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智慧城市建设的市场化推进的分析

智慧城市建设的市场化推进的分析

陈隽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上海 200235)

摘 要:本文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市场化发展趋势。分析了政府与企业和市场的关系,提出政府和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市场化推进中的职能和相应的转型路径,提出信息资源市场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关键。着重分析了智能制造的转型发展。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实现向智慧城市转型的关键环节节点,提出以点带面转型发展的激励机制,并且分析了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发展要求。

关键词:智慧城市;智能制造

1 智慧城市发展的市场化推进趋势

智慧城市的理念成为应对诸多城市病、实现城市有效管理、提升城市生活水平的新路径。世界各国和政府组织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依赖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来改变城市未来发展蓝图的计划。智慧城市已经被提升至中国的国家战略层面,并且已经有多个城市和地区开始试验或实现智慧城市。

目前在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是由政府推动建设。政府以城市、社区建设作为重点,投资建设城市智能化应用,使城市逐步迈向智慧城市。在政府投资建设的带动下,企业为城市建设项目提供软硬件设施,实现各类智慧应用。这在基础建设阶段是必须的,但智慧城市的实现和达到智经济的可持续、生活的安全舒适、管理的智能信息化,需要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在大规模基础建设后,应该由政府推动转向有市场主导,企业推动的建设路径是进行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路径。这个转变过程的实现,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转型。政府需要从投资主体转变成为监督管理者。企业需要从配套服务者转变成为投资创新者。市场化是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2 国内外智慧城市推进情况

2008年,IBM首先提出了“智慧的地球”这一理念。美国率先提出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和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计划,接着,欧盟又着力推进“信息社会”计划,并确定了欧洲信息社会的十大应用领域,作为欧盟“信息社会”建设的主攻方向。日本2009年7月推出“i-japan(智慧日本)战略2015”目标是电子化政府治理、医疗健康信息服务、教育与人才培育等三大公共事业。新加坡早在2006年就启动“智慧国家2015”计划,力图通过包括物联网在内的信息技术,将新加坡建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一流的国际化城市。国际智慧城市组织等相关机构相继成立。2009年2月,IBM在北京召开的年度论坛上,又提出“智慧的城市在中国突破”的战略,并相继与十余个省市签署了智慧城市共建协议。“智慧城市”也随之成为了学术研究的热点。

从国内外对智慧城市的推进情况看,各国政府都需要为智慧城市的发展制定相应的规划,并且为智慧城市发展建立企业参与的发展同盟。各国政府的策略都是先由政府发起,企业参与,再向企业投资推动的方法。智慧城市的发展最终需要走市场化发展的道路,这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建设智慧城市的共同价值取向。

3 智慧城市推进中的重点

智慧城市的概念、体系构成、技术实现是学术界、行政管理者、城市建设者关注的焦点。政府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第一推动力。无论是对于建设者、还是推动者,智慧城市的概念、技术特征、是首要研究的目标。所以首先对智慧城市进行研究的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参与者,其中也不乏一些政府的工作人员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考。这些研究主要从技术、构成和发展等角度出发,认为智慧城市是政府利用物联网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感知、分析和集成城市的环境、资源、基础设施、城市状态、公民、企业等的运行状态,调节经济、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行使公共服务。

智慧城市包括了物联网设备层、基础网络支撑层、基础设施网络层、应用层。智慧城市系统建设应该推进交通运输、通讯、水、能源、商业、医疗、安全、教育、社区生活等公共社会领域的建设。这些研究都把政府作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主体,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及系统作为主要建设路径。

以物联网、云计算等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我国的经济转型,及各产业升级。智慧城市建设将改变政府、企业和人们相互交往的方式,城市将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等各种需求做出快速智能的响应。城市生活的健康合理可持续、生活上和谐安全更舒适、管理上科技智能信息化。经济上,智慧城市将是全面利用各种信息资源的新时期,它关注的是信息化创造的综合效益,其信息资源应该是广义的,包括信息资料资源、软件智能资源、社会组织资源等。

发展智慧城市面临着诸多瓶颈、环境及制约因素。例如智慧城市发展面临的如技术和标准问题、企业及产业发展问题,以及人才匮乏的问题等。发展和建设首先要解决好市场导向与政府主导的关系,只有在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有所突破的前提下,智慧城市才能有生命力。另外还有智慧城市建设的机制也需要建立。智慧城市建设产生“不经济”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问题与制度问题、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冲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加强技术研发及人才培养、培育智慧城市相关新兴产业群、促进社会发展和城市管理智慧化等是目前提出的发展战略路径。可见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企业能否跨越经营、文化等障碍,使市场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主体是非常关键的。

