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绿色理念引领装配式建筑发展

文林峰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

发展装配式建筑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从一个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技术、产品、模式、管理这些方面的创新,跟装配式建筑提出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管理创新涉及到政府的管理、企业的管理;机制也是这样,都存在着政改和市场主体的双重创新。

装配式建筑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六化”:即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智能信息化、应用智能化。从目前来看,“六化”的发展参差不齐,差距还比较大。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了一个设计、施工、装修一体化的交流会,专门推进实现一体化。因为从各个地方的项目实践来看,只有做到一体化,才能够充分发挥好装配式建筑的综合优势,如果各个环节都是割裂的,那装配式建筑产业化的优势就很难充分地体现。

另外,信息化建设也非常重要,整个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现在搞装配式,做得比较好的一些城市、企业,都是在工厂预制构件时植入芯片,整个物流、安装、施工到最后的运营维护、拆除重建,全生命周期实现信息化的跟踪系统,这样使建筑行业跟信息化高度融合有了重要载体。

建筑三大结构体系—混凝土、钢结构、木结构,还有各种混合结构,其中混合结构也是非常多的。在即将出台的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中,就把这些体系都在一个表上反映出来。目前,各个地方做了大量装配式建筑的试点、示范工程,如果按照新的评价标准,可能就要筛掉其中的50%以上。以后住建部统计信息系统报送的数据,也要按新的评价标准来衡量。

不是说传统建筑不好,大量的现浇建筑质量非常好,但是因为存在现场的随意性,还有粗制滥造的问题,也有农民工技术水平的问题,一些不可确定的因素比较多,所以说要用工业化的方式去推进,希望有更多的物品、部件,都在工厂标准化生产。在严格的质量控制条件下,工厂制作运到工地装配,确保工程质量。所以装配式建筑不是否定过去,而是强调要改变过去粗放的、随意的建造方式,转化为采用工业化、系统、高质量、高精度的建造方式。

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四提四减”

“四提”,即:

1.提高建筑质量性能。通过这种工业化与先进制造业相结合的一种建造方式,能够改变过去质量长期得不到解决和保证的问题。为什么万科在全国房地产企业里面,率先下大决心推广装配式产业化,就是要解决质量通病的问题。万科现在推广的是标准化外墙、洞口,外窗框和外墙在工厂一体化,彻底地解决了渗水的质量通病问题。

2.提高施工安全。推广装配式建筑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减少工程质量事故,特别是安全事故,让工人劳动强度越来越低,劳动保护越来越好。大量的装配式建筑工人都在楼层上面直接轻松地工作,把吊装的部件安固好。

3.提高生产效率。目前来看,一些优秀的龙头企业,在这方面已尝到了甜头,生产效益大幅提升,特别是有一定规模的时候。还有一个重要的说法,就是在推装配式建筑的时候,可以做到施工和装修穿插同步进行,这也是我们一些优秀的企业通过学习先进国家的优秀经验后在实践中得出来的。一些企业总结出来的N-11的装修施工穿插法,主体结构到12层的时候,1层可以装修,主体结构不断地在往上盖的时候,下面一层一层地装修,同步跟进,这就需要高度、系统的管理、调动综合能力。在一个工地上,各工种都在同步交叉作业,主体封顶之后,有可能低楼层的装修工艺全部完成,因为装修的提前介入,可以节省3~6个月的时间,可以提前销售,节约大量的资金成本,生产效益就会大幅提高,所以现在很多生产效率提高是从这个环节上挖掘出来的。

4.提升产业工人素质。把员工变成具有技能的产业工人,能够享受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各项保障,建立稳定的建筑队伍。

装配式建筑“四减”,即:

1.降低成本。能够降低综合成本。现在能够降低成本的企业非常少,但是随着规模的扩大,成本持平,是可以实现的。当然,应该比性价比,而不是简单去比建安成本。如果质量、精度、性能、品质都提高的话,成本的增加是必然的。

