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选好补药不虚此夏


指导专家: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病科主任医师、教授 杨传华

北京航天中心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张 昶

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副主任医师

整 理:杨春霞

很多人都知道冬季是进补的大好时机,因而对冬季进补很重视,相比之下,对夏季进补就不那么在意,甚至在夏天都不敢碰补药。其实,夏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也是人体消耗最多的季节,所谓“一夏无病三分虚”,因此在夏季进补也同样重要。但是,夏季进补的中药却是有讲究的。本期专家评药,为您说说——

夏季天气炎热,极易伤津耗气,气随津脱,从而导致气阴两虚。其阳气虚表现为身汗肢冷,疲乏懒言,食欲不振,大便稀薄,舌淡脉弱;阴血虚表现为五心烦热,午后潮热,心悸不眠,头晕目眩,脉细苔少等。为此,夏季进补时一方面要健脾养胃,增强消化吸收功能,同时又要解暑散热,生津止渴,避免暑毒。以下10大适宜夏季进补的中药,保你健康过夏。

西洋参

炎热的夏季,人们本来就容易耗气伤阴,表现为神疲乏力、易犯困、食欲不振、口干咽燥等,这是气阴两虚的表现,用西洋参进补则恰如其分,且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西洋参是一种“清凉参”,其味甘、微苦,性凉,入心、肺、肾三经。其具有滋阴补气、生津止渴、除烦躁、清虚火、扶正气、抗疲劳的功效,很适合夏季进补。

◎用法

含化法:将西洋参蒸熟,切成薄片,每日早饭前和晚饭后各含服2~4片,细细咀嚼咽下。

冲粉法:打成粉,每次取5克左右参粉,冲入沸水加盖约5分钟即可饮用,可重复冲服,直至无味。

炖服法:切片,每日取2~5克,加适量水浸泡3~5小时,再隔水蒸20~30分钟,早饭前半小时服用,药效最佳。

蒸服法:西洋参打成粉,每次取5克左右,加1个鸡蛋拌匀,蒸熟后服用。

煮汤法:将西洋参切成薄片,炖鸡、炖排骨时每次放入10克左右共煮。

泡酒法:取西洋参30克置于净器中,用米酒500克浸泡,密封7日后取食,每日两次,每次空腹饮用20毫升。

◎禁忌人群

阳气不足而见面色苍白、四肢浮肿、畏寒怕冷、心跳缓慢、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以及小儿发育迟缓和感冒咳嗽或急性感染有湿热的患者不宜用西洋参。

◎禁忌

服用西洋参时,24小时内忌喝茶,忌食用白萝卜。因为西洋参补气,白萝卜破气,属于配伍禁忌。

太子参

太子参味甘性平,可补气生津,对脾虚食少、倦怠乏力、心悸自汗、肺虚咳嗽、津亏口渴等症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太子参补气生津之力比人参、党参、西洋参都弱,但药性十分平稳,且副作用比上述参种小得多,适合那些体虚又受不住滋养药物大补的人。如脾胃虚弱的人初次进补,用太子参比较放心;而那些虚证患者,夏季大补容易“上火”,则不妨用太子参清补扶正;气阴不足而又血压偏高的人,食用太子参不仅可改善症状,且无服食人参后血压升高的危险;青壮年、儿童也可服用太子参,无引发早熟之嫌。即使无病的人少量服之也无妨害,体弱老人服用更具有祛病养身、延年益寿的作用。

◎用法

太子参煮鹌鹑:太子参30克,玉竹10克,鹌鹑2只。将三者洗净,用水煮熟,加味精、食盐调味,饮汤吃肉。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所致之症。

太子沙参粥:太子参、北沙参、枇杷叶各10克,粳米120克。北沙参、枇杷叶煎水取汁,放入太子参、粳米煮成稀粥,以白糖调味吃。用于阴虚肺热,咳嗽咽干。

黄芪

黄芪是夏季补气之圣药。夏季高温酷暑,不少人可能会出汗较多,导致气虚无力,肢体疲倦,穿梭在空调室和户外暑热之间,往往让人感觉“冰火两重天”。气虚的人面对这种较大的温差变化,就会出现咽喉痛、咳嗽等感冒的症状,出汗多,也很容易让人气虚,此时补气效果最好。补气中药很多,夏季补气则首选黄芪。

黄芪又称小人参,它的作用与人参相似,都是补气的。但人参是大补元气,作用十分迅猛,一般的人不可轻易使用。黄芪补中气,相对温和,效果却不逊色,而且比人参固表的作用更强,更适合夏季补气。

◎用法

黄芪粥:第一步,取30克黄芪,加10倍的清水浸泡半小时,连水一起烧开,中火煮30分钟,将药汁滗出备用。第二步,锅中再加等量的清水烧开后煮15分钟,再次滗出药汁。重复第二步的过程。将三次煮的药汁放在一起,放入约100克的大米,煮成稀粥即成。适宜早上喝,喝完之后,一整天都会精神十足。

黄芪水:黄芪2~5克煎服。治气虚倦怠、四肢无力和自汗。

黄芪大枣水:生黄芪15克,大枣10枚,用开水冲泡饮用。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禁忌