4 激励企业自我实现智慧制造转变的路径

4.1 生产领域的应用路径

关键生产环节的信息化对企业转型的引领。企业的设计管理,工艺管理,工程分析、测试与辅助制造等对产品研发的促进作用,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制造执行系统、车间自动化管理系统、质量信息跟踪与控制系统对企业生产效率的改善作用。以企业的关键应用系统的智能化融合其他信息系统,逐步实现智慧制造。

生产环节信息化的正反馈作用。企业在管理、工程、辅助制造等制造设计流程中,采用信息技术及系统的相关性,生产环节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物联、感知对生产的耦合促进生产环节信息网络的正反馈趋势。信息系统在产业链之间产生耦合的需求及关键性的连接,生产和设计产品流程中对企业信息化起到引领作用,在生产环节以及其他企业经营环节形成信息网络,促进智慧制造的构建。

智能化生产的转型路径。在企业的制造设计和改善生产管理过程中,各个生产环节之间互联、互通、物联、感知对生产系统间的耦合,企业的制造设计和改善生产管理,在向智能化转变的过程中促进对系统投资应用的决策和建设。

4.2 协同与决策的系统升级路径

从管理到决策系统的需求层次。管理系统之间具有关联性,管理系统的运营对企业绩效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从管理系统到知识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采用的协同技术与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之间逐次递进,知识管理及决策支持对决策、创新具有促进作用,不同的类型企业以及不同的企业发展阶段对知识管理具有不同的需求。

系统集成的升级路径。根据企业的内外部条件,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系统集成特点与需求也不同,从产供销集成、业务与财务集成、经营管理与制造集成、产品研发与制造集成到集团管控集成、产业链集成的企业应按照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外部条件形成系统集成的升级路径。

4.3 营销的互联网大数据趋势

在大数据技术趋势下,企业逐渐重视利用客户管理系统开发、互联网平台(微博、微信等)等技术平台,经营市场并根据市场集成营销系统与供应链系统、办公系统的集成与系统对企业管理改进以及产品创新。企业的规模、类型、行业等属性,企业的客户管理系统及电子商务的实现状况,影响到企业在产品管理及知识管理中,生产、管理、营销协同智能化转型发展,以及互联网化和企业服务化转型。

5 政府监管市场的智慧城市转型路径

5.1 从建设主体到市场维护者的转型路径

从企业层面,政府需要实现从项目推进到市场监管的转变,转变为促进企业关键生产管理环节信息化,转变营造市场环境,维护市场公平的角色。政府需要对智慧城市市场失灵进行管理与规制,规制信息资源垄断,托管智慧城市信息资源,保障智慧城市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通过授权经营及信息公开等方式使消费者、中小企业及各类社会组织获得合理使用信息的权利,维护智慧城市的信息资源市场,以促进市场主导的机制路径。

5.2 推动产业链协同转型智慧城市的激励机制

从产业链层面,通过制定智慧城市系统和产业链衔接的标准规范,促进信息化转型智慧城市成功的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信息及系统的产业链整合,从产业链信息整合的角度看,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转变向智慧城市转型的企业动力将带动上下游企业信息化向智慧城市转型。

5.3 建立智慧城市的社会文化环境

从社会层面,通过解决数字鸿沟、数字包容的方法,实现智慧城市系统、信息技术的社会化应用,利用信息资源的网络外部性,以社会化的推进方式促进企业转型。中国信息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亮点。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互联网产业也已处于领先的地位。充分发挥中国的信息社会的优势,建立面向智慧城市的社会文化环境,对智慧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6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市场化创新

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信息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界限不再特别清晰。信息的生产者与消费者都将生产大量的信息。信息消费者在使用信息的过程中,也同时创造信息。信息生产者在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也从信息消费者那里获取了信息。因此,信息资源将成为智慧城市最重要的资源。智慧城市会产生大量信息,但信息资源在很多场合下,归属权、产权是不清晰的。政府需要实现从项目推进到市场监管的转变,转变为市场环境营造,维持市场公平。在法律、规范上对信息使用进行管理,以促进信息市场的发育完善。只有在信息市场的发展下,智慧城市建设才能得到信息资源的有力支撑。

