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效益分析

1.引言

西江下游航道是珠江流域物流和航运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设施,是优化流域生产力布局,实现沿江开发战略,形成现代产业链的重要支撑。因此,认识航道整治工程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西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产生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工程概况

西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肇庆二桥至江门市新会区虎跳门口)全长168km,建设标准按双向通航3000t级海轮航道(99.5m×13.8×5.5m)建设,设计通航水深6.0m,航道底宽100m,最小弯曲半径650m。工程总工期10年,于1996年12月23日开工,主体工程于2004年11月完工,配套工程于2006年5月31日完工。整治后河道宽深顺畅,河势稳定,各浅滩和挖槽总体稳定,河床略有冲刷,航道水深条件良好;变更后实施的堤岸和坝工工程结构及护岸基本稳定,工程的总体效果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国外的研究大多从理论视角进行研究,对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农民工失业保险问题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视角下,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失业保险现状出发,借助2015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河北省新生代农民工失业保险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推进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

在不运行再热换热器的情况下测试机组的各项运行数据,包含双冷源新风机组冷冻水温差、经过热管后干温度、送风干温度和相对湿度、机组运行功率(不包含送回风风机功率),新风送风参数采用机组自带的温湿度传感器测量,另在热管后布置干球温度计,测试过程持续1h,每5min记录一组数据共计记录20组测试数据,数据平均值见表2。

3.整治工程对航运产业发展的效益分析

3.1 运输船舶向大型化和标准化发展

西江下游航道建设使得西江船舶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船舶标准化程度提高,先进的、科技含量高的船舶比重逐步增长,集装箱、多用途、油品船等专业化船舶的数量提升。

2006年以前,西江下游航道沿江城市船舶保有量和净载重量无明显变化,特别是净载重量从1993年至2007年增加1.82万吨,年均仅增长1299.7吨。2008年至2017年,沿江城市船舶保有量迅速发展,船舶数量从936艘增加至1362艘,年均增加47艘,净载重量从43.99万吨增加至64.17万吨,年均增加2.24万吨。小型船舶数量占比逐渐下降的同时,船舶吨位两级化比例变化也十分显著。由此可见,内河船舶大型化和标准化趋势明显。

3.2 沿江港口吞吐量持续快速增长

航道整治工程完成后,西江沿江港口吞吐量得到了持续增长,珠海、江门、佛山、肇庆四市港口吞吐量由1990年的2337.40万吨增长到2017年的33793.86万吨,年均增长10.40%,与珠江三角洲增速基本持平。根据2007年以来统计资料,整治完成后的十年,西江下游沿江港口集装箱运输快速发展,珠海、江门、佛山、肇庆四市港口集装箱量由428.00万TEU增长至832.75万TEU,年均增长6.88%。

沿江内河诸港区总量虽相对较小,但亦存在较高增长率,如高明港区从2007年的222.97万吨增长至2012年的841.31万吨,年均增长55.5%;三水港区从2007年的229.52万吨增长至2012年的633.50万吨,年均增长35.2%;九江港区从2007年的179.32万吨增长至2012年的489.38万吨,年均增长34.6%;鹤山港区从2007年的325.39万吨增长至2012年的670.68万吨,年均增长21.2%。由此可见,沿江港口吞吐量呈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

3.3 江海直达运输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江海船舶在直达运输效益、减少减载效益、转运损耗效益等方面具备较大优势,在珠江三角洲其他高等级航道水深条件限制下,西江下游航道为大型海轮通航创造有利条件。2010年,西江下游肇庆、佛山及江门市5000吨级及以下到港海轮共32633艘,其中2000吨级以上海轮占45.90%;2017年,三市5000吨级及以下到港海轮共42338艘,实现年均增长3.8%,其中2000吨级以上占58.69%,年均增长7.3%,江海直达运输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西江下游航道整治后,于2009年12月,西江港口企业联盟在西江出海口—珠海市成立,13个联盟城市的货物,均可通过西江下游航道输运至高栏港,进而转运至全国沿海各地、长江沿岸以及世界各目的港口。

3.4 港区布局和岸线利用进一步优化

航道整治后创造了便利的航运条件,同时也给港口布局和岸线利用提供了灵活选择的机会。

站外地铁站外路引标识主要指地铁车站各出入口周边500m范围内设置的地铁站方向指示路引,用于引导乘客沿正确的步行路线到达就近的地铁出入口。

3.1 体育课程目标表述上位 由于各国教育目标的不同,体育作为以身体练习为手段的教育,体育课程目标也有不同的侧重,但总体来看,国际视野中,体育课程目标维度和内容表述更加上位,更多从大健康、大教育、大社会视角确立体育课程目标。

江门港江门港区的原主港区为高沙作业区,由于受市中心城区发展和道路集疏运条件限制,难以利用整治后的航道条件,因此重点发展外海作业区,主要建设3000t级泊位,同时依托外海港口条件建设江门高新技术开发区。外海港区和开发区的发展,使江门内河水道由流域、近海扩展到近洋,实现3000-5000t江海直达。