1.脉细数、舌质红、食积停滞及肾阴虚者均不宜服用。

2.感冒患者不宜用黄芪。

3.经期也最好不用黄芪。

山药

暑热时节,人体消耗大,脾胃虚弱。具补中益气、强筋健脾等滋补功效的山药,补气而不滞,能很好地调节脾胃功能。

◎用法

炒山药:山药切成片或丝下锅爆炒。因加热时间短,所含营养成分,尤其是维生素C丢失得较少。

清蒸山药:将山药去皮,切段,放入锅中蒸熟,然后蘸白糖食用,清鲜绵软,香甜可口。这种吃法口感软烂,最适合大病初愈,没什么胃口者,也适合慢性病如高血压、胃病等患者食用。

山药粥:煮粥时放入山药块,再加上几颗撕开的红枣,孩子和老人最适合吃。

◎禁忌

大便燥结者不宜食用;有实邪者忌食。

莲子

莲子味甘,能补脾益胃、宁心安神,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乏力、呕吐泄泻、心神不宁、心悸、失眠等症。夏季天气湿热,湿盛脾虚的人容易腹泻、失眠,这时可以用莲子粥调养;将莲子与芡实、荷叶一起做莲子芡实荷叶粥效果更好。

◎用法

莲子粥:莲子、大米、冰糖适量,加入适量的清水,中火熬粥。

莲子芡实荷叶粥:取莲子、芡实各60克,鲜荷叶1张,粳米100克,加水烧沸后,改用文火煮成粥,加入冰糖或白糖调味,每天吃2次。

莲心茶:莲子心2克,生甘草3克,放保温杯中冲入沸水,盖焖10~15分钟后代茶饮,早晚各1次。

◎禁忌

中满痞胀、大便燥结者禁服莲子。

芡实

对于脾胃虚弱,正确的进补原则是既要营养滋补,又要容易消化吸收。而芡实是个不错的选择。芡实性平,味甘涩、无毒,入脾、肾经,具有固肾涩精、补脾止泄、利湿健中之功效,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特点。

◎用法

乌梅芡实茶:乌梅、芡实、山楂各15克,白术11克,山茱萸7.5 克。研成粉末,放入保温杯或热水瓶内,注入沸水冲泡,静候30分钟后代茶饮用。

◎禁忌

1.本身火盛,上火厉害、手心发热的人不宜服用芡实。

2.食滞不化者慎服,大小便不利者不宜用芡实。

3.芡实有较强的收涩作用,便秘、尿赤及产后妇女不宜用芡实。

4.婴儿不宜食用芡实。

麦冬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胃、肺、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症。夏天正是最容易上心火的季节,传统医学认为,养阴润肺、益胃生津多用去芯麦冬;清心除烦多用带芯麦冬。

◎用法

麦冬乌梅解暑茶:乌梅3~5枚,陈皮、麦冬各10克,冰糖适量,用沸水泡茶喝。如果夏天出汗出得很厉害,甚至出汗之后自己都觉得虚,比以往容易疲劳,可以加上10克五味子。五味子的酸味不仅可以使异常出汗有所减轻,而且还能使睡眠质量提高。

◎注意:

1.麦冬水如果过凉服用,容易导致脾胃虚寒的情况。

2.每次服用的时候最好不要超过30克。

3.小孩不适合服用麦冬水,因为孩子的身体消化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

4.在服用麦冬水的时候,千万不要和木耳一起服用,这样不仅不能够滋补、调养身体,反而会损害身体健康。

5.在将麦冬泡水喝的时候,最好不要一起食用鲫鱼,否则容易影响药效。

◎禁忌

1.气弱胃寒的患者不适合服用麦冬。

2.麻疹患者出现咳嗽,也不适合服用麦冬泡水。

3.虚阳而上火的患者不适。这一类型的患者内寒外火,主要症状为脸色、唇色等都变暗。

枸杞

枸杞子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补益中药,古代传说长期服用枸杞子能寿逾百年,身轻体健,耳聪目明。枸杞子药性平和滋润,不温不寒,因此一年四季皆可服用,在夏季尤其受到重视。

夏季天气炎热,枸杞子服用方法是有别于冬季的。首先不宜采用膏滋的方式,其次一般不要和药性温热的补品配伍使用(如桂圆、红参、大枣),也不宜使用药酒(如杞圆酒)这一形式,因为不管黄酒还是白酒,其性都属温热。

◎用法

杞子茶:既可以单独使用枸杞子泡茶,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与绿茶、花茶、干菊花、西洋参片、米仁、决明子、枫斗(石斛)等一起泡茶饮用,可以起到补益提神、防暑生津的独特效果。

杞子粥:在煮粥的同时加入一定量的枸杞子便可,或再调入些冰糖,能起到润肺、补肝、益肾的作用。

◎禁忌

感冒发烧、发炎、腹泻的人就最好别吃。

藿香

吃冷饮、吹空调是大家喜爱的避暑方式,但这些方式都是夏季肠胃疾病的诱因。因为天热时人的中枢神经处于紧张状态,气血趋于体表,暑热暑湿伤及肠胃很容易出现消化功能减弱、食欲不佳等情况,再吃生冷,就更容易引起腹胀、腹泻等胃肠疾病。而藿香治疗这方面有奇效。

