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双流道叶轮三维造型及数控加工制模探讨


摘要:探讨借助CAD/CAM软件三维造型、自动编程和数控加工模具,验证叶轮CAD/CFD辅助水力设计、流场分析和性能预测的优化设计效果;利用MasterCAM软件仿真功能模拟验证数控加工可行性;选择合理的数控加工工艺,确保叶轮模具高质量、高精度,产品经过性能测试验证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技术部长 钱万钧

叶轮是泵的核心零件,利用CAD/CFD技术对叶轮进行优化设计,不仅能够获得一个最佳的设计方案,还可以模拟预测泵的性能和流场细节分析;当然成功的设计需要进行产品验证,由于双流道叶轮内部流道形状复杂,不易直接机加工成形,常用造型模具进行铸造,而传统的手工制模与图样的要求误差较大,不准确的型线改变了设计的理想流场,造成泵的性能普遍偏低;本文借助CAD/CAM软件进行三维造型、自动编程、数控加工制模,利用MasterCAM软件仿真校验叶轮模具复杂曲面流道的数控加工有效合理性,适当微调和修改数控加工程序避免刀具干涉,提升数控加工程序的精准性和可靠性;制定合理的数控加工工艺,确保数控加工的叶轮模具实现高质量、高精度的要求,使设计与制造无缝衔接。

1. 双流道叶轮优化设计

双流道叶轮应用于输送污水污物介质环境,不仅希望高效节能,而且要求良好的无堵塞性能,本文采纳行业普遍采用的水力设计优化方法。

(1)建立设计变量。因双流道泵效率普遍比叶片式离心泵低3%~8%,优化设计的目标之一是提高泵的效率,其次选择合适的叶轮出口宽度b2满足泵的无堵塞性能;方法是建立对泵的流量、扬程和效率有重要影响的设计变量,主要变量有叶轮的进口直径D0、出口直径D2、出口宽度b2、外流道出口安放角β2(见图1、图2),泵体蜗壳的喉部面积F3等,通过约束设计变量使水力损失降到最低,谋求最佳的效率和无堵塞性能。

(2)约束变量函数。双流道泵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大量实践经验表明,叶轮进口直径D0的取值适当是良好的吸入性能和合理经济流速的保证;出口直径D2取值偏小扬程低,偏大圆盘摩擦损失增加、泵效率降低;出口宽度b2取值主要考虑无堵塞性能,且对泵的性能也有影响;出口安放角β2对泵的流量、扬程、效率和特性曲线的形状有重要影响,如取较大的β2角可增高扬程,且能减小叶轮出口直径D2,有利于减小圆盘摩擦损失、提高效率,但是过大的β2角容易使得泵的性能特性曲线产生驼峰,增大水力损失、性能不稳定因素,因此β2通常在15°~35°的范围内选取;约束变量函数的合理性借助CFD进行数值模拟,且能预测泵的性能、分析内部流场、研究模拟流动细节,查找设计变量缺陷,通过不断微调、对比、改进,建立一组最佳的水力变量目标函数值,使其边界约束条件和性能约束条件最理想。

2. 双流道污水泵叶轮叶片三维造型

(1)草绘轴面图和平面图上的流道中线。根据优化设计确定的叶轮尺寸参数,如叶轮的进口直径D0、出口直径D2、出口宽度b2及出口安放角β2等图面几何尺寸,在前视图上草绘轴面图(见图1)和平面图上的流道中线。叶轮平面图的设计对双流道泵的性能影响很大,合理适当的型线不仅能够保证平面图设计的质量,而且为叶轮CAD/CFD/CAM辅助设计和数控加工提供了可靠的数学模型;平面流道中线通常采用变异的阿基米德螺线r=aθm方程创建曲线,采用EXCEL数据转换可以方便快捷地在平面图上做出流道中线(见图2)。

(2)空间流道中线及内流道。首先采用轴面流道中线旋转建立一个曲面,然后将平面图中的流道中线投影到该曲面上,得到空间流道中线;在曲面里的空间流道中线上分别标记各流道截面的对应点,并且在各对应点位置按照面积变化的规律建立相应的截面形状,各点处的截面应保持垂直于空间流道中线轨迹,采用扫描混合命令沿着用户定义的轨迹尽量光滑地形成曲面或实体,并使各截面的面积变化符合接近线性变化的规律(见图3)。

图1 轴面图

一般将前、后盖板的型线向内或外适当偏移,旋转建立曲面来检验内流道是否符合轴面投影,然后微调面积控制曲线直至满足要求为止;完成单个内流道后,通过圆周阵列复制形成180°对称的双流道(见图4)。

实践表明,在结构尺寸允许情况下,如果轴面流道中线较长时,采用接近线性的面积变化规律控制曲线,整个流道尤为光滑,且在叶轮进口处流道的重叠部分过渡良好。

图2 平面图流道中线

图3 内流道面积控制规律曲线

图4 内流道

(3)外流道。外流道是双流道叶轮设计的关键之一,因为外流道是叶轮流场能量转换的主要部位,因此外流道的形状对泵的性能有直接的影响;设计时将空间流道中线适当延长(见图5),以内流道出口截面作为初始第一截面,延长段作为原始轨迹扫描混合生成外流道,以面积变化规律辅助控制流线,保持内、外流道光滑相切过渡,最后根据叶轮外径D2尺寸将多余部分切除,形成整个双流道(见图6)。

