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诗词鉴赏,让学生接受美的教育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选编了不少的古诗词。这些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深入到古诗词的内涵之中,让学生在诵读、鉴赏中领悟古诗词的文字美、意境美和情感美,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古诗词学习图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洗礼,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巧设诵读情境,领悟古诗词的文字美

(一)示范展示

在古诗词教学时,教师要进行诵读示范,让学生自然进入古诗词的情境中。古诗词都讲究韵律节奏、平仄押韵等。学生虽然大多能够背诵一些古诗词,但对古诗词缺少基本的了解,因此难以走进古诗词的核心,感受其文字的美。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范读,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专家配乐诵读,让学生仿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师示范诵读古诗词时,可借助辅助手段进行气氛渲染,以创设具有诗情画意的情境,激活学生的诵读情感。如,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时,教师先引导学生给生字注音,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为学生进行诵读示范:“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因为有音乐的衬托,诵读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教师反复多次诵读,给学生提供仿读学习机会,学生随即跟着诵读。教师诵读节奏、韵脚鲜明,学生自觉仿读感知,其学习积极性很高。当学生熟读成诵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诵读展示活动。学生踊跃参与,课堂学习气氛浓厚起来。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对诵读进行评价,让学生逐渐找到了诵读的方法、技巧。

(二)个性训练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诵读也是这样。在学生诵读时,教师既要给他们以方法的指导,也要尊重他们的个性追求。在诵读展示时,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展开诵读,教师要给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古诗词有内在的音韵要求。教师要把相关的内容讲清楚,对节奏、韵律等方法进行专业引导,并通过反复对比,给学生以更直观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尽快地进入角色,对古诗词产生阅读探究的欲望。

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的《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七言绝句,韵律特征明显。教学时,教师先进行示范诵读,然后让学生自由诵读。学生积极行动起来,课堂内书声琅琅。为让学生形成清晰的诵读思路,教师先让学生画出诗句的节奏,标记出韵脚,并对诗歌描绘的美景进行感知体验。学生依据教师的引导,根据自身的理解展开实践。为提升诵读水平,教师要求学生同桌两个人合作学习,进行多种形式的诵读训练。学生开始轮读、研读、赏读,课堂学习氛围逐渐浓厚起来。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对学生的个性诵读给予肯定评价,鼓励学生深入探究古诗词的丰富内涵。

进入21世纪以来,已经有5个基于海拉细胞的研究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奖,仅仅就这一点来说,其他细胞就很难出其右了。

二、传授鉴赏技巧,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一)厘清思路

在古诗词鉴赏教学时,教师要深潜古诗词的核心,以发掘诗词的意境,从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知诗词的意境美。古诗词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其意境深邃、隐晦,学生很难体会到其中的奥秘。在具体引导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作出调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方向,让学生在不断体验中形成感知。古诗词鉴赏的思路虽然多样,但是“分析诗句运用的方法—方法运用的效果—联系具体语境解析—感悟古诗词情感”是基本的路径。只有掌握了基本的操作路线,学生才能对古诗词的意境形成深刻的感知。

如,学习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三衢道中》一诗,教师先让学生结合教辅材料梳理诗歌内容,并尝试译成现代汉语;接着,教师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译文,体会诗歌描写的精妙。学生开始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认为:“作者开首两句描写情境非常美妙。我们都知道,江南的梅雨季节常常是阴雨绵绵。这里,作者却写了‘日日晴’,自然是难得的好天气,到处都是盛景,值得游人观赏。人们在小河里划船,然后进入山里,踏进了‘世外桃源’,这样意境堪称绝美。”

(二)多元联想

古诗词描写意境极为优美。要感悟意境,就要启迪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中,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意在诗外”,是诗词学习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古诗词作者大多运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写法,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因此,教师要对古诗词的内涵进行深度发掘,引导学生展开多种想象和联想,从不同的维度展开思考,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如,在教学《元日》这首古诗时,教师先对诗歌的内容进行梳理解析,然后提出思考问题:“‘爆竹声中一岁除’,春节即将到来,你会联想到什么呢?”学生开始阅读,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想象。一个学生说:“春节是一年之始。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要有更多的期待和希望。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见识也要不断提高。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都能快乐和健康。”教师继续结合内容进行引导:“爆竹、春联、桃符,这些是以前过年的代表性特征。从这些过年的特征中,你联想到什么呢?”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展开了讨论。

三、拓宽阅读维度,发掘古诗词情感美

(一)延伸阅读

古诗词的教学,不仅要强化学生的诵读记忆,更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结合古诗词的意境,体验作者的情感,感受古诗词的情感之美。新课程理念强调古诗词教学要让学生读读背背,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特点。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鉴赏,理解、体会它的情感美。在课堂上,教师不妨引导学生积极搜集古诗词的相关材料,并进行延伸性阅读,从而使学生感悟古诗词的情感美。

如,教学杜牧的《清明》一诗,学生早已熟读成诵。为此,教师提出对比阅读的任务:“《清明》写的是春景。而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则描写秋色。请大家对比阅读,说说其异同点。”于是,学生开始了深度的阅读讨论。为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教师进行这样的引导:“写景抒情是这两首诗的共同特征。它们都借什么景呢?又抒什么情呢?”学生开始思考,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创新体验

深度挖掘古诗词的情感美,这是古诗词教学的延伸性训练。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力基础,为学生准备适合度更高的训练内容,让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对比学习,感悟古诗词的情感美。

实际上,在猜想2中,平面图不能被可嵌入到欧拉示性数非负的曲面图所替代。例如,对于完全图K7,有la(G)=「(Δ+1)/2⎤=4。

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已经成为表达思念亲人的代名词。教师对此展开训练:“思念是一种最美的情感。在古诗词中,思念主题的诗句也非常多。请大家广泛搜集,将表达思念之情的古诗名句找出来,并整合阅读,体会其真挚的情感。”于是,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展开搜集。“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名句不断地涌现。教师让学生对这些名句进行鉴赏,深刻体会古诗词的情感美。

继官方商城手机全部没货、无法如期发放11月工资、供应商逼债等一系列坏消息之后,锤子科技又生事端。资料显示,锤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法人代表发生变更,由罗永浩变更为温洪喜。这家子公司名为北京锤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温洪喜同时担任经理一职,罗永浩由董事长变更为执行董事,朱萧木、唐岩等其他9位董事全部退出。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传统物流业态深度融合,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终端的普及,正在给公路货运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

总之,对古诗词的教学,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学习给予适当的干预,通过示范诵读、鉴赏引导、实践训练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中,感受古诗词的文字美、意境美、情感美,逐渐形成完整的阅读认知图式,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引导学生鉴赏古诗词?名师告诉你:扣住这“三美”
诗情.诗境.诗味.诗理
古诗词以其精练的语言
漫步语文路:十五、留下审美境界的攀登足迹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语文老师提醒:古诗词鉴赏真不难,抓住意境是关键,高分必备套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