中医认为藿香“其气芳香,善行胃气,以此调中,治呕吐霍乱,除秽恶痞闷。若脾胃不和,用之助胃而进饮食,有醒脾开胃、发表解暑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湿浊中阻、腹痛吐泻、胸闷不舒、寒湿闭暑等症。

◎用法

1.荷藿薏仁粥:将100克荷叶、30克藿香放入800毫升清水内,煮沸后再小火熬煮20分钟,滤渣取汁,再将此汁与100克薏苡仁煮成粥,早晚各吃一次。

2.三鲜茶:将荷叶、藿香叶、佩兰叶各10克洗净、切碎,用滚开水冲泡或稍煮代茶饮,每天1剂,能够和中化湿、升清降浊。

3.藿香粥:藿香与粳米按1∶3的量准备。将藿香洗净,与粳米、咸鸭蛋两个一起放入沙锅煲粥,适用于夏季虚火上炎而致的牙痛患者。

4.藿香代茶饮:将鲜藿香叶、鲜荷叶各12克(干者减半)用滚开水冲泡,加入少许白糖代茶饮,适用于暑湿感冒。

◎禁忌

1.阴虚火旺、邪实便秘者禁服。

2.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切勿擅自服用。

菊花

夏季喝菊花茶也是不错的选择,据古籍记载,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特别适合夏季高温天气时饮用。

白色的菊花味道甘甜,平肝明目的效果好,如果眼睛干涩不适可以选择,但清热能力稍差;黄色的菊花味道稍苦,清热能力强,常用于散风热,如果上火、口腔溃疡,用它泡水能败火;野菊花对防治流脑、流感、毒蛇咬伤效果好。在选用时应根据自身需要选用。

◎用法

菊花枸杞茶:取白菊花6克、枸杞子10克,放入茶杯中,用开水冲泡,温浸10~15分钟以后,即可饮用。滋补肝肾。

菊花桑叶茶:取黄菊花、桑叶各6克,冲泡方法如上。可缓解风热感冒初期的发热、头痛等症状。

◎注意:

1.菊花茶不应连续饮用,一般3~5天即可。

2.随泡随饮,不要隔夜。菊花茶中富含黄酮类物质,很容易被氧化。

◎禁忌

下列人群不宜饮用菊花茶——

1.孕妇:菊花茶性寒、味甘,有极好的祛除火气之效,但孕妇自身免疫力低下、脾胃较为虚弱,食用菊花茶容易刺激肠胃,引起肚疼腹泻等症状,不利于胎儿的健康成长。

2.过敏体质者:过敏体质的人喝了菊花茶就会引起皮肤红肿、红疹等过敏现象。

3.寒性体质者:寒性体质者畏寒怕冷、身体孱弱、脾胃虚弱、免疫力低下,即使夏季也会有手脚冰凉、腹泻肠胃不适等症状,菊花茶性寒,只会加重其症状,对健康不利。

4.老人及儿童:老人消化功能减退,脾胃较为虚弱,喝菊花茶有引起肠胃疾病的可能,需慎重;小孩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阳气正当时,喝菊花茶有削减阳气之效,最好禁止食用。

5.伤寒感冒者:一般情况下,伤寒感冒者都是因为着凉引起的,而菊花茶的属性决定此种感冒患者不适合喝;另外,感冒并伴有咽喉炎者更加不能喝菊花茶。因为菊花茶有刺激胃酸分泌,加重咽喉炎症的作用,延缓患者复原的时间,降低复原的质量。

>>相关链接

夏天吃中药有讲究

自行煎药时,1副药一般1天煎2次(早上煎1次,药渣到晚上再煎1次)。但是,夏季不能这样煎药,而是应当煎出一次后,再加水煎第二剂放至晚上服用,煎出的药汁及时放入冰箱低温保存,饮用前应先加热,自己煎煮的中药汤剂一般不建议隔夜服用。

目前,医院或者药店代煎的中药一般采用真空密封包装,保存时间是比较长的。但夏季气温比较高,最好是将药液放在冰箱里储存,保存时间不宜超过7天。如果药液袋鼓起或者药液变味、有气泡时,药液很可能已经变质,最好不要服用。

有些人把药材放入冰箱内,以便延长存放时间,这种做法也是不恰当的。将药材和其他食物放在一起,不仅各种细菌易侵入药材,而且冰箱内湿度大,药材也容易受潮发霉。夏季空气湿度比较高,最好将药材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湿度不宜过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选好补药,不“虚”此夏
苏姗姗|中药学女博士话养生
喝了半年的黄芪水,孩子身体变化超明显!
4款【太子参】儿童成长营养汤!健脾胃,吃...
对付流感 中医药管理局权威发布中药方!
宝宝个子矮瘦小,半年不长肉不长个,试试这4款开胃健脾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