(4)建立数控加工三维曲面造型。完成叶轮流道的三维造型后,根据形成的内、外流道组合曲面(整个双流道)切割加工模具回转体就可以得到叶轮模具造型;同时要分析三维造型曲面,满足符合数控加工的要求、型线结构良好及加工方便等要素。

图5 外流道创建示意图

3. 叶轮模具数控加工

采用MasterCAM软件分析图样和三维曲面模型,规划加工工艺,设置加工参数,生成和模拟校验刀具轨迹,经后置处理生成实用有效的NC代码,将数据输送到数控加工设备进行模具制作,其具体流程和步骤如图7所示。

(1)模具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模具材料选择:模具材料选用主要考虑两方面,一方面考虑日常生产中叶轮模具反复使用的特点,模具应有良好的经久耐磨性,同时还应尽量减轻模具质量;另一方面选用的材料应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机加工性能,因此该模具材料选用牌号为ZL115铸造铝合金。

加工工艺选择:根据叶轮模具为双流道轴对称分布的回转体几何结构,由于加工对象包含三维空间曲面,加工特征在不同的加工平面出现,且内流道封闭环形三维空间曲面无法加工,所以采用整体曲面造型分体曲面加工的方法,即经流道中间曲面(轴面流道中线旋转建立的曲面)将整体空间曲面分成上、下两个曲面组合体(见图8),加工成形后再组合;不但有利于降低加工难度,减少加工干涉,且方便建立辅助面、对刀点和换刀点位置。本例安排的刀具路线为:①按图样加工回转体基本形状(含端面、外圆及流道中间曲面分型面等)。②粗加工流道部分。③精加工流道部分。④棱角、毛刺清理。

图6 双流道三维曲面造型

图7 模具数控加工流程

叶轮模具粗加工:粗加工的宗旨是重点考虑快速切除毛坯余量、提高加工效率,通常选择型腔铣刀进行粗加工,刀具为(本例φ16R0.6)环形或牛鼻铣刀,且设定较大的切削进给量和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由于叶轮型芯模具已经预处理加工成回转体,选择采用轨迹层切法加工比较合理,而且加工效率较高。

叶轮模具精加工:精加工是为了提高模具型芯曲面加工表面精度,采用增加刀具轨迹密度的方法铣削流道表面,本零件选择(本例φ6R3)球头铣刀对曲面进行精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过切现象,合理选择刀具驱动面、边界约束定义条件,尽量选择较小的刀轴摆角,避免造成过切,如不能完全消除过切 ,就反复微调参数,把过切量限制在模具允许的精度要求之内。

图8 叶轮型芯模具

(2)刀具轨迹验证。利用MasterCAM本身软件仿真功能,通过刀具轨迹仿真模拟整个切削加工过程,验证工艺参数、刀具轨迹的合理性,通过刀具轨迹仿真验证具有降低过切、避免干涉和碰撞等现象的功效;验证满意后输出刀具轨迹文件,再进行后置处理形成数控加工NC代码文件。

(3)数控加工代码输入。经MasterCAM后置处理生成的数控加工NC程序文件,可以经RS232通信串口直接输入数控加工中心进行加工,加工前应根据NC程序进行试加工,进一步验证刀具轨迹合理性,针对实际加工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微调、修改加工程序,直至程序满意为止。

4. 设计实例及验证效果

本公司新开发的125WL130-13-7.5型立式双流道污水泵,其常规性能指标为流量Q=130m3/h,扬程H=13m,转速n=1 450r/min,效率η=70%。首先优化设计谋求将效率提升到η=78%的指标,接近国标GB/T 13007-2011规定的叶片式离心泵效率η=79%;然后采用数控加工制作全套模具(见图8),产品组装后经性能测试中心试验,其额定工况点的性能参数测定值为流量Q=130m3/h,扬程H=13.3m、转速n=1 450r/min,轴功率P=5.88kW,效率η=80.1%。试验数据结果表明,该型泵的效率比叶片式离心泵效率还高出1.1%,保真、高效和节能的效果非常明显。

5. 结语

采用CAD/CFD/CAM技术对泵产品进行优化设计、三维造型和数控加工制模,可以实现设计和开发相互支撑、有机结合和无缝衔接,满足泵产品多样化、水力择优化和模具精准化设计开发的要求,使产品设计、模具制作精准和快捷实现产品批量转化,是现代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完美结合,以期为泵产品的设计开发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 关醒凡. 现代泵技术手册[M]. 北京:宇航出版社,1995.

[2] 刘厚林,袁寿其,施卫东. 双流道泵水力设计的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76-78.

[3] 刘厚林,袁寿其,施卫东,等.双流道泵叶轮内湍流的数值模拟[J]. 农业工程学报,2002,18(2):9-12.

[4] 张静,齐学义,等. 双流道污水泵叶轮内部三维湍流流动的数值模拟[J]. 农业机械学报,2009,40(1):64-68.

[5] 姬振营,舒志兵,等. 基于MasterCAM软件的数控加工[J].机床与液压,2007,35(7):84-86.

[6] 邓树光. 基于MasterCAM的编程实例[J]. 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07(12):80-83.

[7] 陈乃峰. 探讨MasterCAM加工方式对加工效率的影响[J]. CAD/ 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08(9):91-9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五轴高难度叶轮加工,演绎不一样的数控技术
MasterCAM加工整体叶轮, CAN !
数控加工中心加工模具时注意事项
数控机床维修的经验总结
五轴联动加工叶轮的铣削加工方法
小伙不用数控机床加工叶轮,这动手能力实在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