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租房上学虽是大趋势,也应人性化

  作者:李勤余

  近日,一封题为《为了留在北大,我可能要花二十万》的公开信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事情的缘由是,因北大校内宿舍资源紧张,专业学位研究生中至少有45%的新生将无法入住学校宿舍,只能由学生自行解决住宿问题;而至于谁是那55%的“幸运儿”,则将由“听天由命”的抽签方式决定。

  此事之所以在舆论场上引起轩然大波,和中国人对于读大学自然能住宿舍的传统认知不无关系。在探讨北大的做法是否具有合理性之前,不妨先先看一看国外高校的宿舍制度是怎样的。

  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为例,其宿舍优先提供给本科生,不为研究生与博士生提供宿舍,需要他们租房住;而在英国加迪夫大学,若想在该校住上宿舍,需要在学校官网上注册申请,并等校方的统一安排。一般来说,只要不申请得太晚,都能住进宿舍。

  不仅这两所学校,对国外很多高校来说,宿舍安排都并非理所当然。回到目前中国的情况看,考虑到近年来中国的高校不断扩招的形势,以及北京寸土寸金的现实条件,北大无法给所有学生安排宿舍的情况并非完全不能理解。在那封公开信中,作者也提到,“2018年7月11日,就有北大中文系2018级创意写作的硕士研究生被告知今年将不再为他们提供住宿。”可见,此事安排绝非一时拍板。

  对于国内其他高校,尤其是身处一线城市的高校而言,宿舍资源紧缺将会成为一个必然趋势。因此,如何安排宿舍,甚至能不能安排宿舍都将会成为一个颇为棘手的难题。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此次北大在处置方式上无可质疑。在房价居高不下的北京,对国内就读高校且尚未有稳定收入的学生来说,租房无疑是一份不小的压力。和平均每月只需要一两百的宿舍相比,那些在北大未能得到住宿安排,只能租房的学子,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北大校方若认为提前放出通知,便是人性化的安排,未免有不负责任的嫌疑。在目前的国情之下,中国高校的学生尚未做好租房上学的准备,在心理和经济方面皆然,这种情况下,学校应逐步推进,并对贫困学生进行一定的补贴,既不使学校承担过大的压力,又体现人性化的教育。

  当前,宿舍数量的不足已经成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情况。在住宿方面还要将本校学子划分为三六九等的做法,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只能激起更大的抗议声浪,实在并非明智之举,更像是对大学扩招的无情讽刺。比起追究责任,如何应对更是当务之急。在这一事件的处理上,我们的高校需向国外高校学习,对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一定的补助。不知面对众多即将在求学生涯陷入困境的本校学子,北大校方能否给出合理的补救措施?无论如何,这种管理上的混乱局面,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李勤余)

[责任编辑:王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南方医科大学校本部学生宿舍调配”
别感谢贫穷了!你可能连北大的宿舍都住不起!
这6所高校,今年确定不再给专硕提供住宿啦!
致职校生家长的一封信
高校应珍视“求空调”的民生需求
“男女混住”宿舍冲上热搜,女生害羞、男生兴奋,家长炸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