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庭教育十大误区

误区一:孩子就是自己一切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但不该是父母的全部。在一些家庭,孩子就是家庭的一切,吃喝拉撒都围绕他转,从日常起居饮食,到晚年储蓄规划,孩子总是放在第一位,一些父母甚至为了孩子放弃自己原有工作,甘心当家庭主妇(妇男)。谨记:大人有大人的生活,莫为子孙作牛马。

误区二:该给状元郎胎教了

孩子还在娘胎时,性急的父母就给孩子设计好了未来的道路,自然是子成龙,女成凤,金榜题名,光宗耀祖,表现在行动上就是不惜倾家荡产为子女学习提供便利。孩子小小年纪就担上沉重压力,夜以继日向着高考这座大山攀登,有幸跨越过去,则千好万好,不幸中途跌下,则只怕又多了一份人间悲剧。其实人生之路多光彩,何必偏挤独木桥!让孩子成年后根据自身需要自由选择道路,那多好。

误区三:成绩好才是真的好

一些父母只盯着孩子的分数与班级排名,对智力以外的东西一概不管,这样的孩子可能会考入大学,但不一定能获得事业的成功,因为在现代竞争社会中,人与人的智力差异已越来越小,而非智力因素,如韧性、毅力、品德、团队精神等则显得越来越重要,高分的背后可能是低能、书呆子,不会受到用人单位欢迎,直接后果是被社会淘汰。

误区四:学习是孩子的事

一些家长对孩子学习抓得很紧,孩子稍有懈怠就棍棒相加,可自己却从不学习,不读书看报,闲暇时间是麻将桌上的常客,脏话满篇,公德意识差,大肆损公肥私,自己形象在孩子眼中极差,让孩子瞧不起。缺少示范效应,当然对孩子学习也不力。

误区五:跌倒了赶紧扶起来

一些父母对孩子大包大揽,事事操心,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凡事总靠父母帮忙,自己不愿动手动脑。过分的溺爱造成孩子的霸道与自私,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就大哭大闹,承受挫折力差。孩子跌倒在地,我们的父母会迫不急待地扶孩子起来,为孩子揉揉痛处,而国外父母的做法则是让孩子自己爬起来,并让孩子记住自己跌倒的地方和跌倒原因,两种教育方法孰优孰劣,明眼人一看便知。

误区六:八岁的“牛”系两米绳

牛(孩子)大了,牵它的绳子自然要放松放长,可在我们的父母眼里,孩子永远长不大,还是用栓一岁小“牛”的二米绳子去栓八岁的大“牛”。由于给孩子施展空间太小,不能随心所欲,孩子的成长就出现病变:或吃不饱,或长不高,或跑不快。

误区七:学习让游戏走开

一些父母为了提高孩子学业成绩,限制了孩子各种游戏活动,尤其视网络、QQ、微信等电子应用为洪水猛兽,生怕孩子玩物丧志,人为隔离孩子接触社会机会。父母愿望自然是好的,但物极必反,过度的限制只会让孩子反感,增添他们冒险的渴望。实际上,适当的游戏或上网等对开发智力是有益的,对学习更是有所促进,对接触社会实际也不无好处。

误区八:会叫的孩子有奶吃

孩子一有需求,父母就上前供应,百依百顺,连天上的星星都想摘来,却从不想想孩子要求是否过当,要教导孩子果实靠劳动得来的道理。孩子得来容易,既不珍惜,又不爱护,小小年纪就成了花花太少,长大后只怕成为新时代的八旗子弟。

误区九:“上帝之手”显威力

孩子在前方紧张读书,父母在后方四处活动,看不见的手笼罩着孩子的成长进程,即使靠弄虚作假违法乱纪也在所不惜。孩子成为玩偶,被动地受父母指挥棒左右,一旦父母的“上帝之手”受“裁判”查处,最大的伤害只能是孩子。

误区十:生命教育一片空白

生命只有一次,最值得珍惜和爱护,国外父母从3岁开始就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教导孩子各种逃生及自卫本领,可我们的家长却对此熟视无睹,生命教育一片空白。一些孩子在危险面前手足无措,坐以待毙;一些孩子视生命为儿戏,悲观厌世,自杀上吊之事常有。在现实面前,他们脆弱的生命显得那么不堪一击。因此对孩子生命教育最为急迫,父母应教导孩子尊重生命,预防各种风险,学会各种逃生技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了教育好孩子,请走出这几个家庭教育误区!
10种家庭教育误区你占几种
家庭教育的指导误区
名人是这样教育出来的
每天教育孩子的24个机会
教育孩子,父母先上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