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某地铁高架站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试验

0 引言

目前,清水混凝土工程大量应用于广州地铁项目中,清水混凝土除符合一般强度指标要求外,还特别强调浇注后混凝土的观感效果,即要求达到表面平整,色泽基本一致,阴阳角顺直方正,预埋件整齐划一,混凝土有纯朴自然、洁净悦目的效果。清水混凝土的试验的难点和重点并不在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其主要在于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色泽、含气量、泌水、混凝土自身收缩和坍落度经时损失等方面。因此除了对清水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其实际试验工作显得更加重要[1]

1 工程概况

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十一号线呈东西走向,起于天河区天河公园,经过萝岗区科学城、朱村至荔城增城广场,全长约61.6 km,共设21座车站,其中长平站为高架车站,西接水西站,东联金坑站,是本线的第11个站。车站位于永顺大道与广汕公路交叉路口的东南地块。车站为高架2层9.5 m侧式站台车站,全长146.5 m,标准段宽为31.4 m,车站总高度为21.70 m,车站建筑面积8 907.48 m2,高架站混凝土采用清水混凝土。

2 配合比设计思路

清水混凝土除了满足一般强度指标要求外,最主要的指标就是观感质量,因此要通过各配合比试验下的混凝土感观质量进行研究,选取最佳的混凝土配合比。本文配合比设计以工程实际情况为前提,选取清水混凝土所需的材料,并对所选用的工程材料进行试验,达到技术要求;在满足强度要求、耐久性和观感质量的基础上,研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材料组成;以新拌混凝土和易性、坍落度经时损失、泌水率、含气量、入模温度等作为性能指标,通过试验不断优化混凝土配合比[2]

3 配合比设计流程

结合清水混凝土实际要求,即在保证混凝土强度、施工和易性的前提下,优化配方,降低水泥用量和用水量,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清水混凝土入模温度及减小混凝土的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抗裂性能及清水混凝土表面密实性。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流程图
Fig.1 Design Flow Chart of Mix Proportion for Fair-faced Concrete

4 原材料要求及选定

4.1 原材料要求

根据清水混凝土的外观及强度等级等各方面的要求,对混凝土原材料提出如下要求:

4.1.1 水泥:选用同一厂家、同一品种、性能稳定的大型水泥厂生产的低碱低水化热水泥。

4.1.2 粉煤灰:选用一级风选F类粉煤灰,用量要求少掺或者不掺。

4.1.3 外加剂:选用同一厂家、同一颜色的高效减水剂,减水率>20%,含气量≤3%,在使用前应进行与水泥的相容性试验,并对混凝土进行含气量测试和监控。当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总含量应符合GB 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的规定。

4.1.4 砂:细度模数2.4~2.8的中砂,含泥量不大于1%。

4.1.5 石子:5~25粒径级配良好的碎石,含泥量不大于0.8%,针片状石子含量不大于10%。

4.1.6 水:自来水。

4.2 原材料的选定

本工程通过大量的试验对比最后选定了表1所示原材料进行清水混凝土试验配置。

表1 清水混凝土原材料技术状况表
Table 1 Table of Technical Conditions of Raw Materials for Fair-faced Concrete

供应商水泥 P.Ⅱ型42.5R 海螺水泥砂子 中砂 清远碎石 5~25mm花岗岩 本地水自来水 本地粉煤灰材料名称 规格

技术指标 来源地
S95 广州宏远外加剂 CT-D 广州市昌
矿粉 Ⅱ级

清水混凝土选用的各个原材料技术指标说明如下:

4.2.1 水泥:选用的水泥为海螺牌P.Ⅱ型42.5R水泥。该品牌水泥28 d富余强度高,且其初凝、终凝时间长(初凝时间为2h05min、终凝时间为3h10min),完全符合大体积混凝土中水泥的要求。水泥细度适中、凝结时间较长,减缓水泥水化时间,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峰值,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增长,也即延长了混凝土的失水过程,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失水收缩,减少裂缝的产生。该水泥碱含量低,颜色呈清灰色,易于对混凝土色差的控制,且该厂家生产能力及供应能力都有保障,确保了水泥的同一性,其各种物理及化学性能,如表2所示。

4.2.2 砂子:采用河砂,并选用中砂。该砂色泽较均一、级配好,细度模数在2.4~3.1之间,用该砂生产的混凝土和易性好,不易产生离析、泌水等现象,利于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其性能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2 水泥物理与化学性能表
Table 2 Table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Cement

