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学生文本品读的四种形式

人对语言产生的敏锐感觉称为语感,语感通过长期对语言的实践而形成,是理性与感性的有机结合,是一种心理层面上的能力,也是一种悟性。《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鼓励学生多诵读,在此过程中积累语言实践经验,进行深度体验和领悟,从而发展语感”,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小学各年级都要注重学生的语感发展,重视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充分感知与感悟,不断地提升语感。

一、想象式品读

诵读、赏析、感悟是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充分诵读文本,保有品味、赏析的过程,以便学生置身于情境中去,积极思考和感悟,获得启迪。学生的主动思考与分析是学习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切记不要传输自己的想法以取代学生思考的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到描写景色宜人、感情至深的课文时,教师应该设计相对应的情境,让学生融入进去,切身体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

特级教师王菘舟在《一夜的工作》中的教学就是很好的例子。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十分不简单的一夜。

师:月上柳梢,忙碌了一天的周总理在一张不大的书桌前落座,他拿出一摞文件,翻开今晚的第一份进行审阅,只见他——(学生齐读“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划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

师:夜深了,四周静悄悄的,万物都早已进入了梦乡,只有敬爱的周总理仍然坐在那张不大的书桌前,一份一份地审阅文件,只见他——(学生齐声朗读。)

师:周围很静,只能听到钟表秒针咔嗒咔嗒的前进声,总理有些疲惫了,他伸手揉了揉眼睛,片刻后,又拿起一份文件继续审阅,只见——(学生齐声朗读。)

王老师针对课文创设了与之相符的情境,并用富有感情的声音和详实的描述让学生有了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使学生对总理忘我的工作精神敬佩有加。

(2)还原力测定:取不同浓度的香水莲多糖溶液和维生素C溶液(0.1、0.3、0.5、0.7、0.9、1.1、2、4、6、8 mg/mL) 1 mL添加到2.5 mL磷酸缓冲液(pH 6.8)中,加入2.5 mL K3Fe(CN)6 (1%),在50 ℃水浴培养20 min,加入2.5 mL三氯乙酸(10%)混合以后4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2.5 mL于试管中,向其加入2.5 mL水和0.5 mL FeCl3 (0.1%),10 min后在700 nm测其吸光度。

二、个性化品读

在“文本品读”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起到“导”的作用,还要致力于把学生打造成“文本品读”的主体,引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激发对阅读的渴望,使学生能够自主阅读。另外,还要格外关注学生阅读的创造性和探究性。学生作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公,因此,教师要格外重视学生体验、感受、理解等独特之处。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进行教学时,留出时间供学生阅读,并在学生阅读完毕后及时提出指引:“读过课文后,同学们有什么疑惑的地方吗?”此时,学生的主体意识和问题意识立即苏醒,很多关于课文的疑问也随之而来,教师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疑问,收集并进行整理,作为课堂教学的方向与依据。当学生第二次阅读文本后,教师给与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明白作为教学主体的重要性。随后,教师提出让学生个性化朗读第五自然段,学生一遍遍朗读,直到找到自己感悟出的语气与神态,此时,教师引导学生:“你为什么用这样的语气朗读?”或“你这样读有什么原因吗?”当读到父亲问旁人的三句话时,教师点拨学生去发现、去感受父亲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理解父亲对儿子执着的爱。

毋庸置疑,这一时期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快速发展期,不仅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也初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国家重大战略,体制改革整体框架已经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多成就。当前,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将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一种社会发展常态。这意味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将逐步进入成熟阶段,生态环境总体质量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深深融入个人的思维意识中,并变成一种文化习惯,成为当代中华文明的重要构成。

三、拓展式品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母语教学,学习资源无处不在,实践机会无时不有。”教师应该不间断地收集和利用各种课外资源,从听说读写多个方面指导学生,使学生在语言的学习上更进一步,逐渐从课内迈向课外,走出校园,去面对更广阔的世界,体验多元化语言的魅力,在实践中增加语言学习的广度与深度。

传统文化中隐藏着中华精神和灵魂。随着国学的普及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价值日益被现代中国人所接受和认可。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民族自豪感,有助于身心的修养和完善,并帮助学生树立中国人特有的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观念,做一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好学生。

例如,一位教师在《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感悟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后,教师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本文,补充了两篇课外材料,分别是一首诗《假如你给我……》和短文《只砍有记号的树》,这两则课外材料可以辅助对本文的教学,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积累学习经验。事实上,扩展材料的可选范围、类型非常广泛,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不同角度的同一写作对象等都在可选范围之内,都具有其特殊的价值。

四、比较性品读

意蕴性是语感的一大特性,指能够挖掘、领悟文本中隐藏的、有价值的内容的一种能力。在教学时,教师指导学生对特性相似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可以有效提升语感的意蕴性。

2014年宇舶推出最贵重和密度最高的锇金属晶体表盘的腕表。锇的产地主要集中于俄罗斯和南非。约10,000吨铂矿石中含约28克锇,据估计,全球约有200吨锇储量。相较于贵金属的铂(全球约有13,000吨铂储量)更为稀有。作为地球上最稀有的金属,锇质地坚硬,22.6克每立方厘米的密度使其成为自然界密度最大同时也是最重的金属(重于铂,铱,铼等)。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金色的鱼钩》一文的教学过程中,课文中有一句话如下:“老班长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教师提出“捧”和“嚼”二字,让学生用其它动词替换,然后进行比较。学生用“端”“拿”与“捧”相比较,用“吃”与“嚼”相比较,发现原文中的“捧”字更明确地体现出老班长对食物的珍视,“嚼”字也将草根和鱼骨的难以下咽体现得淋漓尽致。尽管难吃,老班长还是十分珍惜地双手捧着,在艰难的生存条件下,一心只想着三个病号的温饱问题,自己只吃嚼都嚼不动的草根、鱼骨,可见老班长有着多么崇高的品质,还有舍己为人的精神。通过对词汇的比较,学生体会到了语言传达的魅力,语感的意蕴性也得到了提升。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就要引领学生一次次阅读,一层层感悟,利用课外话题切入课内学习,再从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材料,这样的循环渐进,才能促进学生语感的不断提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方法运用)
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高效朗读指导
培养语感,才能真正走进语文的世界!
孙绍振:朗诵和默诵
优化小学语文朗读训练之策略(转)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序号129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