2.减少用工。装配式建筑减少用工方面的效果还是非常突出的,有些项目能减少30%的用工量。

3.减少资源能源消耗。装配式建筑对资源能源有保护作用,能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

4.减少建筑垃圾、扬尘。工业化的生产模式会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减少粉尘的排放。

发展装配式建筑的一些重大政策

2013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中央领导对发展装配式建筑一些重要讲话和多次的批示,到最终出台文件,有一个不断的强化过程。

第一个文件是2016年2月6号,党中央国务院的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里,提出要发展新型的建造方式。当然,在这个文件里也特别提到了要大力发展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等绿色节能建筑,这跟装配式建筑都是非常好的试点示范项目。

第二个文件是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的9月27号71号文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住建部的领导也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了文件宣讲,各个主流媒体都作了全面的报道。

第三个文件是2017年3月份,住建部配合国务院的文件,出台的行动方案以及示范城市管理办法、产业基地管理办法,还有6月份出台的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申报的通知。

从国务院的文件来说,有八项重点任务,包括设计、施工、生产,EPC,全装修,绿色建材等等方面的内容。从住建部的文件来说,行动方案特别提到要抓规划、抓标准、抓产业、抓队伍,这四个方面的发展现在是一个薄弱环节,要全面推进这四项工作。

各地方政府近年来配合国务院的文件,密集出台了推进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据不完全统计,到今年4月份,已有26个省从省、市、自治区出台了相关政策,还有一些地级市、县级市,将近200多个文件纷纷出台,主要从土地、金融、税收、建筑行业关系、财政、规划等等方面,提出了各项鼓励推进政策,装配式建筑推广力度在逐年加大。从政策导向来说,过去可能财政补贴、容积率奖励、引导是比较重要的;但目前来看,强制性地在土地出让环节,直接明确要做装配式建筑,这个力度更大。

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现状

1.顶层制度设计已经初步形成,从政策层面,从技术标准层面,政府纷纷出台了相关文件。

2.规模化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地形成。不同的地区,因地制宜,都在制定自己的发展路径。

3.先进的技术,标准规范,已经基本健全。2016年陈政高部长亲自督办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三套技术标准,在今年已经全部完成,2017年6月份正式实施。

4.技术体系比较完善。三本技术标准,梳理了当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的主要技术体系和工程实践案例。当然,技术体系也要不断地创新,一些龙头企业,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在不断地优化,不断地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水平。

5.试点示范城市、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的作用越来越大。对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的审批,过去是非常严格的,按新的文件要求,要规模化发展,所以在量的方面可能会迅速增长。到目前为止,全国有11个试点示范城市,66个产业基地,涵盖了8种类型。根据目前统计,全国试点示范项目总量80%是在试点城市,80%以上的项目是由产业基地的企业完成的,所以这个产业集聚度还是非常高的。

6.各地在积极探索新的监管模式。在装修一体化施工中,对建设管理部门检验、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过去没有预制构件的检查,现在就要求要前置到工厂对预制构件进行检查,这都需要监管的创新。

7.对全国装配式建筑开展的情况不完全统计。各地过去的衡量标准不一样,这个统计不够准确,下一步要建立全国的统一新系统,会严格按照上报的条件进行统计。

2014年以前,全国装配式建筑每年是3000万平米左右,发展还不是很快,到2015年、2016年就发生了一个翻倍式、井喷式的迅速发展,预计2016年达到甚至超过5亿平方米;当然,这5亿平方米是涵盖了各种类型,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另外,示范工程的建设情况,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密切关联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是重点发展区域。在这些重点发展区域,各省市还要提出本地区的重点发展区域、积极发展区域和鼓励发展区域。所有的施工企业在转型,在去找项目的时候,就要跟国家的定位目标相一致,跟当地出台相关的指导意见相匹配,特别现在要求在给地方指导做指导意见和发展规划的时候,提出来要做项目清单,如果作为城市,仅出台指导意见,比较务虚,没有项目清单,企业要谨慎进入市场。过去有些企业走了一些弯路,进去之后,政府承诺的没有兑现,企业投资建了预制构件厂之后,没有项目支撑,这就是很大的问题。所以现在希望地方政府每年把政府投资的项目,包括保障房项目、公共建筑还有一些商品房,多大规模以上要做,都列出项目清单,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这样企业才能放心地进入搞装配式建筑。