项目 细度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凝结时间

%
安定性3d 28d 3d 28d 初凝 凝结检验结果 1.8 5.3 7.9 28.9 48.7 125 189 合格

表3 砂子物理性能表
Table 3 Table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and

含泥量泥块含量表观密度堆积密度检验项目 细度模数

%
%
kg·m-3清水混凝土要求2.4~2.8≤3.0 ≤1.0 不作要求不作要求检验结果 2.6 1.0 0.1 2560 1540 kg·m-3

4.2.3 碎石:选用本地石矿场产的级配为5~25mm的花岗岩碎石,其物理性能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碎石物理性能表
Table 4 Table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rushed Stone

检验项目压碎指标 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含量表观密度堆积密度kg·m-3清水混凝土要求≤10.0≤0.8≤0.5≤10.0不作要求不作要求检验结果 8.9 0.4 0.0 3.54 2640 1520

%
%
%
%
kg·m-3

4.2.4 外加剂:外加剂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外加剂不但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初凝时间等,更重要的是混凝土的含气量绝大部分是由外加剂引起的,而含气量大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外观质量。含气量大,混凝土强度低,外观易产生麻面等问题,而含气量小,混凝土和易性差、不利于混凝土的施工。因此,对外加剂进行选择时,需要做大量试验,从与水泥的适应性、减水率、含气量以及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等方面进行比较,最后选用广州市CT-D型缓凝高效减水剂。该外加剂含气量适中,减水效率高达20%~25%,缓凝作用明显,这大大延缓了混凝土的水化热时间,对控制混凝土的温升有重大意义,对防止混凝土由于温差引起的裂缝起重要作用。其化学性能检验如表5所示。

表5 外加剂化学性能表
Table 5 Table of Chemical Properties of Admixtures

凝结时间初凝终凝清水混凝土要求>20 ≤3偏弱碱性 >200 ≤0.5>200<350检验结果 25 1.8 7.5 215 0.32 220 298检验项目碱水率含气量PH值水泥净浆流动度氯离子含量

%
%
mm
%

5 配合比技术要求

该工程高架墩柱均采用清水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并有严格的技术要求:

⑴ 水泥用量小于500 kg /m3

⑵ 用水量小于180 kg /m3,水灰比不得大于0.50;

⑶ 砂率:比普通混凝土的砂率提高1%~2%;

⑷ 粉煤灰掺量:Ⅰ级粉煤灰掺入量控制在10%以下;

⑸ 技术要求: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00~140mm之间,坍落度每小时损失不大于30mm。混凝土初凝时间6~8 h。新拌制的混凝土必须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和粘聚性,绝对不允许出现分层离析的现象[3]

6 配合比设计及试验结果

确定原材料以后,按照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以及清水混凝土的特殊要求,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设计。要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应提高混凝土设计标准,从而达到提高混凝土表面密实性,使混凝土达到较好的粘聚性、外观效果和色泽等[4]。根据理论分析及试验结果,最终选择试配施工配合比如下:水泥、砂子、碎石、水、粉煤灰、外加剂的用量分别为350、813、976、111、165、6kg /m3

为确定最佳配合比,试验室还进行了多次重复试验,并对试配配合比进行调整,具体如下:水泥、砂子、碎石、水、粉煤灰、外加剂的用量分别为 350、789、1 000、155、50、6 kg/m3

最佳清水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后,对其进行多次重复试验,其性能如表6所示。

试验结果表明:清水混凝土外观颜色均匀无明显色差、表面无明显无明显蜂窝、麻面、气泡现象(如图2所示)。故以这个配合比进行大量生产供项目使用。

表6 清水混凝土试验工作性能表
Table 6 Table of Test Performance of Fair-faced Concrete

凝结时间(室内)开始 1h后 初凝 终凝C40清水混凝土 140 110 2.3 7h25min 10h08min检验指标 塌落度

mm 含气量
%

图2 清水混凝土感观质量图
Fig.2 Sensible Quality Diagram of Fair-faced Concrete

参考文献

[1]张萍.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J].混凝土,2014(8):107-109.

[2]李强.清水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与施工新方法研究[D].郑州: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07.

[3]张栋樑,唐建华.南京南站清水混凝土表观质量施工控制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2(1):89-93.

[4]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混凝土实战录】为什么外加剂过掺都不抓底!?
水城梁场混凝土拌制技术交底
聚羧酸类混凝土引气剂的工程技术
C50箱梁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计划及优化方案[宝典]
石粉与Ⅲ级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管理要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