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

高中语文课程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不仅有丰富的历史,还有着民族文化知识,教材中许多文学作品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审美能力与思维创新能力。随着西方外来文化的渗透,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因此,教师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从而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

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人们虽然重视高考分数,但也开始意识到传统文化对人的积极影响,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依然使用过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教材中古诗词无法被详细讲解,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也不会理想。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可以独立思考,在辅导资料的帮助下,提高了对教学的兴趣。且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涵盖广泛,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看待中国历史文化,激发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也提升了对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增强对文化知识的认识,进而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不仅如此,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提出了传统文化在课堂中渗透的重要意义,高中语文课程需要发挥自身的优势,让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感悟中华文明的伟大,从而引导学生形成美好的人生态度。

对照组患者在传统护理中,生活饮食依从性平均得分(55.6±5.4)分、运动依从性平均得分(63.0±3.9)分、服药依从性平均得分(59.6±2.4)分;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干预中,生活饮食依从性平均得分(84.1±2.5)分、运动依从性平均得分(74.5±2.8)分、服药依从性平均得分(82.9±4.6)分。实验组患者在护理干预中,生活饮食依从性、运动依从性和服药依从性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有效途径

(一)科学设计,完善课文

教师对学生展开传统文化教学时,需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思想观念,让学生学会传承文化,并尝试着推陈出新。只有这样,经过时代长河流逝的传统文化才会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在于采用批判的目光去继承。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新课程标准作为教学指导,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与追随者。

例如某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浏览全诗,感悟全诗的大致含义,在此基础上去关注李白创作的时代背景,感悟诗人的创作环境。学生了解到这是李白的梦境仙游世界,从仙境中回到现实,这种梦境和现实的强烈反差,学生初次品读时会感到十分奇妙。随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到这是因为诗人被赐金放还,其人生境遇刚好符合这首词中的梦境与现实。学生通过对李白的境遇了解,从而加深了对诗词中的文化意蕴感悟,从而提高了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

(二)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高中语文教材中,每一篇古诗词文章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其中充分表现了作品的品质与美感。不仅如此,这些古诗词文章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品读这些经典作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思想境界。教师在讲解文章之前,需要仔细研读内容,发掘其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包括哲学思想与文化理念,并将其详细讲解给学生,让学生去深入发掘文化视点。例如,某教师在讲解韩愈的《师说》时,就会让学生了解从师求学的道理,去感悟我国尊师重教的传统。教师可以结合文章的写作意图,让学生了解韩愈创作理念,从而学会传承古人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三)注重采用汉语思维方式进行教学

我国各民族拥有属于自己的语言,也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二者之前相互密切联系。汉语言是我国汉族人民的共同语言,有着简单、生动的特点,在文章中采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可以提高文章的效果,让文章充满美感。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讲授古典文学作品时,也应该按照汉语言思维方式去理清古诗词的思路,用文字来讲授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通过姿态检测系统来实时检测车身姿态及运动状态,并根据姿态信息对小车进行控制.目前多重技术方案都可以实现倾角检测,Column-Bot采用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or Mechanical System,MEMS)陀螺仪和MPU6050加速度惯性传感器构成的姿态检测系统,可以实时、准确地检测两轮自平衡移动底盘的倾角.使用PID中的双闭环控制控制算法、卡尔曼滤波算法,对陀螺仪和加速度惯性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融合,使测量角度更加真实稳定.

例如,教师在讲解苏洵创作的《六国论》时,需要让学生了解这是一篇政论文章,学生们需要围绕全文的论点,明确文章结构的严谨性与客观性,并感受文章的首尾呼应。《六国论》开始于“六国”,也终止于“六国”,这可以充分体现我国古代文人骚客在著作文章时喜爱的首尾呼应思维方式。学生在了解《六国论》全文的时候,也会看到贿赂秦国的后果,作者在创作时有着十分严谨的思维。再比如《前赤壁赋》中,学生阅读与背诵时发现《前赤壁赋》中有很多对偶句存在,这说明苏轼在撰写文章时采用的是我国汉族人民的对称思维方式。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思维方式,感悟古诗词中的语言美感,从而提高整节课的课堂教学效果,也让学生去看到更优秀的传统文化。

对此美国部分医院采取的解决办法为:在固定资产上放置无线标签,使用RTLS(Real-Time Location System,实时定位系统)对设备进行自动化搜寻与定位,对资产使用状态(使用中、消毒中、已消毒、运送在途或可以使用)与地点实行实时地可视化地图定位与管理,降低寻找时间,提高设备取用效率,并且减少资产遗失和被盗的情况,从而降低总购置成本(TotalCostofOwnership)。

(四)创新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产生了多种类型的教学方法,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氛围,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可以将翻转课堂教学法和微课教学法融入课程教学当中。翻转课堂教学法是学生在课下独立完成课程预习,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问题解答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在教学《陈情表》课程前,教师根据文章内容从网上查找相关视频,上传到校园网站中供学生观看。学生根据视频指引自学课程内容,标注较难课程知识点,便于学生课堂上进行提问。《陈情表》中有需要学生背诵的段落,该校教师在教学前随机抽选学生进行背诵,完成抽查后,进入课堂答疑环节,教师在答疑过程中,将诸葛亮的爱国情怀融入知识点讲解中,借此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层次。微课教学法是制作短视频进行教学的方法。例如,教师在讲解《观沧海》时,制作了曹操生平的微视频,使学生大致了解《观沧海》的写作背景。该古文中最著名的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该词句是古诗文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可以借助微视频对该词句进行重点解析,让学生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更快地掌握重要知识点。

(五)利用多媒体播放文化节目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传统文化节目。

ADC值及rADC值 ADC值及rADC值均服从正态分布,活动组、稳定组骶髂关节ADC值分别为(0.667±0.122)×10-3 mm2/s和(0.492±0.0651)×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2,P<0.0001)。活动组、稳定组rADC值分别为(1.715±0.343)×10-3 mm2/s和(1.289±0.209)×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6,P<0.0001)。

相较于枯燥的文字教学,视觉和听觉的享受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教师在课下时间,推荐学生利用多媒体观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经典咏流传》等。为了提升学生的观看率,教师可以布置语文写作,要求观看完节目后,每人上交八百字的观后感。在最初执行阶段,学生大多处于被动状态,需要教师监督才能完成节目观看。在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后,不需要教师提醒,学生也可以自主完成节目观看,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储备。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节目片段,借此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品格。

三、总结

总而言之,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学生们的文化素养,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深入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将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内涵带给学生,提高学生对古诗词文章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语文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张文颖.新旧语文版七年级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比较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7.

[2]葛娜.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亚太教育,2016(2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园园:语文教学落实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
弘扬传统文化作文(共10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王旭明谈叶开“一个人的教材”:不赞同偏文学化的语文|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活动
古诗词诵读论文,关于古诗词诵读教学优化策略探微相关参考文献资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