智慧城市的商业模式需要企业的自主创新。目前,中国的商业模式都建立在对于互联网的正反馈作用,以及人民对互联网依赖的基础上。以前企业通过在互联网主业务市场获取市场垄断地位、细分市场,或者互补产品市场,采取前向收费或者后向收费等手段获取利润。这种模式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将被颠覆。在信息生产者与消费者相互融合的趋势下,信息资源的获取成为关键。信息资源获取渠道的开拓将瞬间改变企业在其主业务市场信息获取的垄断地位。一旦企业获取信息的垄断地位受到威胁,细分市场和互补产品市场就将无法保证其利润。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对信息资源,以及用来夺取信息资源的市场地位将成为企业争夺的首要目标,而利润将成为次要目标。

只有将市场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主体,企业才能有效发挥其主观积极性。智能化、人工智能网络都需要大数据的支持。在信息资源生产者、消费者融合的情况下,商业模式也将顺应市场的变化而随之改变。企业要从获取利润,转变为争夺信息资源、市场地位,这必然将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新的商业模式短期必然对市场造成扰乱。如果阻止新商业模式的发展,也将同时阻止新技术的运用和传播,影响智慧城市的建设以及创新的发展。而对于新商业模式,现有法律制度对其的管理也必然是相对落后。对市场扰动的管理,也将不断考验政府及市场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水平。对新商业模式的管理也将促进政府管理、社会管理的创新和改变。

7 结 论

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必然要从政府推动走向市场化推动。政府的作用需要从台前走向幕后,从大规模投资建设转向对市场培育、监管,以及对企业的激励。政府对企业信息化、网络化、智慧化的推动,应以对关键环节的激励为主,促使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

企业的生产管理流程中关键环节的信息化能够促进企业整体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改造,对产业链信息系统之间的适配和匹配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企业的转型需要依靠市场力量来驱动。在产业协同发展上需要发挥龙头企业智能信息化对产业链的有效带动作用,引导企业和社会一同向智慧城市转型。

有效的信息资源市场是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关键。建立信息交易的市场,促进市场有序交易,监管信息资源的合理、合法应用,是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责任。在由建设投资者转向监督管理者的过程中,与技术飞速发展相适应的法律、管理等社会机制是智慧城市建设需要突破的难题。

参考文献:

[1]李德仁、邵振峰、杨小敏.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理论与实践[J].地理空间信息,2011(6):1-5+7.

[2]史璐.智慧城市的原理及其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功能和意义[J].中国科技论坛,2011(5):97-102.

[3]胡小明.智慧城市的思维逻辑[J].信息化建设,2011(6):11-16.

[4]杨再高.智慧城市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7):20-24.

[5]杨清霞.怎样迈向智慧城市[J].决策,2009(12):54-55.

[6]骆小平.“智慧城市”的内涵分析[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0(6):34-37.

[7]张永民.解读智慧地球与智慧城市[J].中国信息界,2010(10):23-29.

[8]IBM商业价值研究院.智慧的城市在中国[EB/OL].IBM官方网站,2009.

[9]IBM云计算中心.“智慧的地球”——IBM云计算2.0[EB/OL].IBM 中国公司,2009.

[10]姚万华.用智慧谋划“智慧城市”[J].中国信息界,2010(Z1):32.

[11]辜胜阻、王敏.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与战略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5):74-80.

Wisdom city construction analysis of the market to promote

CHEN Jun
(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Science,Shanghai 200235,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rket development trend of smart city construction.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and the market,and puts forward the functions of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arketization of smart citi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transformation paths,The market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is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city.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re analyzed emphatically.The node key transition to a smart city in enterprise management,put forward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to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and analyzes the corresponding soci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Keywords:smart city;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中图分类号:TP399-C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7)01-0022-03

收稿日期:2017-05-11

作者简介:陈隽(1978.10-),男,汉族,上海人,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信息经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河南启动全国最大规模“互联网+”地市调研
城投公司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转型路径思考
智慧城市发展路径应分级分类
关于城投公司转型发展的思考?
智慧城市2020的三个焦点:网格化、健康码、老年人
领航者说:“凝视”黑天鹅,城市与企业数字化的路径之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