佛山港三水港区预留岸线充足,陆域纵深发展空间较大,可充分利用整治后的航道条件,具有进一步扩大规模的空间。高明港区与高明苍江工业园物流中心相邻,航道整治完成后,3000t级海轮可直达港区,是高明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支撑。随着了哥山港区选址于西江干流分叉点,佛山新港搬迁至高明富湾,佛山港水路货运重心向西江航道转移的趋势更加凸显。

3.5 沿江产业结构逐渐优化转移

优越的西江干线和经过整治后提升能力的西江下游航道成为珠江三角洲经济沿着西江西进和珠江三角洲实现产业的梯度性转移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突破口。目前肇庆市、云浮市依托西江和本地自然资源,在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吸纳珠江三角洲的转移产业、借助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扩张和产业转移等方面已有成效。已经成为承接珠三角产业扩张转移的先发地区和吸引制造业集聚发展的新兴基地。

肇庆市在在产业布局上正努力建设与珠三角互动配套的产业基地,通过中心城区、东南部区和外围山区三大区域规划建设不同层次的产业,依托本地自然资源,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吸纳珠三角各种类型的转移产业,借助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扩张和产业转移,力促工业率先发展、跨越发展,加快融入珠三角发展浪潮。2007年前后,东南部工业经济板块逐渐开始沿西江分布,亚洲铝业、高要金陶工业城、正宝山铜业、韩国火车机车等一批投资规模大、生产联动性强的工业项目落户肇庆市。通过大力扶持电子信息设备、生物工程、金属礼品、建材和汽车配件、食品饮料等产业发展,将形成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制造业基地。

4.整治工程对区域社会发展的效益分析

4.1 助力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

西江下游航道升级的效应,将向航道以上流域中上游地区扩散,间接影响广东以外的泛珠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其中,西江中游及其大支流地区如广西梧州、贵港市、贺州市、桂林市等受影响较明显。西江已成为珠江三角洲向广西及西南进行产业转移和吸纳广西及西南资源的通道、“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的货物运输核心航道,是实现珠江三角洲产业梯度转移,将发达地区的优势和欠发达地区的优势相结合的纽带。

4.2 促进航道沿岸土地开发和升值

航道整治后通航条件改善,从而带动沿岸港口和工业区、开发区的开发。江门市西江下游肇庆至虎跳门口航道沿岸有10多个重点发展的港区和工业区、开发区,航道整治为之创造了新的经济价值。航道等级提高增大了经济航距,短程运输和中转运输转变为江海直达运输,货源区域扩大,港口航运价值提高,土地随之升值。

4.3 推进绿色交通发展

改变运输方式,减少能源消耗是交通长期坚持的发展方向。水运的单位运量燃料消耗远低于公路和铁路运输,仅为公路的1/8左右,铁路的1/2左右,单位运量排放的污染物也远少于公路与铁路,且易于防治,优势明显;此外水运基本上不占用土地,这对我国土地资源相对紧缺现状而言意义更加彰显。西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提高了航道通过能力,使适宜水运的货物更多走向水路,这样既减少了公路交通的压力,也间接地减少环境污染,对积极推进绿色交通运输系统建设有重要意义。

5.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西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的实施,建立了珠江三角洲深水航道网主要的骨干架构,同时也为内河航道提供了高等级的、优良和便捷的出海通道,促进了沿江港口吞吐量持续增长,大大提高了船舶装载能力,推动了港区布局优化和沿江产业转移,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及省内绿色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对广东省内河航运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针对航道后续营运管理工作,建议进一步研究珠江三角洲网河区3000吨级航道连贯通达的可行性,以充分发挥高等级航道的资源优势;与此同时,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建议适时启动西江航道等级提高的前期研究工作,为有效扩能升级提供基础依据和决策参考。

在下一代交换组网中,软交换和IMS技术是两个重要的阶段,但是在实现目标方面却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都是通过构建下一代交换组网,并且下一代交换组网要体现出分组、层次分明的特征,能实现对控制和承载的分离。

参考文献:

[1]王加建,张培林.航道整治对其经济腹地的综合社会效益[J].物流技术,2016,35(07):94-97.

[2]荣天富,谢葆玲.三峡工程航运效益初步分析与展望[J].水运工程,2006(08):70-73+78.

[3]唐净,吴文华.内河航运项目效益分析[J].水运工程,2004(10):89-92.

[4]黄志光.建设西江经济带与贵港打造西江航道枢纽中心的思考[J].广西经济,2010(6):39-41.

[5]黄道伟,麦佩琳.发展西江流域经济 机遇与挑战并存[J].珠江水运,2009(12):18-1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激发江的活力 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中国(China)盘锦(Panjin)港荣兴港区船舶乘潮方法及潮汐预报研究
雁阵起航:江苏沿海谋划发展“新一波”
贵州:乌江全线复航 “黄金水道”运力提升
【港口】世界基本港 北美洲
年底通航?实拍沙河复航平顶山段,恐再次延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