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中语文教学中知识拓展的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中知识拓展的策略

◎徐加祥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知识拓展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文化素养,其立意在以课堂基本教学内容为基础,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扩宽其眼界,提升其思考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拓展策略进行探讨。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拓展缺失

1.淡化了初中语文的“文学性”。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是编辑精挑细选出来的,是适应初中生语文学习的,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初中语文课本除了具备人文性,还具备有工具性,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来不断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为以后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但是当前一部分初中语文教师认为初中生还处于懵懂阶段,对于语文故事性的特点兴趣大于对语文文学性的兴趣,所以过于强调趣味性而忽略了工具性,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认真解读,课文蕴含的道理也理解不到位,钝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知识拓展过于追求形式化。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很多初中语文教师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频繁使用多媒体设备教学,将大量的视频、音频和图片堆砌给学生,而忽视了初中语文课堂原本的阅读教学。当前网络发达,教师在课堂上播放的多媒体教学资料,学生自己在网上也可以搜索和观看到,但是学生仍然要进入初中语文课堂学习,这是因为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授课时不能过度追求形式,崇尚多媒体所营造的情景感官,也应该重视知识拓展的个性化,增强语文课堂的功效。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拓展策略

1.知识拓展要以课本为基础。语文课本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因为其涉及的人文知识范围和学习难度是适合初中生的,因此,初中语文的知识拓展要立足于课本,不能游离在课本的知识范围之外,要认识到知识拓展只是对原有课本内容的扩充和升华,并不是单独重新规划知识范围。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充分备课,掌握课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语法用词和诗词欣赏,然后在此基础上拓展知识点,比如在学习一篇古诗词时,除了要讲通诗句的意思,还要拓展一些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写作背景等等。在课堂上进行授课时,虽然拓展的知识已经准备好了,但是教师仍旧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知识拓展的内容,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比如学生在学习朱自清《春》这篇课文时,虽然可以拓展朱自清的其他文章给学生阅读,但是课堂授课的主要目的是理解《春》想表达的思想,并不是要将精力放在其他文章上。

2.知识拓展要在学生的接受范围。初中生正处于学习阶段,并不是完全有能力自助学习,而是需要教师引导的,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拓展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这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于教师确定知识拓展内容来说十分具有参考价值,比如在学习文言文节选时,教师可以拓展同一篇文章的其他节选给学生,但是文言文本身就很难读懂,拓展的知识会大大增加课堂负担,所以应该适当引用而不是全部拓展。如果教师拓展的知识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范围,那么知识拓展的效果就会大大降低,不仅浪费课堂时间,还浪费学生的学习精力。

3.知识拓展的内容要适度。初中语文课本包含数百篇课文,每学一篇课文,每上一节语文课都会有相关的拓展,加起来数量可能会十分巨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知识拓展时要注意数量和质量,不能本末倒置和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出课文,这不仅会损害到日常的教学活动,还会降低知识拓展的有用性。比如在学习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时,虽然教师可以拓展一些其他作者同一个中心思想的文章和一些名言警句,但是文章作者的经历和生平可能对课文理解更加有力,或者教师将作者的生平描述的过于详细,一些无关紧要的经历重点着墨。教师这种毫无选择的使用拓展知识,没有删选和取舍,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混乱,影响了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拓展是需要灵活开展的,不适合生搬硬套,教师要采取科学化的教学手段来推进拓展知识活动,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大大提高和发散性思维的建设。

徐加祥,山东郯城县教育体育局教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统编教材使用建议
如何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
[转载]大语文课堂筹建及设想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初中语文教学之浅见
陈小英: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视野下中学生语文信息素养的培养研究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