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幅形而上的向日葵 ——蒋红平《梵高的向日葵》赏析

梵高(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像闪烁的熊熊火焰,艳丽华美有力,同时又和谐优雅细腻; 不仅是富有自然属性的植物,更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梵高一生共作了11幅 《向日葵》,据说有10幅散落各地,只有一幅在梵高美术馆展出。他的《向日葵》有十二株和十四株两种构图形式,以其各种花姿来表达自我,有时甚至将自己比拟为向日葵。观赏者在观看画作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所感应而心灵为之震颤。诗人蒋红平更是难以抵制内心的颤动,激情喷薄而出,整个灵魂一同融入到梵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之中,给读者展现出一只形而上的向日葵——

看到一个人

花瓶的身子,向日葵的头发

向日葵的脸,向日葵的手

他在一个密闭的房间

他没有腿,他走不出房间

全区樱桃产业发展的专业化、专职化的人才团队十分匮乏,严重制约乌当樱桃产业的发展壮大。在全区各政府部门中,农业局负责统筹全区樱桃全产链发展,专业、专职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团队成员约5名,在数量和专业结构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发展好3.6万余亩樱桃种植基地及中下游产业的需求。乌当樱桃产业正面临着很多技术瓶颈,特别是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如下坝镇出现樱桃根癌病、流胶病、病毒病及果实褐腐病等,造成樱桃树势衰退和减产,严重时成片死亡,而现有人员的技术能力难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他想着光,于是

房间有了光

他想着太阳,于是

11月16日,IFA秘书长夏洛特·黑贝布莱德(Charlotte Hebebrand)一行到访中农控股。中农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中农控股董事长苏泽文会见来访客人,双方就下一步深入合作达成共识。

房间有了太阳

他听到一个声音说:

“给我耳朵”,他便割下自己的耳朵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各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数据以率(%)表示,两组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给我双腿”,他砍下自己的双腿

你看,他的五官已经扭曲,变形

若某蜜源陷入局部最优,阈值limit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手段。对于某个蜜源若执行了limit开采与探索,仍未在邻域内找到更优的蜜源进行取代,此时所对应的雇佣蜂变成侦查蜂,通过式(1)重新在搜索空间内产生一个新的蜜源来代替原来的蜜源。

《地球最后的夜晚》是一部2D+3D电影,观众先看到的是2D的部分,观影到中途,会进入到3D电影部分,而且这一部分是一个曾在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引发热议的长达60分钟的长镜头。

你看,他长出了几个头

你看,他长出了几个太阳

他挥舞着向日葵的手

在房间飞来飞去

(选自落花生木树新浪博客)

蒋红平,曾用笔名落花生木树,1968年10月生于湖北安陆,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扬子江诗刊》《诗选刊》《星星》《绿风》《诗潮》《诗歌月刊》《中国诗歌》等多家报刊,入选《新世纪诗选(2000年-2013年卷)》《中国诗人档案》等选本。出版诗集 《醉清风》《水的黑眼睛》,并获孝感市首届“槐荫文艺奖”。

在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中,大量的物理习题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同学们大多过于重视物理习题的数量,而忽视了物理习题解答的质量,做无用功,不利于提升自己物理解题能力.所以,同学们应通过摘抄经典物理习题,分析并运用各题型的提分技巧,同时应根据自己物理知识方面的遗漏和不足,进行有选择性的摘抄,并及时进行复习和回顾,领会和掌握其中所蕴含的物理思想,填补自己的知识漏洞,达到事半功倍的习题训练效果,全面提高物理习题解答能力.

本诗是一首画配诗,根据梵高的画作创作的诗歌。“画”与“诗”是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画以线条和色彩表现美,诗以语言和节奏表现美。但二者又有共同性,都是作者主观情趣借助意象的物化或外化,情趣与意象互相契合互相融化,才有了二者的相得益彰。读诗作画,或观画赋诗,古已有之,并不新鲜,难得的是本诗是众多画配诗中的上品,值得好好欣赏。

全诗共有17行,分为五节。诗人既能忠于画作的形象,读懂画作的蕴含,又能跳出画作的束缚,展开更加丰富的艺术想象,借助富有质感的语言形成动人的诗篇,可以说是“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

第一节,描绘“他”的外形。诗人观画思人,以人及物,“看到一个人”却是一个变了形的人,“花瓶的身子,向日葵的头发/向日葵的脸,向日葵的手”。这究竟是人呢还是向日葵呢?若是人绝非平常人,若是向日葵绝非普通的向日葵。以物喻人,又以人写物,物人相融,物性与人性两相结合,给人以神性的启示,别有洞天。“花瓶”和“向日葵”本是两个日常意象,用来描绘人的外形,却产生了神奇的艺术力量,为下文的生发拧开情感的闸门。

第二节,描叙“他”所处的环境。诗人设想“他在一个密闭的房间”,狭窄阴暗,甚至潮湿憋闷,是特定时代的象征性写照。他幽禁其中,没有自由,何况“他没有腿,他走不出房间”,其实身处令人窒息的环境即使有腿也无济于事。这里的灰暗与向日葵的艳丽相对照,产生强烈的视觉反差,从而使客观之境与主观之物在矛盾对峙中产生直接的情感冲击力。