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专家提出来,装配式建筑容易搞成千篇一律,特别呆板,没有美感。装配式建筑交流大会在沈阳召开的时候,特别邀请专家讲装配式建筑的美学设计,倡导户型、构架的标准化,要与外置建筑设计的多样化、美观化相匹配,不仅仅是装配式建筑,传统建筑设计也存在普遍共性问题。所以希望在装配式建筑方面,能够率先打破千楼一面,包括色彩综合方面,能够做得更好,让大家感觉到工业化建筑不仅质量好、性能好,外观同样漂亮。

装配式建筑的十大难点与瓶颈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难点与瓶颈,有以下十个方面。

难点一:尚未建立完善配套的制度体系。虽然有顶层的制度,但是相关的配套、监管各个方面还是有很多具体工作需要明确。

难点二:设计研究作用不突出。设计贯穿整个装配式建筑的全过程,学习国外的建筑师负责制,现在我们的建筑师还没有这个能力,但是装配式建筑就对建筑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够充分发挥设计引领的作用,不要在每一个环节重新进行设计。

难点三:供给侧,盲目生产不布局。生产能力和需求对接方面,以及生产供需的供求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北京的一个项目,用的是预制阳台,但是因为现在北京装配式建筑发展得比较火热,预制构架件产能供应不上,所以它另外一个楼就只能做现浇阳台。另外像上海,很多企业都要到安徽、江苏周边的地方去拉预制构件,所以从政府的角度,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预制构架的布局,有合理的运距,有产能的匹配,既不能供不应求,也不能供应过剩,对政府来说也是一个新的考验。

难点四:需求侧,市场与项目清单不足。

难点五:建筑体系的系统集成能力薄弱。整个建筑从外到内综合系统集成方面相对薄弱,这也是我们推动装配式建筑的一个重点工程,把建筑作为一个最终的载体,整个产业链整体地去打造,每个企业就要向上游、下游去延伸和拓展。

难点六:标准规范与实践需求尚不完全匹配。现在大量的新技术已在实践中应用,但是还没有标准规范的同步跟进,这些技术体系可以先形成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因为以后国家标准会越来越少,可能地方的、社团的、行业的、企业标准是一个主导。所以在这方面,要有这个意识,要积极主动地推动地方或企业标准的建设。

难点七:过于关注成本,忽略性价比。

难点八:建设模式与监管机制的创新滞后,一体两翼。

对施工企业来说,内部整合,外部强强联合,形成一个EPC紧密联合体,或者一个松散联合体,能够适应承担装配式建筑项目,获得较好的收益,是企业应该考虑的方向或战略问题。

难点九:队伍与人才不足。

装配式建筑方面全产业链人才,设计、生产、施工都在互相挖人、互相抢人。希望加快对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包括产业工人的培养,以适应发展需要。

难点十:宣传交流和推广滞后。

目前装配式建筑的成本为什么偏高?根据装配式建筑的构成成本,笔者作了一个分析。

?

现阶段装配式建筑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该增加部分增加太多,该减少部分没减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项目预制构件价格过高。

2.设计标准化程度比较低。

3.设计生产施工环节脱节导致装配式建造方式优势未充分发挥。

4.部分项目管理经验不足导致人工费等减量成本降低不明显。

5.部分项目预制构件吊装效率不高导致现场机械费、人工费增加。

6.产业工人缺乏导致现场施工效率提升不明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装配式建筑火热 预制构件企业还需理性对待
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项目工程管理
我国装配式建筑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建议研究
拿地实操1:装配式建筑与装配率
如何看待装配式建筑的未来
像造汽车一样建房子!未来宜昌的房子是这样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