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还阅读以个性,添精彩于课堂——阅读课堂教学回归本源的几点思考
还阅读以个性,添精彩于课堂——阅读课堂教学回归本源的几点思考

还阅读以个性,添精彩于课堂
——阅读课堂教学回归本源的几点思考

梅 娟

“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多彩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有与生俱来的个性,都存在于不同的生活背景之中,所以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都是多姿多彩的,解读文本的方式也是各种各样。要让语文课堂绽放活力,需要充分释放学生的个性,让他们的内心思想互相碰撞,在碰撞中必然出现智慧的火花。因此,个性化阅读就是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的源泉。

一、 活力在有效对话中释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就是说,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碰撞的过程,情感交流的过程。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沟通都是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阅读教学效率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对话过程的有效程度。

教学《半截蜡烛》一课时,笔者遵循“立足无痕,扎根有魂”的教学理念,立足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引导学生在多元对话中平等交流、共同探究,进行精神层面的相遇,让学生把内化的知识外化为口头表达,提高表达能力,体会文本所昭示的内涵,从而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共鸣。教学中通过认知冲突、词语品悟、心理揣摩等多样性“对话”,让学生从中领悟文本对话中“主观”与“客观”的辩证规律,在此基础上选取学生关注的一个对话切入点:到底是谁挽救了情报站?潜隐的两种观点被有效激活,引发了认知冲突,这就促使“对话”牢牢生长于学生内心的需要。“对话”表现出了鲜明的“多维度”“多层次”的丰富性。学生在“说服对方”的过程中,不断跟文本“亲密接触”,寻求根据。与此同时,生生之间的碰撞、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有力地推动着对话的不断深入。教师着力于学生思维的不断拓展、学习策略的适宜点拨、以及学习状态的真诚激励,让学生充分展现个体理解的丰富性与创造性,从而在语言、思维、情感的流淌之间真正实现师生与文本的“视界融合”。

“对话”彰显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对话过程的有效程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率先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做到心中有“话”,才能真正引领学生走进“对话”课堂,引领他们在对话中生成知识,在交流中体验情感,在共享中彰显个性,让有效“对话”走进语文课堂,使阅读教学更精彩,使语文课堂更有实效,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升。

二、 个性在自读自悟中绽放

阅读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解读文本,而且要让学生实现自我建构,在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文化积淀、语言发展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超越,在历史与现实的沟通中,在文本立意和内容的视角转换中读出新意,读出有创意的感悟。这句话启示我们,读者的感悟体验只有根植于文本,才能超越文本,然后做出个性化的解读。因此,有效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应该是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对作者所提出的中心思想或文本所寄寓的价值观做出自己独特的解读。

教学《做一片美的叶子》时,学生在教师播放的优美旋律中潜心阅读文本,内心情感起伏跌宕:“社会,国家,学校,家庭……都是一颗颗大树,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人就是大树上的叶子。我们怎样才能做好一片美的叶子呢?”轻松的环境中,学生大胆展示内心的感悟,进而表达出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有的说:“做一片美的叶子,就是要处处为集体着想。不仅要想到自己,更要想到大家。”有的说:“做一片美的叶子,就是要像美的叶子一样,就是要为集体做出无私的奉献。”有的说:“做一片美的叶子,就是要像美的叶子一样,在集体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融入到集体的大家庭中。”有的说:“做一片美的叶子,就是要像美的叶子一样,永远进取,为生活的大树注入活力,添加色彩,让她永远生机勃勃。”又如教学《三袋麦子》一文,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抓住主要内容,理清条理后,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文中人物的个性特点:小猪憨厚可爱,小牛勤劳节俭,小猴聪明能干。学完课文,我就问学生:“小猪,小牛,小猴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说喜欢小猴,理由是他聪明能干。可有一个学生却说这么说的:“我喜欢小猪,因为快要过年了,小猪得到这一袋上等的麦子,做点吃的也是应该的。小猴这一年就吃不到好东西了。”还有一个学生说:“我喜欢小牛,是因为小牛很勤劳,只要天气好,就把麦子搬出去晒太阳。而且小牛也很节俭,一袋麦子吃了很长时间。爸爸妈妈经常教育我要勤快,要节俭,所以我要像小牛学习。”可见学生已经和文本作了充分的对话,已经对文本充分感悟,才能体验出这种与众不同的想法。

三、 思维在多元评价中奔放

阅读过程,应该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实践过程,同时也应该是思维火花不断碰撞与闪射的激发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把学习评价的权力还给学生。学生评什么呢?评读、评思、评说、评悟,评组成阅读过程的一切具有价值的东西。这种评是全方位的,既强调互评,也强调自评,还可以评老师,评教材。通过评,能拓展学生思维的张力,促进学生认识的飞跃,激发学生探究的内力,使学生更主动驾驭并掌握阅读过程,从而使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体现。这一过程中,学生会用自己的目光、积淀、经验、认识、智慧去认识美、感受美、揭示美和完善美,并实现表现自我的欲望与意愿。学生的“会评”是从在不断的“学评”过程中发展而来的。让学生拥有评的权力,不仅能充分张扬学生阅读的个性,而且通过这种个性张扬,能转化为学生更具有个性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上完一篇课文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或最不喜欢的人或事或物,并说一说理由,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应注重学生参与的意识,即时捕捉学生显现出来的独特个性,使评价的目光面向个性化发展。及时发动学生展开互评与自评,使评价成为一种民主参与、民主交流的过程,让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多元评价使得课堂如奔腾的江水,欢快地流淌。

尊重个性就是尊重生命。个性化阅读一定会使学生的个性在语文课堂中争相绽放迷人的光彩。

(作者单位:丹阳市界牌中心小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有哪些
(3)课堂的精彩看什么?(听课琐思)
【课程与教学】阅读教学对话的方向偏失及破解路径
有效对话:语文课堂教学的不懈追求(朱则光)
合肥市六安路小学
已分享过关注语文文本解读(其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