人员必须在马道上进行操作,必须严格保证成品不受踩踏和损坏。

2)垫块的选择必须选择市场上现成的成品垫块或工地现场加工的垫块,垫块的强度和密实度应满足要求并且保证绑扎牢固,数量适当排布均匀。

3)马凳筋设置和绑扎到位。若是厚度不大的楼板绑扎负弯矩筋时,可采用双层垫块来保证其钢筋厚度,见图2。

图2 双层垫块

4 结语

主体结构施工中,存在多项质量通病,若不采取预防措施和治理措施,很可能会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本文所述为几处比较重要且不受重视的质量通病。

通过以上方法,可避免此类质量通病的出现,可以提升整个建筑物主体结构的观感度,也可方便后续工作进行,缩短工期,减少不必要的返工。

对于建筑物结构通病的治理是一项综合问题,需要经过设计、监理、施工及使用等多方面的配合。

参考文献:

[1]彭圣浩.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国振喜.简明建筑工程施工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北京土木建筑学会.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措施[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许 慧.混凝土质量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防治和处理措施[J].山西建筑,2006,32(19):137-138.

[5]姚万才,薄 春.现浇混凝土工程的质量缺陷与防治措施[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5,33(6):233.

□李毅录/天津渤化海晶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中图分类号:TU755.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8-3197(2017)01-39-02

□DOI编码:10.3969/j.issn.1008-3197.2017.01.013

□收稿日期:2016-12-19

□作者简介:张林正/男,1992年出生,助理工程师,天津渤化海晶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工程质量通病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质量月活动方案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通病防治预案
混凝土质量通病的控制和防治措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