第三节,描摹“他”的心理活动。人处逆境,不能没有梦想,只要执着追求,神灵就会来帮忙。你看,“他想着光,于是/房间有了光/他想着太阳,于是/房间有了太阳”。在暗无天日的房间里,人首先最渴望的是光明,所以“他”盼望着光和太阳。心诚所至,神灵在上成全了人的梦想。这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情,可诗人只用两个“于是”句式轻描淡写,抑制住内心的欣喜若狂。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制度的规范,我国土木工程行业也不例外,对于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施工管理制度可以为土木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基础保障,因此,只有在健全的管理制度下,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但就我国目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大部分施工单位都在应用传统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规范,由于这些管理制度的落后,无法满足当前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且内容不够全面,对工程管理工作中的一些细节无法进行系统管理,对现场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阻碍作用。

第四节,描写“他”的行为。人的行为有时是不受自己支配的,一种神秘的力量(如信仰)往往左右着人的行为,使人奉献一切甚至生命。“他听到一个声音”,如同神的指令不可抗拒:要耳朵给耳朵,要双腿给双腿;且是心甘情愿地“割”、心甘情愿地“砍”,没有半点犹豫和怨言。本节两个条件关系的复句与第三节两个条件关系的复句相回应,有多少获得就应该有多少付出,反之亦然。两个动词极富生命的质感和痛感,将人带入血淋淋的现场,触动着读者的每一根神经。

第五节,综合描述“他”的形象。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啊,诗人连用三个“你看”,将自己惊奇的发现呈现出来:“五官扭曲变形”“长出了几个头”“长出了几个太阳”。更为奇特的是,“他挥舞着向日葵的手/在房间飞来飞去”。这里,虚实相间,以实写虚,虽是诗人的想象,但如同一个真实的场景,让人触目惊心。特别是最后两行,展现飞翔之状,既紧扣画意,又将“他”灵魂的浪漫与飘逸表现出来,以动写静,张力十足,留给读者无穷的回味。

根据文献分析,在教师身份概念的界定上,研究者表现出两种倾向:一种是基于教师专业身份的特征给出教师专业身份的一些共性特征;一种是从一个角度出发,给教师专业身份下一个统一界定。

诗人面对的是画作《向日葵》,但走进了画家的内心世界,领会其思想,触摸其灵魂,笔力聚焦的是人的生命律动和灵魂飞扬,诗歌俨然成为人类命运悲喜剧的现场证词。“向日葵”是核心意象,“他”是表现中心,全诗以物喻人,又以人拟物,相互关照,相互融合,向日葵就是梵高,梵高就是向日葵。其实,向日葵意象瑰丽,内涵丰富,拓展着人的想象空间,向日葵不仅仅是纯客观的自然之物,更是艺术家形而上的主观之象,它闪闪发光,烛照我们的精神世界;“他”也不仅仅是指梵高,更是身处逆境仍孜孜以求、乐于奉献而永不言弃的那一类人的杰出代表,树立灵魂的高度,给读者一种精神的仰望。

纵观诗人蒋红平的诗歌创作,主要有三类:一是隐晦、跳跃、难懂的诗,二是有隐喻、较易懂的诗,三是率性、直白、抒情的诗。但他是有写作警觉和创造自觉的,出版诗集《水的黑眼睛》之后,一直寻求、探索新的创作方向、创作路径,努力摒弃过去那种小众情感和灰色诗歌,依赖自己敏锐独到的眼光,通过心灵的过滤和审美,发现别人容易忽略的细微之处和美好之物,着力发掘其潜在本质和精神内蕴,用一颗博雅包容之心,以全新的视角去洞察自然和社会,去体悟人世间万千气象,发出对生命(不是生活)毫不懈怠的敬畏与追问。

本诗是他即将出版的诗集《福兰线》中的一首。由于经常往返于安陆与孝感,福兰线是诗人来往的必由之路,当然成为他感悟人生与社会、反观自我与世界的路径和媒介,也是他诗歌的一条串珠线,将美丽的珍珠串连成一道诗歌的风景线。诗人雪铓说,蒋红平擅长用人性中的真纯善意发现和捕捉深藏于日常的诗意,体察和洞悉自我及外在世界,“在时间熔炉里考量人性与灵魂,明晰自我,体恤众生,字里行间浸润着让人敬佩的人类意识与生命关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面对中国社会的风云变幻和日新月异,诗人是清醒而富有使命的,他说:“作为诗歌,一方面在人类语言创新、进化上要努力开拓;另一方面要真实反映生活现场、记录时代脉络,这是每一个诗歌作者必需承担的责任。”我们应该向这样的诗人致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歌星空| 蒋红平:《那一年》(外五篇)
【诗艺花苑】罗小丽:梵高与玫瑰(外一首)
诗歌:读梵高及其向日葵
整理旧篇(十一)
[转载]第三批第二期(总第十六期)中微实力派诗人
第35期诗评专栏 || 张小红诗歌印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